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中作文 > 正文

初中生怎样写好作文

时间:2017-05-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初中生如何写好作文

初中生如何写好作文

一、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这是做好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二、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这就是环绕中心,选择材料。

三、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得列个写作计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可以略写,得分个主次,这不要求列好提纲,确定详略。提纲好比建造楼房的图纸。有了好的图纸,造出的楼房才能坚固美观。

以上三步做好了,你就可以按提纲进行作文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可以避免选材不当、文不对题,或者结构混乱、条理不清,或头重脚轻、主次不分,甚至没有中心的毛病。

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作文来不及做、作文中间卡住、作文无法煞尾的情况,并为此而大大地降低了应考作文的得分率。但如果能采取一些应急的处理办法,则又往往能出奇制胜而挽回败局,相对提高应考作文的成绩。

一、移花接木法。就是将原来看过的范文或写过的习作,在文章的结构上,或者有关的人物上,或者表达的主题上,或者列举的论据上,诸如此类,稍加变通和更换,使之与考试的命题与要求相符合。这不但可以节省写作时间,更可以提高作文质量,不仅写作时间不足时应该运用,而且写作时间有余时同样可以运用。

二、直接代入法。考试时,由于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前半部分的基础题中,而导致后半部分写作题时间仓促,客观上已不允许再进行仔细的构思。与其紧扣考试作文的命题及要求写一半,还不如稍偏离命题及要求完成一篇。因为阅卷者很讲究作文的完整性,所以在这种节骨眼上,不妨将平日自己印象较深而又在内容与写法上较为近似的文章改头换面直接代进去。

三、将错就错法。在应考作文时,有时由于审题不慎,写对一半才发现文章偏题或者离题,但若重新构思则又没有充裕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更弦改辙写上半篇几段,倒不如将错就错完成通篇全章。当然要尽可能牵强附会、力挽残局,在扣题点题、分析总结上下功夫,在议论抒情、结论收尾上下文章,这样说不定会使文章宕开一笔、绝处逢生。

四、编拟提纲法。考试中,有时由于忙于攻基础、做小作文,以致留给大作文的时间所剩无几,无论如何快速,也为时不够,与其只写一个开头或者干脆空着,总还不如列个提纲来得划算。当然提纲尽可能详细具体,至少能让阅卷者看出文章的结构、主题及大致的内容,如有可能再补写开头与结尾,让阅卷者略睹文采。

五、留空凑扑法。考试作文时,因为事先不曾列提纲,写了一半写不下去的情况也是较为多见的。多数考生往往会冥思苦想、咬笔待续,越想越觉得时间紧迫,越想越觉得衔接不上。这时不如留出一段空白,先将自己构思中考虑过的

内容写下去待思路畅通了,内容回忆起来了,或者全文完成了再来进行弥补拼凑,那也是为文的上策。

六、回扣标题法。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作文中的扣题是极为重要的,更何况在考试作文无法煞尾的情况下,尤为需要。如某市有一年中考的标题是《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在记述了某件事情之后,一旦想不出更好的结尾方式,就不妨以“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多么不寻常的考试啊”来作结。有了这样一句扣题的结尾,作文分数就有可能明显上升。

七、照应开头法。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比较讲究首尾的照应,如

果在应考作文一时寻找不出更好的结尾,就可以采用照应开头的方式来写。

八、画龙点睛法。在记叙文的写作中,适当的议论往往能点明题旨、深化主题,而当应考作文最后来不及结尾时更要进行相关的议论来总结点题。这既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也是为文应急的措施。

首先最重要的是积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吗。要多看看书。像《萌芽》主办的征文比赛的文选,就很不错,不过那个程度很高。一般看看《读者》《青年文摘》就可以了。

篇二:初中生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初中生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贵州省兴仁县大山中学 黄国超

纵观一年一度的中考,大多数考生失分最多的是作文分。作文又分为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几类。而话题作文是近几年中考作文出现的一种形式。那么,中学生怎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

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向学生本文的指明写作范围、题材范围、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其想像力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针对话题作文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的写作状况,我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初中生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审题;拟题目;选文体;构思、立意等方面谈谈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首次出现在1999年的高考作文中,从此以后,话题作文在不知不觉中占据了中考的主流地位。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其想像力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其特点有:第一,这一段提示语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第二,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不要求归纳试题所供材料的中心意见并紧扣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第三,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而不是要学生用某话题中的个别词语为作文的题目。

比如再一次考试中,作文要求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以

“母爱”为话题作文。“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 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丝绵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 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彷徨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 母亲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助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 母亲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当你干渴病痛时,只消一滴,滚滚的生命汪洋就会在心中蔓延。 母亲是荒寂中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生辉,闻一下香泌心脾,心灵得到恬适不会孤独。 母亲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当你不辨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你迈开坚定的脚步。 母亲是航行中的一道港湾。当你颠簸受伤时,头枕她的臂膊,舔舔伤口,补充精力,再次高高扬帆”,当读了这段文提示语后,大多数同学就直接把“母爱”做了本文写作的题目了。

