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荐信 > 正文

古代自荐信

时间:2017-04-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优秀个人简历,含自荐信

个人简历表

自 荐 信

尊敬的先生/小姐:

您好!首先让这封自荐材料带去我诚挚的祝福,祝贵单位事业欣

欣向荣,蒸蒸日上!

我是河南工程学院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杨靖宇,专业是供热通风与

空调工程技术,将于今年7月顺利从学校毕业。

下边简单向您介绍我在学校的情况,相信这也会是您想看到的。

在校期间,为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我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

同时,曾先后担任校园记者,《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等社媒校

园通讯员、《郑州晚报》大学生记者站站长、总编辑, 郑州手机报记

者站站长等职务,帮助学校做外宣工作,曾在社会媒体发表新闻8篇,

学院报纸发表新闻20余篇。 协助老师编排校报,策划组织校内及校

际活动。先后获得“郑州高校诗歌征文比赛优秀奖”、学院“优秀校

园记者”称号、郑州晚报社“优秀校园记者”称号、校内奖学金、“优

秀学生干部”等荣誉。且已顺利通过全国大学英语A级考试、计算机

二级考试的考核,掌握了各项基本电脑办公软件的操作。

由于热爱贵公司所从事的事业,我毛遂自荐,期盼着以饱满的热

情和真诚的态度参加贵公司,领略贵公司文化之魅力。若为惠纳,将

竭尽所能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打造辉煌而美好的明天!最后,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垂阅本人的自荐材料,祝您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随信附有个人简历,期待与您面谈!)

求职人:杨靖宇

篇二:李白自荐书

李白、杜甫自荐

作者:肖宝根

来源:《职业》2013年第11期李白和杜甫是家喻户晓的唐代大诗人。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他们也卑躬求过官职。

至于才华横溢的李白、杜甫,是否参加过科举考试,史上有不同说法。总之,他们都有过卑

微求职经历。

李白年轻时,不放过任何求职机会,多次谒见地方长官。他曾专程赶到荆州治所襄阳城

拜见韩荆州,希望能通过他的举荐谋个一官半职。李白的自荐信虽然一开始就用时髦的语言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来“拍马屁”,最后则表露宏大抱负“愿为辅弼,使寰

区大定,海县清一”,韩荆州可能觉得李白不够谦虚,不够踏实。这次自荐求职,最终是泥牛

入海。李白在42岁的时候,又向信奉道教的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何时人少室,王

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玉真公主是唐玄宗的妹妹,十分欣赏李白的才华,经过她的推

荐,李白到长安拜见皇上,唐玄宗对李白的才华也很赏识,让他供翰林院学士职,做自己的

文学侍从。

杜甫也曾靠朋友接济维持生活,长期怀才不遇,一直寻找自荐的机会,只不过他选中的

自荐对象是皇上。这年杜甫获悉玄宗皇帝要参加祀太清宫、祀太庙、祀南郊三太典礼,杜甫

就尽展才华,撰写了《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连同求职信一起,直

接献给唐玄宗。杜甫的自荐求职信与李白的稍有不同,开头略述了中宗时期自己祖父杜审言

超群文才,接着这样介绍自己的才干:我的诗文即使不能达到诸子百家那样的水平,但像杨

雄、枚皋那样的水平还是能赶得上的,最后诉说了自己当前的落魄境遇,希望皇帝能给自己

一个报国的机会。唐玄宗看了杜甫的求职信和几篇诗赋后,觉得杜甫是个人才,便安排杜甫

在集贤院备案等候任用。虽然一等就是几年,但杜甫最终谋到检校工部员外郎这一职位,后

又做剑南节度府参谋。

李白、杜甫求职成败的经历对今天有什么启发呢?现代人自荐求职,有些也会犯李白第

一次求职的错误,一是动不动就溜须拍马,以为对方在晕晕乎乎中会录用自己。其实这样空

洞的赞美很容易招致用人单位的反感;二是吹嘘自己,夸夸其谈。在缺乏研究的情况下,空

展抱负,这样的求职很难成功。《职业》编辑点评:

李白是恃才傲物的典型,说他给韩荆州“拍马屁”,可能不够公允。其实对他人适度赞美,

无论古今都是一种礼节。自荐是目前就业择业的重要方式。怎样利用好这种方式,是现代求

职者应该重视的话题。一是最好有相应的学历、资历。唐朝时科举制度已经成型,李杜如果

中了科举,那时候肯定会“统招统配”,顺理成章地得到相应官职。当今虽已取消了“统招统

配”的就业制度,但如果学校好或资历突出,就会有一定优势,甚至有单位主动上门聘用。

二是通过他 人举荐。举荐人的意见,通常比求职人的就职愿望更有说服力,李白后来求职成功就是

借助举荐的结果。三是通过自荐信。自荐信现在通常以《求职简历》方式出现。写求职简历

应突出用人单位兴趣点。唐朝用人重视文才,杜甫不仅介绍了祖父的文才,还把自己的文章

附上,很有说服力。不过像李“诗仙”那样 “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大口号,最好不要出

