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原频繁战乱_春秋中原战乱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春秋战国,“战”字当头,风起云涌,天下大乱。春秋战国与东周是两个互相重迭的历史概念,东周前期为春秋,后期为战国。春秋战国长达550年(前770―前221),发生的战事不计其数,只能先说春秋战争风云,再说战国军争大势。即便是春秋战争风云,也是头绪纷繁复杂,打算切成三块来说:一,春秋中原战乱;二,春秋南北战争;三,春秋四方混战。
  本篇先说春秋中原战乱。
  
  乱自京师始
  
  春秋战乱从何起?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中说,“乱自京师始”。乱源要从西周灭亡说起。西周从周武王灭商立国,兴盛了二百多年后,从第十位天子周厉王开始走下坡路,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动乱。司马迁甚至带着伤感的口吻说,他“读春秋历谱谍,至周厉王,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西周时,住在京城里的人称“国人”,住在乡下的人称“野人”。上古时代,大概一城就代表一“国”。象形字的“?”,就是四面筑起城墙,有人在里面称王称霸。城市出现后,商人百工都汇集到城内,做工的做工,经商的经商,茶肆酒家,乞丐娼妓,熙熙嚷嚷,人来人往,这些人又都被官员们统治着、管辖着、鞭打着。
  周厉王一贪二暴,他身为周朝天子,还要去争什么钱财?可是周厉王枉为帝王之身,却长了一颗小人之心。他看到经商可以赚钱,便下令由王室专享山川河泽之利,这等于断了商人们的生路,引起“国人谤王”,对他的非议尘嚣甚上。周厉王在物质上搞“专利”,又在思想舆论上“止谤”。他让一名卫国巫师在京城内监控“国人”言论,发现“谤王”者格杀无论。终于引起矛盾激化,“国人”愤而起义,人人怒吼:“杀了他!”周厉王狼狈出逃,渡过黄河,逃到彘邑(今山西霍县)避难。太子静藏在召穆公家中,起义者将召穆公家包围起来,要他交出太子静,将他杀掉,以绝厉王之后。召穆公将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交出,被杀,保护太子静躲过劫难。
  周厉王逃亡后王室无主,由召穆公、周定公二人共掌天下,史称“共和”执政。周厉王在外避难十四年,一直没有敢返回京都,死在彘邑。他死后,召穆公、周定公扶持周厉王的儿子静继立,也就是西周第十一位天子周宣王。周宣王接受了父亲的一些深刻教训,在位四十六年,虽然执政相对平和,却难挽颓势,西周进一步走向衰落。
  西周灭亡是亡在第十二位天子周幽王手里。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无上权威,博取褒姒一笑,竟无故点燃烽火,假传战争警报,传令各路诸侯纷纷前来勤王,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而且不是一次,一连搞了几次。诸侯们遭到他这般戏弄,一个个心里的怨、恨、愤,不用提了。这还不算,周幽王宠幸褒姒,将申后及太子宜臼废掉,改立褒姒为后、褒姒所生之子伯服为太子。被废的宜臼逃到申国,向外公申侯“告状”。申侯上奏幽王,规劝之中对他的荒唐行为有所指责。周幽王大怒,兴兵伐申,欲杀宜臼。申侯情急之下,联合缯侯,向西北犬戎“借兵”,攻打镐京。这时周幽王向诸侯们发出了真正的战争警报,但诸侯们却谁都不肯来救他了。结果,周幽王被犬戎军队射杀在骊山下,镐京陷落,西周覆灭。
  周幽王拿战争开玩笑,导致人亡政息,这个教训太深了。所以后来孙武同吴王阖庐讨论兵法时第一句话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的意思很明白,战争不是儿戏,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一国之君,对待军事谋划、战争动员这类国家顶级大事,来不得半点心血来潮。
  犬戎军队攻入镐京后,烧杀抢掠,不肯离去。这时申侯感到“请神容易送神难”了。最终依靠卫、郑、秦、晋四国出兵将犬戎军队逐出了镐京。犬戎撤退时掠走了西周王室积聚了几百年的重宝,一把大火将镐京焚毁。申侯在卫武公的支持下,在军帐中为宜臼举行了简单的继位仪式,是为周平王。周平王继位后将都城“东迁于洛邑”,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对不断侵扰的西北犬戎部落采取回避政策;二是西周的姬姓宗亲封邑大多在东部,迁都洛阳也有投靠宗亲故旧的意思。这两条都表明,东周王室已是一个颓势政权。
  王室衰微,诸侯蜂起,华夏之邦从此进入了诸侯纷争、群雄并起的春秋战国时代。
  