这种开放性作文与以往的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相比,其优点在于给了考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更大的发挥余地。然而,作为思想还不够成熟,思维还比较狭窄,视野还不够开阔,作文水平还比较低下的初中学生,对话题作文却还存在比较严重的畏惧心理,不知道如何下笔。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给学生予以指

导。

一、审题

审题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审题,就是就是要求我们详细弄清题目的含义和要求。审题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正确思维方法的一种基础训练。许多学生只是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材料,不假思索,提笔便写,真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了,其结果是言不达意,离题千里。

(一)解析话题作文的结构

一般话题作文由四部份组成:材料语十提示语十话题十要求。如:宋国有一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这就是背景材料。这是初中语文课本中所学的??韩非子??中?智子疑邻?这一寓言寓言故事,今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任然听到或见到类似的人和事,但是,也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提示语。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这就是话题。

?注意?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

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600字。这就是要求。但并不是所有的话题作文这四部分都有,有的话题作文有材料却没有提示语,也有的话题作文没有材料。因此,话题作文的“材料语”和“提示语”可有可无,但“话题”和“要求”却是不可少的。其中,“话题”是中心,是审题立意的对象。“要求”则是写作的注意事项,更要仔细审读。

(二)打破审题材料的顺序

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审读题顺序是:材料——话题——提示语——要求。这种“先看材料,后看话题”的顺序,实际上是“材料作文”的审题顺序。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是: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许多同学在审题时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如:以“母爱”为话题,许多同学在审题时发生了错误,写偏了题。他们围绕“提示语”中“母爱”做文章,写母爱无私、伟大的等,其实不然,这篇作文则是要求我们在索求母爱的同时,着重回报母爱。

(三)认真解读话题的内涵和外延

话题作文的话题,一般都是以一个词或短语为关键词,话题的字越少,说明外延越大;反之字越多,外延就越小。字多的话题,观点比较明确,容易下笔。字少的话题,可在话题前加上一定的限定语,来缩小其外延。故审题时首先要

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外延,明确选材范围。如话题“初三生活的烦恼”,它是一个偏正短语,在“烦恼”前冠以“初三生活”,不仅是为了缩小烦恼的外延,更是为了丰富和深化“烦恼”的内涵。如写“初三生活的趣事”,“初二生活的烦恼”等,就不符合题意了。

二、“拟好题目”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基础

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常常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范围,要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篇幅中将其阐述清楚是不太现实的。而我们的有些同学为了节省时间或不愿动脑筋,却经常直接将话题作为文章的标题。这样一来,在写作过程中就会出现作文题目过大,不知如何下手的问题。因此,必须给“话题”拟一个合适的标题。所谓“题好文一半”、“万事开头难”,如果题目取好了,一方面可以迅速打开作文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印象,获得较高的“印象分”。那么,该如何给话题拟一个巧妙、新颖的标题呢?

1、加词法。所谓“加词法”,即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尽可能多地加上一些修饰、限制、补充性词或短语,将宽泛、抽象的话题具体化、形象化,再选择自己熟悉的方面确定写作范围和作文题目。如:?读书的秘诀?、?书是我的终身伴侣?等等,这种方法可使话题由大化小,避免了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

2、想象法:

篇三:中学生应该怎样写作文

中学生应该怎样写作文

那么作文应该怎样写呢?

第一步,确立中心思想。

什么是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其实就是作者写作的动机,也是作者在写作时对写作对象所持有的感情:是爱还是恨,是赞成还是反对等等。

任何人都是有感情的,有了感情就想抒发出来,而写作完全就是为了抒发感情,因为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就写起文章来,都是受到了刺激或者有了某种感受某种想法才开始动笔的。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就表达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高度热爱和赞扬之情;《硕鼠》则显示出了作者对统治者不劳而获且又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强烈不满。

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文中的一切都要为它服务。文章如果少了它,就等于人没有灵魂,就等于一串珠子断了线,作者写这篇文章就等于白写,这就是中心思想的重要之处,因此,文章不能没有中心思想,当然,除了某些应用文之外。所以,中心思想的确立是最重要的,应该放在写作的第一步。只有确立了中心思想后,才能进行下面的工作。

