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我鉴定 > 正文

无从谈起【由一部小说谈起】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樟叶仁兄,三秦奇人。写罢《五福》,又著《晚春》。执着为文,不改初心。潜心史料,探微钩陈沉。访遗老于闾巷,寻隐士于山林。登古城望四野追忆英雄烈士;下渭滨掘厚土遥祭野鬼孤魂。尽半生之力成大著了却心愿;费三十万言圆旧梦论说废兴。《五福》写辛亥陕西举义大气磅礴;《晚春》叙丙寅西安围城天地动容。姊妹篇章,伯仲唱和。珠联璧合,相辉相映。
   西安围城之役,始于初春,毕于隆冬,历时八月有余。其间局势之错综复杂,战斗之激烈残酷,均属世界战争史上之少见。研究这场战争的资料浩如烟海;民间传奇说部更是五花八门。以小说的形式来表现这场战争当是诸多陕籍作家之夙愿,樟叶仁兄却以业余作家身份捷足先登,作为他的朋友,与有荣焉;在未成书前先读手稿,不亦快哉!
   《晚春》立意高远,仰观俯察。作者借小说中人物之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条分缕析了当时的天下局势,理清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来龙去脉。书中涉及到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纵横捭阖,议论风发。龙争虎斗、鼠窃狗偷。秦楼笙管、野寺梵钟。虎将问计于文士,英才筹划于陋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山河破碎,天下无数兵匪。围城内外,有多少阴谋诡计,有多少奇思妙想,有多少豪情壮志,有多少流言蜚语。作者兼用泼墨写意与工笔细描之法,表现了这场战争的整体面貌与局部特写,读罢给我留下震撼印象。作者用大历史的角度,论证了这场战争对北伐战争乃至后来西安事变的重要意义。以议论入小说,是樟叶的长项,这大概与他的职业有关。肯定有人不喜欢他小说中的议论,但我喜欢,因为我感到这些议论的口吻不是说教,而是说书。
   《晚春》绘声绘色,手舞足蹈,讲说了一个个血肉横飞、英勇悲壮的战争场面,让我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嗅其味。无论是城东北角豁口之战,荐福寺争夺战,还是黄雁村抢粮战,都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而那些运筹帷幄、斗智斗法的文场,亦是剑拔弩张,杀机四伏,不同凡响。书中众多的人物,从将军到士兵、从酒徒到贩夫、从书生到小姐,从富商到乞丐,都卷入战火中,成为这场历史大戏中的角色。樟叶写人物有他的身家套路,基本上是继承着古典小说之反描手法,间或亦采用西洋小说之心理描写。虽有个别人物如丰裕仓粮店的大公子毕文仲等人的心理刻画略嫌简单,但基本上还是人多有其面貌声口,是那时那境之人,令我信服。
  《晚春》用了一个孤儿寻母的结构,如同沿着一条幽巷进入一座神秘古城,读者跟随着寻母的孤儿,从当今的太平盛世进入历史上的围城之役。这应该是一个巧妙的构思,避免正面强攻的难度。由寻母引发出的寻夫、寻子的重重悬念,大大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与可读性。但太多的巧合是否过分人为?还望作者思之。
  攻城与守城,是战争的主要形式,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西安守城之役,是一场经典之战。我相信《晚春》之后,还会有描写此役的小说出现,但《晚春》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她是作者心中的西安围城之役,正是:
  
   大手捉巨笔,我心写我言。长安春来晚,古都花未残。只为争时节,不畏倒岁寒。西北有王气,蔚然成大观。

标签:谈起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