现。而通过对目标单位业务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自己的想法,倒是不错的求职方略。篇

二:走进李白走进李白

(一)李白传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杜甫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

成泣鬼神”,就是对李白诗歌高度成就的十分形象的概括。 李白,字太白,于唐武后长

安元年(公元7o1年)出生在中亚的碎叶;5岁时,随父亲迁居四川江油县青莲乡。李白从

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15岁时,学习剑术。20岁前后,

在家乡的匡山读书,从友人学习纵横术。李白勤奋好学,“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 在 20

岁以后,李白游历了蜀中不少名胜古迹。蜀中雄伟壮丽的山川,培育了李白开阔的襟怀,豪

放的性格和对大自然的热爱。由干受纵横家和儒家思想影响,李白有着很强的事业心,希望

建功立业;但他受道教和道家思想影响较深,又热切地向往着求仙学道的隐逸生活。这种矛

盾的生活理想,在他身上最后形成二者兼顾的愿望,即“功成,名遂,身退”。

(二)矛盾的李白

既然提到李白,恐怕无人不知不晓,特别是他的同时代朋友和后世文人们在李白身上寄

托着自己的希望,十分赞誉他对达官贵族的“轻蔑”态度,一首诗歌更是着意刻画他“李白

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种平生傲岸、叛逆不

羁的形象被后人拔高夸大,其实真是一场天大的误会,李白并非像他自己宣称或别人颂扬的

那样远离权贵,而是一生都应酬周旋、奔走于朱门显宦之间。 从青年时代起,李白就遍访四川地方要员,拿着当时的“名片”投刺京城来蜀的官僚,

得到过以礼部尚书衔出任益州长史的苏廷页赏识。为了十年寒窗脱青衿,一朝能为帝王师,

他隐居岷山待价而沽,广汉太守慕名前去看望他,使他的名声渐大。开元十三年(725年),

25岁的李白走出三峡漫游东南,展开了广泛的干谒活动,他不仅娶了唐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

孙女为妻,还先后向各地官员上书拜见,希望能荐用自己,但却大失所望而归,用他自己的

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10年后,他来到了国都长安,寓居在玉真公主别馆,谒见了宰相张说的儿子、驸马都尉

张土自以及一批朝臣大官,期望“攀龙见明主”,然而仍无结果,只好悻悻出京漫游,愤慨不

平中写下了著名的《蜀道难》、《行路难》等诗歌,以此隐喻胸中磊落不满之气。于是他改装

换巾趋向山林,隐居蒿庐,交结与皇室有密切关系的道士,试图走出一条世俗垂青、贵人揄

扬的“终南捷径”。应该说,这条捷径是以肉体磨难换得的,深山大泽之中结草为庐、凿穴而

居、饮食粗糙、单衣遮体,那种被文入们所诗化的麈尾鹤氅、跨蹇寻诗,或踏雪访梅、钓竿

斗笠的隐士生活是很少见的。中国的隐士大多是扬言孤峰逍遥隐逸,实际上是欲邀求时誉擢

居美职。隐土超出尘表的卓异人格固然羡慕,但栉风沐雨的艰苦生涯绝不像人们幻想的那样

潇洒超脱。

天宝元年(742年)初夏,可能是玉真公主和道士吴筠的推荐,隐居的李白被征召入京。

他洋洋得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认为自己将被重用,代草君言、建立功

业,甚至把玄宗比作汉武帝,把自己比成司马相如。入京召见于金銮殿后,李白果然受到皇

帝重视,命供奉翰林,在一年多受宠遇的日子里,演出了七宝床赐食、高力土脱靴、杨贵妃

磨砚、饮酒眠闹市、狂笔草蛮书等广为传诵的奇闻逸事。许多曾讥笑过李白“落魄微贱”的

势利小人,这时却纷纷请 谒与他称兄道弟、酒宴交欢,这更使李白满面春风,十分光荣,不得志时拼命想做官,

得志后便尽可能明哲保身,于是他出入宫掖献赋作词,侍从皇帝讨好贵妃,交结王公大官赠

诗宴酬,写了许多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无聊诗歌。 但不知是唐玄宗对他那些歌颂宫廷生活的《清平调词》、《宫中行乐词》等不感到清新、