然而,对于中学生来说,确立中心思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方面,作家倒是比较自由,比较容易的,因为他们有某种感情就可以写,没有就可以不写,所以他们在动手写作时,素材早已积累很多了,感情也已酝酿很久了。而学生都是命题作文(不给题目,只提供素材的也算在此列),困难相对就大多了。因为学生拿到题目后,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感情要现培养,材料要现抓,短时间内要完成这些工作谈何容易?而如果没有充足的素材有力的素材,哪有强烈的思想感情?没有强烈的思想感情,又怎么能写出好文章?那些本来就持有与题目要求相反态度的学生,要想写好,就更困难了,因为他们尽要说违心话,要现造假素材。可见,平时多积累各方面的素材是多么重要。

对于命题作文,还有一个很困难的事,就是有些学生对中心思想不能

把握准,还有的干脆就不知道去确立中心思想,这个困难如何解决呢?关键是要好好分析题目。

对于给定的题目,可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已经指定了明确的中心思想;一类没有指定,必须自己确立。

对于第一类,正确地把握住所给定的中心思想是关键。在这类题目中,修饰词往往很重要,不能忽视。例如,《记一次有趣的活动》这个题目,重点应该放在“有趣”上,“有趣”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这次活动有什么趣,作者必须重点写。除了修饰词之外,中心词在有些题目中,也得非弄清楚不可。例如,《我爱小花猫》和《可爱的小花猫》这两个题目,虽然都有一个“爱”字,两个题目乍一看差不多,但是中心思想不一样。第一个题目的主要对象应该是“我”,中心思想应该是“我爱”,重点应该写我是怎样爱小花猫的,例如怎样逗它玩,怎样给它洗澡,怎样给它治病,小花猫的可爱之处应该略写。而第二个题目的主要对象应该是小花猫,中心思想应该是小花猫的可爱,重点应该写小花猫是怎样的可爱,例如长相漂亮,动作好玩,忠于职守。

对于第二类题目,先确立中心思想是关键。这类题目往往只给出写作对象,没给出明确的中心思想,所以,拿到这类题目后,首先应该确立中心思想。例如,《记一堂语文课》就属于这类题目。这个题目要求写的是一堂语文课,写作对象给我们了,可是没有给定中心思想,这就要自己确立。你对这堂语文课是喜欢的,还是厌恶的;它是有趣的,还是有教育意义的,使你受益非浅,还是很糟糕的,这就要靠自己先确立,然后才能动笔。但是,有些同学一看到题目,丝毫都不假思索,根本就不知道确立中心思想,立即写起来。从老师一进教室写起,一直写到下课,其间写到老师讲课是多么吃力,多么详细;学生听课和做练习是多么认真,多么刻苦。当中还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能做到前后呼应,点面结合,详略搭配,乍一看写得实在是太好了,而其实呢,它只能算是流水帐,因为它没有中心思想。要知道,这堂课,既然值得你记,多长时间一直念念不忘,肯定有它的特殊之处,要么很幽默风趣,要么很有教育意义,使你受到很大教育,要么很糟糕等等,写作时,应该围绕其中一方面来写才行。但是,上面同学所写的那篇作文,让人看起来却仅仅是千堂课万堂课中极普通的一堂课,根本不值得一提。然而,如果把这样的文章放在小学作文里去,就能算是好文章了,因为小学作文不要求有中心思想,只要会简单的描写和叙述就可以了。

第二步,选材。

确定了中心思想之后,就要想方设法选择一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不是无中生有,这就是选材。选材其实也是酝酿思想感情很好的方法,因为通过选

材,你的某种感情可以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甚至由那一方(例如反对方)转到这一方(例如支持方)。

要选择哪些材料呢?这当然要根据中心思想来决定。不管是写景的、状物的,还是说理的、叙事的,只要对中心思想有支持作用就能选,没有这个作用就不能选。例如说,写一篇《我的学校》,应该选哪些材料呢?写学校,无非是从环境、人物及发生过的有影响有意义的事件等几方面来着手。然而,环境、人物及事件等都有好有坏,究竟是选好的,还是选坏的?这就要看你对学校的态度了。如果你喜欢这学校,那么你必须净拣好的,让你自豪的来写。如写校园是多么整洁美丽、教学设备是多么先进、老师是多么和蔼、同学们是多么团结、某年曾发生过一件什么样的好事。如果你厌恶这学校,那么你就尽力施展你败坏的本领好了,可以写校舍破败不堪、厕所里蝇蛆成团、老师蛮横无理,同学们勾心斗角、某年曾出过一件什么样的丑闻等,写这么多还不能让你解恨吗?再拿鲁迅的小说《故乡》来作个例子。《故乡》写于20年代初,中心思想(也就是写作目的)是抨击当时的黑暗统治,所以在这篇小说里,作者通篇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展示了故乡二十年来由可爱到可憎的巨大变化,让人一看,自然而然就对当时的黑暗统治痛恨入骨,唤醒人民去摆脱黑暗,“适彼乐土”。在描写二十年前的故乡时,作者选择了自己富裕的家境、月下西瓜地的美景、难忘趣事、活波可爱的少年闰土、漂亮的青年杨二嫂等材料;在描写二十年后的故乡时,则选择了自己破落的家境、枯草破屋、可怜愚昧的青年闰土、丑陋贪婪的中年杨二嫂等材料。

