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700字生作文 > 正文

如何理解儿童_理解儿童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理解儿童要基于儿童特点。从“思维能力”、“双重生命”、“心理预置”、“幼态持续”、“儿童的原始特质”及“儿童世界的丰富性”等几方面来理解儿童,就是为了更好地去对儿童进行教育。理解儿童的教育,要相信“人可以教育”; 要尊重自然,引导自由;要关注成长“关键期”; 要重视游戏的价值。理解儿童就要走进儿童的世界。鉴于此,要尊重儿童本能;要坚持儿童立场;要关注儿童成长的完整性;要构建“润泽课堂”;要重视教师的人格引领以及文化熏陶对儿童的影响。
  关键词:理解儿童;儿童立场;儿童发展;理解儿童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3-0003-06
  
  理解儿童是教育的基本问题。教育是人学,教育是儿童学。基于儿童立场的教育,要以理解儿童为前提。本文仅就“儿童的特点”、“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走进儿童世界”三方面,阐述“理解儿童”在教育哲学及实践层面的价值意蕴。
  
  一、儿童(人)的特点
  
  理解儿童首先要研究儿童的特点。儿童首先是“人”。儿童身上既有反映我们人类本身的“类”特点,也有反映个体在儿童期所特有的“类”特点。那么,儿童有哪些“类”特点呢?我们可以从“思维能力”、“双重生命”、“心理预置”、“幼态持续”、“儿童的原始特质”及“儿童世界的丰富性”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思维能力
  儿童作为人,具有思维的能力。有思想、能思考,是人类重要的特质。我曾经给《江苏教育研究》杂志写过一篇卷首语,强调人的思想特质。文中讲古时候有一个神话:上帝叫普罗米修斯和另外一个神将宇宙间各种资源配置给所有生物。普罗米修斯可能是忙别的事情去了,另外一个在干这个活,比如说,要到水里去的动物就给它一个游泳的本领;要到北方寒冷的地方过冬的就给它皮毛;有的比较强大,就让它们在地面上奔跑;而有的比较弱,就可以在天空飞翔,等等。可是,等普罗米修斯回来的时候发现:可供配置的资源都没有了,还有一个动物什么东西都没有得到,这就是人。这个时候普罗米修斯就为人类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就到上帝那里去为人类盗来了火和技术。这个神话的文化隐喻意味着人类有思想,人类有创造力。正像我们经常引用的帕斯卡尔的名言“人是有思想的苇草”,人本身是很脆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一根苇草一样,但是,人为什么这么高贵呢?为什么能成为万物之尊呢?就是因为人有思想,“思想”是人的最重要的特质。笛卡尔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大概的意思是讲:因为他自己认为自己都不存在,他整天在想,回过来看看,结果他发现自己还在考虑问题,所以他发现“我”还是存在的,“我思故我在”。人的思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这就是马克思讲的一句话: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人可以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人以“自己”为对象,人可以反过身来、回过身来再认识自己,所以,也有学者讲,“反身性”是人的根本特性[1]。
  (二)双重生命
  许多专家认为,人具有“双重生命”的重要特点。一般的动物只有一种生命,而人除了和其它动物一样,具有作为“种”所存在的生命,还有人类作为一种“类”存在的生命。人既有自然的生命,同时又有文化的生命。只有从人的双重生命观出发,我们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性,正确理解人之为人的本质。当然,对人的双重生命,本能的、超本能的,生物性的、文化性的,自在的、自为的,种生命、类生命和双重生命……还可以有更多的概括,比如,高清海教授讲,人是生命的存在,又从不满足于生命的存在。可以从我们平常所熟悉的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自在生命与价值生命、本能生命与智慧生命等的区别中去理解[2]。
