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招生 > 正文

巢湖春晖中考招生

时间:2017-05-3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安徽省巢湖春晖学校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安徽巢湖春晖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命题人:白俊全 复核人:张雪梅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单选60分,每题1.5分)

1.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妇女可通过做输卵管结扎手术避孕输卵管结扎后的妇女

A.不能排卵,第二性征正常B.月经失调,第二性征正常

C.正常排卵,第二性征正常D.月经正常,第二性征不正常

3.图2是某些信息传递过程模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细胞产生的不同种类的信息分子,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饮水过多和血液中水分增加时,①的分泌量会增加

B.寒冷时②的分泌量增加,②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神经递质

C.③的分泌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共同调节

D.产生④的细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被活化的B淋巴细胞

4.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0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

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

5.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分别是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D.内正外负,

内正外负

6.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它刺激)转变为电

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

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B.刺激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C.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D.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7.某同学没吃早饭,到上午第4节课时,下列有关他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 B.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

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 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8.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功能,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正常幼年家兔的甲状

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对照组应设为

A.用一成年健康的家兔做相同的实验,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B.用一相似幼年家兔在去除垂体后坐相同实验,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后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用另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做相同实验,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9.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渗透压调节中枢、产生渴感的部位分别位于

A.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B.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C.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D.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

10.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

疫反应的细胞有

A.吞噬细胞、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 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

细胞

11.下列有关细胞免疫中靶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进入体内的抗原都可以成为靶细胞的一部分 B.靶细胞是指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C.靶细胞裂解时病原体同时死亡D.靶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死亡

12.下列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相应反应

B.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相应反应

C.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

D.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引起免疫反应

13.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而且向心脏瓣膜也发起进

攻。这种现象说明机体的

A.免疫系统功能正常B.免疫监视功能偏弱C.免疫清除功能过强 D.免疫防卫功能过

14.给健康婴儿接种卡介苗(一种疫苗),目的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

A.浆细胞B.效应T细胞C.记忆细胞D.抗体

15.流感是一种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

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不

可能的原因是

A.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B.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

C.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16.人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后,应该尽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其原因是破伤风抗毒素能够

A.促进自身免疫反应 B.增强细胞免疫作用

C.使体内产生抗原 D.特异性地中和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外毒素

17.下列关于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递途径,不正确的是 ...

A.轴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B.轴突→突触→树突→神经元细胞体

C.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D.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细胞体

18. 脂肪酸和甘油物质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开始,一直到被输送到各部分组织细胞,依次

经过的内环境是 1.血浆 2.淋巴 3.组织液

A.213B.321 C.13 D.3213

19.下列关于人体下丘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调节体温的中枢位于人的下丘脑上,属于高级神经中枢

B.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内环境中渗透压的变化

C.下丘脑能够调节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功能

D.下丘脑能合成抗利尿激素,同时也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

20. 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指出图中那个箭头表示是错误的

1血浆B.○2组织液 C.○3水 D.○4大分子蛋白质 A.○

21.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

A.提供能量 B.给予营养 C.维持水分代谢平衡D.维持无机盐代谢平衡

22.抗原和抗体不仅在生物体内发生反应,在体外也能进行反应,研究这种反应的方法之一是

用琼脂双重扩散法,这种方法如图1所示,在琼脂片上开两孔,在其中分别加入抗原和抗

体,使其在琼脂中扩散,扩散了的抗原和抗体在一定的位置发生反应。在琼脂中出现可以

用肉眼观察到的线,这种线叫沉降线。

X和Y表示两种抗原,x和y为相应的抗体,图2中表示正确的沉降线的是

图1图2

23.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24.人体过敏反应中,通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从而促进血浆从毛

细血管中滤出进入组织液,出现荨麻疹。此生理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

25.理论上讲,用针刺激正常成年人的手(趁其不备),结果是

A.人先将手缩回,而后才感觉到疼痛 B.人先感觉到疼痛,而后才将手缩回

C.人将手缩回,同时感觉到疼痛 D.需要根据刺激的强度进行判断

26.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细胞间传递方式分别是通过

A.递质和产生局部电流 B.产生冲动和递质

C.产生局部电流和释放递质D.递质和递质

27.7.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文章,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大脑受损伤的区域是

A.大脑皮层S区B.大脑皮层W区 C.大脑皮层V区 D.大脑皮层H区

28.下列关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浓度与人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某人在数小时内不进食时,胰脏就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B.高浓度的胰高血糖素会刺激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C.高浓度的胰岛素刺激肝脏分泌葡萄糖

D.在肠中大量葡萄糖从食物中转运入血浆时,胰脏就会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

29.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错误叙述是

A.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生长的正常孩子神经突起及突触数量将会增多.

