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长江大学救人英雄陈及时母校的稿件]长江大学陈及时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009年10月24日,一个举国震撼的日子。为了抢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十多名大学生手拉手结成人梯扑进江中营救,两名男孩获救,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却不幸被江水吞没……消息传来,作为英雄陈及时母校的一位老师,我连日来内心除了悲痛、惋惜、敬佩、激动、难过之外,总想为英雄做点什么,以便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然而,做点什么呢?捐款?大家已经行动起来了;写纪念文章?各级报刊电台早已见报、见听了。就在我还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时,有关的议论悄然而起――有报纸的,也有身边的;所议论的大多是值不值得的话题。成人于此,年轻的学子又会怎样呢?知识分子如此,社会各界又会怎样呢?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所能想和做的,也仅仅在于此――通过写作文来传承、弘扬英雄精神,同时又教育学生,澄清是非,统一认识。
  当我将想法公之于众,征求学生的意见时,没想到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同――两个班,当场就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平素作文,我也大都是征求意见的,如果反对者占大多数,也就不写了;而这一次大家表现出来的热情却是很少有的――平时,不少人认为“90后”的孩子自私,自以为是,一切以自己为中心,通过对这件事情的认知,通过此次作文写与不写的讨论,不也是一次很好的证明么? 其实,当我们得知相关的消息以及在后来的一系列活动中,我们的“90”后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均足以说明他们对10?24行为的认同,像捐款,像10月28日晚全校师生伫立在校门口,翘首于寒风中两个多小时,盼迎英雄魂兮归来,没一人走开,没一人埋怨。当我们的学子目送着学长的灵车远去,当家乡父老亲手将英雄安葬在生他养他的故土,我知道英雄们用生命的绝唱对“90后”是崩溃的一代”进行了无比有力的反讽。有一种大爱会成为永恒,英雄会在天堂里永生。
  于是,就有了这次作文的命题与诞生。
  
  【事件链接】
  2009年10月24日,荆州市宝塔河江段江堤上,长江大学城建学院通山籍学生陈及时和同学们正享受美丽的秋景。
  下午2时10分左右,一阵急切的呼救声传来,两个少年从距沙滩约3米的江中小沙丘上不慎失足落水。陈及时和同学们闻讯赶来,来不及脱下衣裤鞋子,迅速扑进江中,在离孩子落水处10米远的下游,逆流而上奋力救援。
  与此同时,李佳隆等多名长江大学的校友也发现险情,迅速冲了过去。其他岸边的多名学生因为不会游泳便手拉着手组成人梯,伸向江水中救人。
  很快,一名男孩被成功救起,另一名男孩在顺着人梯往岸边靠近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人梯中的一名大学生因体力不支而松手,水中顿时乱成一团,呼喊声一片。这时,100米外的冬泳队队员杨师傅等人闻声赶来施救,陆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大学生,终因江流湍急,体力不支,消失在滚滚波涛中……
  【题目预测】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英雄群体舍己救人的事迹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赞扬声,感叹声,如“走进江水时,他们没有过多考虑自己的安全保障,最为朴实的崇高往往产生于这些看似细小的动作”;质疑声,像“为了救两个小孩,牺牲了三个大学生,值得吗?”纷至沓来。对此,你有何看法或感想?请以“值”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正说反说皆可。
  【审题指导】
  首先,把握准“值”的含义。结合材料可筛选出三个:1.价值;2.值得,认为有价值;3.(生命的)价值相等或相当。其次,不要仅局限于材料来就事论事。这也是话题作文的特点――就本材料而言,你可从中引出一种观点来写一篇议论文,也可就“价值”来立意,写一篇其他文体的文章。其三,这是一道明辨是非,澄清道德观念的题目。单纯从生命的质量与数量看,大换小,三换二,肯定不等价;但从弘扬时代精神,从教育、鼓舞一代人来着眼,这“值”也就无价,是多少金钱乃至生命无法替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本次作文只能是一片赞扬、肯定之声。材料的指向是明确的,即就“值”发表自己的看法――“值”,行;“不值”,只要言之有理,也是可以的。比如新颁布的《中小学生条例》就去掉了“见义勇为”这一条,比如怎样做既能救人又能保全自己,如果救不了人,反而白搭进自己的生命等。
  
