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主持词 > 正文

阅读不怕早|早发阅读答案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每个父母都渴望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并从中汲取做人做事的道理,成为一个有涵养的人。   但身处信息多元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孩子都和视听感受更强的电玩、网游、卡通做起了朋友,很难静下心来读本书。对书本缺乏兴趣,这跟父母在教养方式、个人习惯、书籍选择上都大有关联,想要孩子知书达理,就得先学会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没文化,真可怕
  4月2日是国际儿童图书日,当围绕“孩子与阅读”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时,论坛里的父母多半都在发帖抱怨孩子不爱读书。哪怕是强制设定阅读时间,塞给他们非常有趣的书籍,孩子不是犯困就是坐不住。但如果是换成动画片或电玩,孩子马上就会精神百倍起来。
  “女儿3岁,我跟老公平时工作太忙,极少有时间参与她的学龄前教育。而当我突然发现她的爱好是动画片或缠着奶奶带她下楼去玩后,我买了一些猜谜和识字的书给她,结果她唯一的兴趣就是撕着玩。”作为一位年轻的母亲,吉林的魏明萌道出了自己无奈:“我只好又在睡前抽出时间,躺在她旁边给她讲里面的内容并要求她学习,但她听不到一小段就会用找零食、上厕所或直接睡觉来表示抗议,我现在根本不知道该拿这个‘不学无术’的女儿怎么办。”
  “读书使人进步”是人类社会最恒久的价值观之一,而阅读作为一种必要的社会生存技能也饱受重视。就像忍不住跟帖的高中历史老师窦厚霖说的一样,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因为阅读障碍被人笑话“没文化,真可怕”。
  “我儿子今年大三,除了课本几乎没有看书的习惯。由于是学的计算机专业,从大一住校起,我和妻子给他配置了笔记本电脑,结果他平时的消遣就成了打网络游戏。并不是说一定要干涉儿子的兴趣爱好,但网络游戏能教人识字造句吗?一次聊天,儿子把戎装顺溜地念成‘戒装’让我忍不住大发雷霆。一个人的修养多少取决于所获得知识多少,都大三了,连最基础的识字能力都没有,我实在是太生气了。”
  通过讨论,父母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不读书的孩子似乎正在形成一个群体,他们既排斥书本,也没有更多的求知心态,甚至犯下一些常识性错误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孩子对此无所谓的态度,急坏了深知读书很重要的父母。
  
  原因依然在父母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确身处一个不利于孩子阅读的大环境。这是一个信息无比开放的时代,让孩子们的娱乐项目也更多,当有声有色的电玩和动漫进入他们的视野,相对静态的书本就很容易被抛诸脑后。
  但阅读事实上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需要潜移默化地从父母那里获得。越来越多的孩子不爱读书,父母不妨先反观自身,毕竟等到孩子表现出对书籍的厌恶时,再“陪太子攻书”也并不见得就是称职。
  情况往往是这样,孩子在1岁半到2岁时,正是智力需要开发的阶段,由于工作忙、精力不够等各种理由,父母“忘记了”教孩子识字念儿歌及给他们讲故事,孩子无法获得书籍的概念,也不易产生兴趣。
  还有的父母自身就没有阅读习惯,一份来自某大型城市的调查显示,7.4%的父母平时没有时间看书读报,59.3%的父母没有时间参加业余进修或自学,9.7%的家庭藏书为10本以下,而9.1%的家庭竟然没有一本藏书,这些父母并不知道如何替孩子选书、制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
  更有甚者强迫孩子看指定的书籍,或干脆认为所有课外书籍都是闲书,就连能开拓视野的文学名著、名人传记和科普读物都粗暴地禁止孩子接触,只管填鸭式地让孩子学习课本上的东西、着眼于孩子的优异成绩,孩子也会讨厌书本丧失学习乐趣,最终将导致孩子陷入阅读贫乏的困境。
  有专家表示,阅读贫乏的孩子,脑中储存的经验和知识也就相对贫乏,对所听所读的语言、词汇,很难与已知的少量词汇发生联系,听课与读写的理解力也相对较差。而一旦在学习中找不到乐趣与价值,就会连求知欲也一起停滞下来。
  跟喜欢阅读的同龄人相比,他们很可能注意力不如别人集中,难以表述清楚一个逻辑,缺乏基本的写作能力,也缺乏独立及多维度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上无法理解老师在说什么,学习中也没办法分析并解决难题。
  因为落后他人,还可能在童年记忆中遗留并不愉快的经历,将来步入社会,除开有没有脱俗的书香气不谈,也会因为知识欠缺而在工作中丧失一些重要机会。
  