B.

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电流在膜

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C.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传出神经元的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兴奋会向轴突两端进行传导.

30.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血浆蛋白质的合成 B.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

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

31.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

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

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B.自身免疫病、痉挛C.过敏反应、肌无力D.过敏反应、痉挛

32.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

33. 一种口服止痛药物并不损伤神经元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

传导。口服这种药物后到达它的作用部位至少要通过几层生物膜

A.0B.2C.4 D.6

34.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授粉的番茄花蕾,能获得无籽的番茄,其原因是

A.生长素促进了子房发育成果实 B.生长素抑制了番茄种子的发育

C.生长素抑制番茄的受精 D.生长素使子房发育快、种子发育慢

35.艾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HIV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

D.HIV主要感染人体B细胞,导致机体对其它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下降

36. 如图所示的是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2、3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

B.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3

C.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1

D.体液调节都是由物质1参与的

37.下列属于效应T细胞作用的一组是

①分泌淋巴因子 ②呈递抗原 ③识别抗原 ④激活溶酶体酶 ⑤与靶细胞结合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8.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

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39.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会引起线粒体中的解偶联作用,即虽有电子传递但无ATP形成。根据

这一事实,可以预料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

A.食量小,肥胖,皮肤温度比常人低 B.食量小,肥胖,皮肤温度比常人高

C.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常人低 D.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常人高

40.(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

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称为溶血性贫血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3)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它们依次属于①过敏反应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

A.②③①B.①③②C.①②③ D.③①②

二.非选择题(总分40)

41.(14分)在正常成年人生成尿的过程中,部分液体若干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请参照所

提供的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通常成年人每天排尿量约1.5L,而原尿生成量可达150L,这一变化说明肾的

______________ 部位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很强,对此过程起重要作用的激素是 _______ ,该激素是由 分泌的,_____________释放的。例如,遗传

性肾源性尿崩症就是因为相应结构对激素的作用失去反应造成的,患者的明显症状应该是

____________ 。

(2)若原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质,会引起血浆渗透压 ,从而会导致(症状)。

(3)尿液与原尿成分相比,浓度增加最显著的是。

(4)当人体摄入的食物过咸或机体腹泻、呕吐后导致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__,

机体会将兴奋传导____________,产生渴觉,机体主动饮水,从而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

衡。同时___________激素释放,使 __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增强,导致_____________

减少。人体内渗透压平衡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2分)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的1表示________________,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图2中突触后膜的膜

外电位变化为________,从能量角度看,信号在图2所示结构的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为

兴奋性递质),信号形式的 变化是 。

(2)若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 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但大脑皮

层发出指令使效应器不做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 作

用。

(3)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

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篇二:安徽巢湖春晖学校高二历史期中试卷

A.并非小国寡民 B.国王统而不治 C.民主程度更高 D.民主具有阶级性 座位 姓班

安徽巢湖春晖学校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7.雅典们利克里时代雅典人搞过一次轰轰烈烈的追查祖宗阶级成分的政治运动,将很多混进自由公民队高二历史试题伍中的阶级敌人揪了出来变卖为奴。将近两万人的公民中,竟然查处了五千人。这主要反映出( )

A.雅典公民素质低下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命题:崔庆 复核:谭卫红 张大允

B.雅典人具有较强的民主维权意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C.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社会动荡 1.作为证据,以 D.雅典民主具有狭隘性

下史料不可以用8、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

来研究( ) 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以下A.分封制 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 ) B.宗法制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C.古代建筑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D.科举制