  “及时”雨
  阮洲
  
  一场淅沥的生命之雨,下在了干涸已久的国人心中。溅起的,是水花。
  ――题记
  时代的脚步渐渐将我们带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们却将最宝贵的东西遗忘在不曾发现的角落。人类总是将自己的生命财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不择手段的方式苟得短暂的生存以及片刻的温厚。这种自私,导致了人类内心泥土的贫瘠以及结块泥土龟裂而成的一大片悲壮。
  人类需要一场雨,一场及时滋润大地的雨。
  三个刚上大一踌躇满志的学生,三个孝顺体贴的儿子,三个热心助人的同学,三个社会未来的栋梁,却为了救两个不慎落入水中的小孩,牺牲了自己刚刚成熟的身躯,带着自己对生命的热爱,随着河流进入到另一个世界。
  有人说,这并不值。
  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不值,他们正步入青年,却由于拯救他人而埋葬了自己壮丽的年华,他们原本可以继续自己的梦想,却为了他人而斩断了自己的未来。
  然而,他们却以四种不同的身份诠释了人类灵魂的真谛,以爱的雨水,滋润了国人贫瘠已久的心田,唤醒了人们内心封印已久的灵魂。
  这是怎样的一场雨啊!
  他们用无私的爱与责任,高高地托起了两个稚嫩的生命,他们的理想、希望还有未来,全部溶解在那一条长长的河流,澄清了发黄的江水,流向最遥远的地方。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我想,是因为他们体会到了生命最本质的东西,那些隐匿在人们内心深处尚未激发的责任感以及对家人与社会的感恩之情。那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是最刻骨铭心的证据。
  一场雨,是他们生命之河蒸发后凝结而成的滂沱;一场雨,是他们对世界所有干涸的希望;一场雨,是中国人最需要的精神食粮!在它的滋润下,我相信沙漠也能变绿洲,小草终将遍布天涯!
  仅以此文献给三位英雄之一的陈及时――我的学长,通山一中优秀的学生。
  【简评】好一场“及时雨”!全文以一种清新却不轻浮,深刻而非死板的语言勾勒三个大学生舍己救人的英雄形象,将他们的无私奉献比作一场“及时”雨,滋润人们干涸的心灵,灌溉着那一种叫做“爱”的心灵的真谛。整篇文章,情意无限,使人读来感慨万千。
  
  致陈及时学长的一封信
  李赛男
  
  敬爱的学长:
  听着你的事迹我很感动,你让我再一次相信:人间有真爱,有大爱!
  老人们说,善良的人死后会上天堂;那么,你现在在天堂好吗?天堂温暖的阳光应该已经把你那被河水浸得冰冷的身体温暖了吧!
  自从看了报道后,我常常在想,你在落水时会想些什么呢?你或许会想“另一个孩子被救起了吗?他千万别出事啊。他还只有十几岁,他的生命才刚开始,他还有很多新鲜的事物未接触……”你或许会 想“我的同学们怎么样了?我看见他们也被水冲走了,他们大多数不会游泳,他们可千万不能出事啊。XX才刚和父母和好,一家人十几年的心结才刚打开,他们一家人还没好好的相聚;我的爸爸妈妈,万一我……他们怎么办?他们已经老了!每次看到他们头上的白发,我都暗自对自己说以后一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可是,父亲,你一定要劝劝母亲,她身体不好,千万别让她倒下了……儿子不孝,你们的养育之恩,还未报答却让你们受这般痛苦。如果有来世,让我来当你们的家长好吗?让我来爱你们,从你们出生直到我的生命终结,让我弥补今生的爱,好吗?”;你或许还会想“XX同学,你可千万不要自责,你因体力不支而松开了手,那不是你的错,没有谁会怪你,希望你走出这件事的阴影,把生命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是自责、内疚……
  每每想到这些,我的心就在痛!敬爱的学长,你在天国能否听到我们的声音呢?有些人说你好傻,好不容易挨过了黑色的高三,刚开始大学丰富多采的生活,而你年轻的生命却匆匆终结,把之前所作的努力全都抹杀了。有些人说你这样做不值,一个大学生和一个小孩对社会的价值就不相等。可是学长,我知道你这不是傻,这是爱,是无私的大爱。对吗?你的事迹,正在感动和鼓舞每一个中国人,你让我们提醒自己:活着要有价值,你向人们所说的“这个冷漠的时代”发出了挑战,你证明了人间处处有爱;所以学长,你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
  学长,你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若有来生,我愿与你相逢于桃园,一如当年的刘关张!
  怀念你的学妹:李赛男
  2009.11.3
  【简评】以书信的形式来与英雄交谈,表达自己的仰慕与崇敬,情感更显真挚、亲切。结尾的“若有来生,我愿与你”义结桃园,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文中的“我”推测“你会想”别具匠心,将英雄的关心他人,孝敬父母之美德具体、放大,突现了文章的主旨,感人至深。
  
