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倡议书 > 正文

“奇观化”的网络再现――以“筷子兄弟”的网络电影为例 筷子兄弟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网络为电影的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为电影影像提供了新的发展可能和新的传播途径。当主要由专业人员制作的“11度青春系列”电影在网络上热播后,它们吸引了更多层次观众的参与,其制作与传播形态值得认真研究。本文从电影影像的“奇观化”原则入手,分析网络电影与大银幕电影的重要区别,尤其是从“奇观化”角度观察,它呈现出新的特点。并以“筷子兄弟”的网络电影为例,具体说明网络电影的“奇观化”特征及其与网络平台有效结合的特征。
  关键词:网络电影;“筷子兄弟”;奇观化
  在这个大众传媒时代,当计算机技术介入电影制作后,大银幕影像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蓦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当前的电影,尤其是以计算机图像技术制作的“大片”裹挟着影像和音响的“风暴”席卷了大银幕,袭击了人们的眼球。影像与音响相结合,并动用了规模宏大的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把激动人心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在大银幕上放大到“极致”。另一方面,大银幕的影像实际上也折射了日常生活的“现实”。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现实”与大银幕所呈现的“真实”有着明显的区别。大银幕的“真实”,正如法国导演特吕弗所指出的,“和所有艺术家一样,电影人也在寻找真实,但他们寻找的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真实”。毫无疑问,电影的“真实”与电影导演的视觉/听觉的创造性和观众个人经验密切相关。在这种体系化的“真实”面前,观众也乐在其中。电影大银幕的“真实”有着在大银幕上影像的放映和电影院中观众的观看两个重要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中,“看电影”无疑成为超越现实生活的“冒险”。大银幕影像这样的“真实”一定是与大众传播平台紧密结合,形成刺激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快感”,创造出独特的视听氛围的。因此,电影的“真实”从某种角度来看,是技术化手段、电影叙事技巧与观众“观看”的心理活动共同作用产生的状态。
  自电影产生以来,它就是视觉的“奇观”。其传播体系尤为依赖影像的“奇观化原则”。这种“奇观化原则”更是成为当前电影创作的重要特征,它是指“影像(声像)与观影主体既有感知方式和表象经验的微妙偏离,其美学目的是强化对影像(声像)的感知,以情感能量刺激观众。这一偏离可以通过所有影响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最后呈现的因素,尤其是主要的电影语言元素,如光线、色彩、运动、镜头、景别、角度、构图、人声、环境音响、音乐等来实现。因此,奇观化原则也意味着在视听运作中真实概念被强度概念所代替”。对电影“奇观化原则”的认识表明电影发展如今进一步突显了影像的强度概念,这种强度与大银幕的放大现象成为电影传播效果不可分割的整体。“奇观化”原则对电影的意义,在于超越现实的影像突显了电影影像的震撼力,观众眼前所呈现的已经不是日常生活的现实影像,所形成的不是日常的视觉和听觉感受,是超出现实生活的“真实”。当然,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图像CG(computer graph-ic)技术的介入。无疑,计算机图像技术将电影影像的“奇观”提升到了新的境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像的“奇观化”特征愈发突显出来,影像的“强度”也日益提升。电影院中的大银幕影像构建的“观看空间”大大超越了“真实”。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媒体如今已成为人们广泛接受的交流方式。