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

大宗伯第

D.“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

2.顾炎武说:“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9.2012年1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于任命前俄亥俄州司法部长理查德·科德雷为消费者金融保护局

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局长,国会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随后发表声明,称奥巴马绕开国会对科德雷的任命是史无前例的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由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 ) 越权行为。按照美国的制度设计,下列属于越权行为的是( ) A.分封制与郡县制呈现递次变更兴替规律A.国会立法经复议以?多数通过后生效 B.分封制的弊端是多数权益为朝廷所垄断 B.国会对总统可以行使监督权

C.郡县制的缺陷是多数权益为地方所占据C.总统可以单独提名并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是治国良策 D.最高法院宣布国会立法违宪

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持皇权的“万世一系”和宗法等级社会的长治久安,10.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特别重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道德伦常教育,并使之与选官制度相结合。下列最符合材料观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点的是( )

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A.嫡长子继承制B.察举制 表明( )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4.2012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B.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 C.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A.御史大夫 B.按察司C.节度使D.通判

D.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5.《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6.雅典的公民大会是全体男性公民参加,直接参政议政。近代英国不是全体英国公民都参A.颁布时间B.制定机构C.特 点D.评 价

加议会,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议会间接参政议政。造成这种重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后12、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者( )

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3、清史专家赵尔巽认为:“(洪)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下列选项与此观点不一致的是( )

A.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 B.逆贼洪秀全?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寸草不留 C.太平革命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血腥的‘十字军’ D.洪秀全揭橥拜上帝教大旗后,就开始毁灭道观、寺庙?? 14.有学者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

改变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1905年2月,陈独秀、柏文蔚联合安徽公学中的先进分子常恒芳等人,在芜湖发起成立岳王会,他们集会宣誓,订立章程,宣称“盖岳武穆抵抗辽金,至死不变,吾人须继其志,尽力排满”。这表明岳王会( )

A. 深受传统封建忠君思想影响 B.与义和团的目标相似

C. 其成立反映了国内政治形势 D.与同盟会有本质区别

16.观察下表《北方乡村的民间宗教传统及新发展》,对表中的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

A.清中叶以来北方宗教组织向全国蔓延 B.义和团组织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义和团等民间组织具有愚昧性落后性 D.义和团组织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

17、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足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出现问题的原因是 ( ) A.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失败

B.中国革命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

C.资产阶级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道路

D.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18.右图为民国时期时政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该漫画是由中国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

B.卡住“小犬”脖子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之手 C.把“鱼”送进“小犬”之口的是国民政府的手 D.它反映出当时政府、人民与侵略者之间的关系 19.下列两图,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秋收起义示意图 长征示意图

①革命区域发生变化 ②中国革命的中心由城市转向农村③中共探索民主革命的道路的历程 ④阶级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0、右图是近代某一时期的战役示意图。对其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B.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敌人的大规模战役 C.中国军队并肩战斗的典范

D.中国军队开始转入战略反攻的标志 21、某网站为纪念建党90周年准备推出了一个名为《激荡90年之光辉历程》的栏目。该栏目下边设计了如下子栏目:①《被迫长征》②《探索的三十年》③《内战建国》④《乱世建党》⑤《改革开放》⑥《敌后抗日》。如果按照子栏目所涉及事件的时间来排序,正确的排序应该是( )

A.④①③⑤②⑥ B.④①⑥②③⑤

C.④①⑥③②⑤ D.①④⑥②③⑤

22、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 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

A.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签署了“双十协定”

D.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座位 姓班

安徽巢湖春晖学校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2)根据材料二,为什么说“光荣革命”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如何理解材料所说的1689高二历史试题答题卷

年后“英国仍是君主国”?(4分)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命题:崔庆复核:谭卫红 张大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3)在材料三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民主权利的认识。(6分) 二、非选择题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6分。23题16分,24题18分,25 题22分)

2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掌权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让“人民”获得自由,此外他制定了被称为“减负令” 的法律,这些举措都对民主社会“人民”的产生和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而他“唯财是举” 即以财产评估结果划分等级和抽签选官,虽然只是实现了财权政治,但对世袭的贵族政体 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为“人民”地位的上升搭好了阶梯。

