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资源 > 正文

中企海外融资空有形式将毫无意义|自然融资在企业中存在的形式及意义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国企业应该按照海外市场的游戏规则去执行公司治理和完善内控机制,实现自律,达到市场认可的标准后再去和市场进行沟通,空有形式毫无意义。   2011年12月10日,为期三天的第二届沃特金融峰会在广州举行。较之去年略有不同,在持续关注全球背景下的中国机遇之外,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成为此次峰会另一主题。
  事实上,沃特(中国)的业务重心也正悄然转轨。沃特财务集团CEO蒂姆?沃特在同年9月的沃特金融峰会启动仪式上就曾表示,助力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正在成为沃特(中国)的重要业务。而此前,以APO(融资反向收购)业务著称的沃特集团一直看好中国企业到美国通过并购方式上市的趋势,甚至在2005-2007年间,该业务一度占据沃特(中国)总业务90%的份额。
  “在未来三到五年时间内,沃特(中国)的业务核心会放在跨境并购领域,当然上市的业务也还在继续,但这要看海外市场是不是具备机会窗口。”沃特(中国)CEO张志浩向《大经贸》记者表示。自去年3月以来,中国概念股在华尔街遭遇集体围剿,依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海外市场普遍对中概股缺乏信心;而相比融资,为亟待解决生存空间问题的国内企业找寻升级换代出路成为沃特(中国)的首要选择。
  就在一个月前的首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黄孟复在致辞中提及,中国企业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而近两年来,许多资产价格的下降也为跨国并购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中国企业的跨国投资迎来历史机遇。
  “尽管从整体环境而言,要说服中国企业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到自身对跨境并购的需求显得困难重重,但我们依然愿意去推动,这是大势所趋。”在峰会举行首日,张志浩从百忙中抽空接受本刊专访时表达了他对海外并购未来发展的信心――而无论是此前火爆的APO还是眼下跨境并购业务的开启,建立中外市场的对话平台才是沃特(中国)孜孜以求的事隋。
  中概股危机需抱团积极应对
  大经贸:尽管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热情不减,但中概股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境遇每况愈下,据你观察,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张志浩:中概股之所以遭遇被频繁做空,从中国企业自身来看,存在问题可归结为两个主要方面。
  首先是最受海外媒体诟病的诚信问题。这是中国企业的确存在的弊病,但承认这一点的同时还要将问题分开来看,恶意欺诈或许是一小部分,而相当部分则是由于非主观故意造成的。毕竟,相比国内市场,海外市场更成熟、透明,习惯了国内资本市游戏规则的中国企业一旦进入国际市场,在多种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差距造成中概股水土不服也就在所难免。
  其二在于中概企业对海外市场缺乏了解。中国企业在面对海外资本市场时,依然存在主观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刻的缺陷,甚至还是带着在国内资本市场形成的生存思维去看待国外的资本市场,造成了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
  比如,海外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内控等方面要求更透明、更完善,但相当部分的中国企业对当地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实际上并不了解,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自身成为做空机构的目标对象――这是中国企业需要从此次中概股危机中吸取的教训。
  大经贸:除了企业自身,还有哪些原因导致了此次中概股在海外被频频做空?
