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主持词 > 正文

梦见燕子屋檐下筑巢_北京屋檐下筑巢的燕子

时间:2019-02-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谷禾不同于其他写乡村的诗人,他游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站在城市的生存立场,他的诗更多了对乡村和生命的热爱和关怀。在现实中,这位生于泥土、长于泥土的诗人,最终选择了城市生活,但他与生俱来的乡村灵魂一直都不肯在城市的楼群间停留,即便是片刻瞬间,“我晦暗的脸伸出窗台/整幢大楼最突出的部分”,他也在逃离和抗争。他不是城市文明的反对者,只是城市另一面的黑暗和龌龊让这个自然之子感到惶惑。在谷禾质朴的脸上,几乎看不见城市污染的痕迹,他的眼睛里却充满无奈和孤单。
  谷禾住在北京通州,他的住所之外就是运河和田野,与自然尽可能地亲近,或许是他在城市之中唯一能做的选择。在《沿河而走》一诗中,除了“载重卡车”与城市有所关联之外,全诗都在写他的遥远乡村。这不是潜意识的怂恿,而是他生命中无法回避的幻觉。乡村是他天然的家园,而城市对他而言,永远是模糊的,而乡村的场景,在心底总是异常地清晰。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他痛恨“被车辆包围”,自己就像是“一只鸽子在雨中飞”。即使他强迫自己爱上“水泥,钢筋,尘埃滚滚,灼热的/汽车尾气。闪亮的钢轨”,但心灵仍旧会是“精疲力竭的蚂蚁被车轮撞碎,/飞溅的鲜血,打在/后半夜的疼痛上”。(《我爱》)
  《午后悬崖》分明是写城市的场景,“雷声沿着铁皮排水管内壁曲折向下/地面溅起的水雾中/一只燕子优美地转身”,本来“铁皮排水管”已经让我们感受到大厦的城市印记,但接着还是出现了极具乡村色彩的“燕子”,这种不自觉的流露,已经成为谷禾诗歌创作的重要特征。谷禾说:“如果把北京比作一座富丽堂皇的宅院,我就是一只在它的屋檐下筑巢的燕子。不过和那些本地的燕子相比,我的羽毛远没有它们漆黑,目光没有它们光亮,甚至连眉毛也是灰色和圆形的。”
  谷禾也一手写诗,一手写小说和散文,但留给我深刻印象的始终是他乡村题材的诗作。诗应该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他的诗里的人与事都不是凭空想象,且以“小人物”、“小事件”作为大背景之下的具体见证。他几乎所有的诗都从身边的人与事人手,乡村的唯美氛围,乡村的艰辛劳作,乃至人的悲欢离合,都让人感到真实可信。
  我爱过平静的乡村
  ――炊烟,槐花,起伏的麦浪,
  热烘烘的牛粪
  两只鸟儿搭着翅膀从头顶飞过
  一条鲤鱼跳过手上的龙门
  ――《我爱》
  在他的写作中,乡村的任何事物似乎都可以入诗,总是信手拈来。如果说炊烟、槐花、起伏的麦浪、热烘烘的牛粪是乡村通常的描述,那“两只鸟儿搭着翅膀在头顶飞过”的出现,没有切肤的体会和充满爱意的观察,是不可能抓住这样的细节,写出这样的句子的。
  确切地说,谷禾不是乡村诗人,他是自然诗人。他的乡村可以是单指他生活过的村庄,也可以理解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他的独特之处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巨大反差中,以乡村为背景,表达现代人的茫然和惶惑,叩问生命中的不公平,同时沙哑地呼喊着一些日渐弱化的悲悯情怀。
  读谷禾的诗,让我脑海里总是闪现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篇。
  弗罗斯特说过:“诗始于普通的隐喻,巧妙的隐喻和‘高雅’的隐喻,适于我们所拥有的最深刻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喻构筑起谷禾诗歌结构的有机张力,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可能成为他诗歌中比喻的喻体,使其语言清新活泼,生动形象,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其实,谷禾的乡村只是他要表达思想的载体,现实中的乡村离他越来越远,而精神上的乡村离他却越来越近,甚至一次次进入他的梦境。在谷禾这组诗中,我发现他特别喜欢用与“白”相关的词语:“洁白的乳汁”、“白雪的泥灯”、“白色的烟雾”、“白昼泛滥”、“最后的白”、“漫山遍野的白”、“白得耀眼的光芒”等。我无从知道是什么触动了他对“白”的钟爱,在诗人的心灵之中,也许“白”象征着纯净或迷茫,但我更愿意理解为自然的乡村。乡村是人类最初聚众的地方,也将是人类在漫长的文明史中最为怀念的所在,在《中年雨》一诗中,他在“擦燃珍藏的最后一根火柴”后,希望“让一页白纸把我带走”,这张白纸应该是他魂牵梦绕而又无法返回的世界。
  2007年春节北京

标签:筑巢 屋檐 北京 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