  (三)心理预置
  按照进化论的特点,人生下来的时候并不是一无所有,他已经有“心理预置”,没有人能够完全“从头”开始,人的诞生同时进入了文化的“外在装置”,这种文化装置是由人类的祖先积累并传给后代的。鉴于此,有人讲“人的一岁也可能是一百亿岁”。整个人类的进化痕迹多多少少会在出生的孩子那里体现。
  (四)幼态持续
  人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生物学家们所说的“幼态持续”[3]。生物进化论认为,人在母胎里相对成熟的孕育应当是21个月,而不是9个月。9个月时脑量只有25-30%,四、五岁时的脑量才接近成人水平,人需要20年才能完全成熟。所以,我们讲的“童年”这个概念,在世界上通用的是指“18岁以下”。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十月怀胎”这种现象。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不等个体成熟了再离开母胎、再生下来呢?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个体一旦成熟了,想再离开母胎就离不开了,就没有办法出来了,别的地方都长大了。所以,虽然个体的这种不成熟就离开母胎会有很多风险,但是这个不成熟性形成了人类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人们考察动物成熟期,发现越聪明的成熟期越长。以灵长类动物的成熟期为例,狐猴为2.5年;恒河猴为7.5年;大猩猩为10年;而人的成熟期要长达20年。根据国外一些学者的观点,“幼态持续”非常有利于保持童年的特征,保持好奇心和行为的灵活性。成熟期的延长,使得人类形成了适应进化的战略,可以让脑长得更大以便进行行为的学习。还有的学者强调,“幼态持续”就是一种信念,即人类的健康生存有赖于儿童期的部分行为保持到成熟期和老年期,这类行为有欢笑、惊奇、信任、开放态度和好奇心等。杜威则认为,从教育人来说,儿童未成熟状态的很大优点,就是使我们能解放儿童,无需走过去的老路。假如人生下来就成熟,那么预先设定的东西就起决定的作用。所以,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儿童从复演过去和重蹈覆辙中解放出来,而不是引导他们去重演以往的事情。
  (五)儿童的原始特质
  台湾学者黄武雄教授认为儿童有三个原始特质[4]:第一个是自然能力,包括他对世界的认识,那种整体的、直觉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常常使成人感到很惊奇,这是他自然的能力;第二个是体验的勇气,他不会走路,他一遍一遍地摔跤、一遍一遍地爬起来,他要探索,他要行走;第三个是没有偏见,国王和乞丐在孩子那里,他是一视同仁的。《新约全书》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小孩子想进天堂,把门的神不让。耶稣听到以后很生气,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天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为什么像小孩子的能进去呢?因为他没有偏见,因为他很纯真。儿童的特质是儿童宝贵的财富。
  (六)儿童世界的丰富性
  有一首很著名的诗《其实有一百》:“儿童/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游戏、谈话的方式……”这是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创始人马拉古奇所写的。诗中说:“还有一百种倾听、惊奇和爱的方式/有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解/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一百个世界,去发明/一百个世界,去梦想……”然后,马拉古奇在这首诗的第三部分强调了:他讲的这个“一百”是指多,非常多,“这一百是一百个一百的一百”。儿童,就像一个丰富的矿藏一样,你永远发现不了他全部的奥秘。这些形成了儿童(人)的一些基本的特点。
  