  张志浩:此次中概股在美国被集体做空,我认为最需要被追究责任的,应该是美国的PCAOB(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及会计师事务所。
  PCAOB是美国证监会旗下监管会计师事务所的机构,当地所有会计师事务所都必须在PCAOB登记备案,获得资质许可后才能够审计上市公司。而在企业上市的整个过程中,审计无疑是最重要的环节,而且在上市完成之后,会计师事务所是唯――家确保上市公司披露的所有信息真实、完整的第三方监管机构。
  但此次在美国市场被做空的三十几家中国企业当中,有80%的审计报告是由美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其中大部分又都是些规模微小的事务所在进行这样的跨境审计工作。
  微型会计师事务所以低廉的佣金介入市场,通常直接引起事务所之间恶性的价格竞争,导致审计质量大打折扣,当上市公司出现问题的时候,受到波及的往往又是事务所和上市公司双方,这无疑又影响了中国公司的海外上市,恶性循环。但赋予这种微型会计师事务所审核上市公司资格的,又恰恰是他们的监管机构。
  所以,真正需要反思的是PCAOB自身,对于微型会计师事务所如何通过认证,取得审计、尤其是跨境审计资格的质疑理应被提出。毕竟,正是因为PCAOB毫无标准可言的监管方式,才导致市场最终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对低级错误进行纠正。PCAOB应该对自身的管理行为有所规范,调整资质认可标准和流程,尤其是跨境的上市审计工作。
  大经贸:从近两年的数据分析来看,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融资之路似乎在缩窄?如何改变现状?
  张志浩:或许应该这样说,是整个市场的信心被摧垮了,但这也要分两个层面来。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市场环境整体不佳,另一方面则是海外投资对中国版块的信心已极度脆弱,甚至很多准备到香港IPO的也被推迟了一一没办法发出去,不具备这样的窗口。这也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信心形成了_一定的打击。
  要改变现状,中概股首先要改变整个市场对自身的看法――这是眼下需要努力去做的事情。虽然在实际操作当中,更多的中概股选择下市、再另寻市场上市,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海外市场对中国企业缺乏信心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而要重塑投资者的信心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努力,中国企业应该按照海外市场的游戏规则去执行公司治理和完善内控机制,实现自律,达到市场认可的标准后再去和市场进行沟通,空有形式毫无意义。
  此外,中国企业和市场的沟通应该抱团进行。据此,我提出过一个“好孩子俱乐部”的概念――将恶意欺诈的企业剔除,好的中国企业抱团和海外市场进行沟通,提供真实性调查,进行统一的针对改善形象的公关,重新在海外投资者面前树立良好形象。
  同时,我还建议“白骑士”基金拯救“好孩子俱乐部”,以此完成中概企业的自救。即中资背景的海外基金对中概股给予应有支持,毕竟在中概股纷纷选择下市的现在,多数企业市场价值被低估,如果中资背景的海外基金能够跟进,救人于危难的同时能够实现双赢。因为在海外投资者对中国企业不甚了解的情况下,中资背景基金的投入才更能够在行动上带动市场信心。
  大经贸: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对中国企业的融资路径选择有哪些更好建议?
  张志浩:短期之内还是建议选择A股市场。如果有的企业已经选择在A股上市,而且已经排队为上市做准备,我是支持的一从全球范围内资本市场的整体环境来看,无论是欧美还是香港,都没有太好的市场,相对来说,也只有A股的状况还过得去。但需要明确的一点在于,国内A股市场的状况也不是那么乐观。
  因此我还是建议有上市融资的想法、但还没有做好 IPO准备的企业可以先完成私募阶段的工作,暂时不要急于考虑锁定未来的目标市场,可以先观望一段时间,到要发IPO的节点再去决定如何选择,毕竟瞬息万变是市场的一大特点。
  可多尝试进行制造业领域的海外并购
  大经贸:上世纪90年代,中国企业就已开始尝试海外并购,但至今来看,这样的步伐依然不那么稳健,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
  张志浩:从普遍意义上来看,目前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主要由第一代企业家构成,他们曾经凭借自身过人的胆识把握住了时机。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发展到今天,中国大多数企业还是在相对低的水平线上竞争,发展空间受到自我条件的限制――最早发展起来的部分民营企业依然缺乏全球化的战略意识与眼光。
  而在海外并购问题上凸显出来的,则是多数企业对国际化概念理解的不深刻;企业家自身也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于国际化、海外并购存在畏惧心理。敢于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少之又少,是国际化概念理解的不透彻、缺乏足够交易经验以及人才储备不足所致。坦率说,在海外并购领域,我们的企业还处在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水平,但收购的需求又确实存在。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相当部分中国企业最缺的还不是钱,而是生存空间,跨境并购实际上就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渠道。
  但归根究底,战略型人才缺乏,中国企业基础并不牢固。要想搭建起良好的企业架构,就要先从夯实基础,沉淀下来,从培养人才、储备人才开始。
  不可否认,还是有中国企业在积极地实施海外并购战略,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显得并不那么成功。这主要源于企业对“收购”在概念理解上存在误区。收购并不是简单意义的“把别人的资产变成自己的”,收购方作为大股东要在公司治理上和管理层有所互补,形成战略协同。事实上,要完成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海外并购,最重要也最难的阶段在于和管理层、工会及其他利益既得者之间进行的谈判,相反和公司股份持有者的谈判往往很容易。就像吉利收购沃尔沃,李书福在沃尔沃董事会多次陈述自己的想法都被否决之后,他决定让沃尔沃独立运营,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和这些已经国际化的公司相比,我们的企业家依然需要学习如何治理公司,而非直觉认为收购方就该凌驾于管理层之上。
  大经贸:你曾经提及现在是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百年难遇”的时机,能否就此具体谈谈?