——程志敏《从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看雅典民主的诞生》 材料二 1628年,议会通过了《权利请愿书》。请愿书只有两项基本内容:一是不经议会同意不可征税,二是不经法律审判不得拘捕监禁。但它引述了《大宪章》,来表明其内容是24.(18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历史传统??要求变革的力量到传统中去寻找根据,而维持现状的力量反而成了反传统的材料一 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叛逆了!??“光荣革命”事实上就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它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寅。甲午之役,丧师割地,东亚霸权拱手以让诸日本。甲辰之役,日本与俄争我满洲,而以我国为战场,革之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1689年1月28日我反作壁上观,其结果致敌势益见披昌。甲寅之役,日、德构衅,以吾国山东为战场,一如日、俄故事,下院的决议就是这样:英国仍是君主国,“上帝保佑吾王”仍是英国的国歌。

后幅文章,竞欲演亡韩之惨剧于吾中国。此三甲纪念,实吾民没齿不忘也。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一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李大钊《国民之薪胆》 材料三 防止滥用权的第一道防线当然是人民,人民掌握选举、监督和罢免官员的权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之役”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吾国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钱袋主要由民选的众议院来掌管,表达自由的权利保证了舆论监督的实施。总统虽然由选举团产生,但选举人不得由议员或官员兼任,国对日关系之痛史”所反映的问题。(6分) 保证了立法和行政两大部门的人选由选民决定。

——钱满素《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1)材料一中的“人民”主要指什么人?为什么说“唯财是举”为“人民”地位的上升搭 好了阶梯?(6分)

材料二:《杀鸡儆猴图》是我国杰出漫画家张

乐平的漫画作品(右图)。该漫画刊登于1937年10

月23日《战时画刊》上。

(2)右图漫画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概述其

历史事实,并分析该事件对当时中国政局产生的影响。(8分)

材料三 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3)材料三中所说的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的是什么?这份声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意义?

(4分)

25.(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二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材料三 中国近代的有识之士逐步认识到“兴帮[邦]张海权”的道理,孙中山说:“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太平洋之门户权。人方以我为争(意为:别国以我国为争夺瓜分的对象),岂置之不知不问。”孙中山面对旧中国的形势,从民族存亡和民生的角度关注海洋,在《实业计划自序》中说: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摘编自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

(1)依据材料一概述当时清政府出现的现象及产生这一现象原因。(6分)

(2)针对材料二的建议,清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4分)

(3)依据材料三简述孙中山的海权思想。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的海权为什么不能 得到保障?(12分)

座位 姓班

春晖学校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二、非选择题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6分。23题16分,24题18分,25题22分)

23.(16分)答案: (1)成年男性公民。(2分)“唯财是举”即按照财产多寡来划分公民等级,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权的

局面,有利于“人民”中的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等参与政权,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4分)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借助《大宪章》和《权利请愿书》来反对王权专制,维护人民的权利,故“维护

传统”指限制王权的传统。(2分)“光荣革命”后英国仍保留了君主,但结束了君主专制,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2分)

(3)观点:只有实行人民选举和监督政府,才能有效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2分)

认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是近代西方民主权利发展的源头;民主权利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

特点;资产阶级的民主权利具有一定的进步性;西方民主的制衡原则对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借鉴作用。(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24.(18分) (1)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便利了列强进一步向中国资本输出,客观上

瓦解中国自然经济;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导致民族资产阶级掀起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

问题:清政府和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屈膝投降;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

阶段,加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事件:淞沪会战。(2分)

历史事实:全面侵华战争初期,日本采取速战速决战略,发动八一三事变,试图占领上海直逼南京,

迫使国民政府投降;(2分)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重创了侵华日军,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2分)

影响: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2分)

(3)不正常状态:二战后,日本政府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方面保持着“外

交关系”。(2分)

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

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2分)

25.(22分)答案要点:

(1)现象:军队战斗力不强,武器装备落后,海防废弛。(3分)

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对外闭关锁国。(3分)

(2)加强海防,创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修旅顺、威海卫等海军基地,并成立海军衙门。(4

分)

