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速写临摹图片高清 [大一速写]

时间:2019-02-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当我盯着车窗外不断倒退的属于北方的景象时,才强烈地意识到,我的大一已经留在那本木色的日记中了。我渐行,它渐远。      一      刚入校时,有一些水土不服现象,日常生活也有些不习惯,虽然是第一次住校,但对自己的能力还是相当自信的。在心理上,原本担心的孤寂已被一抹而去。无论是室友还是同年级同学,彼此都很友好与默契。
  十天的军训植下了团结和理解。九月的石家庄依然闷热,而且还有我极不习惯的风沙。但那个四川口音的军人的宽容、理解与体贴,大家惺惺相惜的融洽和关心,使枯燥无味的军训生活弥漫着一股暖情,镌刻出一种活力。
  军训结束了,面孔熟悉了,真正的大学生活开始了。刚入校园参观时发现这里真的很大:从第一教学楼到图书馆到医院到邮局到电影院,从第一餐厅到第六餐厅到第八餐厅,从ABC教学组合楼到五号宿舍到十六号宿舍楼,还有两三个大操场、N个篮球排球乒乓球场……偌大的大学校园仿佛一个小县城,而我们则是熙熙攘攘的子民,学习、生活、娱乐,不亦乐乎。
  在渐渐习惯了以后,校园似乎变小了,不仅仅是因为买了辆二手自行车。大学可以说是一个小社会,有很多的小团体,谓之“社团”。各社团由社团联合会做总管。社团涉及面较广,有英语协会、乒乓球协会、日语协会、羽毛球协会,有演讲口才、书法、绘画、通讯、文学协会等,甚至还有瑜珈啊、跆拳道啊、武术啊、街舞啊的等等,现在越来越多,连中介协会都应运而生了。在老师们和报纸杂志的大力引导下,我交了会费入了一个“通讯社”,类似于文学社的。开始有时还会有些公益活动或献爱心赞助活动的,后来就基本消沉了。而那些一口气入了三四五六个或更多个社团的人则被当成老师口中报纸杂志上的案例批判。据说社团对大一新生的吸引力最大。确实如此,在大一进入尾声阶段,在社团中异常活跃分子已不多了。
  
  二
  
  说了那么久没谈到南北方差异。一个南方人到北方,发觉差别最大的就是语言和饮食习惯了。这语言嘛,其实他们更有资格说我们奇怪。刚去的时候,我语速极快且根本无翘舌音的南方话语总会在他人的“啊?啊?”中重复上多遍,而他们绕的“流觞曲水”的标准普通话,在我听来也是够滑稽新鲜的。不过随着时间的磨合,我的普通话愈加标准,对“标准”们也愈加习惯了。再说“吃”。也许舌头的弯曲锻炼得多的人在吃上也更在行吧,要不,为什么食堂里的主食除了米饭和各类面食(凉面凉皮炒饼拌面等等)外,还有眼花缭乱的花卷馒头?我曾经在正餐之外每天增加品尝一种花卷,但是从来都是失望而归,后来在众亲友们“食堂的花卷有损北方美食形象”的劝诫下敬而远之了。特别要说明一下,我身处的这个城市的用料比较奇特,在我涉足的餐厅或食堂或饭店中,一种东西悄无声息地代替了葱的位置,那就是蒜薹(我们浙江人管它叫大蒜芯)。几乎四分之三的菜中都有这玩意儿,令人惊叹这里厨师们的创造性思维!可是番茄炒蛋或黄瓜丁炒花生米中昂首得意的蒜薹实在是让人无言以对。
  
