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三周记 > 正文

[百年能源航母开创传奇航程]中国航母最新消息2018

时间:2019-02-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十一五”期间,陕西能源巨轮延长石油集团克服金融危机波及造成的重重困难,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年销售收入过干亿的省属国有企业,充分展示了我省国企改革发展的重大成果。销售收入连续5年保持全省第一,财政贡献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一,财政贡献率居全国省属企业前列,综合实力排名在中国百强企业中不断前移……“十一五”期间,延长石油集团在国家西部大开发中昂首阔步,为陕西国有企业起到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重组整合
  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百年“老字号”――延长石油,她的新一轮发展春天的到来,还得从世纪之交的集团化、规模化重组整合说起。
  广袤的陕北,能源矿产资源富集,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十一五”之前的陕北,资源开采过程中曾一度出现问题。如何高效、科学地开发利用陕北的地下资源,整合优势,做大做强油气化工产业,让我国建设西部能源化工基地的基础更加牢固?这是摆在陕西省委、省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基于大局的考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1998年,陕西省对陕北的石油企业进行了首次重组,组建了陕西省延长石油工业集团公司。2005年,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又从全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原陕西省延长石油工业集团公司及其所属的延长石油管理局等6家企业,与陕北延安、榆林两市的14个县区的钻采公司进行重组整合,组建了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次重组,体现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兼顾多方利益,规范了资源开发秩序,实现了资源与产能的合理配置,技术与人才的共享,解决了油田开采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使陕西石油工业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在这之后,陕西兴化集团、陕西化建公司、西北橡胶厂等企业相继重组加入延长石油,一个规模实力超群的能源航母已然成型。
  油气并重、油化并举
  走过一个世纪的艰难历程,开发着国内典型的“特低渗”、“低品位”边际油田,曾经不被看好的延长石油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让一个开发了100多年的老油田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实现了油气主业的稳定发展。
  近年来,延长石油通过油田开发重心、开发方式、配套设施和输运方式的“三大转变”,推动了延长油田发展方式的“一大变”,使延长石油在已经开发了100多年、“特低渗”老油田上,创造了连续3年实现1000万吨以上原油产量稳中有增、跻身国家大油田行列的奇迹。全面推广先进的二次、三次采油技术,先后建成六大注水开发示范区,取得了注水区平均单井产量比非注水区提高50%左右、综合递减率下降3.2个百分点、平均采收率提高6.5个百分点的新成果,实现油田开发重心由依靠新井求产量向注水稳产增产的大转变。5年斥资近30亿元,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省“13115”科技专项等重大攻关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推动油田开发方式由资源型向科技驱动型的大转变。建成了68个原油集输站和覆盖陕北、穿越关中的7条原油管道和3条成品油管道。“十一五”末,延长石油的输油管道总长达到了1340多公里、管输能力达到了2250万吨,实现了从主力油区到炼油厂、炼油厂到主要油品集散地的管网化大转变。
  与此同时,延长石油不断强化油气勘探力度,每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000多万吨,省外原油产量已突破10万吨;国际油气勘探迈出重要步伐,马达加斯加首批探井已经完钻,泰国、中非等其他海外区块勘探正在加快前期工作。连续3年原油采炼保持千万吨以上稳中有增,2010年油气当量达到1200万吨。天然气勘探开发已成为延长石油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天然气产能6亿方;打成中国陆上第一口陆相页岩气井更是成为新亮点。
  5年前,延长石油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炼油加工的“单一燃料型”之痛挥之不去,长期制约着企业效益的提升。
  “十一五”期间,延长石油先后建成投产了延炼300万吨/年常压及200万吨/年催化联合装置、10万吨/年聚丙烯及配套装置、6万吨/年MTBE装置等。特别是投资48亿元的杨庄河120万吨/年连续重整、140万吨/年柴油加氢等6套主装置和环保配套系统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达产达效,以及三个炼厂不断实施技术改造,使高标号汽油、高品质柴油成为企业的主打产品,提前实现国Ⅲ达标。
