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主题班会 > 正文

主题班会评课记录

时间:2017-04-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主题班会评课

篇一:主题班会评课稿

《习惯养成,你我同行》主题班会评课稿

三店街宋寨小学 王冬生

《习惯养成,你我同行》主题班会,围绕“习惯养成”设计、安排整个活动过程,全程体现了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的培养和教育。

一、主题选择有针对性、实效性。

“习惯养成”永远是一个不过时的话题,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更是一种以人为本、人情化的教育。“习惯养成”更是一种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的教育。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一切都是应该的,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的孩子将是危险的。基于此,胡老师选择了“习惯养成,你我同行”这一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且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二、情境设置真实、有效。

这节课,老师创设了多个真实、有效的情境:生活卫生故事、饮食卫生故事、卫生习惯调查、学习习惯养成故事,习惯养成儿歌等,让学生的习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层次性。

本次班会活动表现形式丰富:看视屏、讲故事、现场调查、唱儿歌、做游戏等,而且在过程的安排上有层次性。如通过讲习惯养成的故事、唱《习惯养成儿歌》、卫生习惯调查等一系列活动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习惯,水到渠成。

四、充分放手给学生,活动开展规范、有序。

这节班会活动安排有序,一环紧扣一环,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倾听者,点拨者,学生是主体。整个过程是学生主持、全员参与的过程,是学生真实的思想内化与生成的过程。

建议:这节班会课是教我们学生的学会养成良好习惯的刚刚开始,前期的教育工作(准备过程)和即时过程后,不能忽视班会课的后续的教育过程,它是班级教育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 2012年12月7日篇二:班会课评课稿

班会课评课稿

一、 孙老师的课较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给了学生一个生活的课堂,这节班会课把生活的一些实例引入了课堂,贴近生活。我们看到了孙老师给我们呈现的例子都是在我们家庭生活中或学校较常见的,如踩踏事件、火灾、??给了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在班会课上,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讨论、充分交流。你们看孩子的发言不仅精彩,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共鸣。给了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从课前调查,到课中的交流,到课后的延伸去“寻找周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以班级的名义向校长室反映,这样就课堂不仅仅是课堂了,有着更广大的学习场所:校园、家园。

教师的主导性体现更是不言而喻。班队课借班上课本来就很难,孙老师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激发起内心的感悟,他找到了典型的又震撼人心的一些图片,挖掘出孩子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面对勒索》等事例与孩子探讨。二、学生的参与面很广

从课前的学生问卷调查——这样的危险发生了,我们该怎么办?到书写“我的收获卡”,到最后的全体孩子握拳宣誓,他都尽量的做到让全体学生参与,这些不仅仅是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精神层面的提升。当然,孙老师还采用了小组讨论再到交流反馈这些方式,让孩子们在互帮互助中提升思想方面的参与,我想从孩子的回答中,如??我们能感觉到

三、教育的目的性很明确,教育性很有实效

三月,是安全教育月,因此这次班会的主题是安全,很好切入了本月的主题。当然安全也是永恒的教育主题。孙老师的这堂班会课的目标很明确,导知: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存在着各

种隐患;明理:多种危险是可防的、可控的,生命是要呵护的;践行:引导孩子在危机中要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巧。为了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孙老师每个教学资源的选择都是有针对性和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也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比如:从朗朗上口的故诗《草》引入生命,在引到安全这个话题,通过惨不忍睹的画面和触目惊心的数据引导孩子感受生命是脆弱的,存在着各种隐患,同时也是可控的;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身边的危险有哪些?该怎样预防”再到情景剧表演《面对勒索》该怎么解决?由面到点让孩子明白遇到危险要冷静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法。最后用书写收获卡和宣誓从来进一步的升华。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总的来说,我认为孙老师的这堂课是较成功的一节借班上课的班会课。当然,我想:如果不是借班上课,我们选择的切入点可否再“小”一些,如专门讲校园安全,能否再让孩子??