俊逸,还是翰林院里那些候补闲员的同事们谗言诋毁,或是他本人褊狭,十分清高的声称要

浪浮江湖,反正没等到他“功成”便被“赐金还山”,实际上就是被皇帝下令驱逐出朝了。在

唐玄宗的眼里见过多少“神气高朗”的文人,李白只不过是一个有“穷相”的布衣隐士,充

其量和当时的梨园弟子、侍奉乐师是同等的材料,召他入朝只是用其名气与才华作延揽精英

的摆设,并非为了让他治国参政。李白对自己忠心报君之心不被理解感到委曲不平。他对好佞之辈的谗毁极其愤慨,常常

表现出浮云富贵、粪土王侯的清高气概,但又十分留恋不舍宫廷侍从的生活,所以他不仅在

皇帝面前以恭谨小臣礼范的形象出现,而且攀龙附凤心向往之的和李唐皇室联宗结谱,其矛

盾百出的庸俗气简直让人不敢与他刚正傲岸的性格相吻合。他颂扬唐王朝的列祖列宗,他讴

歌唐玄宗是明主、英君、圣皇,甚至将皇帝比做太阳,从没有谴责君王的昏聩荒淫,他时时

怀念玄宗的知遇之恩和供奉惠渥,他把自己比喻为被阿谀谄媚之流妒害的精卫鸟。因此,他

是含着热泪离开长安的。

微妙的问题是李白没有心思去品咂一下他在政治仕途上的失败苦涩,尽管这时他已44

岁了,但仍匆匆忙忙按老路去赶行程。每到一处,他就与当地的太守、长史、司马、县令等

官场人物上书赠诗、应酬宴请。使人感到惊讶的是,一些连史传都无记载的人物竟被他美誉

为雄才豪杰,其目的是迫切的希望对方赏识自己,很多语气近于乞求。天宝十四年(755年),

李白竟执笔代替宣城太守向权倾朝野的右相杨国忠上书,言辞卑下,语多阿谀,尽管是为他

人言,但实在是有损于自己的形象与人格,后世研究者对此只好闭口不谈。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的干谒自荐活动无人顾及了,他听到永王李ヂ示经营长江流域,

便兴冲冲的跑下庐山进入李ツ幌滦яγ试图奋剑运筹立功建业,谁知李ゾ挂颉芭崖摇比军覆

没,李白南奔自首后以附逆罪投入监狱,差点被杀头,最后长流夜郎(今贵州正安)。这是李

白第二次惨遭政治上的打击,本来他满怀激情报效君王,要与永王李ス哺肮难,结果却身陷

囹圄,所以他一再声称自己是被“迫胁”,减轻和开脱“谋逆”之罪。幸亏御史中丞宋若思将

他解脱,随其到武昌幕府中协理文案,天真的李白又心血来潮,以宋的名义向朝廷写了一封

自荐表,要特请拜一名京官给自己。此后他又两次向宰相张镐投诗,交结地方官员,希望能

再踏上仕宦之途。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听说太尉李光弼出征东南,虽然他已61岁了,仍向

朝廷“请缨”,准备投身军幕,但因生病不得不半道还家,后到当涂(今安徽当涂)去依靠“从

叔”县令李阳冰,不到一年便悲凉地病死在这个小县城了。 李白一生思想上渴求入仕做

官,人事上却几次难以遇合,在行为上功名强烈直至乞求权贵,在情感上凹凸不平愤世疾俗。

在他留下的1000多首诗歌中,充满了浪漫气质的夸张之词,豪言壮语中时时表现出“平交王

侯”的幻想,对现实不满集中于从政之志无法实现上,痛恨厌恶的只是阻塞了他上进之路的

小人,而对皇帝、权贵则是慧眼没识他的才干。如果说他一辈子功未成、身也未退,那么他

一生也未真正安安静静地隐居过。同样,他在文学创作上的个性解放、傲岸超然、纵情自适,

和他猎取功名强烈从政的委曲求全,使他一生陷入痛苦的矛盾中,诗人李白的崇高和文人李

白的庸俗似乎竟能在主观上统一起来,这就给后代具有个性又颇受压抑的读书人们留下了极好的渲染素材与反思榜样。 李白善饮。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他饮酒的名气与他作诗的名气一样

大,甚至酒名超过了诗名,他自称“三万六千日,日日醉如泥”,被称为“酒仙”,“醉圣”。

人们对其酒感兴趣,关键不在于他喝的多,也不仅在其诗写的好,而在于他饮酒诗中表现出

一种受人喜爱的性格。? 在后人心目中,李白是诗与酒的化身,是中国古代诗人中诗酒精神融合最典型的人物。

李白将生命的激情与热力直接倾泻于诗酒,酒激诗兴,诗因酒豪;酒缘诗雅,诗展酒魂。李

白以诗酒张扬个性,高标自我。有人说李白的诗歌创作是一种醉态思维方式。? 李白自称“斗酒诗百篇”。? 名篇:《将进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清平乐》等。 ? 李白生性旷达,重意轻财,一生善结交朋友,其交友之广泛是文人中极为罕见的,上

至达官贵人,下至村头野老,乃至烟花巷陌或名山道观中都能找到他的朋友,而这些朋友的

结识,很多都是通过酒来完成的:?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临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 交的是权贵。

?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交的是路人。?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于何人” 交的是老农。?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交的是塞外胡姬。? “美酒杯中置千斛,载伎随波任去留 ” 交的是歌妓。?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就算你是云上龙王,我也要以北斗为觞,让你陪我一醉