  二、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理解儿童就是为了更好地去对孩子进行教育。为此,我们要正确理解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一)人可以教育
  儿童是可以也是应该接受教育的。亚里士多德在谈到人的特点时,他认为,人的主要特质是“天生的可教养的动物”;人的相对特质是“心体合一,心令而体从”;人的永久特质是“如上帝之长生不死”;人的临时特质是“各人的个性。”[5]亚里士多德首先强调人是可以教育的。康德也讲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6]也许有人要问,人本来就是人了,为什么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呢?其实,康德这句话中后面的这个“人”是作为具有文化生命的“人”,而且“人只有通过教育”,这个“教育”是只有通过接受过教育的人对他进行教育,才能成为人。所以,教育对人的发展,对人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是极为重要的。康德又说:“在人性中有许多胚芽。而现在,把自然禀赋均衡地发展出来,把人性从其胚芽展开,使得人达到其规定,这是我们的事情。”[7]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我们是成人,我们要引导孩子去继承文化传统,并且去创造发展文化传统,这种胚芽意识在教育中是经常提到的。
  (二)尊重自然,引导自由
  教育与人有什么关系呢?在理解儿童与教育的关系时,我们要强调尊重自然,引导自由。古今有不少教育家对此作出了精辟的论述。杜威有句名言:“教育即生长”[8]。教育即生长应该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是说孩子的生长,第二个说文化的生长[9]。“教育即生长”,孩子接受教育,他能生长了、发展了;而人类的文明、文化,在孩子生长的过程中,也在发展,得到生长。儿童主体与文化,它是一个双向互动、共生共荣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即生长”是非常有道理的。皮亚杰曾这样说过:“儿童发展的缓慢速度也许有利于最后更大的发展。”[10]教育不要急于求成,要尊重自然。鲁迅先生也主张教育要顺乎自然,不能“逆天行事”[11],用揠苗助长的方法去培养孩子,就是“逆天行事”。我们强调尊重自然,但是这种自然并不是不受约束,这种自由是有条件的。康德说的一句话对理解这个问题非常有作用:“一样孤零零地长在旷野的树,长得歪曲并且枝杈四伸。”[12]这是说有些家庭条件特别好的孩子(包括王子),家里随便他做什么,无所不为,这些孩子是不行的,因为他会枝杈四伸。但是常规的、接受学校教育的孩子、在社会上行走的孩子,如同“一棵长在森林中央的树,则由于它旁边的树都违拗它,却长得笔直,并寻获自己上方的空气和阳光。”[13]所以,康德认为,人作为道德主体,按照自己为自己确立的道德律令,按照“应当”去行动,才是真正的自由。在康德看来,“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人们怎样才能把服从于法则的强制与运用自己自由的能力结合起来。”[14]有的时候,施加给一定的强制,可以把他引向自己的自由。按照康德的观点,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孩子不是妨碍别人的自由,要让他自始至终感受到自己是自由的。
  (三)关注“关键期”
  理解人与教育的关系,要有明确的“关键期”意识。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育中的某个时期,动物对某种类型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而且该种类型的环境影响会对这一时期发展的方向及进程发挥更大作用。这是指主体在这样一个阶段对接受某种刺激很敏感,而这种刺激过了这样一个阶段或者超过了主体所能承受的接受能力都是不行的。心理学家们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将儿童发展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智慧阶段(2岁前)、前运算智慧阶段(2-7岁)、具体运算智慧阶段(7-10岁)、形式运算智慧(11-12岁)阶段。皮亚杰指出,伴随着智慧发展,人还有道德发展。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无律――他律――自律 ”的不同阶段[15]。维果茨基也说过:“对于一切教育,教育过程最富有实质意义的,还是那些正处于成熟期而在施行教学时刻尚未完成成熟的过程。”[16]就是强调在“关键期”,当个体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要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适当的教育。现在一些学者,又在“关键期”的基础上,提出了“敏感期”的概念,认为语言学习和技能(比如器乐学习、运动技能的获得等)的发展都可能存在“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大脑可以非常容易获得这些技能,而错过了“敏感期”,尽管可以获得这些技能,但是相对比较困难[17]。这些研究对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四)重视游戏的价值
  鲁迅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见鲁迅《野草?风筝》)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有的学者认为,儿童文化就是游戏文化。理解儿童与教育关系时,要重视游戏的价值。皮亚杰曾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比喻:“儿童的心理是在两架不同织布机上编织出来的,而这两架织布机好像是上下层安放着的。儿童头几年最主要的工作是在下面一层完成的。这种工作是儿童自己做的……这就是主观性、欲望、游戏和幻想层。”后几年就转到上面这一层。而儿童在发展的时候,两架织布机同时运动。他一方面是玩,就是幻想的、主观的、游戏的;另一方面,他能摆脱下面的织布机工作的环境,跳到有意识地发展的层面上去。意识是从无意识这里生长起来的,游戏还能带来很多的愉悦与快乐。重视游戏的价值,关注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对教育方式的变革的促进作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游戏包含的自由、合作、想象力、创造性等精神意蕴,这是在任何阶段的教育中都应该坚持的。教育过程中有机构成的游戏方式,对于“形象再现”、“加深理解”、“优化节奏”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应当提倡具有游戏精神的对话教学,“对话教学的本质就是能够让对话参与者不完全受理智的控制,身不由己地参与到互动中,引导他们超越任何预期的目标,而获得一种意想不到的洞察力。”[18]丰子恺先生曾经写参与游戏的儿童,小便只解了一半,又返身回来继续游戏,等游戏结束才去解完小便。游戏对孩子产生的磁场作用,也是我们在教育中应当积极借鉴的。
  