  只有一次
  袁娟
  
  “从小家里很穷,我的梦想是让全家人住在我设计的大房子里。”
  “我想成为一名像科比一样的篮球明星。”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
  然而,这些美丽的梦想真的成了梦,再也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了!
  静谧的夜,似乎与往常有些不一样。校园宿舍里,它们,在窃窃私语呢。
  门上的风铃不安分地摇动着,嘴里嘟囔着:“主人怎么还不回来呢?”这一问,大伙儿都忍不住了。电脑大叔说:“及时怎么还不回来?他计划好了晚上要来设计图稿的,明天老师要查看呢!这孩子!”桌上一本插有书签的书也按捺不住了:“是啊!主人怎么还不回来,他平时学习最刻苦的,往常这时候,他应该与我为伴的。”
  床上的抱枕,少了他的温度,有些冰冷;墙角的篮球少了他的触摸,也有些落寞;未看完的书少了他目光的注视,显得有些孤独。它们,像一群害怕被抛弃的孩子,可怜地等待主人的归来。
  门“吱”的一声响了,在这静谧的夜里显得那么突兀,但对它们而言却是满心的欣喜与期待。它们不会想到,在期待的背后有一股巨大的悲伤在等待着。从门外走进来的是宿舍里的其他人,他们哀痛的神情,悲伤的话语都在告诉它们一个真相――它们亲爱的“主人”再也回不来了!“主人”的音容笑貌,身影,这一切,它们都再也见不到了。他为了救别人而舍弃了自己的生命……
  校园的操场上,再也不会有他奔跑的身影;曾经他常休憩的那棵树下,再也不会有他混着汗水的味道;电脑里还有那份未完成的作业……
  这里,那里,都好像少了一些什么,有什么东西似乎被带走了,哦,那是他的气息,那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的气息……可,他留下了什么呢?
  在每一个静谧的夜,它们都会听到来自天堂的诉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同等重要的。
  
  【简评】运用拟人手法,借风铃、电脑等物体来表达对英雄的怀念,写得含蓄,但表达的情却更真挚感人――物犹如此,那么英雄生前的同学、老师、父母与一切爱他的人呢?当更不用说了!所谓惊天地,泣鬼神者,陈及时等人也!
  
  及时不死
  金钗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纪念“10?24”
  是谁让九州动容?是于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还是夏明翰的“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
  是谁让爱的接力棒传给下一站?是董永卖身葬父,田世国为母捐肾,抑或是“学习雷锋好榜样”?
  是谁搅动了一江秋水?翻腾的长江,惊恐的呼叫,层层的围观――拨开人群,长江大学的三名青年以及他们的同学或跃入江中,或以人梯的方式,手拉手,人接人,延伸入冰冷的江水中。经过一番拼搏,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位同学在呼啸奔涌的长江中安息了……
  多好的三个青年,多好的青春雨季!他们就这样走了,带着对亲人的呼唤,对朋友的留恋,对大学的热情,对理想的憧憬!他们走了,在万人目睹下,远离了。
  人是感情的奴隶,是责任的屠夫。面对在水中扑腾沉伏的生命,有的人纵身一跃;有的人立马掏出手机抢拍素材;有的人,更是被利益金钱蒙蔽了双眼,明明只要伸出划桨便可将青年们救上岸船,但他们没有。他们只捞死尸,不救活人!时间如扣在弦上的箭,紧绷得只剩下死寂,众多师生在长江边跪下才答应以12000元一具尸体去打捞!更有人将他们的责任以身上没有装备为由回避了,那是第一时间赶到的消防人员……直到江边冬泳队的三位60多岁的老人赶来跳下去,才救出6人。
  冰冷的长江卷走了三位青年。英雄的事迹震撼荆楚,响彻全国,也让人深思。“有的人死了,他们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们却死了!”滚滚长江,在经历了九曲十八弯后,依旧横亘在中华民族的版图上,歌唱着荆楚的英雄。我们不必为他们“独怆然而泪下”,因为接力棒在我们手中。“爱国有人民”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升旗仪式下的铮铮誓言,我们应该像孔繁森、雷锋、任长霞,还有像与江水搏斗的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一样以行动去证明!
  等到来年春风日,桃花依旧笑春风!
  【简评】题目简练、醒目,饱含深情――这是对英雄的赞颂,更是对英雄的保证;同时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发人深省,既为英雄的出场作铺垫,又表现了英雄行为的传统基础,还为后文我们接过优秀的传统埋下伏笔。
  