  张志浩:这首先基于国际大环境的背景。在全球化、信息化过程中,世界产业大转移再次发生,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必然有相当一批正在标售中的资产和技术是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的。中国企业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以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
  事实上,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确为中国创造了诸多物美价廉的产业机会。
  以服装行业为例,一些来自欧洲的国际知名品牌因金融危机影响正面临资金链断裂的窘境,它们通常将部分国家地区的,包括设计、研发、生产在内的整体业务低价出售以自救,这本应是中国服装企业乘机完成海外并购、实现产业整合的商机,但遗憾多数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看不到其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但并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交易完成之后,中间机构撤出,余下的工作就需要企业自己去跟进完成,因而企业需要首先在思想、技术、人才储备等各方面做好准备,否则,即使机会就在眼前,也还是会把握不住。
  比如2008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宣布破产,底特律的汽配企业因资金链断裂等待买家,汽配的核心技术正是国内缺乏的,更何况对方的叫价还如此低廉,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将他们的核心技术、团队收购过来,将对方的核心竞争力与自身整合互补,增强自己的力量。但多数企业却仅将关注点放在了产能上,瞄准对方的生产线,这样的选择让人心痛。
  因而,我建议中国企业面对眼下百年难遇的海外并购时机,还是应该先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以更好地把握每一次海外并购的时机,尤其是在国内企业面临的升级换代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
  大经贸:在你看来,中国企业应如何选择海外并购的机会?
  张志浩:不同的地区、行业有不同的机会。
  就目前的趋势,中国企业热衷进行资源类并购――中国作为生产性大国的同时,资源缺乏,这类并购有其必要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澳大利亚、南美,乃至俄罗斯、中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都有铁矿、铜矿等矿产资源类的并购机会。
  此外,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企对于规模较大的并购案跃跃欲试,但我对这种规模太大的并购并不赞成――对大型交易过分热衷一直是国企的通病,事实上这种规模过大的并购挑战太大,很难执行,一方面在于国企自身的背景,另一方面在于收购案的规模越大,牵涉的范围就越大,这自然会给海外并购带来更大的阻力。因而我更建议中国企业多进行中小型的海外并购,而非对这类并购机会视如不见。
  以一年要完成上百个并购案的GE为例,他们通常进行的多数是中小型的并购,大规模的并购案一般几年才会进行一次一一这种操作模式积累下的丰富的资源及并购经验都不是国内企业能够比拟的。
  如果从更深一层来考虑,中国对矿产等资源的需求是面上的,进行资源类的收购并不能从根本上增强这个被称为全世界加工中心的生产型大国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关键是在技术、品牌等方面落后别人,而非产能。因而我建议中国企业应该更多地尝试进行制造业领域的海外并购,德国、日本无疑是这个领域的最佳选择。

标签:毫无意义 融资 空有 中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