  三、走进儿童的世界
  
  要想理解儿童,就必须走进儿童的世界。具体讲,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本能
  首先要强调的就是自然生长的规律。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鲁迅先生讲的“逆天行事”,是行不通的,儿童本身会受到伤害。尊重本能,一是要保留儿童的好奇心。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对世界保持好奇心,那么,他就一定具有创造力;二是要让孩子保持“童真”,人要有“赤子之心”,这是可以保证人“进入天堂”的;三是要充分保护并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波德莱尔说:“天才就是随手被抓回来的童年。”[19]一个人工作后还能保持童年的天性,那他就可能是一个天才。马克思曾就“人愿不愿意回到童年”这个问题作出过精辟论述。他说:“一个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段上把自己真实再现出来吗?”[20]这段话的经典性,不仅仅是出自马克思之口,更重要的是道破了事物发展规律性的东西。
  尊重本能的内涵,包括遵循身心发展的各种规律,第一要增强关键期的意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为什么称得上好雨呢?因为是在适当的时候下的雨;第二要强化身心整体性发展的意识,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第三要重视个体发展的独特性,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专家讲,如果让你重生一次,把整个太阳系都填满了也不可能有相同的你,也就是说绝无产生两个相同的人的可能性,所以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世界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人的多样性、人的发展的多样性是一个客观存在。第四要强调个体的生长性,激发主体生长的力量。
  (二)儿童立场
  走进儿童的世界,就要坚持儿童的立场。首先是要立足儿童的视角。曾有一个朋友祖孙四代去看世博会,回来的时候这位朋友问他的孙子世博会什么最好玩,孙子想了想说,排队最好玩。成人最畏惧最头痛的就是排队,而为什么孩子说排队最好玩呢?原来他认为全家老老小小这么多人都陪着他排队,他感觉自己就像是王子。可见,成人和孩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报纸也登过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一个记者带着女儿到商场逛,走着走着,女儿哭起来了,记者就觉得很奇怪,这时,女儿的鞋带松了,她就帮女儿系鞋带,当她抬起头的时候明白了女儿为什么哭,因为女儿的高度,只能让她看到大人们来来往往、匆匆忙忙的双腿,是一片“腿的森林”,而体会不到逛街有什么乐趣,所以,女儿哭着要回家。著名的思想家康德对于大人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儿童的问题作出了批评,他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大人们的“自以为是”。第一个是婴儿的摇篮,大人们习惯于看到婴儿哭闹就去摇动孩子的摇篮,康德认为这是错误的,因为在孩子的世界中,可能摇动摇篮就等同于大人们在平稳的船舱中突然遇到剧烈的晃动一样,只会使孩子们更加恐惧更加慌张,即使孩子们暂时停止了哭闹,那也可能是孩子们“晕船”了。与此类似的另一个例子是婴儿的牵引带,大人们使用牵引带的目的,表面上是为了使孩子们不那么容易跌倒,而康德认为更多的是大人们为了方便自己管理孩子,孩子们正确的生长是一开始爬行,进而凭借自己一次次尝试着去走路,一次次跌倒,最后真正学会走路,而家长们忽略了其中的过程,根本没有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这样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这种表面上是为孩子,其实完全是成人的视角、成人立场的例子在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坚持儿童立场,还要有真正关爱儿童的情怀。毕飞宇以小说《推拿》荣获了茅盾文学奖,在谈创作感受时,他说:“小说创作理解力比想象力重要。”在进一步的阐释中,毕飞宇说:“想象力的背后是才华,理解力的背后是情怀。”我想,至少以盲人推拿师为主角的《推拿》理解力确实比想象力重要。从事教育工作,自然需要理解力,需要有情怀支托的理解力。著名英国自由教育学派教育家尼尔曾经讲过这样的故事:我(尼尔)正在漆门,罗伯特在往门上扔泥巴,如果他是在这儿生活过一段时间,我(尼尔)会批评他:如果他是刚刚从一个严格的学校转来,我(尼尔)会和他一起往门上扔泥巴。毕竟罗伯特的解放比学校的门重要[21]。尼尔的儿童立场,正是源于理解儿童的情怀。
   (三)关注完整