  郑庄公挑衅周天子
  
  春秋中原战乱的挑头人是郑庄公。他凭着自己与东周王室的特殊关系,率先向东周天子发起了挑衅行为。自从周平王东迁洛阳后,东周王室名义上仍然维持着天下“共主”的地位,实际上已被诸侯列强架空。中国古代诸侯之多,不可胜数。周武王“孟津观兵”时不期而会的就有“八百诸侯”。西周立国之初,分封的诸侯更多达一千二百多个。东周初期,史籍中有记载的诸侯还有一百六十多个。经过纷争兼并,逐步形成一些“寡头”,春秋有五霸,战国有七雄。东周天子经常被诸侯列强呼来喝去,成了傀儡。“政由五伯,诸侯恣行”,“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某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在争霸战争中占了上风,他就会“挟天子以令天下”,召集其他诸侯前来会盟,以承认他的盟主地位。下一次,另一个诸侯强国在争霸战争中占了上风,也会照此办理。不过有一点还一直维持着:诸侯们至少还认周天子这块牌子。
  但郑庄公却开了一个先例,他连周天子这块牌子也不认了。郑国虽然到西周末期才被封为诸侯,但与周王室的关系却很深,郑国的第一代君主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同父异母弟弟。由于这层关系,郑国历代君主都在东周王室内担任卿士,握有重要权力。在犬戎攻灭周幽王的战争中,郑桓公效忠王室,在骊山下为周幽王战死。郑桓公的儿子郑武公继位后,和晋文侯一起护送周平王东迁,“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但到了郑庄公这一代,却与东周王室的关系紧张起来。
  由于郑庄公对东周王室事务干预过甚,周平王准备任命虢公林父与郑庄公同为卿士,以分散一部分郑庄公的权力。议事不密,被郑庄公知道。郑庄公极为霸道、蛮横,他严词责问周平王,这是怎么回事?周平王懦弱,竭力否认。为了平息事态,双方达成“交质协议”:周平王派太子狐到郑国去当人质,郑庄公也派公子忽到京都来当人质。
  周平王太软弱了!郑庄公再怎么蛮横,他也是诸侯,你自己毕竟是天子。你周平王同意派太子狐到郑国去当人质,等于自己把自己搞得与郑庄公“平起平坐”了。郑庄公开了一个蔑视周天子权威的先例,周平王开了一个自动降低天子身份的先例。双方都不像话,臣不臣不对,君不君就对了吗?
  太子狐在郑国当人质期间病死,周平王去世后只能由孙子林继位,是为周桓王。
  从辈分上讲,郑庄公是周桓王的叔祖父。郑庄公更加倚老卖老,更不把周桓王放在眼里。周桓王觉得郑庄公欺人太甚,不仅欺负祖父周平王、困死父亲太子狐,现在又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三代之仇,非报不可。周桓王一怒之下,剥夺了郑庄公的卿士职位,还逼他交出了郑国的几座城邑。
  郑庄公从此不去朝拜周天子,也不向王室进贡,还抢割王室土地上的庄稼。周桓王大怒,仗着年轻气盛,亲率陈、蔡、虢、卫联军讨伐郑庄公,这一仗史称?葛之战。?葛是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长葛县东北。周桓王率领的陈、蔡、虢、卫联军很不争气,被郑庄公打得落花流水,周桓王肩上也中了一箭。
  ?葛之战是春秋之际“礼崩乐坏”的重要标志,它在春秋战争史上留下的影响不可小看。郑庄公打败了周桓王,诸侯们不仅没有对他群起而攻之,相反都对他刮目相看。从此以后,周天子遭到诸侯国军队攻击的事件就不断发生。周惠王时,卫国发生内乱,周惠王容留卫国避难者,卫惠公联合燕侯攻打周惠王,“惠王出奔温”,后来又寄居在郑国的栎邑(今河南禹县),久久不能回到京都洛阳。周襄王时,他的弟弟王子带因没有当上天子,勾结北方的狄人部落前来攻打帝都洛阳,争夺王位,“襄王奔郑”,郑国将周襄王安置在汜(今河南襄城县南),王子带自立为王。后来靠晋文公率兵勤王,才将王子带击败,将周襄王迎回洛阳。总而言之,天下开始乱套了。
  
