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资源 > 正文

教师“和”学生|教师帮扶学生记录10篇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论语》“学而篇第一 ”之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一句话,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由此可以看出礼制的关键和目的是要能保持和谐。这种理念在当今社会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推崇,建设和谐社会正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那么在创建和谐社会中,我们个人应该如何参与进去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是要让自己和周围的人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而作为一名教师,他的周围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学生,由于在学习上所处的位置、年龄差别、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让师生之间很难和谐地相处。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创建和谐社会呼声,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迫在眉睫,那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朝哪些方向努力呢?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师生之间首先是一种工作关系,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分别充当一定的角色并在双边活动共同体中进行分工合作。教师的任务就是发挥优势,通过“教”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学生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进行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学”,这样在教和学的双向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就产生了特定的工作关系。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关系,是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当着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和研究者的角色,教师主导着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课程资源的选择等方面,这体现出教师“教”的主体地位,而学生一般是受业者,参与者,学习者和管理对象,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人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师生之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形成了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为中心的工作关系。而师生的工作关系良好与否,对教学质量和效益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师生之间工作关系的合理安排,也是颇受众多教育学家关注的问题。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师生合作说,双主体说等等,都是对师生工作关系的构思,并且有的对教育实践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那么什么样的师生工作关系才称得上是合理的师生工作关系呢?良好的师生工作关系表现为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协调一致,双方在严肃,认真,友好,民主,合作的气氛下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这样的师生工作关系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种师生双方实现“互动”的工作关系组合。教师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效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育教师,教师和学生合作起来共同成长。这种组合既使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又使得师生关系走一条协同发展的道路。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转变教师的观念,尤其是学生观的转变。在师生工作关系中,教师对建立和维持什么样的师生关系起着决定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把学生放在低于自己的位置上,对学生有一种压迫情绪。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工作关系,教师应该首先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积极构建者,他们有着无穷的创造潜力,有着不同的兴趣和需要,并能据此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对学生的看法产生转变,师生工作关系的优化组合才能得以展开。
  第二,培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倡探索,提倡创新,提倡真理面前师生平等。在当前的师生工作关系上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压抑。因而,要优化师生工作关系,就要突出学生主体性的作用,还学生学习的自由,创造的自由,活动的自由,由此设计和展开的教学活动应体现一种开放性,而不是仅仅由教师独自完成。学生主体性的建立,充分自由空间的获得,会让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在此基础上的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中许多学生已不满于教师和书本提供的现成结论和成果,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对某些问题现象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的这种创造性客观上要求教师有更高的创造性,没有教师创新力量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可能受到阻碍甚至泯灭。所以,我们需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使得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教学中吸收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通过教师的创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能带动和提升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当然,师生之间除了有“教”和“学”这种工作关系,还有一定的情感关系,因为我们和学生之间还有一种最简单的关系,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从我国目前的整体状况看,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不是很好,由于权利主义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无形中都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高于学生的境地,对学生不苟言笑,让学生觉得无法接近。有的教师不顾学生的情感和尊严,随意贬损学生,导致在学生心中形成隔膜;有的教师甚至以物质来衡量对学生的感情,这无疑使得学生对教师产生排斥甚至厌恶的心理。所以,优化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是目前形成完善良好师生关系的迫切需求。对于这方面,我们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就是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之间有许多差异,有的学生容易引起教师的好感、喜爱,有的则不然。教师应该控制这种情感,不能对学生偏袒,歧视和冷淡,否则会引起学生对教师产生不满和排斥的情绪。尊重学生也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情感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尊重学生的品质和价值,既包括他们的优点长处,也包括他们的缺点和短处。平等地尊重学生,才能换来学生的尊重,由此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第二,教学过程中展现魅力。有魅力的教学过程,能构成巩固师生之间情感关系的积极因素。要做到使教学过程有魅力,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魅力的展现等等方面下苦工夫,使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魅力点,来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由此,学生会对教师形成一种信任感,从而产生真正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在这样的感情下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也会使教师对他们形成信任感。这样的信任感互动会更进一步巩固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第三,了解学生,进而发现学生。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教师必须具体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情况才能恰如其分地给予肯定,尊重和信任。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而发现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缺点,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越了解学生,师生关系越是好。
  第四,提高教师的素养,展现人格魅力。从总体上讲,教师的师德水平,学识水平和教学水平是受到学生爱戴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个性,扩展知识视野,在与学生的交往和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性格魅力,以此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受教师个性魅力熏陶的同时,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这样,师生双方的情感关系形成一个个性相互吸引,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从而提升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当然,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而对书上的招数照搬照用,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应该灵活运用这些原则和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我们才能在这条路上渐行渐远……
  (吴志凯 江苏省丹阳市第八中学 212300)

标签:教师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