方休。 酒能壮胆,而李白这种本来就放荡不羁之人一喝酒,则更是豪情万丈,其很多惊人之举

是在醉酒状态下完成的。例如:力士脱靴;“天子呼来不上船” ; 而酒也最大限度的张显了他的性格: 有“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潇洒; 有“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的豪纵; 有“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的傲岸;有“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狂妄;有“重阳不相知,载酒任所适”的放诞; 有“半道逢吴姬,卷帘出揶揄”的轻狂; 有“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的洒脱?? 酒能壮胆,酒亦能消愁。这是不争的事实。李白一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

愁”更是成为一个千古吟诵的名句。李白的一生并不顺畅,他的壮志比谁都大,因而他壮志不酬的痛苦也就比谁都大。况且

就连身处权力中心时也无法干预权力,看到了国家隐患也无处诉说,这又是怎样的焦躁与悲

伤;而自己朋友虽多,却难以被人理解,找到真正的知己,这又是怎样的无奈与孤独?? 他绝望的哀叹“我不弃世人,世人自弃我”; 他愤怒的控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在这样的极度痛苦中,除了喝酒,他还能做什么?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且对一壶酒 ,澹然万事闲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 但李白毕竟是李白,他有着不可抑制的狂放,即使是失意之情,也表现得汹涌澎湃:“人

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五花马,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儿同销万古愁 !”他在极度痛苦之时,却能以酒为乐,笑傲人生,蔑视一切,这样的魅力也不能不令人折

服。或许可以说李白的浪漫是举重若轻的浪漫,李白膨胀的个性意识是强烈的、超常的、奇

异的、自负的、脱俗的、傲岸的、狂放的。读了他的饮酒诗,使人幽思,使人解脱,使人慷

慨,使人高尚清洁,使人勇敢至诚。? 李白性格直率,感情外露,是公认的真纯之人。杜甫也称赞其诗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李白对月的喜爱之情,少便有之:“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 云端。”此后,李白对月的感情益深,双方成为心心相印的知己: 得意时与明月同乐:“横笛弄秋月,琵琶弹《陌桑》”感伤时向月诉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送别友人,以月寄情:“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怀想故乡与亲人,借月达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游玩山水,明月相送:“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李白不但是“诗仙”、“酒仙”,还是“剑仙”。剑是李白必不可少的一个意象。李白自称

“十五学剑术”,曾手刃数人,武功了得,40多岁仍拜师学剑? 如果说诗代表了李白的才气,酒代表了李白豪气,月代表了李白的灵气,那么剑就 代表了李白的正气。 这种正气,不仅是“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强悍,也不仅是“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

中”的快意恩仇,还有对权贵的控诉和讽刺:“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

何辉赫 ”;还有对黎民遭遇的同情和不平:“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更有对国家的忠诚

与热爱:“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李白一生受道家影响极大:“学道三十春,自言羲和人 ”“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道教带给他的是一种超凡脱俗,自由无拘、飘然高蹈的个性与精神。故而李白的诗 总能给人一种超然、自在、潇洒的轻松愉悦感,形成了飘逸的诗风和雄奇瑰丽的想象。? 沈赤然评其《梦游天姥吟留别》“?云青青兮欲雨?下十六句,食烟火人不能道一字” 赵翼《瓯北诗话》:“(李白)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

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夏日山中》:“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 ,露顶洒松风”李泽厚:“盛唐之音在中国诗歌史上应首推李白,李白代表了盛唐的最强音。” 饮中八仙歌

唐杜甫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篇三:自荐书 仰望长空,吾心叹以!华夏五千,苟尚存二十余载;书著上万,私窃其遥遥上百!经史

子集于近日略读,叹华夏之华彩!名人传记成千日苦读,哎古人之艰辛! 吾闽西客人予,祖颍川陈郡也!避五胡之害,迁闽客山林!昔问闽多虫,于几内无宏图!

执笔书予志,从戎顿于心。鹭岛几载,苦学其技!朝临书馆,幕进师房。吾读治世之道,素

百家之书!在位二载,苦磨器件。德义并重,赏罚分明!终开华厦之才艺,达欣邻邦之美德!拔洞庭之水,登巴陵之楼。北思黄鹤,南窃滕王。叹天下之水,非有管仲之才!恋天下

之楼,至缺乐毅之能!惜公瑾病危巴陵,非心之狭!赞子敬诚守岳州,岂无大志!小乔明理,

诸葛言忠。玄德面善,阿瞒知人。昔闻:“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

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穆公得百里奚而成五霸,高祖得韩信终有汉庭,烈祖得凤雏

尚有西川!

吾本书生,身无寸土,家无钱财。华厦三载,承蒙恩师教诲,悟忠信礼仪之要!常与书

写,小有成名。习古今字体,曹全见长。汉史由好,地理尚知。苦有略技,不敢妄言。自比

冯谖,替君收租!

