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三作文 > 正文

优秀马拉松选手阶段速度分配特征及其与成绩关系的探讨 马拉松选手被拽停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近10年来,世界马拉松发展很快,现代马拉松运动不是耐力的较量,而是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技战术训练水平、心理训练水平、智力水平和意志品质等各因素综合形成的专门的运动能力的比赛,就近几年而言,马拉松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与比赛的速度分配特征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有较好的速度基础,还必须在比赛中力求速度分配均衡,做到战术运用自如。研究表明,在马拉松比赛全程要想保持有氧代谢过程的稳定,避免乳酸大量堆积,节省体力,提高成绩,采用“匀速跑”即平均型是运动员发挥水平,是创造个人好成绩的最佳选择。因为就马拉松跑而言,更好地控制分段速度对成绩的提高相当重要。
  国内对马拉松运动每5km的阶段节奏分析的较少,而日本对马拉松运动比赛的每5km阶段速度都进行了综述,但是在阶段速度分配上却没有进行分析。每5km的速度分配没有进行对比,更没有分析出每5km速度节奏与全程成绩关系。本文将对此进行进一步深入分析,找出一个适合马拉松运动的节奏速度。
  1 阶段速度分配对马拉松全程成绩的影响
  马拉松运动全程距离42.195公里,根据竞赛规则,在比赛过程中大会组委会,要安排计时引导车和每间隔5公里处都有分段计时显示牌,以及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了芯片计时系统,可以准确的计算出运动员的每5公里处的成绩和全程成绩。目前国内外已经普遍采用该系统,大会的成绩册上均有两部分组成,其一是前3名(国内)或前10 名运动员的5公里分段成绩,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好的了解比赛过程和掌握体力分配提供参考。(表略)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选手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国内选手,从第一个5km分段的起始速度日本选手就高于国内选手,第一个5km就相差近两分钟的时间,国内的选手速度明显要低与日本选手。从表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全程速度分配的是否合理,可以影响到马拉松跑的全程成绩,但是这也是建立在一定的速度基础上,如葛萍莉在全程中速度的起伏不大,她的最快一个5km为18分57秒,最慢的一个5km为20分13秒,相差1分16秒。而高桥尚子前30km以近似匀速的跑速来完成,时间波动在16分14秒到17分44秒之间,相差1分30秒,仅最后的35-40km左右减速较明显,为2分73秒,为全程最大的一次起伏点,但是已经接近终点,所以对全程的影响不是很大。
  推测原因主要有:1、战术故意安排,2、体能分配不匀,后程能力欠佳。相比之下葛萍莉的速度分配要好于高桥尚子,但是她的整体速度却很慢,平均速度水平远远低于日本选手。虽然她在国内比赛中取胜,成绩却很不理想,与最好成绩相差较远。高桥尚子虽然在速度节奏分配上不如葛萍莉匀速,但是她的整体速度比较快。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速度的好坏和速度节奏的分配好坏与马拉松成绩有着直接的联系。文献资料同样表明:在马拉松跑中如果没有较好的5000米和10000米的速度基础,那么在比赛中就不能做到速度均衡,战术运用自如。可见速度在马拉松运动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从表1上我们还可看出日本运动员无论是在整体速度上和速度节奏的分配上都要好于国内运动员,日本运动员的速度曲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是呈一个“先快稍减慢再上升”的“M型”趋势。从0到20km是呈一个速度递减的趋势,到20km处为第一个段落成绩的下降低点,然后开始提速,也就是从20到30km处。最后从35 km处开始又出现波动较大的起伏。全程中最快的一个5km为16分39秒,最慢的一个5km为20分20秒,相差为3分41秒。国内运动员最快的一个5km为18分43秒,最慢的一个5km为22分47分,相差4分04秒。整体速度分配也是呈现出上升下降再上升的一个趋势,在10km处出现了第一个高度,然后下降,从25km处又开始上升,在35到40km处接着又出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小波动。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运动员在把握速度节奏分配上要好于国内运动员。同时我们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在全程过程中35―40km这5km是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出现运动极点的段落,运动员在这一段落中体力会明显的下降,是全程中最慢的一个段落,日本运动员在这一个段落里是全程起伏最大的一个段落。节奏起伏出现较大的波动。而国内运动员虽然在这个段落里也是全程中最慢的一个段落,但是起伏却不是很大,在全程中基本上都是呈现一个缓步减速的趋势。说明了国内运动员在速度耐力上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加速能力上和日本运动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 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中日马拉松在阶段速度的分配上所存在的差异,还有国内运动员无论是全程,还是每个5km的分段成绩都要慢于日本运动员。尤其是在起跑后的第一个5km处,明显要比日本运动员慢。说明我国运动员的速度基础差,速度节奏掌握不好。
  2.2建议
  改进马拉松运动员训练模式,有机地将中长跑和马拉松结合起来,运动员一开始就要打好速度耐力基础,尤其要打好3000米、5000米、10000米的速度耐力基础。多参加5000米、10000米和马拉松全程的比赛。加强运动员的速度节奏感。增加训练难度,适当增加高原、丘陵、山坡的训练,用以增加选手的心肺功能和腿部力量,同时要作好如平原――高原――平原训练的衔接问题。

标签:马拉松 选手 分配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