网络媒体为电影影像提供了与观众间直观、即时、多元的信息互动。网络媒体上的影像比电影院大银幕影像更具有相互交流的灵活性,网络媒体把影像“拉”入了自身的传播体系,它是对视听形象美学能量的“超常追求”。正是由于网络影像符合上述电影的“奇观化原则”,其影像的整体传播过程当然也是一种“奇观化”的影像表现方式。观众(网民)在观影过程中,多元化的信息互动更自由,更快捷。由于网络和计算机等新媒体在影像制作和传播上的种种“好处”,许多导演开始积极尝试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上制作电影。2011年柏林电影节上,导演们努力尝试着突破电影院和大银幕的限制,运用新技术制作电影、利用新媒体“放映”电影成为电影发展的一个趋势。比如韩国导演朴赞郁和朴灿景用iPhone4手机拍摄了电影。视频网站Youtube在其诞生五周年时拍摄了电影《生活在一天》,这部影片汇集了世界各地网民提供的影像素材,是在2010年7月24日这天,人们用便携式的视频拍摄装置(手机或DV)拍摄生活片段并上传到Youtube网站,导演凯文?麦当劳则从这8万段视频中选出4500小时的素材作为内容,制作成了100分钟的电影。由此可见,以网络为代表的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已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与这样的潮流相呼应,许多专业化的电影从业者积极投身于网络电影的制作。在他们的参与下,“专业化”和“精致化”的网络电影出现了。著名视频网站“优酷网”(ht-tp://www.省略/)推出了“11度青春”系列网络电影,这些影片由著名电影制作人韩三平监制,专业的导演和演员参与制作,影片在优酷网站上推出后立刻吸引了大量网友的“热捧”。尤其是“筷子兄弟”制作的《老男孩》一片更引发了网民的观看热潮。面对这样的“热闹场面”,有人提出了“新媒体电影”的概念,认为这样的电影具有“互联网传播、长短适中、网友互动”等特点,而且强调了网络这个传播平台,由专业电影制作者通过网络平台介入影片发行等多个环节,让电影与网络紧密“链接”。
  一 幻觉僭越――“奇观化”影像对叙事的制约
  我们知道,电影院的大银幕是一个体系复杂而多元化的传播平台。这个体系包括制作和放映等多方面的因素,当然,影像的“真实”同时也还依赖于叙事方式、观众心理等方面的因素。由于影像的“强度”引人注目,电影院的传播体系可以产生强大的视觉效果。在电影院内,大银幕的影像对观众的影响是直接的,观众面对影像和音响的高强度“冲击”,其传播的效果主要是单向的,而不是一种双方的高度互动状态。大银幕影像和音响等多媒体集中的传播体系,同时也是影像与观众进行信息交流的体系,观众易于处在影(声)像的包围之中,他们的情感更容易被“打劫”。当深入了解大银幕的“奇观化”影像时,我们明白,它的传播体系与三个特性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即沉浸性(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和构想性(Imagination)。这三种特性在电影院“封闭”环境中容易实现,对观众的强烈情感“干预”也就“水到渠成”。在电影院中,观众们往往能形成超越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在电影观看过程中,“真实感”有着不同形态的呈现,人们对影像的“真实”亦有不同的感受。影像往往依赖于大银幕的放大效果为观众呈现出“完美的奇观”。张艺谋认为,“大银幕是演员去表演人物,是把人的眼睛放大几万倍……大银幕是放大几万倍,那个心灵窗户打开得很彻底。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影像放大后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电影院空间内又综合了视听的各种效果,其所产生的强度与震撼力使观众难以抗拒。由此可见,在电影院中看电影和在家里看电影相比,会有完全不 同的感受。电影院的环境更易于强化视听效果的“非凡”感染力,形成直接的传播作用。