  永恒的价值
  陈思
  
  这是一个掺杂着忧愁和似火激情的季节。而此时的我看到窗外的灰色,更多的是脑海中的碎片,恰如枯黄而脆弱的秋叶。我试图去拼凑它们,找寻那些死去的,回忆那些永恒的。
  永恒,不只在于时间从洪荒而来的脚步;也不只在于从亘古而至的呢喃,一个瞬间,往往也能成就永恒,实现价值的永恒。
  昙花从不为她鲜艳的短暂而暗自哀怜,因为她将自己怒放的那一刻写进了天地的长卷,万物无一不记得这瞬间却永恒的媲美,朝霞从不为她光华的瞬息而顾影自叹,因为她用自己闪耀的那一秒照亮了世界的一隅,众生无一不怀念这瞬间而永恒的美丽。
  2009年10月24日,在荆州宝塔河江段,多名长江大学学生因救人而献身。泪水浸湿了荆州大地,哭喊震撼了全国人民的心。因为心灵的美丽,那些短暂的生命竟撼动了时间的定律,仅凭江水呼啸的那朵浪花,仅凭奋不顾身的纵身一跃,那瞬间,缔造了无尽的永恒。这瞬间的悲壮,让生命有了价值。文明的更替,历史的变迁,不变的是这生命价值的永恒。
  也许有人说,这种做法不值得,三个大学生的命换两个小孩的命。更多的是对其行为的冲动与武断作出质疑。我想说的是,无端的猜疑和横加指责,令所有舍己为人的人,已经逝去生命的人寒心,这使后一辈遇到此事望而却步,这样的现象是否更让人痛心?我们一些人太“理性”了,“理性”到了对他人的漠然视而不见,对那些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英雄们的吹毛求疵。
  人生苦短,纵是八十而寿又何尝不是一瞬?但是这些由真善美缠绕而成的瞬间,往往在笔尖的跃动甚至风叶的交响中被铭记。它们不曾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甚至不曾在岁月的波涛中起伏,它们总以一种轻盈于世,美好的姿态起舞,独立于世,而用自己的生命在万物的心中刻下永恒。
  生命就算短暂,却因为其自身的美好品质而实现了永恒的价值。
  【简评】以“永恒的价值”为线索贯穿全文,结构紧凑,语言流畅而富有内涵;观点鲜明,说理透彻,而以“人生苦短”来反衬“价值的永恒”,则更加突出了全文的主旨。
  