毛老师指导的这次班会从环节和内容上看,主题定位富有意义、内容表现富有形式、活动开展富有秩序,并充分发挥本班学生的优势和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例如:本班学生的才能还是多方面,毛老师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设计了诗歌朗诵《妈妈的爱》、小品《爸爸、妈妈我错了》、快板《夸老师》、手语表演《感恩的心》这四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温暖,有关心,我们要学会感恩。

毛老师的这节班会课,她大胆地放手于学生自己,让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训练。这节课通过快板、小品、朗诵、合唱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感恩的重要,培养学生将心中的爱释放并实践到具体的生活之中,做真正懂得感恩而又踏实的人。同学们在活动中体会到了感恩的重要,尤其是对母爱的回报。但是,在观赏完小品后谈感受的环节中,让同学们谈谈感受时,老师和主持人都期待着精彩的生成,可同学们似乎很犹豫。还有快板夸老师之后,让学生说说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是时,学生向老师说了之后,老师这时可以参与进来,这样效果更好。就这一点,我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设计过程中的考虑不周。 我有2个不成熟的看法:一、主持人的过渡语可以更明确些。当时的主持人过渡:此时此刻大家最想说什么呢?是否指明说话的对象(妈妈,爸爸,老师,同学)。二、班会的教育内容较多:感恩,孝顺,沟通,母爱。活动形式丰富,可是在重点内容(即:在生活中学会感恩)的设计上没有为学生搭好“脚手架”,让学生感到无话可说,因为学生毕竟还是普通班的学生。我想在班会过程可否穿插一个环节“感恩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是身边的,也可以是国内的或者国外的,以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和表达。也许这样我们可能就会倾听到更多的“心语心愿”,以把爱的践行落到实处。

学会感恩班会课评课稿

——观《常怀感恩之心》主题班会有感

上周有幸听了奚的一堂《学会感恩》的专题德育活动课。在这堂课上,教者睿智地开发德育资源、利用德育资源,再用情感的线穿插其中,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堂课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很多的,我仅德育资源开发方面谈谈我粗浅的体会:

一、 重视资源的开发。

在这堂课中,教者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学生的素材性资源;又拓展延伸,利用家庭性资源;还嫁接了社会性资源。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这堂课中也艺术地成为了德育资源。在这堂课中,德育资源既是丰富的,又是贴近学生生活的。

二、 注重资源的整合。

这四种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怎样将这四种资源巧妙地筛选、组合?首先,学生是德育的主体,班级生活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所以,设计者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到班级的日常琐事中,到与同学相处的朝朝暮暮中寻找闪光的细节。其次,家庭性资源不可忽视,它和教师资源成为这堂课中位于次要而不可忽略的并蒂。再者,社会性资源值得应用,但何其丰富?教者只艺术地用“田世国换肾给母的事”作为这堂课的引子,为这堂课奏出一曲优美的序曲。

总之,设计者将四种资源精心筛选,巧妙搭配,将这些资源串成一个完美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温情脉脉中感受到真情的可贵和世界的美好。

三、优化资源,使之再生。

在这节课中,资源不是静止不动的。在学生回忆、捕捉闪光瞬间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同学的情谊。在师生心与心的交流中,学生感受到师者的真情。在长辈的殷切告白中,学生学会了思考。当那个腿有残疾的孩子在母亲地搀扶下走到前面的时候,使人想起,这十多年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而且还要这样走下去。学生会在不自觉中反思自己的言行、体态,从而对自己进行了一次自我教育。而最佳的教育方式就是自我教育。

由此我想到我平常的德育工作,是否重复地说教太多?是否象奚老师那样能从生活中的小事挖掘到德育的资源?是否将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资源整合成一个最佳的组合来开发、利用?

总之,这堂课留给我的反思篇三:感恩主题班会评课稿主题班会设计

“感谢有你”感恩主题班会评课稿

徐连书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在4月19日有幸观摩了初一10班的“感谢有你”主题班会,现将我的观摩心得向各位汇报。

一、设计巧妙,构思独特

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设计在网上有很多,我听了不少这样的主题班会,我也不止一次地亲自开设过这样的主题班会,但这一节班会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才明老师引用今年第6期《读者》上的一篇文章《民工老李的数字化生活》作为开篇和导入,引出本节班会课的话题“爸爸妈妈一天的数字化生活”。这个开头设计新颖,构思巧妙,一下子激活了学生沉睡的记忆,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学生们从“数字化生活”这个全新的角度去观察自己的父母,认识自己的父母,感受自己的父母,这个切入点选得好,选得巧,选得独特,不入俗套。通过这个角度,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父母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感受到了父母爱子女的无私与奉献。

二、参与主动,展示积极

我想这一节班会课给各位听课老师留下的深刻印象还有学生参与主动,展示积极。这一节课充分体现了我校“333”高效课堂模式的特点。“我展示,我精彩”,“我参与,我快乐”。从班会课开始前的女主持人的才艺展示,到围绕主话题“说说爸爸妈妈的数字化生活”的讨论、交流、展示,初一10班的孩子们充分地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他们的展示做到了“三大”,即“大声”“大方”“大胆”。他们或叙述父母一天工作的艰辛,或讲述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的细节;他们或抒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或表达好好学习用自己的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决心。这一节班会课,几乎全班同学都参与了展示,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当然,正如我自己上课一样,这节班会课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觉得学生的展示形式单一了一些,缺乏必要的变化。台上展示的学生和台下的学生也缺少互动、对话。另外,教师的点评缺失。我觉得一节班会课,班主任的参与不可缺少,班主任不应该完全退居幕后,应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应对学生的展示进行适时地点评,以提升学生展示的质量。