  教育要关注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生长。第一,要关注生命的整体性。以摧残身心为代价的教育是应当坚决摈弃的。首先是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其次是物质的人和精神的人的双重生命观都要得到体现,人之为人在于其文化生命的成长。再次,人才人才,要先成人后成才。最后是要关注个体生命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在终身教育的视野里考虑问题。第二,情感、道德与认知教育必须保证完整性。康德说过“道德必须先行,神学紧随其后,这就是宗教”;皮亚杰说过“儿童道德以智慧发展为基础,并受智慧水平所制约”;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认为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大致相应,高情感对应高认知,低情感对应低认知。三维目标的内在一致性符合这样的规律。第三,关注儿童个性的充分发展。世界是多样性的,人是多样性的,人的潜能是多样性的,人的发展是多样性的。“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不是一刀切。儿童发展完整性包括了他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润泽课堂
  走进儿童世界,很重要的途径是在课堂教学当中实现。为此,我们必须构建“润泽的课堂”。
  润泽课堂,首先是要有让人呼吸舒畅的湿润感。联想集团的总裁在谈企业治理文化的时候,讲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让企业不干燥。不干燥是什么?就要有一个湿润的感觉。如果企业太干燥了就会有员工跳楼,发生那些跳楼事件的地方,一定是企业的气氛非常干燥,人际关系非常紧张,员工的压迫感、危机感非常的严重,所以润泽的课堂首先是湿润的。其次润泽课堂是温暖的,它是有温度的。这个温度就是爱的感觉。西方有一个电影叫《十诫》,有个小孩子叫巴特,问他的姑妈:“上帝在哪里?”她的姑妈一把搂过小巴特。她就问巴特:“小巴特,你现在有什么感觉?”小巴特说:“姑妈,我现在感到暖和了。”姑妈说:“上帝就在这个当中。”上帝能够给人带来温暖。我们在教学中给予儿童带来心灵的温暖,我们的工作就有了一些神圣的感觉。第三,润泽课堂使师生心灵情感融为一体。《教学的勇气――漫步教师心灵》里曾描述了一个理想的课堂的境界,作者称之为“天职图景”。什么叫“天职图景”?就是内部的深沉的愉悦与外部深沉的渴望交融在一起。你的课如同心灵的音乐一样,你自己都被打动了,就是这样一种“深沉的愉悦”。而孩子们是一种深沉的渴望,期望而且相信在课堂上会学到更多的东西,会有精神的愉悦和幸福的感受。我借用人家写京剧名角的诗来描绘这种课堂的境界――“快乐不是在节日里,/而是在你和我的眼神里。/知识不是在书本里,而在你和我的距离里……”我相信很多优秀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和感受。
  (五)人格引领
  要想走进儿童的世界,还要强调教师的人格引领。走进儿童的世界不仅仅是讲道理。即使是很重要的道理也可以是什么都不讲。教育最有力量的就是不着痕迹。杜威说:“我以为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人,真正天国的引路人。”[22]这种人格对孩子的引领是极其重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黑塞的一篇文章叫《获得教养的途径》,他讲很多文化经典是人们获得教养的途径。我经常借这句话强调老师也应该成为一本教科书,成为孩子获得教养的途径。从人格引领这个角度讲,他应该是道德的楷模;他应该有一种人生的积极态度,不断地向上向前,去感染学生,去影响学生,应该以一种创造性的教学去体现对职业的态度,去激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应该体现一种以爱为核心的专业情意,以尊重公正为核心的专业伦理。这样的一种人格引领,使孩子终身都忘不了。大家回忆名师的文章,回忆自己老师的文章,哪怕是一般老师的文章,绝对不仅仅是这个老师的知识高深到什么程度,首先是这个老师的道德,这个老师的为人师表,他在孩子的心中早就树立起一座丰碑。
  (六)文化熏陶
  走进儿童世界,要强调文化对儿童的熏陶。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可能各不相同。我认为可以这样来理解“文化”:其一,文化是无所不在的空气。无时无处不弥漫在校园里,弥漫在当下人活动的情景里,不管在校外还是在家里。南京大学老校长匡亚明是著名的教育家,他经常对南京大学的老师讲:“空气流动就是风,什么是南大的校风,什么是南大的学风,什么是南大的教风,它就是像空气一样在流动。”其二,文化是共同默认的解释。这是指“做什么、怎样做”,都能潜意识、无意识地就这样去做。国外有一个专家在谈企业文化的时候,他讲,企业文化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你看得见的那些组织制度,第二层面是指制度背后的价值观,第三层面是价值观背后的共同默认的解释。文化熏陶终就是要转化为文化自觉。其三,文化是终身相伴的味道。作为一个学校,其学生能够终身具有这种“味道”。2011年7月17日,是杨绛老人的百岁生日,苏州十中(原“振华女子中学”)的柳袁照校长写了篇纪念文章叫《我们的杨绛》,文中讲到:杨绛是振华女中的学生,也是振华女中的校长。杨绛就讲:振华女中的学生有一种味道,走出学校,老了,还是有这种味道。在我看,这就是文化。
  强调文化对儿童的熏陶,主要在这三个方面:第一是对价值观的认可。我们老师、孩子要认同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第二是文化构建的参与性。作为一种文化构建,要让孩子能够参与进来,而不是一个旁观者,应该是一草一木总关情。第三要强调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互动性。“要用成人文化来引导规范,又要用儿童文化来刺激、丰富成人文化。”[23]这样,我们理解了儿童,儿童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其实,我们自己也就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7.