  宋襄公的三个经典式错误
  
  中原诸侯中还一位宋襄公,这个人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他文韬不行,武略更不行,却又好大喜功,闹出许多笑话。有的书上把他也列入春秋五霸之一,他的“霸业”恐怕是最乏善可陈的一位。
   宋国是殷商的后裔,西周初年,周公东征,平定了殷商旧势力叛乱后,“封商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都于睢阳(今河南商丘),这就是宋国的来历,第十八代传至宋襄公。
  宋襄公唯一的一项资本,是齐国的齐桓公死后诸公子争立,齐国发生内乱。齐公子昭奔宋求助,宋襄公召集曹、卫、邾等诸侯会盟,派兵护送齐公子昭回国继位,是为齐孝公。宋襄公凭这点资本,也想步郑庄公的后尘,争当中原霸主。他出手的第一招是去拉拢东夷小国。由于被周朝灭亡的殷商是夷族政权,宋是殷商后裔,宋襄公原以为凭着这层渊源关系,这些东夷小国就会一呼百应,其实他在东夷小国中没有什么号召力。
  他第一次召集东夷小国会盟,只有曹、邾二侯按时到达,滕、郐二侯姗姗来迟。他大为恼火,立刻下令把滕、郐二侯抓了起来,命令先到的邾侯把迟到的郐侯杀了,祭奠睢水之神。他的兄长太宰子鱼在一旁力劝他说:“你举行一次会盟就伤害两位诸侯,这样不行!”他不听,坚持把郐侯杀了,另一位迟到的滕侯给了他重重的贿赂才免于一死。当年秋天,曹国没有及时向宋国贡献粮食,他又兴兵伐曹。宋襄公想靠这一套在东夷小国中建立权威,结果适得其反。
  春秋初,北方第一强国是齐,南方第一强国是楚,两强对抗,争霸中原。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楚国一时没有对手,加快了霸夺中原的步伐。恰在这时,宋襄公冒了出来。楚成王决定枪打出头鸟,通过打击宋襄公来威服中原。
  恰在这时,陈穆公出面邀请楚国参加齐、陈、蔡、郑等国的“齐都会盟”,想促成南北和解。楚成王出席了这次会盟,借机与齐国达成了暂时和解,以便集中力量打击不自量力的宋襄公。
  宋襄公看到诸侯各国仍然围着齐、楚两个强国在转,心里发虚。他派儿子带了玉帛宝物,到齐国和楚国去上门送礼,邀请齐、楚到宋国来会盟。他想,如果齐、楚两强肯来,就等于承认了宋国的盟主地位,其它小国就不敢不服。宋襄公万万没有想到,经他一手扶植起来的齐孝公第一个不给他面子,不来。宋襄公只得派使臣去向楚成王求情,说:“我邀请诸侯各国请不动,还是由你来召集会盟吧。”楚成王正想找机会教训他一下,就说,好的,我来召集。
  楚成王提出会盟时间改在秋天,会盟地点改在盂(今安徽睢县西北)。宋襄公不知是计,到了秋天,如期赴盟。宋襄公的兄长太宰子鱼提醒他多带兵甲车马,以防不测。宋襄公却说,哦,不必。我邀请诸侯们举行的是“衣裳之会”,讲的就是信义,我不能失信于诸侯,轻车简从而往。中原的陈、蔡、郑、许、曹各国诸侯都来了。北方的齐、鲁、卫看出苗头不对,都没有来。召集会盟的盟主楚成王最后一个到达,他一脚踏进会场,身后的楚国武士呼啦一声涌了出来,将宋襄公拿下。
  楚成王把宋襄公抓在手里,发兵围攻宋都睢阳。睢阳城防十分坚固,宋襄公的兄长太宰子鱼指挥坚守,楚军围攻数月不克。入冬,鲁僖公出面调定,召集中原诸侯各国会盟,劝说楚、宋停战。楚成王决定给鲁僖公一个面子,当着中原众多诸侯的面,向鲁僖公“献俘”,把宋襄公交给了他。宋襄公回到国内,咬牙切齿,一定要报复楚国,洗刷这次奇耻大辱。
   春秋之际,中原地处南北霸主争夺中原的中间地带,中原诸侯各国普遍缺乏安全感。他们面前有三条道路可供选择:第一条道路是自强图霸;第二条道路是在南北霸主中死心塌地投靠一方,寻找保护伞;第三条道路是奉行见风使舵策略,谁占上风倒向谁。第一条道路基本走不通。郑庄公试了一下,不行。后来的郑文公不得不改走第二条道路,主动与南方霸主楚国修好,把楚国当保护伞。楚国正想在中原找到一个战略支撑点,郑国前来投靠,楚成王就把妹妹嫁给了郑文公,两国联姻结盟。楚国是宋国的死敌,郑文公这位近邻在宋襄公鼻子底下投靠楚国,宋襄公心里堵得不行,便把对楚国的仇恨发泄到郑文公头上,兴兵伐郑。
  郑国向楚国求救,楚成王挥师北上,伐宋救郑。这就引发了宋、楚两国于公元前638年发生的泓水之战。在这场战争中,宋襄公败得窝囊透顶,出尽了洋相。泓水是淮河水网的支流之一,在今河南商丘与柘城之间。举兵伐郑的宋襄公获悉楚军从背后袭来,立即回师泓水北岸,以迎楚军。列阵于北岸的宋军眼看楚军从南岸渡水而来,宋大司马公孙固建议“击楚军于半渡”。宋襄公却说:“不,我乃仁义之师,不能靠乘人之危取胜。”楚军在宋军眼皮底下从容渡过泓水,上岸集合整队。这时太宰子鱼又建议说,乘楚军混乱之际,应该立刻发起攻击。宋襄公又说:“不,敌方尚未列队完毕,我方不能击鼓发起攻击,否则就不是仁义之师。”楚军列队完毕,立刻向宋军发起猛攻,宋襄公这时才下令还击。双方一交手,宋军溃不成军。大司马公孙固掩护宋襄公奋力突围,宋襄公屁股上中了一箭,身受重伤。公子荡战死。宋军士卒死伤无数,损失惨重。
  战争是什么?战争就是你死我活。战场上只有一条最高原则: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宋襄公一生,在军事上犯了三个经典式错误:会盟不带甲、半渡不击敌、不鼓不成列。所以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讥讽宋襄公是“蠢猪式的仁义”。
  楚军在泓水之战中也只能算半胜,未获全胜。楚军一路追击宋军,追到?水南岸宿营。第二天早晨渡河,准备继续追击宋军。不料上游山区大雨,山洪暴发,楚军士卒车马被洪水冲走淹死无数,楚军只得自行撤退,泓水之战遂告结束。
  