  留下的是感动
  王亚伟
  
  2009年10月24日,一个平常的日子却发生了一件震撼人心的事:一群大学生组成人梯救两个失足落水的小学生,三位大学生不幸遇难。这是一个悲剧吗?至少我认为不是。所谓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这件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而且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舍己为人。
  在此,如果可以的话,我想问他们:“如果你们知道自己救人便会死去,你们还会救人吗?”先声明一下,我并没有怀疑他们伟大的行为,而是想阐述值与不值得理,当然我们永远不能得到他们的回答。但是先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会怎么办?弃身而去,未免无情,因为这一定会引起你内心的不安,甚至一辈子受到良心的谴责。
  当这些大学生救人时并不是没有想到自己可能死,而是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牵引着他们去救吧!他们是善良的,因为他们觉得必须对得起他们的良心。所以你能说这件事是值还是不值吗?也许从数量上看,三个对两个;从质量上看,大学生对小学生,是不值得。但是世事如果都按这种方法来评价,恐怕这世上便再没有情,没有爱;人与人之间没有关心,同情。那么,这世界不就变成了物欲横流,只有利益的地狱吗?人不就变成了没有情感,只有力气的机器吗?那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每个人心中都装有一架天平,但并不能凭我们的喜恶去倾向哪一边;每个人心中都装着良心,总有某种东西去唤醒它。
  王安石曾说:“尽吾志也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逝者如斯夫,国人深谙此道,知来者之可追,大家都为他们的亲人捐款,希望他们的亲人可以过得好点,也希望他们能安然离去。这时的中国,就像一个大家庭,都团结起来,为一个目标共同努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如果中国少年在道德上强、富,那么中国也将永远繁荣富强!
  春蚕去了,它留下了华丽的绸缎;骤雨去了,它留下了绚丽的彩桥;春风去了,它唤醒了大地的万物;时间去了,它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英雄去了,留下的是感动。
  【简评】本文思路清晰,语言简洁,观点明确,情感真实,很有说服力。结尾巧妙点题,让人心生敬意。而英雄的行为,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诠释,这也是本文的最大亮点
  
  英雄留下的思考
  金子建
  
  花开花落,生生死死。死亡――生命的尽头,正如凋落的花朵,消逝于世间。古人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而人死留名,精神长存。
  正值青春的我们,很难感受到死亡的气息,然而孕育了我们的荆楚大地上,涌现出来的几位英雄人物却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死亡的伟大。
  陈及时与他的伙伴们跃入波涛救人,却被无情的江水夺去了三人的性命。死神来临了,它摧毁了三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家中的双亲怎堪此痛?十几年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国家社会的培养之恩,你们都还没来得及回报!还有你们的梦想,你们的青春……舍己救人,悲壮牺牲。人们不禁要问:这值得吗?我想你们早已给出答案。记得我读过的一则故事:江滩上因退潮使得众多小鱼无法回归大海,搁浅在水洼之中,有位小孩卖力地将一条条小鱼扔回海里,路人说:“鱼太多,救不完,谁在乎你救的那几条呢?”孩子捧着手里的鱼低声说道:“我在乎,还有那一条条重归大海的鱼儿,它们都在乎。”是啊,对于那获救的鱼儿来说这便是一次生命。
  生命只有一次,对于那两个被救儿童来说,是生命再生,英雄的举动无疑是值得的。被救者还小,还没能认真了解这个社会和这个世界,生命还未绽放光彩,给予他们机会而牺牲是值得的。如今社会之中麻木的人越来越多,英雄用他们的生命警醒世人:真爱尚存,让更多的人投入到行动中来,这牺牲是值得的。陈及时,也许你们从未考虑过自己会死,一心只想救人;也许你们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毅然决定救人,哪怕牺牲也在所不惜。现在你们做到了,不仅成功救起了那两名少年,同时也唤醒了我们沉睡已久的心。我想:倘若你们还在,此时此刻,定会相拥在一起捶肩而笑。
  逝者已逝,活者将在他的身上看见前方的希望,那用生命点燃的路灯,将照亮我们的未来。
  【简评】英雄的行为的确值得我们思考,正如文中所说,“正值青春的我们,很难感受到死亡的气息”,我们应该多多思考自己的人生,“逝者已逝”,活着的人会看见前方点亮的希望。生命都有价值,就如那些“鱼”和那两个孩子,救起来的或许不仅仅是生命,还有绽放在远方的未来。
  