篇三:李白的自荐信

李白、杜甫自荐

作者:肖宝根

来源:《职业》2013年第11期李白和杜甫是家喻户晓的唐代大诗人。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他们也卑躬求过官职。

至于才华横溢的李白、杜甫,是否参加过科举考试,史上有不同说法。总之,他们都有过卑

微求职经历。

李白年轻时,不放过任何求职机会,多次谒见地方长官。他曾专程赶到荆州治所襄阳城

拜见韩荆州,希望能通过他的举荐谋个一官半职。李白的自荐信虽然一开始就用时髦的语言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来“拍马屁”,最后则表露宏大抱负“愿为辅弼,使寰

区大定,海县清一”,韩荆州可能觉得李白不够谦虚,不够踏实。这次自荐求职,最终是泥牛

入海。李白在42岁的时候,又向信奉道教的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何时人少室,王

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玉真公主是唐玄宗的妹妹,十分欣赏李白的才华,经过她的推

荐,李白到长安拜见皇上,唐玄宗对李白的才华也很赏识,让他供翰林院学士职,做自己的

文学侍从。

杜甫也曾靠朋友接济维持生活,长期怀才不遇,一直寻找自荐的机会,只不过他选中的

自荐对象是皇上。这年杜甫获悉玄宗皇帝要参加祀太清宫、祀太庙、祀南郊三太典礼,杜甫

就尽展才华,撰写了《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连同求职信一起,直

接献给唐玄宗。杜甫的自荐求职信与李白的稍有不同,开头略述了中宗时期自己祖父杜审言

超群文才,接着这样介绍自己的才干:我的诗文即使不能达到诸子百家那样的水平,但像杨

雄、枚皋那样的水平还是能赶得上的,最后诉说了自己当前的落魄境遇,希望皇帝能给自己

一个报国的机会。唐玄宗看了杜甫的求职信和几篇诗赋后,觉得杜甫是个人才,便安排杜甫

在集贤院备案等候任用。虽然一等就是几年,但杜甫最终谋到检校工部员外郎这一职位,后

又做剑南节度府参谋。

李白、杜甫求职成败的经历对今天有什么启发呢?现代人自荐求职,有些也会犯李白第

一次求职的错误,一是动不动就溜须拍马,以为对方在晕晕乎乎中会录用自己。其实这样空

洞的赞美很容易招致用人单位的反感;二是吹嘘自己,夸夸其谈。在缺乏研究的情况下,空

展抱负,这样的求职很难成功。《职业》编辑点评:

李白是恃才傲物的典型,说他给韩荆州“拍马屁”,可能不够公允。其实对他人适度赞美,

无论古今都是一种礼节。自荐是目前就业择业的重要方式。怎样利用好这种方式,是现代求

职者应该重视的话题。一是最好有相应的学历、资历。唐朝时科举制度已经成型,李杜如果

中了科举,那时候肯定会“统招统配”,顺理成章地得到相应官职。当今虽已取消了“统招统

配”的就业制度,但如果学校好或资历突出,就会有一定优势,甚至有单位主动上门聘用。

二是通过他 人举荐。举荐人的意见,通常比求职人的就职愿望更有说服力,李白后来求职成功就是

借助举荐的结果。三是通过自荐信。自荐信现在通常以《求职简历》方式出现。写求职简历

应突出用人单位兴趣点。唐朝用人重视文才,杜甫不仅介绍了祖父的文才,还把自己的文章

附上,很有说服力。不过像李“诗仙”那样 “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大口号,最好不要出

现。而通过对目标单位业务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自己的想法,倒是不错的求职方略。篇

二:李白 个人简介李白,我想大家都非常熟悉。我想从小学一直到中学、大学。可能李白是我们阅读过,

最多的一个诗人。特有很多的诗。大家都非常熟悉。比如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

我情。”比如说“两岸猿声啼不住,青舟已过万重山。”这些诗都是耳熟能详、脍炙人口。我

们读了这么多李白的诗,看上去好像对李白比较了解。所以我们会想一些问题。什么问题呢?

李白这个人长什么样子。他胖瘦啊,他高低啊,他脾气好坏啊,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文化程

度啊?就会有这些问题。就好像要打听我们邻居的一个人一样,也这样一种亲切的感觉。

解说:唐朝长安元年,也就是武则天执政后期的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安西都护府的碎叶

城。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五岁那年,他随家人迁到四川省江油县定居。

从此,一位冠绝中国诗坛的千古奇才,从这里走出。逐渐被世人了解和熟悉。然而,李白一

生最大的理想,并不是做诗。而是从政。这是为什么呢?这位才华出众的天才诗人,会筋力

怎样的坎坷与沉浮。李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做

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李白出道之谜。 康震:李白在当时,跟他同时代有一个人,叫魏颢。魏颢是个年轻人。特别崇拜李白。

他也算是李白的一个追星族。他就到处追李白。因为李白的行踪不定。后来就给他追到了。

李白对他也很信任。把自己当时所做的一些诗文交给魏颢。可能是这么说的。小魏,你就帮

我把这个诗文集整理整理。给我出版了吧。出版了没有我不知道。但是,魏颢,在这个诗文

集的前面写了一篇小序。这个序流传下来了。在这篇序里边,他对李白的相貌,有那么一点

点描述。他怎么说呢?他说这白这个人,“眸子迥然,哆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酝籍。”什