  三
  
  像语言一样,慢慢习惯了这里的食堂菜风格(尽管我还是接受不了蒜薹)后,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妙缤纷了。
  2004年冬,石家庄下了很大的雪。后来有“内部人士”透露说这是石市49年来最大的一场雪。听说班里那个海南男生在降雪的第一天早上,欣喜若狂地只穿睡衣跑下楼狂喜,因为热带是不下雪的,那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雪。于是我庆幸自己生于浙江,四季分明的地方呵。
  下雪的那几天似乎是唯美的。
  大朵大朵的雪片像我们快乐的心情,调皮地在白茫茫的空气中绽放成花,然后袅袅娜娜地落下。地上榻榻米一样的厚雪是温馨纯粹的白色,引诱人老想躺下去!满眼都是明晃晃的白,好一个强大的纯洁国度!
  我与朋友们就在这雪的国度里玩闹拍照埋人打雪仗,甚至体育课上群攻老师。走的人多了以后,光滑的路面或餐厅台阶上总会有被踩得光光的冰面冰膜,于是在幸灾乐祸地看着不时滑倒的人的同时,自己心里还是怕怕的。
  雾蒙蒙的雪天给恋人们提供了暧昧的气氛。在校园里花园边走动时会看见一对对偎依在一起的情侣,也许他们也觉得只要心里暖了,外面再冷也显得微不足道了吧。在较高的建筑物上俯瞰是一件十分快活的事情,于是相册里就有了几张银装素裹的教学楼与楼群前的宽广大路;被厚雪覆盖的路和两旁笔直的白杨;还有在雪中愈发显得庄严肃穆的塑像“智慧之门”。
  那时候几乎要有一种错觉了,莫非我们是为了看雪而来到北方的?
  
  四
  
  寒假后回校,暂别的思念被重逢的拥抱所取代。6个人忙着张罗分发各自从家中带来的“美食”,心情比集资购买的小电热锅中的沸水还热腾。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将在这四年中反复上演。
  一切又趋向平和。第一个学期是适应期早已成为大家口中的借口,因为没有一个人敢承认自己有高中、高三时的努力劲儿,因为八分之一的大学生活已连蹦带跳地远去。另一个八分之一后就只剩四分之三了,有点急,于是不得不敲敲自己的脑袋,好像这是警钟一样。这才发现上个学期实在称不上“读”大学,而只是“玩”大学了。每篇课文中的90个到110个不等的生词铺天盖地地塞进“警钟”,有时会有些力不从心;而那些与所读专业根本没多大联系的“邓论”“毛概”,一不小心就被日记本和随笔本所取代,现在回忆起来不免有些懊恼了。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大一的生活,你会用哪个?我曾问过身边几个亲近的人,答案不一,有“空虚”有“麻木”有“机械”有“迷茫”的。但我认为主旋律还是积极的,那就是“独立”。
  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思想上。
  我承认我仍未摆脱依赖,仍达不到独立,仍然没有成熟。我在整个外国语学院是最小的,同年级的人平均比我大两岁,也有大三岁、四岁的。本来很庆幸自己的“年轻有为”,但是后来发觉周围有那么多思想比我成熟得多的人,所以有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头脑太过简单了。
  
  五
  
  小约和孜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位姐姐,她们给予我生活上和思想上很大的点拨和帮助,让我感激不已。小约是我的下铺,一个很可爱的个子很高皮肤很好的新疆女生。我们曾戏称双方是彼此的影子。在别人眼里,我就成了她的小跟班儿。我们一起上课下课吃饭睡觉洗澡洗衣看书记单词,仿佛是孪生姐妹一般,偶尔有一方不在身边就会被众人问起。因此有人开玩笑说即便是小两口也没到这境界哩。我的脾气比较固执,可以说是犟得很,小约就会在我们单独相处且气氛轻松时提起我的犟脾气总让人无奈,而我也会掐着她桃子一样胖胖的脸说你也得努力改掉睡懒觉的坏毛病啦,然后一起笑翻在她的闺床上。我俩每次逛街,她都习惯牵着我的手过斑马线,她说因为她把我当作她的小妹妹呀!孜是个性极浓思想极深有时感觉有点像男生但却又爱猫如命的唐山女孩,我到现在仍毫不怀疑地觉得有时候和她的交流有一定的障碍,不是她障碍,而是我障碍。这种感觉肯定是在那件事后产生的。那天,单独一人在宿舍的我拉她陪我聊天,而我在傻呵呵地洗衣服。当她以她平时很少流露的严肃激昂的神情,对于我们刚刚谈及的一个问题阐述她奇特却又深刻实在的观点时,我的思路竟然出现了一瞬间的断层。不管那想法在普遍思维定式中站不站得住脚,反正她当时是“俘获”了茫然的我。在以后的面对面聊天中,我半开玩笑半当真地叫她“精神导师”,她却一直否定。
  还有好多好多对我很友好很真诚的朋友们,他们来自河北、东北、天津、海南……我一想到他们就觉得有好多话要说,因为有那么一种不言而喻的感觉在里面。真的很感谢他们!
  