(3)海权思想:海权关系到中国的存亡。中国要争取通往太平洋的通道(门户)。中国必须自主掌握海权。(6分)

原因:帝围主义列强侵略控制;旧中国政府的腐朽无能(政府不重视海权);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6分)

篇三:安徽省巢湖春晖中学高三历史高考复习之专题复习古今中外的改革.doc

“专题复习古今中外的改革” 作者:方涛

【概念剖析】

▲广义的改革开放

选修一的九大改革;现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改革等

▲狭义的改革 1978——2008年我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

【时事聚焦】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胡锦涛发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取得巨大成功的三十年;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三十年;这是产生和践行伟大的邓小平理论的三十年;这是中国不断扩大国际影响、提高国际地位的三十年??对此,《扬子晚报》等报纸媒体做了连续的报道,对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中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如:安徽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四川向阳的公社体制改革、浦东的开发开放、邓小平南巡谈话等,作了一一回顾。

【考情回顾】

本专题是选修模块中最重要的内容,几乎所有参加新课程改革的省份都将其列入了高考的考查模块,地位非常重要,高考命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

1.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梭伦改革作为古代改革的典型代表在高考中备受重视。比如,2008年高考中仅孝文帝改革就分别在广东卷和江苏卷中出现,山东文综卷则考查了梭伦改革。

2.中国的戊戌变法、日本的明治维新作为落后国家追赶工业化国家的改革,也在高考中受到了高度重视。比如,宁夏文综卷在2007年、2008年高考中连续考查了维新变法。 从命题的角度看,高考试题的主题一般是探究改革的成败得失,分析成败的原因,以便启示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从命题的范围看,逐渐从单个改革的考查向综合多个改革进行考查,比如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卷41题就综合了维新变法、彼得一世改革和明治维新改革。 从解答情况看,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主要是:①在学习中更多地注意了改革的内容,而忽视了背景的学习,造成对改革措施的针对性认识不全面,从而影响了对改革影响的理解。②对改革的对比力度不够,不能正确分析不同改革的异同点,随着高考选修部分命题的成熟,涉及几个改革的综合性试题逐渐增多,比较改革异同点逐渐成为最一般设问形式。

【目标导学】

1.2009年高考值得注意的新增加考点: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2.改革开放专题复习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课标与考纲的关系;各版本教材之间的关系;专题知识的达标度;专题知识的广度;专题知识的深度;专题知识的高度;基础知识与材料运用之间的关系。

【专题知识梳理与整合】

一、相关知识

(一)中国古代重要的改革与变法

1.春秋时期的改革

(1)管仲改革

时间:公元前7世纪。内容:改革经济(“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相地而衰征”)、政治、军事。作用:齐国很快成为东方强国。

(2)公元前6世纪初,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实行按亩收税。

齐国和鲁国的改革都实行新的税制,即土地税,这些新的税制都促使土地由国有转向私有。

2.战国时期的变法

(1)商鞅变法

背景:①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②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主要内容: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③奖励军功,按功受爵;④“燔诗书而明法令”;⑤统一度量衡;⑥废分封,行县制;⑦废除井田制。 性质:是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影响: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了秦国的旧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成功原因:①顺应历史潮流(根本原因),②最高统治者支持,③措施得当。

(2)李悝在魏国变法,主要内容是发展农业生产,制定《法经》,加强地主阶级专政。

(3)吴起在楚国变法,主要内容是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整顿吏治等。

战国时期变法最重大的作用是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确立,变法运动先后进行了一百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诸侯国建立起来。

3.北宋中期的改革

(1)庆历新政(1043年范仲淹改革)

背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①土地兼并严重;②阶级矛盾尖锐,农民不断反抗;③冗官、冗兵、冗费,政府积贫积弱;④辽和西夏的威胁。

内容是整顿吏治:①严格官吏的考核升迁制度;②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③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④裁并州县,减轻徭役;⑤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中心内容是整顿吏治)。

结果:由于保守派官僚的阻挠而失败。

(2)王安石变法

背景:(与庆历新政同)

主要内容:①经济上,实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②军事上,实行保甲法,将兵法。③教育上,改革科举制,整顿太学。