  看点书也不坏
  著名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就曾如此描述过自己的阅读环境:“父母非常注重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在家里,除了餐厅外,其他地方几乎全是书。在一间特大的藏书室里,放满了弗洛伊德、柏拉图、培根、斯宾诺莎、康德和叔本华等名家的上万册著作。”
  由此可见,父母的藏书将给孩子带来毕生的影响,甚至在孩子建立成熟自我的重要时期,还可能决定他们将来的专业方向。
  定居德国的胡春华今年42岁,拿她的话说,现任家庭主妇“要职”的她,最得意的就是让不看书的儿子拿起了书本:“我是个爱书之人,可惜我的儿子长到12岁时,却显露出了他对体育节目的兴趣。儿子只守着电视看球赛,几乎不翻书,而我说的那些名人典故他大概也已经听腻了,我只好去了解他贴在墙上海报中那些足球明星的事迹,找些正面而励志的例子,然后尽量描绘得有声有色。并且告诉他,他喜欢的某某球星其实是个书虫、喜欢哪些大师的书,然后建议儿子也去看。当然,我自己也看,我随时准备着和儿子深入探讨情节,了解他的看法,这一切都是为了激发他的兴趣。”
  “就这样过了两年,儿子14岁了,我们还是一起讨论一些书籍,但却不需要我的推荐他就能从学校图书馆借到自己感兴趣的书,而且他的作文分数也渐渐升高,还告诉我将来希望去报社做体育记者。有一天电视台要直播一场重要球赛,他提醒我节目开始前10分钟叫他,但他却捧着一本书从房间里出来。我问他,天哪,在你心里看书已经比球赛更重要了吗?他回答我,看点书也不坏。”
  一切习惯的轻松建立都来源于兴趣,都需要父母锲而不舍地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即便是孩子在这个渐进过程中表现出兴趣偏差。而当孩子从书本中建立价值观,确立他将来希望做什么样的人,走上哪一条路时,父母则需要给予理解及充分鼓励。
  
  不只阅读黄金期
  不否认孩子在所有玩乐中都能学到东西,但从阅读中学习的知识却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孩子学会思考,是每个父母的首要任务。
  在亲子阅读教育上,有人提出“黄金阅读期”的概念,即善用10~14岁这个阶段(10岁以前主要识字,14岁以后主要备考)掌握一些阅读方法,读些好书,不仅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提高学习能力,甚至还能选择适合的专业发展方向。然而阅读无止境,不论在哪个阶段,为人父母者都应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关注孩子的阅读领域,让阅读成为孩子终生受益的习惯。
  0~3岁是形成孩子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关键阶段。父母应养成每天为孩子朗读的习惯,每天20分钟,持之以恒,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便在父母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渐渐地产生了。孩子坚持听读可以使注意力集中,有利于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并能激发想象,拓宽视野,丰富孩子的情感。在每天的听读中,孩子会渐渐领悟语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产生想读书的愿望,并能初步具备广泛阅读的基础。
  父母还可以为孩子挑选一些好书。从孩子的心理特点来说,他们喜欢不同题材的图书。要从孩子的认知特点出发,积极帮助孩子选择优秀的图书。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不同年龄的孩子阅读能力有所差异,3岁以前的孩子大多爱看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的动物或物品的图画书;3~6岁的儿童爱看童话、幻想故事以及有关动物、日常生活行为的图画书;7~10岁的孩子爱看有一定情节的神话、童话及令人惊奇、富于冒险性的儿童图书;10~13岁的孩子爱看富于幻想、探险、神秘色彩的图书;14~16岁的孩子爱看推理及人物传记类图书。
  当孩子开始独立看书时,不妨在孩子的卧室设立阅读区,比如摆放书桌书柜,放上孩子需要阅读的书籍,不仅让孩子方便取阅感觉惬意,也会养成孩子整理书籍、保持整洁美观的好习惯。
  当孩子迈入初中后,可以允许他们打开父母的书柜进行探索。当然,一些父母认为不妥当的书籍要提前收好,在这个年龄段,文学名著、人物传记、科普读物都是首选。
  不能硬性规定孩子写读书笔记,也要尊重他们和父母讨论书的内容时发出的不成熟的评论,正是这些评论才让父母了解到孩子的价值观,并能针对性地进行有效引导。
  如果孩子直到高中、甚至大学对书籍的兴趣都是漫画、网络小说,也不能一味禁止,这些书籍有时并没想象中糟糕,其中多半以友情和爱情为主题。而孩子正处于对两者渴望和憧憬的阶段,让他们懂得任何读物都可以并行阅读而不是单一侧重的道理就好。如有出格的举动,告诉他们利弊,并相信他们的判断能力。
  
  好习惯提升阅读兴趣
  通过良好的习惯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这些习惯包括:
  1.爱惜图书。保持图书整洁,不撕书,不折页,准备漂亮的小书签给他们,并鼓励孩子保
  存看过的图书。
  2.学会分类。和孩子讨论哪些是适合他们看的,哪些又是他们特别感兴趣的,而哪些又是
  必须掌握其中知识的。
  3.父母参与阅读。安排专门的阅读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讨论。
  4.定期买书或借书。经常领孩子到书店或图书馆,教会孩子买书和借书,养成定期买书或
  借书的好习惯。
  5.鼓励孩子记笔记,但不强迫。随便写什么都可以,写个简单书名也好,可以培养孩子从
  阅读中获取一些东西的习惯。
  6.活学活用。让孩子将图画和生活中的实物做比较,并实施一些书中的技能,这不仅能增
  加孩子的阅读兴趣,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标签: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