  中原战乱何时休
  
  郑、宋两国地处中原腹心地带,既是东周王室的京畿屏障,又是中原腹地南来北往的战略枢纽。如果在和平环境中,这样的地理位置很优越,可以成为很好的发展条件。但在战争环境中,这样的地理位置是“四战之地”。在战火连绵、烽烟不息的春秋乱世,郑、宋两国就像田野中心的一片打谷场,被战争车轮碾过来、轧过去,躲不开,逃不掉。春秋战国前后长达五百五十年,发生在中原的战事难以计数,郑、宋两国百姓经受的战争灾难之深重,可想而知。
  有一位历史学家曾经做过统计,仅在晋、楚两强争霸中原的八十余年间(约前632年至前546年),郑国被卷进战争七十二次以上,宋国被卷进战争四十六次以上(张荫麟着《中国史纲》)。
  晋、楚两强争霸中原期间,与楚国结盟的郑国成为晋国的打击目标。郑国承受不了这种压力,郑襄公终于在公元前597年背楚投晋,想以此换得宽松环境。楚国岂能容忍郑国的背信弃义行为?楚庄王率兵伐郑,一连数月,将郑都(今河南新郑)围得水泄不通。郑襄公难以支撑,想开城向楚军投降,先到大庙去占卜,卜辞不许。郑国君臣跪在大庙前哀哭,城中百姓也哭,哭声一阵阵传到城外,把楚军的心也哭软了。说,退一退吧。楚军暂时撤走后,郑国百姓将破残的城墙修复、加固。刚完工,楚军又来了,又围了三个月。郑国向晋国求救,这时晋国正发生内乱,顾不上。晋国援兵迟迟不来,郑襄公只得“肉袒牵羊”出城向楚庄王投降。恰在这时,晋国援兵到了,于是引发了晋、楚泌之战。结果晋国大败,郑国重新倒向楚国。
  两年后,楚国为了控制整个中原,又兴兵伐宋,将宋都(今河南睢阳)围困长达九个月,城中百姓“易子而食,折骸以炊”,这是一种多么骇人听闻的战争灾难。
  春秋时,中原诸侯各国全都惶惶然、纷纷然,无一日安宁。中原百姓,家家户户、世世代代都有战亡者,“民战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夫人愁痛,不知所庇”。无休无止的中原战乱,给中原百姓造成的战争灾难无以复加。

标签:中原 战乱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