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政治 > 正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_阅读教学新探微

时间:2019-02-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广泛的阅读兴趣、科学的阅读习惯、优良的阅读品质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人格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认为:“每一阅读瞬间都在刺激记忆,而被激发的记忆则能够通过不断调整视角的方法使各个视角活跃起来,并且逐一个性化。”指明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的感受与见解因人而异,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社会背景,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差别,理解层面上的偏差,都会造成读者的感受和见解的不同,阅读的个性化是一种客观存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新课标明确的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明确地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很明显,课标中的这段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改之路。在以往的阅读教学、阅读课中,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和形象的感受却是共性多,个性少。而且有些作品的内容和形象的分析或定性,往往有一致的“标准感受”,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对语文个性化阅读无疑有导航的作用,如今,鼓励、尊重、珍惜学生的独特的阅读感受,提倡个性化阅读已经成为阅读课的重要话题。怎样来理解这一概念呢?下面略做探讨:
  一、个性化阅读的基本内涵
  个性,在心理学上指的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是一种个人特质。对于阅读活动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自主创造性。个性化阅读的第一个特征是自主性,就是在阅读活动中要以学生自己的研读为主,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积极思考,自己来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活动建构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去代替学生分析课文,而是设置一些开放情境的问题,提供一些线索,及时对阅读活动进行点拨,重点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把握文本,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针对阅读活动的特点,伊瑟尔提出了“空白”理论,他认为:“这一空白不是一个既定的、本体论的事实,而是被双方――即本文与读者间――交互作用中的内在的不对称性所形成和改变的。对称只有在空缺得到填充的情况下获得,所以,构成空白也只能通过阅读投射来获得填补”。文本给读者留有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读者必须依靠自己去发现文本潜在的密码,这也就是发掘意义的过程。读者在发掘和填充空白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再一次创造。所以,阅读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由于读者个人的经历不同,当然在阅读活动中对于文本的解释也不相同。对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应给每个学生多留一点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二)体验性。个性化阅读是一种体验性的阅读,这种体验主要表现在读者与文本的交流上。加拿大学者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在《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一书中认为“阅读世界,将世界铭刻在心,要求人们与世界协调或者说倾听世界,并要求大家听从生活最深处的共鸣”。阅读活动也是以对话为基础的。读者与文本交互作用,读者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丰富着文本和自我。在交流过程中,读者与文本实现了相互融合,读者就得到了一种独到的体验:一是情感,读者与文本的交互作用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贯穿于整个阅读活动;二是整体,阅读的体验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而不是建构在对于每一个字词句的剖析上。基于阅读体验的特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多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阅读,在朗读中分析、赏析、体验课文,引发学生的共鸣。鼓励学生对于课文的整体感知,整体把握。
  (三)批判性。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拥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观。学生要想在阅读活动中有所创新,有独到的体验,必须首先学会批判地接受、学习课文。一切创造都来源于怀疑,怀疑精神就是一种批判意识。一个学生只有敢于批判,会批判,才能显示出他的个性。个性阅读活动中的批判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敢于批判课文的内容和观点,并陈之以理;二是敢于批判教师的观点和错误,敢于向教师提出质疑,与教师展开关于阅读体验的交流和讨论。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经常性地树立一些靶子,让学生提出质疑,展开讨论,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才有可能得到培养。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方法探究
  综上所述,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要体现学生的自我意识。这样就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演绎自己的个性化行为呢?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几条有效的教学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找回自我。自我参与意识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必由之路。阅读中的自我意识实质是指阅读主体独立领受和驾驭文本的自主意识。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阅读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一方面读者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走进作者所构设的精神世界,发现那一个个独特的形象生命,从而体认作者的生命情志;另一方面,读者的思想也得到了锻炼并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便会发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从而达到确证自我、实现自我的目的。所以,阅读是一种非常自我、非常个人化的行为,面对同一文本,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解读,就是同一读者在不同的情境中也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充分地研究阅读者的个性与喜好,尊重他们的要求与理解,极大地张扬他们的阅读个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显得相当重要。
  可是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尽管少数有识之士做了很多大胆的改革努力,但整体状况的“少慢差费”(学生真情投入少,领悟慢,效果差,耗时多)仍积重难返。“粗暴”地干涉剥夺了学生自主贴近文本的权力。 从小学到高中,虽然减负的呼声很响,但由于各种激烈竞争的介入,学生的负担仍然很重、课外作业仍然繁多也是不争的事实。另外,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老师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开列必读书目单,成年人的眼光和价值期待总是强行压在学生身上,使得原本是富于趣味的阅读也成了令人厌恶和畏惧的事情。