  计算机图像技术进一步改变了电影的制作与放映的方式。比如《阿凡达》这样把三维影像推到新高度的电影,它利用计算机图像技术创造了三维虚拟影像的“奇观”,在观众眼前展示出美轮美奂的“潘多拉”星球,打造出超越现实的“仙境”,将现实与幻觉重叠一起。还有《女巫布莱尔》这样使用手持摄像机的拍摄来呈现“贴近现实”的影片,使观众在看电影时分不清现实还是虚构。实际上,当观众在电影院里看一部电影的时候,人们会发现自己成了这个大房间里的“俘虏”,在黑暗之中,人们专注于大银幕的巨大影像,影像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冲击力,电影院的影音效果也更加出色,从而加强了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当然,这些感受与观众的经验紧密相关,“奇观化”影像离不开观众的参与。电影打动人心的地方正是与观众的视觉经验的高度契合。
  二 传统的接续和超越――网络电影的叙事多元化
  电影与计算机图像有着几个方面的共性:其一,两者都是基于面对人的屏幕/银幕,其二,两者都具有时间性,其三,都需要通过影像传达信息。这样的共性让网络与电影影像与叙事等各方面的“对接”实现起来很便捷。网络与电影的结合,突显了此类影片的即时互动和内容的丰富性。网络电影的互动是以网络媒体的特性为基础的,与大银幕的观看效果有较大的不同。观众对影像的选择更有自主性。而且由于计算机屏幕远远小于大银幕,这也让网络电影的观看感受更直接、更私人化。通常来说,网络电影与观众的距离更近,观众以更直接、更平等的视角审视影像,对影像有着直接而个性化的感受,容易与影像之间产生便捷互动的交流,与影像间的互动往往更依赖于观众的个人经验。美国学者伯杰认为,“图像通常是视觉上的,通常是由大众媒体所传播的,而同时又与人们所拥有的信息、价值观、信仰、态度和思想密切相关”。面对影像,观众的接受往往是与个人独有的经验相关。“当我们观看一部电影时,我们有可能并未注意到,我们也是在观看着某种类型的人以及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的画面。在电影中,演员通过表演身处所叙述的故事之中,这种关系一般可以被看做是‘人物’身处某种社会文化‘背景’中,或者,在许多情况下,是‘人物’身处社会内某种亚文化背景之中。”网络电影离不开每个网络参与者个性化体验这个“土壤”,网络电影快速的传播是通过网民的积极参与形成的。“点击率”的迅速增加表明了人们对于网络电影的参与热情大为提高,这往往会让一部网络电影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广泛的影响力。
  当前的网络电影,在注重平民化视角的同时,也采取了更专业化的制作手段,在强调网上即时互动的基础上,多方面地利用网络电影与传统电影叙事手法的有机结合。以网络传播快速、多元化互动为基础,进行影像和叙事的整体调节,进而产生更接近普通网民的网络影像。以《老男孩》这样的网络电影为例,我们能够了解网络电影发展的一些具体特点:
  首先,大量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符号介入影像叙事,这些符号与观众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这就使电影的叙事与观众的体验形成更多元的互动,同时也就会产生更强的效果。应该说,影像符号可选择的互动性是网络电影的重要特点。影片集中使用影像符号推动剧情,充分调动了观众情绪,使观众的参与感增强了。这些典型特征的影像(音响)符号,比如: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舞步、李春波的歌曲《小芳》、磁带收录机等等,都是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每个观众与这样的影像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这种情感的产生与个性化经验相契合。正如《老男孩》导演肖央所说,“迈克尔?杰克逊一生和70后的成长轨迹比较暗合,他最辉煌的时候,我们在中学无忧无虑,对未来充满期待。他娈童官司缠身时,我们进入社会面临挑战;当他离世时,我们又面对30岁后的选择。他从神话般的偶像变成病痛缠身的凡人,我们也从阳光少年变成在大城市挣扎的小人物”。迈克尔?杰克逊这样的偶像正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影片中强化了这个符号,引起了大量网民心理的共鸣,提升了影像的传播效果。这些文化符号的使用,有力地推动了影片叙事的发展。