  “十一五”末,延长石油的炼油加工规模由2005年的不足1000万吨提高到1500万吨以上、聚丙烯年生产和芳烃抽提能力分别达到30万吨/年、MTBE规模达到18万吨,液化气中的丙烯、异丁烯等成分全部得到回收利用。通过延伸产业链,扩大了化工产品生产规模,炼油加工实现规模化、精细化和效益化,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和结构全面优化,高标号、高品质汽柴油成为主打产品;通过延伸产业链,扩大了聚丙烯、MTBE、苯、硫磺等产品生产规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延长石油及时转变营销理念,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按照“控制一级、扩大二级、发展终端”的思路,加快营销体系完善和终端销售网络建设,截至2011年上半年,累计运营加油站总数达208座,直供加油站1000多座,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油气煤盐综合发展
  在“油气并重、油化并举”的同时,延长石油依托陕北油气煤盐资源综合优势,更是创新地提出了“油气煤盐综合发展”的思路,开创着一条前无古人的延长石油特色发展之路。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延长石油在持续发展石油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天然气产业和大型煤矿建设。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精心谋划和实施了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在陕北地区建设全球首套煤气油综合利用项目――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百万吨烯烃生产基地――富县煤油气综合化工园区、300万吨煤焦油生产基地――榆神煤炭综合利用化工园区、百万吨醋酸及其衍生物生产基地――榆横煤化工产业园区、陕北最大的石油及精细化工基地――延炼石油化工综合产业园区五大综合化工园区;在关中地区建设国内最大硝酸生产基地――兴化大化工、国内单厂规模最大的子午轮胎生产线、商洛氟硅化工等产业园区项目;在陕北、关中地区建设形成了年产30万吨的油套管生产基地和陕北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一批大项目的相继开工及投产使延长石油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业链条更加完善,形成油气煤盐一体化综合发展的产业格局。
  2009年11月中旬,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暨“清洁能源与环境论坛”期间,延长石油荣获“联合国清洁煤技术示范和推广企业”称号;“靖边油气煤盐综合利用项目”被确定 为联合国“清洁煤技术示范和推广项目”,并编人世界第一个清洁煤技术发展蓝皮书――《联合国(中国)清洁煤技术发展(报告)蓝皮书》。
  延长石油的油气煤盐综合利用项目,创造性地把多种资源要素和生产要素进行深度优化和科学配置,打破传统煤化工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高度相关关系,从而建立起集约化并具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突出特征的一体化产业集群,实现资源高效转化和清洁生产,探索出能源化工产业低碳技术发展的新途径。
  破浪提速
  100多年前,延长石油人在陕北延长县打成了第一口油井,揭开了中国陆上石油工业发展史的第一页。如今,经历百年风雨洗礼的“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在延长县七里村正默默见证着延长石油百年来的巨大发展变化。
  100多年后,肩负着陕西地方民生重任的延长石油,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将视野越过脚下的黄土地,走出陕西,跨出国门,去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疆土……
  “十一五”期间,延长石油确定了“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即到“十一五”末油气当量达到1200万吨,年销售收入确保800亿元、力争1000亿元;到“十二五”末,力争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跨入世界企业500强,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创新型现代化国际能源化工企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延长石油人满怀豪情谋划着新发展,创造着新业绩。截至2011年10月15目,延长石油集团销售收入比上年提前两个多月突破1000亿元大关,比上年同期增长189.52亿元、增长23.1%;实现利税费41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95亿元、增长24.08%;其中上缴财政318.37亿元,同比增加59.54亿元、增长23%,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36亿元,实现了“十二五”高点起步、良好开局。
  在“十二五”期间,延长石油将投资2600亿元,建设50多个重大项目,保持油气产业稳定增长,年投产3-5个大项目,实现年200亿元的增幅。通过投资拉动、项目带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奠定企业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为陕北老区乃至陕西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滚滚的黄河水日夜奔流,延长石油这艘历经百年风雨的能源航母正迎着红日,乘风破浪开启着新百年的传奇航程!

标签:航程 航母 开创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