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600字生作文 > 正文

道德经中医视角 视域融合视角下韦利英译《道德经》探讨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中的核心概念,文章探讨韦利英译中国古典哲学《道德经》的情况,旨在对外国译者英译《道德经》时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点和字词等方面的独特理解进行客观的、合理的分析,并肯定视界融合能为文学文本意义的阐释和翻译提供一个新的审视角度。
  关键词: 视域融合 《道德经》 韦利译本
  
  1.引言
  英国汉学家亚瑟?韦利(1889―1966)于1934年在伦敦出版的《道和德:〈道德经〉及其在中国思想中的地位研究》,是“西方目前公认的最佳英译本”(汪榕培,1997:159)。该书自出版后,几乎每隔五六年就要重印一次,到1968年共再版8次,被认为是《道德经》在英语世界行旅中有极大影响的译本。古籍《道德经》历史久远,不仅与译者生存年代相隔久远,可译性差,翻译难度大,而且译者还与作者不属同一个国度,因此,古籍英译要做到完美,实属不易。本文从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视域融合这个核心概念出发,结合《道德经》韦利译本在语言特点和字词等方面的具体实例,对他在中国典籍翻译中的独特理解进行客观的、合理的分析,并肯定视界融合能为文学文本意义的阐释和翻译提供一个新的审视角度。
  2.视域融合的定义
  “视域”(horizon)一词原本是胡塞尔、狄尔泰和其他阐释学及现象学哲学家们在著作中赋予了特殊意义的哲学用语,他们认为视域就是一个人领会或理解客观对象的构架或视野。作为处于特定环境并且具有历史性的存在者,人是居于一定的视域之中的。伽达默尔在充分把握了这一概念的基本意义后,在著作《真理与方法》(Truth and Method)中首次提出“视域融合”理论,认为理解其实就是被认为独自存在的视域之融合的过程;或者说,“视域融合”就是一个视域和其他视域的碰撞和交融,并且在此过程中促使了新事物的产生。伽达默尔阐释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视域”,“视域概论本质上就属于处境概念,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这个视域囊括和包含了从某个立足指点出发和看到的一切”(伽达默尔,1999:380)。概括地说“视域”就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判断或看法,它可以随着主体的运动而不断变化。由于源语译者和目的语读者在文化、时间、地域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两种“视域”之间差异是任何理解者都无法消除的。在理解的过程中,伽达默尔主张,应在理解过程中,将两种“视域”融合在一起,进而达到“视域融合”,“从而使理解者和理解对象都超越原来的视域,达到一个全新的视域”(伽达默尔,1999:380)。翻译涉及文化、语言、译者和读者等因素,原作和用来建构译本的目的语都具有视域。事实上,翻译就是这些视域的相互融合。“在翻译中至少会发生两次视域融合:先是译者视域与原作视域的融合,再是第一次融合后形成的新视域与目的语文化视域的融合。”(朱建平,2009:96)
  伽达默尔认为,任何理解都是文本历史视域与理解主体当前视域的融合,使得文本意义具有了一种历史性。根据“视域融合”的理论,在翻译过程中,译本是在译者“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过程中实现的。在伽达默尔看来,“人类生活的历史运动在于这个事实,即它绝不会完全束缚于任何一种观点,因此,绝不可能有真正封闭的视域”。(Gadamer,1975:271)事实上,视域是一个不断形成的过程,永远也不会固定下来。理解者和文本固然都有各自的视界,但理解并不是像传统解释学所要求的那样,抛弃自己的视域而置身于异己的视域,这是不可能的。理解一开始,理解者的视域就进入了它要理解的那个视域。因此翻译中,在文学形式融合过程中出现的中西视域界相碰撞、相过滤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3.“视界融合”在韦利译本中的体现
  例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本,躁则失君。(chapter 26)
  Waley’s version:
  As the heavy must be the foundation of the light
  So quietness is lord and master of activity.
  If he is light,the foundation is lost;
  If he is active,the lord and master is lost.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语言的重要区别特征,汉语以意驭形,而英语则以形制意。由于语言与思维模式之间相互制约,西方形式逻辑的思维模式要求语言依赖于各种连接手段承上启下。而汉民族重内省和体悟,不重逻辑,因而语言简约、意义模糊。一般来说,在英译汉时应以表“意”为核心遣词造句;汉译英时应先确定适当的“主谓”主线,再梳理脉络。
  从此例中文来看,语言简练,文中没有任何连词来承接上下文含义;但韦利译作中的前两句里出现了“as”和“so”两个连接词,表达了前两句的因果关系;译作中的后两句用了两个“if”,强调了原文句中的假设含义,并传达了原文句子中前后词语间的逻辑关系。虽然韦利的译作没有完全保持原文的句式特点,但他对原文的理解还是很精准的。