这两个例子说明,选材一定要根据中心思想来选,中心思想一旦确定,

就要选择各方面的材料来为它服务,而且应尽量从多方面来选择。但是,这不等于说材料选得越多就越好。这就牵扯到了选材要遵守的另一个原则:同一方面的材料应精练,应有代表性,忌重复。

有时候,关于某方面的材料可能有很多,是不是都选呢?例如,在写《我的学校》时,在人物方面,有很多优秀老师,是不是每个都写?没有必要,一是因为文章的篇幅有限;二是因为选多了就等于叠床架屋,实在没意义。所以,只要把其中最优秀,最有代表性,最能突出写作对象特色的选出来就可以了。例如,要写《我的学校》这篇作文,学校里有三个池塘,都很美丽,是不是要把这三个池塘一个个都描写一遍呢?这就显得太罗嗦了,让读者感到厌烦,因为这毕竟不是画地图,

也不是写说明文。所以,只要拣其中最美丽的一个或最有我的学校特色的,其它学校都没有的一个描写一番就足够了,或者把三个池塘的优点都集中在一个上写也可以。再例如,要表现某人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虽然他一生中做过很多好事,但是只要选择几个典型的即可。《故乡》在人物方面的刻画上,在正面描写上也只选择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做代表。

第三步,编排顺序。

珠子往线上穿,要一个一个地来,同样,材料运用到文章中去,也要分个长幼尊卑。但是,刚选择好的材料,通常是杂乱无章的一大堆,是不能直接搬到文章中去的,必须对它们进行整理,即给它们分类、编排顺序等,其中编排顺序最重要。 一篇文章,如果顺序安排得适当,

初中生怎样写好作文

就不显得凌乱,最起码让人容易看懂。如果顺序不当,那简直就成一团糟了,让人摸不着头脑。什么样的顺序才算适当呢?记叙文一般以时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为顺序,如《雨中登泰山》就是以空间的连续变化为顺序的。说明文一般以物体的自然构造为顺序,比如从外到内,从上到下。论说文一般是按照由浅到深、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

写作文除了要讲究顺序之外,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就是“过渡”。当从一类材料写到另一类材料时,为了使读者不感到突然,能弄明白两类材料之间的联系,中间通常要用“过渡”把它们衔接起来,这就好比电焊。过渡自然的文章,可以让人读起来一气到底,觉不出有丝毫的断点和接痕,就象摸一根滑溜溜的无缝钢管一样舒服;而过渡不好的文章,感觉上就象摸一根竹竿,疙疙瘩瘩的,让人难受,有时甚至不能让人理解。例如,在《雨中登泰山》里,当作者写到抵达“岱宗坊”时,接着写到“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这句话就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它把“虬在湾”和“岱宗坊”顺理成章地联系起来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作者的游览路线,即使从来没到过泰山的人,也能从只看出泰山的风景结构。如果把这句话去掉,味道就变了,给人的感觉就象作者会“云里翻”,一个跟头从岱宗坊翻到虬在湾,究竟岱宗坊和虬在湾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读者就弄不清楚了。

上面说的是关于写作的几个基本步骤,如果中学生能严格地按照这几步来练习,定能收到很大的效果。然而,这还不等于就能把文章写好了,这是相当于搭了一副干巴巴的骨架而已,要想使文章有血有肉,有声有色,还必须在整体的布局上

(例如,何时该呼,何时该应;哪里该描写,哪里该叙述;哪里该详,哪里该略)、表达手法的运用上(何时何处该用何种手法才最能说明事理、最能表达自己的心情等)、语言的锤炼上(语言要贴切、流畅、精练、幽默、富有变化及感染力等)等方面多下工夫才行,这正和大楼建好主体之后,还要经过装饰才能美观一样。还以《故乡》为例,它在对现实风景的描写上,仅用寥寥数笔“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就把故乡那种凄凉的景色,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自然而然地活生生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这真是略得恰到好处,不愧为大手笔,因为令人厌烦的东西,谁都不愿意多看一眼,细说又何从谈起?然而,这些毕竟都是写作的较高境界,初学者不必刻意追求。

学生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光靠自己的努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老师的正确指导和训练。但是,在这方面,许多老师因为不得法,就感到有力无处使。我根据上面的写作要求,想了一个我认为比较不错的方法,在此奉献出来,权当是一块引玉之砖了。

标签:初中生 怎样写 好作文 初中生好的作文开头 初中生作文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