  其次,由于网络电影观看距离更近,影像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更直观、便捷。这也有助于网络电影强化影像细节的表现,得到更吸引人的叙事和传播效果。在影片叙事中,合理应用心理蒙太奇等拍摄手段强化了影像的表达力,结合电影叙事常用的闪回、追拍等手法推动了影片的节奏,强化了影片所表达的内容,进而通过影像特征使两个不同的时代产生强烈的对比,形成了视觉张力。比如,在《老男孩》中,我们可以注意到回忆往事的影像色调是淡黄的,它借用了旧照片的影调,呈现“怀旧”的感觉。在观看这样的影像时,人们如同欣赏一帧帧发黄的老照片,带来一种温馨、亲切的感受,这样的影调形成了特别的氛围,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主角对青春时光的怀念。与回忆的影像形成明显对比,影片对正在发生的现实事件使用的是带有青色的、冷调的质感影像。力图表明现实的冷漠和无奈。此外,对现实的反映,尤其是在车内的影像是晃动的,同时车内的收音机还不断播放“拆迁、强拆、农民工”等内容的新闻广播,也强化了影像的不稳定感。这些影像都给观众某种独特的“真实”感受,产生感情的“共鸣”。
  再次,这部网络电影还综合使用了电视剧、电视电影和MV(音乐视频)等的拍摄手法,使网络电影的表达更简洁流畅,传播效果更有力,影片叙事的层次也更丰富。《老男孩》将故事完整地浓缩在较短的时间内。不得不说,这是导演以前长期从事MV拍摄形成的经验积累。MV拍摄手法是其重要的特点,在整部电影中表达的中心思想通过主题歌而得到更明确的阐发。导演肖央说,“主题歌是比剧本先写出来的,歌的MV也先拍,这个故事就是从MV改编过来的”。而MV的拍摄方式要求影像在短时间内表达一个故事。当电影中感动人心的歌曲响起时,人们的感受与互动达到高潮。影片中音乐的穿插应用,使电影更有感染力。这其中的音乐推动了电影的叙事,使影像通过网络平台上的互动进而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最后,通过网络媒体这个平台,“看电影”成为个体影像互动传播的动态过程。通过网络这样的传播平台,电影的“观看”被重新定义了,“看电影”这一行为使影像(音响)不仅仅是在大银幕上简单地呈现,同时也与观众之间有着互动,创造出不断提升的视听“快感”。《老男孩》等网络电影利用优酷网自身所具有的视频传播平台,快速地让这些网络电影得到更多网友的接受。这些电影不仅在网友中形成共享,而且也延伸到其他的媒体平台,比如DVD光盘等。这也就推动了它们的影响力扩散到其他的社会阶层。
  三 对影像观看的开放和个性化
  ――观众与网络电影的叙事互动
  从网络电影的诞生之初来看,类似于《一个馒头的血案》这样形成“轰动效应”的网络影片,其创作方式是撷取大量的影像母本作为影片的素材,然后对这些素材重新组合、拼贴,构成新的“电影”,成为在中国最早产生的轰动效 应的网络电影之一。因此,网络电影被贴上了“大众狂欢”的标签。“草根化”和“狂欢化”成为网络电影发韧之初的明显特征。以《老男孩》为代表的网络电影则具有专业化制作的特点,网络电影时间更短,其内容完整,叙事手法也更多元化。网络电影一般与网民的生活紧密相联,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经常融入电影的内容中。另一方面,观众经过新媒体的视觉培养后,对影像的接受经验更为丰富。这时,电影与网络的合作也就顺理成章,观众与影像之间积极互动的关系进一步被强化了。由于网络电影要建构在快速、互动的网络话语体系上,电影的“奇观化”效果亦相应地体现在影像与观众个性化的互动上。
  《老男孩》的制作者“筷子兄弟”之后又拍摄了网络电影《赢家》。该片延续了《老男孩》成功的手法,通过大众化的视角,影像的铺陈更具有“互动化”的效果。通过使用闪回和心理蒙太奇等手法,加之大量的人们熟悉的文化符号强调了过去与现实的对比。实际上,使用这样的符号,也是影像的“奇观化”表现。当然,这些符号推动了影像与观众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性甚至契合了爱森斯坦提出的有关电影观众的理念:“我们发现‘理性蒙太奇’和‘意识流’的模式以及‘前逻辑思维’的基础都是观众的心理和影片的意义机制密切结合,只有这样实质上的结合才能产生观众的情感参与。在爱森斯坦身上存在一种真正的形式主义倾向,他认为影片的形式――剪辑、节奏、影像的色调等――都与最自发的思维形式(意识流、原始思维)相呼应,引发观众自发和不由自主的强烈反应。”对于导演来说,不论何种拍摄方法的引入,都是在寻求更有效的与观众进行互动的形式。对于观众而言,影像放映渠道更多元化,可以更便捷地购买、租借DVD碟片,或下载影像。视听体验可选择性更多,观众利用各种媒介已经产生视觉和心理的接受经验,对于网络电影也就不会感到“不自在”了。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多元互动平台,正在改变影像的传播方式。传统的电影是电影院放映后再通过DVD、网络等形式继续传播,而网络电影的传播则是相反的。这样就使电影不仅能随时下载,而且随着网络宽带增大,网速提高,使观众与电影可以进行更有效的即时互动。这样的表现形式就是在影像的网址后面有大量的“跟帖”和评论,让每个观众都有机会对影片进行介入性的评论和参与。
