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资源 > 正文

高中物理教学问题创设的困难_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过去和现在,我们物理老师和学生都有这种感受,初中物理成绩很好的学生,中考成绩八九十分的学生应该说是高分,可到高中学习后,物理仍能得八九十分的就不多了。他们普遍觉得高中物理太难学了,相对而言初中物理真是小儿科了。
  初中物理老师不应为了考而教,不考而不教;而应该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为了学科的发展而教,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教,为了初高中物理的衔接而教。尽力教好课本知识,但决不能仅仅囿于课本,画地为牢。让学生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又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理念。
  其实当前的中考题也正在体现这方面的理念,去年(2010年)我省的物理中考题就渗透了这种意识的,例如加速上升,这涉及到非平衡力的知识;水泵的吸程和扬程;探究问题不限于课本素材,磁场是否与水的有无有关,有向外拓展趋势!尽力帮助培养学生的能力。
  自然高中物理老师也很期盼初中物理老师能适当多做点“贡献”。期盼我们初中老师把物理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做得更实、更有弹性,以便学生在高中的学习中学得更稳、更快、更有后劲!
  当然物理这门学科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难的。这其中有学科本身的原因,高中阶段物理学科中的很多知识定量要求进一步提高了,高中物理对应用数学工具要求提高了,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更高,还与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有关等等。在初中阶段,如果我们老师在这些方面适当做些铺垫、埋下伏笔,架好引桥,就有可能让学生学得轻松些,也许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本文笔者将简单地从物理知识、解题方法和数学工具应用等初高中的衔接来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一、物理知识的衔接
  力的概念教学中摩擦力是个难点,但对初中生的要求是不高的,通过实例教学努力使学生对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有个适当的了解,特别是它的方向。再利用二力平衡触及静摩擦力。相信到高中后学生学习摩擦力的概念相对来说就会容易些。
  牛顿定律在初中物理中只讲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但实际问题中不可能回避牛顿第三定律,因为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利用教材和练习中的例子适当地讲讲相互作用一对力的特点。以利衔接牛顿第三定律的学习。
  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惯性的概念,例如如果我们迅速拖动纸条,放在它上面的物体不动,这是惯性;当我们慢慢拖动纸条而放在它上面的物体则会随纸条运动,留下悬念,衔接动量。
  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是改变的,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初中物理是没有作过多过高要求的,但教材中却安排了一节非常好的、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改变的教学内容――物体的浮沉条件。我们得抓住物体上浮、下沉的条件――受非平衡力,这种绝好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为以后学生衔接牛顿第二定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象电阻的串并联特点,现在的教材中没有,但如果介绍该了知识不仅对学生理解电阻的大小有帮助,而且对学生以后学习中解决弹簧、电容的串并联练习题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它们之间还是有些是形似的。
  再有法拉第电磁感应,如果仅学切割磁感线关系而不让学生了解一个通电螺线管与另一个处在闭合电路中的螺线管发生相对运动、或者通电螺线管中电流变化也会在另一个处在闭合电路的螺线管中产生电流,当然这里很多学生会产生很多的疑惑和争论的,甚至根本不懂,达到这样的目的,也符合做学问的规律啊!如果没留悬念,学生到时候很不适应的,如果我们做了适当的铺垫,他们以后学习感觉相信就会好些。
  类似的知识还有很多,比如光的全反射、交流电、原子结构、核裂变和核聚变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这些知识的介绍既可以为初中物理解决问题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就更好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是有一定作用的,又可以为高中物理的教和学埋下伏笔、缝好嫁衣、作好铺垫、搭好引轿,做好引路人。
  二、物理方法的衔接
  我们下面来说学习物理的方法,学习初中物理的方法很多。比如:观察法、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法、比值法、数学图象法、构建模型法、作图法等等。本文仅简单谈谈初中学生用得相对较少的作图法和构建模型法。其它方法初中学生用得相对多些,可能就熟悉些,这里不再多谈。
  1、初中物理利用作图方法来找规律和答案的内容,光学部分是非常典型的。我们在这块知识的教学中最好不要囿于教材,应当利用课堂时间培养学生利用作图来解决诸如寻找观察范围、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问题。因为这样做直观,可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培养学生这种解决问题的意识,可为他们在高中阶段学习衔接力学中常用作图法解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2、我们知道原子的内部结构是非常复杂的,为了使学生比较好认识它的结构,教材比较好地帮助学生建立了原子结构类似太阳系的行星结构模型,形象简单易懂。这种建模法很好,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理想化,形象化,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这种方法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中经常用到,比如:质点、点电荷等模型结构的建立等等。
  三、数学工具的衔接
  我们初中物理老师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初中物理解决一般的问题,几乎不需要初中的解直角三角形、解方程组、解一元二次方程等数学知识。但是高中物理相对而言,定性的物理问题要少些,定量的计算多些,数学工具的应用多,要求的数学知识也深很多,学生很不适应。因为这种情况的学生大面积的存在,所以不少的高中物理老师高一要给学生补一些数学知识,特别是解直三角形的知识。介于这种初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我们初中物理老师平时应适当的让学生练习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物理问题,比如复习时利用三角函数来表示力臂,解药方程组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等来求解电阻、电流、电压等等。以提高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参加竞赛是很有帮助的,我们知道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是鼓励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如果我们努力的这样做,学生以后学起来会轻松些、舒心些,也算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一种理念吧,以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实际上,教学的衔接是全方面的,远不止这三方面的。只要我们初中物理老师努力去做,多为学生着想,不是仅扫门前雪,而是为学生的学习,为学科的发展,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优秀的生源,在学生力所能及的情形下,学生学习物理的衔接是很可能做得更好的。

标签:衔接 物理教学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