  六
  
  没上过大学就不会真正懂得什么叫“开夜车”。无论是平时学习刻苦的还是不够刻苦的,考前那些天大家都把复习当成玩命,颇有“三千越甲可吞吴”之志。因为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比较人道,文化课中的6门必修3门选修被分散在8天考,而且前后延续11天之久,有相对充足的复习时间(说“相对”,是因为第一个学期的6门在3天内全部歼灭,颇有高考遗风)。还记得在那段可以把人逼得神经衰弱的日子里,为了争取时间,我们寝室六壮士中有五人选择了去蒸笼般的教室上自习(那一人说她不适合去教室,就在宿舍里守着了)。要知道石家庄的六月底七月初的天气是极度恐怖的,特别是今年,据说达到了近50年来的最高温,所以有几天我们就不得不把42℃、43℃当成别人家的气温,自己在汗水浸润的空气中速记着什么“框架”、“几次飞跃”、某种“精髓”;在“实事求是”的涵义中一天冲三次澡……所以,我在刷牙时嘟囔“邓论”重点、记单词,休息时间自言自语“毛概”题目,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
  因为附近几个宿舍关系都不错,所以平时大家总习惯“串串门”、“唠唠嗑”。在那“特殊时期”,几乎每间宿舍的门上都贴了纸条,有学习时间内请勿打扰的,有限定会客时间的,还有各种口号标语的。我们的门是最“五彩斑斓”的。大家颇为满足地在这些“符”的庇护下背书记单词。说实话,我还真记不得那上面写了什么了。
  所谓“玩命”,当然仅有上述症状是不够的。那段日子我们晚上的平均入睡时间是1点,不论是开着大灯还是点着小灯的,大家都默契地配合地“闭口修炼”,偶尔允许询问一下的也只是与考试有关的问题。轮到洗澡的姐姐会用最快的速度洗完脸头冲出来,然后手中的浴巾会在几秒内变成书和资料。考试期间的复习是“玩命”的顶峰。一次,看累的我小心翼翼打开门往走廊两旁的三十多个宿舍张望,竟有近三分之二的寝室有灯光,看看表,已近一点半,于是大家继续。当然这么发狠就那么几晚,后来六盏小灯就只有两盏荣获“长明灯”称号了。有两位狠人,一位在雀巢咖啡的呵护下四点入睡,另一位由于灌了“红牛”,快凌晨五点仍清醒着,后来在微微亮的“破晓”天倒下,四个小时后又见她爬起嘟囔手中的重点了,一时被奉为神人。
  原本以为班里那几名平时就很用功的人不用“玩命”,可当彼此打着哈欠打招呼时,也便心领神会了。他们说那是为了心里更踏实些。
  被这样描绘的考试生活似乎会教唆人误入歧途,其实这就是教育在中学与大学里的不同之处。前者说白了是以考试为目的,结果比过程更重要;而后者是以学能力为目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一些。所以大学的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是好的,想让学生平时多揽些星星,多培养些能力,而最后的考试就不那么刁难大家了。所谓的“善始善终”嘛。可惜大多数人总是怀有侥幸心理的,毕竟在考试的小桥上小心翼翼地驰骋了十多年,一下子上了绿化得不错的公路,还是忍不住会左顾右盼的。
  
  七
  
  捂着迷彩服在烈日下练军姿的日子,社团开大会忙着交友的日子,忘拿课表跑错教室的日子都已被大一定格。一本正经学舞的日子,第一次在北方的雪里被人埋的日子,临考之前喝咖啡和红牛的日子也都已经被大一包容……
  我想如果把大学比作是一个只有四个货架的超市的话,那么大一货架上的货品一定是种类最丰富的。而且在琳琅满目中,我们必须学会找到最重要也是自己最需要的东西。
  现在我就站在第二个货架前了,我没急着找我需要的东西,而是摊开手掌看:
  这掌纹就是命运呵,尽管弯弯曲曲,虽然纵横交错,但最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北纬38°到北纬28°,火车在一组插图中穿行。黄土地变成了深沉的棕红壤,宽阔的旱地被大片大片的水田溪流所取代,似乎连空气都变回那熟悉的湿乎乎的感觉了。想想之前的一去一返一个来回,怎么没有这么明显的感觉呢。也许是心境不同了吧。我想,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会与一组组插图汇编成一本书的吧。

标签: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