   [2]高清海.“人”的双重生命观:种生命与类生命[J].江海学刊,2001(1).
   [3]郑也夫.阅读生物学札记[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4]黄武雄.童年与解放[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Aristoteles,Topics,BK,V.14.
   [6][7][12][13][14]【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9卷)[Z].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9]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10]【瑞士】皮亚杰.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文选[Z]. 左任侠,李其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1]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J].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1919.
   [15]【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6]【苏】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Z].佘震球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7]王亚鹏,董奇.神经科学研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0(11).
   [18]张光陆,张华.解释学视域下的对话教学:特征与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11(12).
   [19]转引自: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选汇[J].外国文学研究,1986(12).
   [20]【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1]【英】尼尔.谈谈萨默希尔学校[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1994.
   [22]【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3]杨宁.儿童是人类之父――从进化心理学看人类个体童年期的本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
  
  Understanding Children
  
  YANG Jiu-jun
  (Jiangsu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210013, China)
  
  Abstract: Understanding children should be based on their traits. To achieve better education, children ought to be understood from such aspects as thinking ability, double life, psychological presupposition, dynamic sustainability, children's primitive quality, and their colorful worlds. Education of understanding children must hold the belief that humans can be educated. Education has to show respect for nature and lead to freedom. Children's critical periods of growth should be stressed, and games should, too, be accentuated. So education should value children's nature, insist on children's position, focus on the integrity of children's growth, construct helpful classroom teaching, put emphasis on the effect of teachers' personality and cultural edification on children.
  Key words: understanding children; children's position; children's development; education of understanding children
  
   收稿日期:2011-12-10
   作者简介:杨九俊,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13)副院长,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江苏省特级教师。

标签:理解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