么意思呢?就是说他这个人长得眸子迥然,眼睛炯炯有神。特别有神。“哆” 是哪个子?就是“哆嗦”的那个“哆”。“哆嗦”的“哆”,读duo的时候,是那个意思。

可是它还有一个读音。就是读chi。读chi的时候,是什么意思?是张大嘴巴的意思。他这

个意思就是当李白张嘴的时候,就像饿虎一样,人张嘴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愤怒的时候会吼

叫,高兴的时候会大笑。也包括其他的什么感情状态。 但是他意思就是什么呢?李白这个人眼睛很有神,而且发威的时候,那是有下山猛虎一

样的这种气势。这是动态的一面。还有一面是什么呢?他说了后边这两句话。说“或时束带”。

可有的时候,他穿得整齐点,腰里挣根带子。头上挣个头巾。“风流酝籍”。看上去还像个知

识分子,比较文静。这么一种评价。他因为是真的见过李白的。李白自己在诗文里边经常也

说自己什么呢?说我“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他主要是要强调“心雄万夫”。但是,他

个子不高。身不满七尺,我估计现在也就是一米七左右,找对象可能都有问题。别人也说他

身不满七尺,所以我们说,李白仅仅从外形上来讲,从形态上来讲,他不是个高个儿,但是

他眼睛有神。他神采非常飞扬。李白原来年轻的时候,见过一个道士,这个道士叫司马承祯。是道教界的一个领袖。当

时李白很年轻啊,大概也就是二十岁左右。他见了这个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对他有一个评价。

说你是“有仙风道骨,可以神游八级之表。”意思就是说你这个人长得天生就是道士。在道士

这条路上,很有发展前途。也说明他气宇不凡。而且李白自己在给别人写的诗文里面,对自

己也有一些评价。他说什么呢?说自己“以天为容,以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说什么呢?

说我这个人长得以天为容,以道为貌。对别人从来不肯屈服,也不去求别人。这是说他的一

种精神状态。我们为什么要花一个篇幅,一开始说李白,在政治上的发展之前,先说他的容

貌呢?这就是说这个容貌,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这个人是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台湾有一个著名的诗人我们

都知道,叫余光中。余光中在一首诗里写李白。说李白怎么样呢?说“酒入愁肠,七分化作

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也就把李白给写神了。他写的就是

李白的一个精神的内核。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写的是李白。写的不是杜甫。 所以李白他的

相貌,外貌、气质、个性,通过他的这个外表,我们阅读了之后,就能够感觉出来。解说:家境富裕,接受了良好教育的李白,自幼便显示出了在诗文创作上的超凡才华。

在当时,李白的诗才,就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和推崇。而时至今日,李白流传至今的九百多

首诗文中,有很多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李白也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被称为“诗

圣”的杜甫,并称唐代文学的“双子星座”。当然,后世的人喜爱李白,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奇

绝无双的诗才,与奔放张扬的性格。而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因为他的政治失意,带给后人的

反思与遐想。那么,名满天下的诗坛奇才,为什么在政治上失意重重,李白在政治上,难道

真的是一个悲剧吗?

康震:我们说要了解李白政治上的悲剧,可能主要还是要先从他的政治理想出发。中国

古代的文人都有理想,可是他的理想,跟我们现在人的理想不太一样。他会写诗,会写文章。

可是当时没有中国作家协会。也没有什么文联。没有签约作家。有就好了,李白可以靠这个

发财。当时的古代文人,最大的理想就是做官。官要做得越大越好,大到什么程度?要做宰

相。李白也不例外。李白的理想也很大。同时也很简单。什么理想呢?他有俩理想。第一个,

就是当宰相。他说什么?说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又说“愿为辅弼,使寰区大

定,海县清一。”什么意思呢?我愿意做宰相,“申管、晏之谈”, 就像春秋时候,那个管仲和晏婴一样。我要做皇帝的辅弼之臣,我做了这辅弼之臣,我

能达到一个什么效果呢?我使“寰区大定,海县清

一。”从此天下太平。这是第一个理想。这个理想非常大。 第二个理想是什么呢?做皇帝的老师。他有一首诗里边说“秉烛唯须饮,投干也未迟。

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什么意思呢?我就是唐代的姜太公,只可惜,我在这钓了好长时

间的鱼,唐代的周文王还没来。我们都知道,实际上姜太公,周文王是拿他当老师看的。对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来讲,当宰相,做帝王师,比方说光绪皇帝,他的老师翁同龢。那就是

作为一个一般的读书人来讲,你这一辈子,就算到最顶了。李白的理想就这么大。他理想大,

实现理想的途径也很大。李白不愿意,先同科长做起,然后再做副处长,再做处长,然后副

局长,再做局长。他不。他要做的是什么呢?“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也就是说,他要实现他的理想,就是从最底层的一个老百姓,突然就做宰相。这是富有传奇

