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资源 > 正文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的把握与调控】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初中语文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首先突出了师生关系这一侧面。“因为上课,这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无疑,在实践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正确把握与调控好学生的受教心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 合理确立教学层次,刺激学生的兴奋心理
  初中生,尤其是刚进初中校门的学生身上带有很多小学生的痕迹。自学、预习习惯尚未养成。对新学内容兴奋不够,不愿动脑筋,注意力分散,一味等老师讲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调控基刺激学生的兴奋心理。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曾尝试过四种刺激办法,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增强参与意识。(1) 角色刺激。情节性强、可读性强的课文可让学生反串角色,到讲台前以教师的身份进行分析讲解,或以文中人物的身份分角色排练。(2) 提问刺激。课堂提问应尽可能多地扩大覆盖面,避免几个好学生一统课堂的局面;提问还应该讲究奇正相间,对少数兴奋度低的学生不妨有意识地连续提问几节课,对其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3) 竞争刺激。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能有效地增强兴奋度,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如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训练,可安排智力接力赛、抢答赛等,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即使那些从来不肯发言的学生,此时也眼睛发亮,投入到紧张的思考状态。(4) 课堂评估刺激。H.西蒙在《认识心理学》中指出“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对学生来说,及时地反馈信息可使其认清差距,促进努力。如黑板板演、课堂作业或小测验,都是有效的评估手段,可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虽说初中学生兴奋程度总体偏低,但他们敏感、自尊心强,好表现,要面子。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发挥个性。课堂上让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朗读示范,让说话能力的复述课文,让想像力强的结合课文展开想像,让有良好思考习惯的推敲重点句段、体味文章的内涵,让喜欢标新立异的学生大胆提出质疑等。让这部分学生在张扬的个性中始终沉浸在浓郁的求知氛围之中。
  二、 大胆创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参与心理
  心理学认为,学习情境是指学习者认识自己和学习过程得以实现的环境。在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情境因素是人,是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学习的情绪、气氛等。情境影响学习的进度和质量,而学习的进度和质量又决定着学生是否愿意再学习。老师努力创设最优秀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积极投入学习,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民主和谐的氛围使人愿意开动脑筋,紧张令人害怕的课堂让人提心吊胆,什么也无法思索。”这是从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中学生座谈会上反馈的信息。师生情感和谐至关重要,学生可能爱屋及乌,也可能厌屋及乌,由情感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至教师所带课程的好恶。教师表示理解的微笑,思考或赞许而流露出的鼓励和期待,都能收到移情传神之功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教师还应调动其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如作文教学,可从培养中学生的鉴赏能力出发,每次作文课都从中挑选若干篇能反映出不同层次的作文印发给大家,让学生评分并说明理由,分析各篇作文的优缺点,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只进行有的放矢的点拨。这样做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也从中养成细心研读,敢陈已风的良好习惯。
  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特定的教学情境包括特定的语文情境和精心设计的情境活动。新教材中的课文多为名家名篇,教师应善于通过情感交流、语气语调的渲染,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去。语文是一种特殊的工具,要学习掌握这种工具,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离不开语文课堂活动实践。情境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促进智能转化,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心理。在讲授《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成为皇帝、大臣、骗子与小孩,用自己的语言、行为演绎课文中的故事,使同学们身临其境,受益匪浅。一遍过后,很多同学自动组合,强烈要求再次出演,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三、 合理设定知识落差,拓展学生期待心理
  读者阅读作品时往往具有一种期待心理,当阅读作品与自己的期待心理一致时就会丧失兴趣,反之,当作品超出了他的期待心理时,便会激发兴趣。教师设计的每一堂课都是一件作品,学生就是这件作品的阅读者,接受者。这就要求教师的施教必须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既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又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促进学生身心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恰当确定知识落差、拓展学生的期待心理,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所谓知识落差就是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量与学生能接受的知识量的比差。如果落差过大,学生就有可能失去招架之力,产生畏惧心理,产生信息交流中心的心理障碍。如果落差过小,学生听课就会感到索然无味,逐步形成厌学心态,失去求知的欲望和热情。为此教师必须通过对学生基础现状及接受能力的客观分析,确定恰当的知识落差。语文课文蛤是做为一个范例,用以说明不同文体的各种语言现象或规律,许多知识都会在教材中多次重复。教师必须努力将教学内容放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以至整个初中教材的宏观范围内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分析、科学地整合。充分展示课文的个性特点以及多次重复的知识信息,输送充足的有效信息,满足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最大程度的获取。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课文中所蕴含的超出学生期待心理的主题、人物、情节和表现手法等。在注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发同化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语文教学中可运用比较法,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区别优劣,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达到融会贯通、促进新的知识能力结构形成的目的。
  综上所述,要真正提高新课程的教学效率,必须认真研究学生心理,采取灵活多样的调控手段刺激学生的兴奋心理,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拓展学生的期待心理,激发学生的创造心理,真正让教师、学生财时成为课堂的主体,达到“教,就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
  (陈其杰 江苏省灌云县沂北中学 222200)

标签:浅谈 中学生 调控 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