  一种希望,一种守候
  程洛萱
  
  我们这些“90后”,总是背负着自私、自负、叛逆等罪名。可是,就是被人们这样定义的“90后”,在10月24日这一天,十八名刚入学的大学生,组成人梯,从湍急的江水中救下了两名少年。遗憾的是有三名大学生为此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包括一名通山一中的毕业生陈及时同学。他们证明了“90后”是担当起社会责任的脊梁。他们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与此同时,又有一种声音悄悄滋生了出来。用三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的生命换两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值不值得?是的,也许仅仅从数量上来看,确实是不值得,可是这件事的价值又怎么能用数量衡量呢?虽然三条命大于两条命,可是这三个宝贵的生命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教育一群又一群的少年,温暖了社会中人们日渐麻木的冰冷的心。
  十八名大学生用组成人梯这种默契而又平凡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人间的真与爱――手拉手,人接人,心连心,情系情。他们面对湍急的江水没有胆怯没有退缩,他们面临死亡的挑战没有后悔,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他们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好青年。
  放眼社会和历史,我们看到历史的车轮轰轰烈烈滚到今天,漫天尘沙仍挡不住黄金般闪耀的正义与善良之光。无论是雪积三尺之日,用生命送上火红之炭的电力工人,还是汶川地震奋不顾身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今天为救人献出生命的三名大学生,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为社会、为人民、为国家作出宝贵的贡献,他们用善良与真诚勾连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在这里我觉得用再华丽的词藻来形容他们的精神,也无法完美地诠释出来,我们只有用我们的行动与信念来证明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我们只有用我们的成绩与辉煌来安抚他们已故的亡灵,向全世界证明我们“90后”都是好样的。
  英雄,你们谱写的生命赞歌,
  我们会永远吟唱;
  你们抛洒的热血与真情,
  我们会永远传承。
  天国之路,
  愿英雄一路走好!
  【简评】本文开门见山,写出了“大学生救人”事件背后带给我们内心的震撼,精神的洗礼。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们正是传承了荆楚文化中的精髓,才能在危难时刻奋不顾身。结尾的短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青春的永恒
  吴锐
  
  2009年10月24日,全国的目光都凝聚到了一群大学生的身上。他们只是一群刚踏入大学殿堂的小伙子,他们同其他学子一样都希望有一个快乐的大学生活。
  当他们听到江边传来呼救的声音时,他们没有片刻犹豫,毅然投身江中,去抢救两个孩子的生命。一切的一切本都是那么的和谐,但突如其来的风浪吹断了这根生命的“绳索”,死神无情地带走了三位大学生年轻的生命。他们以自己的生命挽救了他人。
  无数人的哀悼,父母亲撕心裂肺地哭泣都证明着事情的发生,也证明着人们的心中的哀痛。人们赞颂着三位大学生功绩的同时,也有人开始质疑:用三位大学生年轻的生命去换两个小孩的命,值得吗?
  我想说的是,值与不值仅在一念之间。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大人乃至学生都早已忽略了对自己的思想道德的认识。人们都仅仅只看到三位大学生对社会的贡献要大于两位小孩,却忽略了三位大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向国人展示了什么,对社会中那些麻木不仁的人又暗示了什么。他们是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理想去唤醒国人血液中的灵魂啊!
  若他们没有挽救那江中的生命,而是与周围其他人一样,平静地生活,随后随着时光流逝,留存记忆里的也只有那曾经平淡的青春,而后成为亿万人中平凡的一员。
  忧郁成曲,高昂成调,失落成音,奋起成符,每一节都是友爱的青春旋律。对于三位大学生来说,这生命最后的壮举便是以他们的青春谱写的最雄壮的交响曲。
  也许不久以后,我们会忘了一个叫陈及时的英雄,但那曾经为挽救他人生命而献身的影子却深深刻在我们的灵魂中,激励着我们前行。
  站在江边,看阳光把我们的青春映衬得令人心动。彼岸,三位大学生的身影似乎依然飘浮在水面上,微笑着。他们,青春不灭,生命不息,永存于天地之间。
  让我们手牵手一起延续这青春的永恒!
  【简评】生命中最雄壮的交响曲是生前的壮举,奏响的,并非在世的长短,价值不在于物欲而在于灵魂。作者用大段的文字描绘三个大学生的英雄事迹,阐述英雄事迹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使人读来深有感慨。结尾勾勒出了一幅美好和谐的画面,画面的主人公是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这既突出了主题,又给人以鼓舞――正是这英雄的传承与接力,才使得中华民族更伟大更雄壮。

标签:母校 救人 稿件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