性的非同寻常的一种实现方式,所以李白从来不参加科举。根据我们现有的资料来看,第一,

他确实没有参加过任何科举的活动。参加过科举考试。第二,好像李白也从来没想过,比如

说像有的人就发愁,成天琢磨这个事,怎么样才能考上科举,为这个也使一些手段。找一些

人,求一些人,没有。李白不想这个事情。他想的是真正呢?像我这样有才华的人,像我这

样特别卓越的人,不能走这个凡夫俗子的路。这么说起来的话,他要走什么路呢?他要走跨

越式的发展道路。

解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选拔与录用人才的最重要制度。它诞生于隋朝,规

范于唐朝。鼎盛于明朝,终结于清朝。而李白生活的盛唐时期,正是科举制度,蓬勃发展的

上升期。社会上大批出身于寒门的职业道德,正是通过科举考试,而“鲤鱼跳龙门”,走向 仕途。可是,才华横溢的李白,却偏偏不走科举。他为什么这样与众不同呢?李白的所

谓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到底会给他的命运带来什么改变呢?康震:李白他要走跨越式的发展道路。也就是说,他有跨越式的发展思想。那他怎么跨

越的呢?这也得有一些手段啊。李白有。他给别人写自我推荐信。其实这个自荐信,在唐代

知识分子里都写。李白写的有他自己的特点。他一般怎么写呢?他一开始先介绍自己的生平。

自我简介。他怎么介绍的呢?他说我是哪儿人,我是陇西成纪人。陇西,就是现在甘肃西部。

我是陇西成纪人,我是谁的后代呢?我是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代。这个凉武昭王是谁呢?就是

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有所谓的“五胡十六国”。其中有什么呢?西凉国。这西凉国的国王叫李

暠。他说我就是这个李暠的后代。他为什么单说是李暠的后代。因为这李暠,就是李唐宗室

皇室的祖先。他也姓李。他说我们都是本家。我也是李暠的后代。至于他真的是不是李暠的

后代,只有李白自己最清楚。反正我是不清楚。他这实际上是自身其说的一种办法。就是抬

高自己的身价。

那当官的一看,他的自荐信,不管是真是假,起码辉煌的开头,能把对方先镇震住。这

也是当时,但凡那些姓李的那些知识分子,都喜欢使用这种手段。就是老跟皇上攀亲。

这自荐信里边,还有一些特点。就是写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与众不同。比如说李白说自

己年轻的时候,跟朋友在深山老林里边,养了数以千计的鸟。而且这些都是什么鸟?都是奇

禽。很奇怪的鸟。他把这些鸟驯养得都很好。驯养到什么程度呢?巴掌一伸,这些鸟就停在

他手上。洋鸟的。其实你说他是真的为了养鸟吗?不是。他就是为了表现自己一种与众不同

的行为方式。就是这么怪,就是引起你的注意。篇三:赞美李白的文

古代自荐信

章李白,你是我一生一世的情人平生最仰慕文人,然神州苍穹,文海茫茫,可谓众芳斗艳,群星闪烁,但我一直倾慕李

白,这位被天堂逐入凡间的谪仙人,且早已以心相许,矢志不渝。一向最倾慕美,诸如诗歌、

美酒、明月、爱情,每一个美的意象,都会引人产生美的遐想,而李白恰能集诸美于一身。

所以,李白,你是我一生一世的情人。 你超凡脱俗的风采,总让我神魂颠倒。青春总是短暂难留,稍纵即逝的,任你位高权重,凭你钱广财多,惟有时光留不住,惟

有青春唤不回。然而你,李白,留给世人的永远是澎湃激情,是勃勃英姿,是天马行空,是

浪漫无拘。你是大鹏,同风直起,扶摇直上;你是天马,来出月支,虎背龙翼;你是长剑,

彻夜吟啸,雄心千里;你是谈笑净胡沙的英雄,你是直为斩楼兰的壮士。你登山“云间连下

榻,空中接行杯”,你临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孤独时,你邀月对饮;寂

寞处,你借酒浇愁;愤懑时,你高歌“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失意时,你呐喊“我本不

弃世,世人自弃我”。即使身边有再显赫的权贵显要,你也不会“摧眉折腰”;纵然前方有再

猛烈的惊涛骇浪,你也深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让力士脱靴,让贵妃研

磨,你挥金如土、一掷千金。你的率真率直的感情,如大江东去波涛滚滚,如黄河决堤飞天

而来。你的热情会融化一切坚冰,你的活力可冲决一切阻塞,你豪迈的气概与天地同在,你

浪漫的情怀与日月争辉。和你在一起,没时间感叹衰老疲惫,和你在一起永不会产生美人迟

暮之悲。所以,李白,我要你做我一生一世的情人。 你恢弘瑰丽的锦绣文章,总滋润我贫瘠干涸的心田。人世莫测,世路多艰,所以人的心情也是多彩的四季,瞬息万变的红霓。于是,得志时,

你同我一起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失意时,你和我一起低吟“人生在

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既然现实无法让我们摆脱烦恼与痛苦,那么就让我们将心灵

自我放逐到一个自在逍遥的新境界。清晨,我们一起追随“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

还”的豪迈洒脱,亲身体验轻舟飞渡的畅快愉悦;傍晚,我们一起欣赏“山随平野尽,江入

大荒流”的苍茫景色,亲自感受大自然的雄壮瑰丽。当“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时,我