总之,我觉得这一节班会课主题鲜明,设计独特,效果显著,感谢毛老师,感谢初一10班的孩子们。篇四:主题班会课《因“我”而彩》评课稿

主题班会课《因“我”而彩》评课稿

今天听了胡老师执教的主题班会课《因“我”而彩》,主题鲜明、设计精心、环节紧扣、突出因“我”而彩,感觉受益匪浅,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内化、升华学生情感的综合性活动。

1、给人感受“共同合作”在这个班组是很浓厚的。

2、内容形式多样:使得课堂上保持着一种高度集中的主意力,使得学生精神舒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学生能动起来(包括课前和课中),相信课后更能动起来。

4、老师没有喋喋不休的向学生灌输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互动(让学生动起来的方式),便使得学生自然生成老师预先设想的效果。

5、学生吐真言,可见是一位很优秀的班主任

6、最后的灵机一动,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活泼,而且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集体。

但是课堂动显得太多,静不够,学生思考的空间不多,建议可以加入两个讨论。

篇二:班会课评课稿

篇一:主题班会评课稿

《习惯养成,你我同行》主题班会评课稿

三店街宋寨小学 王冬生

《习惯养成,你我同行》主题班会,围绕“习惯养成”设计、安排整个活动过程,全程体现了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的培养和教育。

一、主题选择有针对性、实效性。

“习惯养成”永远是一个不过时的话题,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

主题班会评课记录

伤害更是一种以人为本、人情化的教育。“习惯养成”更是一种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的教育。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一切都是应该的,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的孩子将是危险的。基于此,胡老师选择了“习惯养成,你我同行”这一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且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二、情境设置真实、有效。

这节课,老师创设了多个真实、有效的情境:生活卫生故事、饮食卫生故事、卫生习惯调查、学习习惯养成故事,习惯养成儿歌等,让学生的习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层次性。

本次班会活动表现形式丰富:看视屏、讲故事、现场调查、唱儿歌、做游戏等,而且在过程的安排上有层次性。如通过讲习惯养成的故事、唱《习惯养成儿歌》、卫生习惯调查等一系列活动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习惯,水到渠成。

四、充分放手给学生,活动开展规范、有序。

这节班会活动安排有序,一环紧扣一环,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倾听者,点拨者,学生是主体。整个过程是学生主持、全员参与的过程,是学生真实的思想内化与生成的过程。

建议:这节班会课是教我们学生的学会养成良好习惯的刚刚开始,前期的教育工作(准备过程)和即时过程后,不能忽视班会课的后续的教育过程,它是班级教育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 2012年12月7日篇二:关于李皓老师班会课评课稿

关于李皓老师《认识自我,培养自信》主题班会评课稿

11月28日,我们全校的班主任观摩了一节非常精彩,非常成功的主题班会。曾月凤老师独具匠心的活动设计,学生们激情投入的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来简单谈谈对本次班会的几点看法:

一、主题选择有针对性、实效性

《认识自我,培养自信》是一节关于自信心的主题班会。我们知道信心是人生的奠基石,孩子正处在人生的起点,从小是否自信,必将影响到他们以后的人生。而现在的孩子认知结构尚不健全,还不能全面、科学地认识、评价自己,绝大多数孩子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所以这样形式的主题班会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自我,逐步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z指导他们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让学生拥有一颗自信的心,他们就会勤奋学习,正确认识自己;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在曾老师讲述《留着翅膀男孩的故事》时,在场的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可想而知是这个故事,触动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

二、内容表现富有形式

本次班会活动表现形式真可谓丰富多彩:朗诵、讲故事、游戏活动、对白等等,不仅真实地展现了当代小学生的风采,也让人感受到各项表演中所蕴含的的自信情怀。世上并不缺乏成功,而是缺乏一颗颗自信的心。开展这样形式的主题班会,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消除自卑心理,重拾自信心。总之,班会内容具有教育性,观赏性,层次性。三、活动设计富有创造性