作用: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兴修了一万多处水利工程,增强了军事实力,在一定程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

失败原因:①主要原因是新法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②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③支持变法的宋神宗逝世。

(二)中国近代史上的改革

(1)洋务运动

背景:①19世纪中期中国面临

巢湖春晖中考招生

的内忧外患;②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不同道路)。

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培养人才。

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破产原因: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顽固派的极力阻挠;洋务派力量分散、有限;没有根本改变封建制度。

教训:地主阶级改革道路在旧中国行不通。

(2)戊戌变法

背景: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是其政治因素;②经济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提供了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③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

意义:①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②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③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失败原因:客观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阻挠、破坏,反动势力强大;主观上,维新

派缺乏反封建的勇气,采用改良的办法,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三)中国现代的重要改革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背景:①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②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内容: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②城市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成就:农村经济全面振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

2.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和调整

⑴第一次:土地改革

⑵第二次:农业合作化

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⑶第三次:人民公社化

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⑷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制定经济政策应遵循的原则: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3.建国后我国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⑴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⑵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⑶第三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党中央在正确认识国情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结果:这次调整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四)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梭伦改革

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2.俄国1861年改革

背景:①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一定的发展,但遭到农奴制阻碍;②克里米亚战争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危机。

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内容:①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②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性质:1861年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意义:农奴制的废除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

局限:改革还保留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

3.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①19世纪中期,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②人民反抗斗争;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⑤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

目的:巩固天皇新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

内容:① 政治上,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②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③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④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改造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

成功原因: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较强大;②改革措施全面、行之有效;③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积极影响:①改变了封建落后状态,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③为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某些经验。

消极影响: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推行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灾难。

4.苏俄新经济政策

背景:①四年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使俄国经济濒于破产;②1921年天灾造成饥荒,人民对余粮收集制不满。

目的: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巩固苏维埃政权

主要内容:①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②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恢复私人小企业;③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④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意义:①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苏维埃政权进一步巩固;②表明俄国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5.罗斯福新政

背景:①1929—1933年胡佛政府克服经济危机; ②人民希望政府措施改善经济状况;③罗斯福的“新政”口号赢得广泛支持。

主要内容:①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实施工业复兴法;③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④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

影响:①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局限性: 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6.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

(1)联邦德国

内容:①政治上消除法西斯主义;②经济上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政府在对经济宏观管理的前提下,强调经济按市场运转规律;③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作用:经济迅速发展,60年代初期,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日本

内容: ①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②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③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技;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作用: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1987年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重点难点点拨】

(一)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转折性的会议,把其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内容综合起来把握,形成对会议的整体认识。

(二)关于政治改革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两件大事。通过学习,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与西方民主制度的比较,要加以引导分析。纵向把握建国后民主政治建设,从历史发展观角度分析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和必要性。

2.明确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的关系,民主政治建设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也是祖国统一的重要政治前提。

(三)关于经济改革:本考点,注意从建国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联系苏联社会主义

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来考查。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比较。

同:都把市场与计划相结合,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异:(1)本质:中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2)在目的、分配制度、运行机制等有重大区别。

2.经济建设方面的认识:

(1)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人民公社化运动教训,中国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2)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新经济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大跃进的教训)

(3)改革要适合本国的国情和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苏联改革的教训,中国改革的经验——邓小平理论)

(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十年文革、美苏争霸的教训,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

(四)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

(1)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分享政治权力的途径;

(2)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按军功受爵,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地位;

(3)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政府向应该服役而不去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服役,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

【知识拓展综合】

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及罗斯福新政关于经济运行中的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比较。

1.中国的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调整;

(2)目的:改变过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利用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2.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其特点是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度,完全排除市场调节作用和物质利益刺激原则;其目的是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从而巩固苏维埃政权,但它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战争过后引起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背景下,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建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基础而采取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发展经济,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它实施的结果是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总结战时共产主义的经验教训找到的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具体表现在: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数据,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国家对经济实施指令性的计划管理,用强制性行政手段包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排斥市场调

标签:巢湖 春晖 中考 巢湖春晖招生电话 巢湖春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