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400字生作文 > 正文

【《六韬》中的民生议题】 人大民生议题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民生问题上,如果能更多地树立和体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的治政理念,“仰先哲之玄训,虽弥高而弗违”,我们的社会一定能更好地实现和谐安康。
  
  近日,许多地方推出了年度十大“民生实事”。《南方农村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方在公布“十大实事”时,用词含糊,“导致群众无法问责”,一些官员将它解释为留下“回旋余地”。这样的结果,是“十大实事”常常达不到目标,甚至半途而废。
  实事得“实办”,但更重要的是,解决民生问题并不仅仅是“十大”能囊括的。“十大”只是起个示范、引领作用。处在中国转型期的民生,需下大气力、大面积地去解决。
  民生,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的关键词。《左传?宣公十二年》就有了“民生”的记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先秦时代,诸子百家都将民生问题视为治政要津。如《六韬》是一部兵书,对中国兵学有极大影响。刘备生前,曾要求刘禅读《六韬》,诸葛亮曾将《六韬》与《申》、《韩》、《管子》等书手抄一遍。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列入《武经七书》中,成为武试必读书。这样一部兵书,也谈到了民生问题。
  《六韬》“文蹈?国务”篇记载,文王向太公望请教治国理政之道,太公望提出了“爱民”的政治哲学。指出“爱民”就是“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
  这几个方面,几乎囊括了民生的全部议题。太公望认为,使人民获得利益而不是损害他们,使人民有所成就而不是让他们失败,使人民能够生存而不是杀害他们,施予人民而不是任意夺占,使人民幸福而不是使他们受苦,使人民高兴而不是让他们愤怒。
  太公望的“爱民之道”,是古代思想家的“社会和谐论”。今天,民生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两会”召开,新一年民生问题将迈出新的步伐。20多年前,中国社会财富有了大幅度增加,贫富差距问题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今天,我们面临如何控制收入分配,特别是改善社会财富分配中边缘化群体的生存境遇问题。而就业,是使人们“成而勿败”的基础,就业解决得好,才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收入分配和就业问题,能否解决得更好一些?
  楼市调控,是近年经济生活的一个主旋律,可房价的离谱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在作为人们居所的楼市和房价问题上,应当有古人说的“与而勿夺”的理念,让更多的人真正改善居住条件、实现“居者有其屋”。在抑制房价的同时,在大面积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上还得有新举措。
  物价是民生的老话题了。高通胀、高税收、高物价能否得到有效控制,让物价不对百姓生活有过大影响,是理当解决的大事。物价快速上涨,CPI不断突破控制目标,使公众对通货膨胀充满了忧虑。保持物价基本稳定,这是最实在的“民生工程”。
  各地如火如荼的动拆迁,已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激化社会矛盾的一个结点。在这些问题上,能否有更多的“乐而勿苦、喜而勿怒”的民本情怀?能否按照新出台的“拆迁条例”,实现拆迁的规范化、法治化?再比如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新一年能否有实实在在的政策突破?
  总之,在民生问题上,如果能更多地树立和体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的治政理念,“仰先哲之玄训,虽弥高而弗违”,我们的社会一定能更好地实现和谐安康。

标签:议题 民生 六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