在游戏《目光炯炯》的活动中,班上参与的同学自然、大方,把自信的情怀渲染得淋漓尽致,使在场的每位观众无不被感染,沉浸在自信的氛围中。紧接着又以一则《留着翅膀的男孩》的故事,从听觉上把观众的内心触动了。从视觉、听觉上给人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力,同学们忘我的表演,更加打动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使他们的内心跟同学们紧紧地贴在了一起。他们的每个动作和眼神都在向在场的每一位师生表达“我很自信”。也让在场听课的老师陶醉于其中不可自拔,还跟着做起游戏来。

三、活动开展规范有序

此次的主题班会活动安排有序,一环紧扣一环,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倾听者,点拨者,学生是主宰。特别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很受益。

总之,整个活动过程是完整的,活动的主题是明确的,把握了培养自信心这个核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每个阶段的态度和表现是积极的,在阵阵的笑声中达成了寓教于乐的目的。篇三:班会课评课稿

班会课评课稿

我曾经看到了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主题班会课,主字打头,主就是主体、主动、主导。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性,让孩子能主动学习。教师要发挥好主导性,看准关键点,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指导孩子学习。既然是班会,班会全班同学都要参与,学生的参与面与教学效果正比的。当然,这里的参与面不仅仅指的是身体的参与,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和思想的参与,多让学生动脑。主题班会课,他是一门课程,我们就要看重课的目的性和教育性。我看了以后觉得非常有共鸣,所以,我就以下这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孙老师的课较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给了学生一个生活的课堂,这节班会课把生活的一些实例引入了课堂,贴近生活。我们看到了孙老师给我们呈现的例子都是在我们家庭生活中或学校较常见的,如踩踏事件、火灾、??给了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在班会课上,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讨论、充分交流。你们看孩子的发言不仅精彩,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共鸣。给了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从课前调查,到课中的交流,到课后的延伸去“寻找周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以班级的名义向校长室反映,这样就课堂不仅仅是课堂了,有着更广大的学习场所:校园、家园。

教师的主导性体现更是不言而喻。班队课借班上课本来就很难,孙老师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激发起内心的感悟,他找到了典型的又震撼人心的一些图片,挖掘出孩子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面对勒索》等事例与孩子探讨。二、学生的参与面很广

从课前的学生问卷调查——这样的危险发生了,我们该怎么办?到书写“我的收获卡”,到最后的全体孩子握拳宣誓,他都尽量的做到让全体学生参与,这些不仅仅是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精神层面的提升。当然,孙老师还采用了小组讨论再到交流反馈这些方式,让孩子们在互帮互助中提升思想方面的参与,我想从孩子的回答中,如??我们能感觉到

三、教育的目的性很明确,教育性很有实效

毛老师指导的这次班会从环节和内容上看,主题定位富有意义、内容表现富有形式、活动开展富有秩序,并充分发挥本班学生的优势和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例如:本班学生的才能还是多方面,毛老师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设计了诗歌朗诵《妈妈的爱》、小品《爸爸、妈妈我错了》、快板《夸老师》、手语表演《感恩的心》这四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温暖,有关心,我们要学会感恩。

毛老师的这节班会课,她大胆地放手于学生自己,让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训练。这节课通过快板、小品、朗诵、合唱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感恩的重要,培养学生将心中的爱释放并实践到具体的生活之中,做真正懂得感恩而又踏实的人。同学们在活动中体会到了感恩的重要,尤其是对母爱的回报。但是,在观赏完小品后谈感受的环节中,让同学们谈谈感受时,老师和主持人都期待着精彩的生成,可同学们似乎很犹豫。还有快板

夸老师之后,让学生说说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是时,学生向老师说了之后,老师这时可以参与进来,这样效果更好。就这一点,我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设计过程中的考虑不周。 我有2个不成熟的看法:一、主持人的过渡语可以更明确些。当时的主持人过渡:此时此刻大家最想说什么呢?是否指明说话的对象(妈妈,爸爸,老师,同学)。二、班会的教育内容较多:感恩,孝顺,沟通,母爱。活动形式丰富,可是在重点内容(即:在生活中学会感恩)的设计上没有为学生搭好“脚手架”,让学生感到无话可说,因为学生毕竟还是普通班的学生。我想在班会过程可否穿插一个环节“感恩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是身边的,也可以是国内的或者国外的,以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和表达。也许这样我们可能就会倾听到更多的“心语心愿”,以把爱的践行落到实处。

学会感恩班会课评课稿

——观《常怀感恩之心》主题班会有感

上周有幸听了奚的一堂《学会感恩》的专题德育活动课。在这堂课上,教者睿智地开发德育资源、利用德育资源,再用情感的线穿插其中,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堂课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很多的,我仅德育资源开发方面谈谈我粗浅的体会:

一、 重视资源的开发。

在这堂课中,教者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学生的素材性资源;又拓展延伸,利用家庭性资源;还嫁接了社会性资源。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这堂课中也艺术地成为了德育资源。在这堂课中,德育资源既是丰富的,又是贴近学生生活的。

二、 注重资源的整合。

这四种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怎样将这四种资源巧妙地筛选、组合?首先,学生是德育的主体,班级生活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所以,设计者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到班级的日常琐事中,到与同学相处的朝朝暮暮中寻找闪光的细节。其次,家庭性资源不可忽视,它和教师资源成为这堂课中位于次要而不可忽略的并蒂。再者,社会性资源值得应用,但何其丰富?教者只艺术地用“田世国换肾给母的事”作为这堂课的引子,为这堂课奏出一曲优美的序曲。 总之,设计者将四种资源精心筛选,巧妙搭配,将这些资源串成一个完美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温情脉脉中感受到真情的可贵和世界的美好。

三、优化资源,使之再生。

在这节课中,资源不是静止不动的。在学生回忆、捕捉闪光瞬间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同学的情谊。在师生心与心的交流中,学生感受到师者的真情。在长辈的殷切告白中,学生学会了思考。当那个腿有残疾的孩子在母亲地搀扶下走到前面的时候,使人想起,这十多年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而且还要这样走下去。学生会在不自觉中反思自己的言行、体态,从而对自己进行了一次自我教育。而最佳的教育方式就是自我教育。

由此我想到我平常的德育工作,是否重复地说教太多?是否象奚老师那样能从生活中的小事挖掘到德育的资源?是否将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资源整合成一个最佳的组合来开发、利用?

总之,这堂课留给我的反思篇四:主题班会课《因“我”而彩》评课稿

主题班会课《因“我”而彩》评课稿

今天听了胡老师执教的主题班会课《因“我”而彩》,主题鲜明、设计精心、环节紧扣、突出因“我”而彩,感觉受益匪浅,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内化、升华学生情感的综合性活动。

1、给人感受“共同合作”在这个班组是很浓厚的。

2、内容形式多样:使得课堂上保持着一种高度集中的主意力,使得学生精神舒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学生能动起来(包括课前和课中),相信课后更能动起来。

4、老师没有喋喋不休的向学生灌输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互动(让学生动起来的方式),便使得学生自然生成老师预先设想的效果。

5、学生吐真言,可见是一位很优秀的班主任

6、最后的灵机一动,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活泼,而且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集体。

但是课堂动显得太多,静不够,学生思考的空间不多,建议可以加入两个讨论。

篇三:把握时间主题班会评课稿

《把握时间,成就自己》主题班会,围绕“把握时间”设计、安排整个活动过程,全程体现了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的培养和教育。

一、主题选择有针对性、实效性。

“把握时间”永远是一个不过时的话题,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的珍惜时间的观念,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浪费时间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人情化的教育。“珍惜时间”更是一种需要长期形成和坚持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的教育。现在的小孩大多沉迷在电子游戏及电视上,使时间不知不觉的就流失了,从而荒废了学业。。基于此,胡老师选择了“把握时间,成就自己”这一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且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二、情境设置真实、有效。

这节课,老师设计创设了多个真实、有效的情境:通过四季诗韵朗诵,时间擂台,小品遗憾及伟人惜时的小故事,让学生的珍惜时间的意识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得到冲击,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层次性。

本次班会活动表现形式丰富:讲故事、比赛竞赛、唱儿歌、演小品、歌曲演唱、舞蹈、观点爆炸及书写体会等,而且在过程的安排上有层次性。

四、充分放手给学生,活动开展规范、有序。

这节班会活动安排有序,一环紧扣一环,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倾听者,点拨者,学生是主体。整个过程是学生主持、全员参与的过程,是学生真实的思想内化与生成的过程。

建议:这节班会课是教我们学生的珍惜时间刚刚开始,前期的教育工作(准

备过程)和即时过程后,不能忽视班会课的后续的教育过程,它是班级教育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还有在时间擂台的抢答上,可以每组选派一人来进行抢答,组员可以进行信息传递,问题可以稍微设置的有些难度,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更深,也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胜心,也能更好的感受到时间的重要性。在队员得分的鼓励时,建议拿塑料杯,有节奏的敲击桌子,可能更能感觉到真心实意,而且相对比较有趣味性。

标签:班会 评课 记录 主题班会评课 主题班会课听课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