  韦利是英国第二代汉学家、文学翻译家。他生活的年代是20世纪初,当时西方正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造就了一个动乱不堪、悲观绝望的世界,西方文化也产生了危机。为了寻找失落情感的归宿和医治西方文化弊端的良药,西方兴起了一股东方文化热潮。韦利发现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道法自然”的处事原则,“无为而治”的行为方式能弥补西方失落的文化。韦利处于特定环境并且是具有历史性的存在者,他居于一定的视域之中。文本总是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并且会含有作者原始的视域,而理解者或解释者又以其独特的背景在具体的现今时代形成自己的视域,理解者或解释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视域,使它在理解的过程中与文本的历史视域交融在一起,达到“视域融合”。这种“视域融合”并不意味着理解者要放弃自己的视域,相反地,理解者总是先前具有视域的。我们无须与他人一致意味着就可以理解他人,如通过谈话我们可以能够了解他人的立场和视域,但我们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的观点(韩震:2008)。
  例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惑。(Chapter 22)
  Waley’s version:
  “To remain whole,be twisted!”
  To become straight,let yourself be bent.
  To become full,be hollow.
  Be tattered,that you may be renewed.
  Those that have little,may get more,
  Those that have much,are but perplexed.
  古文中的“qū(曲)”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扭曲”,另一个是“弯曲”。在“曲则全”这句里的“曲”翻译成“弯曲”身体来表示让步或屈服的含义似乎更合乎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但事实上,汉字的词义经常是不确定的(Liu Miqing,1992:116)。中国人翻译中国文本都很有可能理解不透每个汉字的词义,更何况是外国人翻译呢?
  伽达默尔于《真理与方法》中指出,理解是作者视域和理解者视域的融合过程。理解者与作者都各自具有视域,当解释者以自己的历史视域去理解文本时就出现了两种视域的对立,而只有把这两种对立视域融合起来,构成一种新的和谐,才会出现新的理解。这一新的理解既包含了理解者和作者的视域,又超越了原来的视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并为新的经验和新的理解提供了可能。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观点的本质,就是认为理解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理解是主体已有的知识和从客体获得的知识的融合。存在于一定历史时空的解释者,只有将历史知识融合于现代之中,才会出现具有意义的新的理解。
  韦利和老子不但生活的历史时代不同,而且国籍不同,生活的文化环境差异很大,因此两人对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但客观公正地评价韦利的这段译文,如果撇开他对“曲”这个字的理解,则他完全达到了传达原文所承载的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的目标。
  4.结语
  翻译是艺术的再创造。在原著面前,译者必须发挥自身的艺术才能,进行堪与原著相媲美的再创作,同时还必须尽量忠实于原著,自觉用原著来约束自己。尽管韦利在翻译《道德经》时着力于再现原著的文化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汁原味”,但由于译者和原作作者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不同的意识形态,这些因素都会对翻译活动造成重大影响。总之,哲学阐释学理论中的视域融合概念为文学文本意义的阐释和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审视角度,并为翻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纷杂现象提供了科学观照。
  
  参考文献:
  [1]Gadamer,Hans-George. translated by Garpett Barden and John Gumming.Truth and Method[M].Bei 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75.
  [2]韩震.历史观念大学读本[M].2008.
  [3]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4]刘宓庆.汉英对比与翻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116-326.
  [5]老子著.亚瑟?韦利译.道德经[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8).
  [6]汪榕培.比较与翻译.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7.
  [7]赵亮.阐释学视角下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探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3).
  [8]朱建平.“视域融合”对译作与原作关系的动态描述[J].外语教学,2009,(2).

标签:道德经 视域 视角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