  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善于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启发学生将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和注入到学习过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学生就会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逐渐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出自名家之手,文质兼美,各有其独特的魅力。语文教师善于在课文与学生中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引导学生去挖掘课文的感人之处,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让学生走进课文。例如,我在教《三峡》时,通过播放有关三峡的风景纪实影剧碟,让学生直观感受三峡的雄伟壮丽、巍峨雄奇。学生看着三峡夹岸高山,听着奔腾不息的水声和讲解员的动听介绍,深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在此基础上来阅读课文,学生自然很容易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生动与形象,读得趣味盎然。其次,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感情。有些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年代相去甚远,学生很难一下子就进入课文情境,无法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的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学生对战争缺乏感性认识,自然对文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为此,讲这篇课文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了三个小组,一组当播音员,一组当军事家,一组当主持人。学生按照自己的角色要求,认真阅读文章,完全把自己融入到了课文之中。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与文本对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二)平等对话。对话教学是对话精神在教育领域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对话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将成为积极的生命流程中的驿站,在这个流程中,师生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之中。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我们的阅读变成了纯功利的阅读,阅读教学变成了简单的分析课文,即分析写作背景、结构层次、文章主旨、写作特点,一篇篇优美隽永的文章就这样被肢解的“体无完肤”,何美之有?即使有些课堂 “有问有答”,“师生互动”,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仍是一方强行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并没有走出传统教学的怪圈。
  那么,如何使对话能优质、高效地展开呢?构建开放活跃的课堂教学格局是关键。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高层次的阅读,绝非是仅仅探寻和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表层次地理解文章的结构,或解析文章的技术。高层次的阅读是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上深入理解其精神内核,以清醒的生命意识全方位地与之交融和同构。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作者也有不同的个性。面对文本所展示的多元开放系统,课堂上师生双方必须以尊重文本和作者个性为前提,真诚地敞开自己,平等互动,充分地彰显各自的个性。其中,教师的个性彰显尤为根本,只有教师首先做一个有独立思想和个性的人,才可能创建有个性的课堂形式,也才可能去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的个性。然而,在很多教师们千篇一律地纯技术性分析和照本宣讲他人的说法中,学生对读书可能有的一点兴味被消磨殆尽,还会有什么创造性的发现?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倾听和自由地言说来拥抱文本,达到双重发现的境地,他才有可能以自己的被净化、升华的灵魂去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钦敬,激发学生的好奇,自主地去探究、发现,最终完成精神由文本到主体的转换生成。在这样的观念支配下,教师就会认识到自己的课堂作用和地位,组织、引导、激励、点拨,注重阅读的整体性和文气文脉,注重让学生畅谈读书的感受和体会,点到为止,留有余地。这样,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去读书、感悟、品味和背诵;也才会有更多展示自己思考的机会,课堂才会呈现不同思想、智慧交汇、碰撞、冲突、融合的异彩纷呈的局面。
  (三)多元解读,凸现创造。阅读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情感基础、语文积淀唤起自身的直觉经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重构自己头脑中的“第二文本”。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去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创造性阅读是阅读教学的理想目标,它是阅读能力发展的最高层次。因此,教师不要步步设局,让学生在你的圈子里乱撞,最后筋疲力尽、兴趣全无。应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
  个性化解读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感悟。感悟是学生独立研究教材的学习行为。由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不同,每一位学生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常常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就是同一读者的这一次阅读也可能与另一次阅读有大异其趣之感受。伽达默尔曾说过:“凡有理解,就有不同。”学生的多元解读,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要珍视,尊重这种理解,并加以鼓励。
  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同时,一部伟大的作品,总能给不同的人和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美感和濡染,它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和意义。接受理论提出了史无前例的“读者中心说”,认为,作品与读者是互渗互动的关系,作品一旦与读者发生关系,便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作品的意义,也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这就说明,一个文本的意义,主要是读者赋予的;同样,作为文本意义体系的有机构成的主题,也应是主要由读者赋予的。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不应受到某类特殊读者――文学大师和批评大家――的人为规范,因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那种将作品主题固化为牢笼的藩篱,并将学生的思维拘捕其中的做法,不仅是荒谬的,而且是对学生思维与个性发展的恶性扼杀。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作品主题作出多元的解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检验一个思维过程或结果是否属于创新思维的范畴,有三个重要标准:(1)独立性;(2)发散性;(3)新颖性。由此可见,在文本解读过程中,鼓励学生作多元的解读,正符合这三个指标:(1)学生对作品作出的多元性的解读,以其个性鲜明的思维为基础,他们解读作品所得到的意蕴,是他们独立思索的结果;(2)学生们解读结果往往是多样的,从而表现为很大程度的发散性;(3)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解读过程,常常是一种探新的思维活动,学生得到的是不同的主题解读,都会无一例外地具有不同的、新的因素,具有很强的新颖性。
  所以,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现在感觉突破口可能在阅读方面。阅读教学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于承认它的‘多解性’”。
  新世纪的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就要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关注整个社会的发展。让学生终身受用,适应未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并倡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为让学生最终成为一个文化人,让我们共同努力。

标签:阅读教学 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