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策划书 > 正文

在大学物理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_大学物理实践报告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制上作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并就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具体做法作了分析和总结,为今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物理 个性发展 创新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育人为本”,“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1]的教育改革发展方略。这表明我国教育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作为其改革和发展的价值追求。在此方针的指引下,教育界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与国际化进程中对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需求相比,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革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相比,在推进个性化教育中,仍然需要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教育阶段,探讨如何在此阶段的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所谓学生的个性发展指的是学生的智力状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追求向往、终身发展等内容[2]。大学物理课程,一方面为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方法,对学生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素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在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中,老师们常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差异。通常将学生按统一标准进行培养,不能很好地兼顾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需要,再加上忽视学生对物理学不同领域的兴趣,导致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参与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冷漠与消极,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大学物理教学上,探索一般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人才需求,具有现实意义。
  一、学生自由发展个性的前提――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一直以来,在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中,师生关系都处于教师对教材的“权威解读”与学生的“被动接受”。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中心,学生被放在了次要地位,必须尊重教师的讲解,理论就是权威,学生不敢也没有机会去质疑反驳教师的观点。长期以来,在这种不平等的服从关系下,我们的大学物理教学既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成长需求,又压制了学生的需求和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随着当今大学学习中,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多元化,以及网络对传播知识的促进作用,教师的知识不再是权威,可以被质疑或补充。再者,学生是具有潜力和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我们首先要更新观念,摈弃自己处于“知识权威的地位”的认识。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伙伴,与学生一起探索、一起反思、互相鼓励帮助,做到教学相长。平时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教育过程中要言辞恳切,让学生体会坦诚和平等,消除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感。这样,学生就愿意主动地将自己的想法与教师交流,教师的教育引导也就水到渠成。在教学中,只有构建了融洽的师生关系,有意识地确立角色观念,才能有利于个性的成长和发展。只有学生主动进入角色,才能在接受知识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完成学习目标。以良好的师生情感为基础,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构建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
  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就必须构建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个性发展阶段的教学,主要以“自主互助式学习”[4]的教学模式为主。当然,这并不是“放羊式”的随意学习,而是在教师支持和帮助下进行的撒得开、收得拢的学习。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渴望自学、摆脱束缚,不迷信权威,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要适时通过小组形式加以指导,学生既可以独立学习又可以互相讨论,拓展思路,互相启发。比如,在学习《热机效率》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形成个体自学、小组合作的学习组织。按学生的不同专长和专业分为理论分析小组、生活实际小组、应用拓展小组等。让理论分析小组把课本内容和网络资料结合起来,严谨推导出热机效率的公式,并说明各物理量的意义。生活实际小组以理论小组的推正结果为依据,计算生活中各种热机的效率,并解释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异;应用小组可以根据其他两组的结果提出如何提高热机效率,并设计出方案,加以检验。这样,一节课下来,既有了理论支持,又有了实践;既满足了理科学生对严谨理论推理的要求,又满足了工科学生对实际应用的要求。各小组学生在共同学习中发挥其个性特长,围绕同一学习材料,按教学目标的要求,互相启发互相激励,最终既完成了教学目标要求,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通过自主互助学习,不同专业、不同个性的学生间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建立合适教学评价体系。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传统的评价方式[5]使用统一的考试对所有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直接导致学生产生“学习这门课程就是为了不挂科,60分万岁”的消极情绪,既违背了开设这门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初衷,又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应对学生个人的突出表现及其在小组学习中的参与程度进行评价,让学生逐步学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挑战自我,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树立自信,树立集体荣誉感。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考核评价时可设置不同的考查内容。喜欢动手的学生可以考查实际设计动手能力;喜欢推理计算的可布置开放性题目,让他们以论文形式推出自己的结论;喜欢收集总结归纳的,可以让其归纳本学期所学内容及收集整理相关理论实例,等等。同时,还可以通过物理科普知识讲座和科技创意作品展览等形式来对学生实施个性化考核,在科普讲座中,让善于表达的学生充分发挥其个性担任主讲,根据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度的理解和广度的涉猎来综合评价,在科技创新作品展示中,要让喜欢动手的学生展示其在平时学习中创作的产品,根据产品的科技含量及新颖程度给予评级。学期评价时,要根据个性发展要求,采取个别考核为主的形式进行,学生的成绩档次按其完成情况,结合小组互助学习中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优、良、合格、不合格”等档次评价。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摒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把评价作为手段。真正使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前提下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思维水平,以及原有知识基础等诸方面的差异,使得每个学生发展轨迹和个性上表现出差异性,而且不同的学生的发展目标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正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个性化物理教学,主动分析学生的个体特性、心理需要,通过个性化教学满足他们的个体需求,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独立自主地去探索,积极主动地去交流,挖掘自身的潜力,自觉地去建构新知,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利民.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
  [2]周洪池.物理教学探讨[J].2010,28(4).
  [3]史友进,孙厚谦.大学物理课程改革实践与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2).
  [4]杨金莹.“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与化学课堂的有机整合[J].新课程,2010,(6).
  [5]王凤玲.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湖州师院学报,2008,(6).

标签:促进学生 物理教学 个性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