  另一方面,网络电影所表现的仍然是超越了现实的“奇观化”影像。法斯宾德认为,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应是“影片必须要同时给予观众认同人物的可能性和拉开人物距离的可能性,这是一对辩证关系”。因此,电影应该一方面体现其现实性,另一方面也应有一种距离感,才会打动观众。而使用非专业化的拍摄器材进行创作的网络电影,有着与传统电影放映不同的影像感受强度。“11度青春系列”已经形成了“专业化”网络制作平台,使网络电影具有了更专业化的形态,不仅满足了平民化视角,而且形成了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不再囿于电影院的封闭和局限性。
  可以看到,传统电影将电影院作为影像传递与接受重要的媒介体系,现场感非常强。计算机图像技术成功搭上电影发展的“列车”后,电影的“奇观化”成为其发展不可回避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强化影像的强度时更应重视叙事要求,在“奇观化”特点充分发挥的同时,加强叙事的多元化与影像传播的有效性。影像的“强度”与叙事的内容紧密相联,其感染力应与观众感受密切相关。观众与电影的多元互动应让人们对影像的“真实”感受更强烈,不自觉地被电影所打动。正是由于影像的“奇观化”成为电影叙事中不可拒绝的存在,有时它过于“强大”而僭越了内容,电影的制作者往往会满足于影像的“振聋发聩”,而疏于深入发掘电影内容的丰富性和叙事激动人心的效果。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影像的过多堆砌有可能使内容乏善可陈,只会造成观众的视觉和心理疲劳。大量的影像奇观元素在大银幕上“堆积”割裂了电影叙事的统一和完整。过于突出电影炫目的“奇观”而制约了电影的感染力。虽然影像得以前所未有的强化,但是有时我们往往忽视了内容建构,这也会大大削弱感染力。
  总之,正在快速发展的网络电影形成了推动传统电影影像发展的新路径。它们一方面是视角更直接,另一方面是专业化的制作,主要针对网民的需求而设计。尽管它们没有脱离电影的基本形式和镜头语言,但播放形式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此外,由于网络电影资金有限,题材自由,更关注平常人的喜怒哀乐、更靠近人们的生活,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与网友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互动,影像“奇观化”效果亦在这样的互动与交流中体现出来。同时,网络将会让爱好者有机会“一试身手”。网络电影通过近距离观看,有着互动性更强的视觉体验。电影与网民关系更紧密,个性化和互动性更强。网络电影可近距离调动观众的视觉经验,即时便捷地在网络上进行评论和下载,主动权掌握在观众手中。影像与观众建构了多元化的理解和接受的互动通道,对影像的接受得以拓展。人们对影像的接受通过了三个重要环节:首先是影像的叙事层面。这个层面需要影像制作者的叙事方式和技巧。影像制作要通过特定的题材构建吸引人的叙事。其次是影像的放送层面,在影像折射下,通过多元化的媒体平台推动影像传递给观众。第三是观众层面,面对影像,观众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化诠释,产生独特的心理感受。毋庸置疑,在影音质量、类型拓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网络电影目前无法与传统电影媲美。但是,随着虚拟影像深入人心,观众与影像的互动提出了新要求,影像与现实在不断变化的联系中赋予了网络电影发展的机遇。网络电影的日益繁荣将进一步推动电影的多元化发展。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小成本电影也必然要进一步与网络媒体结合,这样才会形成网络媒体与电影发展的双赢局面。

标签:为例 奇观 筷子 网络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