们一起看“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尽情消受春愁;当“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

金樽空对月”时,我们一起“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尽情享受人生。不管人生

如何坎坷多舛,李白,有你的诗篇为伴,我的心灵不孤独。 李白,做我一生一世的情人吧,我要和你一起,心骛八极,神游万仞;我要和你一起,

对月相酌,共影徘徊;我要和你一起,诗意地逍遥在神州大地,天上人间。 夜·月·人

在有月的深夜里,我的思想悄悄地起身,开始它在历史中的漫游。穿过浮华糜烂,走过悲凄无奈,跨过沧海桑田,终于来到一扇古朴陈旧的门前。是谁

在高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我好奇地推开门,却见一个别致的小园:一人、一桌、

一杯酒。杯中清酒倒映着的却是一个寂寞的表情,那是盛唐一颗大大的眼泪。是你,你说

你要“举杯邀明月”,只有天际的一轮圆月才读得懂你的情思。别人都以为豪放不羁,写出“天

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你,还会有什么让你眉头紧锁?他们不知道你心中的热

情,像普通的读书人一样,达则兼济天下。可当你还来不及酬谢如愿以偿, 一颗热忱的心就开始冰凉,他们不需要你的治国贤才,他们只不过打着惜才的幌子,只

要你在后宫写些“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艳歌。 于是你只能离开,离开那个摧眉折腰的朝廷,离开那个令人不得开心颜的尘世,去寻找

能安放白鹿的青崖,寻找桃花潭边的美酒,寻找雪花大如席的轩辕台,寻找那一叶日边的孤

帆??

你说你要活出一个真的自我,在名山大川间放纵性情,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

海。你用这些饱含激情的文字记录你的思想,告诉后人你的潇洒与豪迈。 昨日不可留,一个王朝的背影在脸色朦胧的醉酒中逝去。一个逗号慢慢缩成句号,一具

腐朽的尸体就有了一个传颂千古的名字:李太白。你的诗作是唐诗中的珠穆朗玛峰,你的精神是文学史上的万里长河,时间在你身上飞快

地流过,却带不走你留在世人心中的品质。这种品质在你的诗作中被人不断品味,不断学习,

不断被赞叹,绵亘千年而不衰,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而你自己,也在这种绵亘中升华

到一个不可企及的高度。

那扇门缓缓合上,而你的身影,也带着无尽的沧桑在我的视野中远去。 明月浮空。

我是真的懂你

鱼说:“没有人知道我在流泪,因为我活在水里。”水说:“我知道你在流泪,因为你活在

我心里。”

我循梦远航,“一夜飞渡镜湖月”,“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正当我“迷花倚石忽

已暝”时,一位白衣飘飘,端坐在白鹿之上的俊才缓缓而至。噢,是他,诗仙李白!他面色

苍白,满脸的抑郁,饮酒高歌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懂,我真的懂。李白一生爱国爱民,满腔抱负,满心希望自己能谋官为民做主,却受

到小人的奸害,皇帝昏庸听信谗言,贬谪李白疏远了他,疏远了一个伟大杰出的爱国诗人。

圣上啊!你不分清白,受人蒙蔽,造成了何等错误的认识,枉害了一代风流??我的心里默默流着泪,我能够感受到李白的凄苦。我无言,只在心底歇斯底里地呐喊着: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逆流而下,一位老者在水一方。他那爬满皱纹的额头,那微微弓着的瘦弱身躯,那沉吟

江边满脸的迷茫??我忆起了,他!“长太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他在江边徘徊

着??突然,仰天长嗟:“天啊!奈何你这般对待我?!圣上啊?!你为何听信谗言,疏远我啊?!

天下之大,无人明吾心意也!”纵身一跃,投入了滚滚奔流的江水之中??我欲哭无泪,欲

助无能。只能对着江心,对着屈原呼喊道:“我懂!我真的懂!”屈原为国为民捐躯,这份真挚强烈的感情铭记在后人的心中,永远不会忘记。??小人当

道,统治者无能。屈原满腔热血和报国之心,换来的却是“众女嫉余之峨眉兮,谣诼谓余以

善淫”。悲哉!哀哉! 屈原被迫无奈,愤恨至极,大吼一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以死表达

了对国对民的忠诚。

而他们为国为民所做的一切,后代人永不会忘记!??“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唯觉时之试卷,失向来之李、屈??梦一场??篇四:自荐信北京交通大学自主招生推荐信尊敬的考官:

您好!

我是一名申请参加北京交通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很荣幸有机会向您呈

上我的自荐信。 我出生于一个教师之家,母亲是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父亲是也曾经是教师,

后来经历了人生的第二次选择,考入法院,成了一名法官。父母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人生挫折

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形成了我自强不息、不轻言败的性格。

标签:自荐信 古代 自荐信在古代又称什么 大学生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