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促销方案 > 正文

_凸显时代主题,提升复习成效

时间:2019-02-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怎样的备考复习更有成效?作者认为政治课要凸显时代主题。因为这是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是政治课教学的题中之义,也是学生应试能力提高的现实需求。怎样凸显时代主题呢?笔者介绍了课堂、作业、课外三个有效途径,并提出了三条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具体案例说明,致力于复习有效性的探讨。
  
   【关键词】 高中政治复习课 时代主题 时事热点 复习成效 学生素质
  
   备考复习,是高三师生的主要工作。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是我们赢得考试的重要法宝。怎样的政治课复习更有成效呢?在政治学科的迎考复习中,我主张并坚持凸显时代主题,以此为突破口提升复习成效。
  
   一、为什么要凸显主题以提升复习成效
  
   第一、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
   现在新课程已经在全省全面贯彻实施。新课程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正在被贯彻与落实。为什么要提出新课程?是党和国家在总结原来课程标准经验与不足的前提下,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本质与规律中提出来的,新课程的提出与形成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倡导育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倡导课程与社会生活结合;倡导教师敢于创新生成开发课程;倡导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道德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这就必然要求政治课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凸显时代主题把时代主题融入教学中。
  
   第二、政治课教学的题中之义
   思想性的课程特点要求。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渠道。思想政治课理应结合学生思想认识特点,适时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宣传教育国家社会的道德要求、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等,做到上情下达。高一高二年级上新课需要贯彻好这一点,高三的复习课也不例外。
   时政性的课程特点要求。政治课本身就是一门时政性非常强的学科。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的生活与灵魂,失去实际生活,思想政治课将只是空头理论,没有任何意义。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该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政治教材是滞后的。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都是2007年1月第2版的,而2010年的两会都提出了很多不同于原有教材的新提法,所以只有融入时代主题,结合热点话题,才能让我们的政治课活起来,更有意义;才能让我们的政治课更有深度更有生命力。
  
   第三、提高学生素质的现实需要
   单纯的理论是空洞的,没有吸引力的。对于高一高二的同学如此,对于高三的学生也是如此,如果一味地讲书本理论知识,自然没有吸引力,激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必然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融入时代主题,社会热点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其作用远远不止激起兴趣这一点。
   高考是系统测试,关系到知识、技能与应试心理,其中最基础最根本的是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现在的考试侧重点多取向于能力立意。纵观近几年各省的政治试题,几乎每一道的材料都来源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及现实生活的变化,关系着民众的切身利益。如网络安全、药品安全、和谐社会、民生问题、民主政治等热点,以重大时政热点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不仅问题题目背景来源于时代主题,而且其参考答案具有较强的生成性,即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再现,要求对教材知识进行整合,对观点进行,对背景材料进行提炼。只有在复习中予以一定的重视与训练,学生们才能顺应现今高考的发展趋势,提高得分能力。所以政治课复习时凸显时代主题是学生提高高考应考能力的需要。
   从学生层面看,虽然强调素质的提高,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多的学生在高中学习时关注的是课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课外知识的了解。而长期的校园里渡过,相对闭塞,信息获得比较有限,不少学生的知识构建中缺少课本外知识。从平时的上课及考试反馈看,学生有两大问题较为突出:一是涉及到课本外知识时就束手无措。如题: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提高居民消费率?前者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答题时无从下手,后者不知道现在居民消费率水平不高与社会保障有关,自然提出的方案就不全面了。二是答题语言文字单薄乏力,缺少时代感。如题:材料:2009年1-11月份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表:
  
  
  
  
  
  
  
  
   问题:上表反映的经济现象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由于不知道CPI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数据,学生自然无法把材料上升为“我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这样的得分点了。所以从学生的特点看,要通过各种途径的使学生了解社会热点掌握一定的反映时代主题的观点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二、复习课中怎样凸显时代主题
  
   第一:融入基础知识复习中。
   不少老师将高三高考复习安排三轮,第一轮书本基础知识复习。第二轮书本知识网络化梳理。第三轮时事热点复习。有的老师甚至安排更多轮。在我的复习计划及实践中,并没有这样的划分。因为谁都知道书本基础知识没有是考不出好成绩的,但仅有书本基础知识也是考不出好成绩的。据我对学生的理解,我觉得他们的问题不在于记不住知识,而在于理解这知识的内涵,因为理解内涵,自然遇到问题时也用不出来了。而理解知识的内涵的最好办法就是学以致用,讲清讲完知识点的同时,用现实的问题去演练。所以我主张把知识讲到位、讲透,稳扎稳打的方式进行复习。即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都分成三步。第一步:知识的梳理,尤其是难点重点的突破,与前面知识的建构。第二步:时事热点链接。第三步:知识的运用。也就是说从一开始高三备考复习,我就引入紧扣时代主题的时事热点。如政治生活我国的外交政策知识时我做这样的处理。一讲清书本中我国对外政策的决定因素、宗旨、三个基本点。(这部分内容书本思路非常清楚,无须过多解释。)二补充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给学生介绍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过程、为什么要提出和平发展道路、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和谐世界的内涵,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等。学生反馈这样的补充,更为现实更为实用。因为外交政策的内容虽然比较重要,但要求也不高,而现在大量的题目中出现的都是和谐世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问题。类似的处理还有很多,如复习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时,将十七大中提出的:“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进行补充;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年11月发表的《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结合到我国的政党制度复习中等等。
  
   第二:体现到习题及试题中。
   作业与习题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复习内容起到检验与反馈等作用。时事的内容是丰富的而且是不断变化中,上课期间时间有限,不可能穷尽。这时可以通过课后的作业、单元检测等题目进行补充并引导,通过题目的背景资料让学生扩大知识面;通过题目的设问及答案引导学生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我们曾安排此题做为测试题:
   材料一:2009年1-11月份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表:
  
  
  
  
  
  
  
  
   (注:虽然CPI指数上涨较快,但PPI(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并未出现大幅上扬)
   材料二2005-2009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情况
  
  
  
  
  
   问题一:描述上述两表分别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据此判断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问题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措施。
   材料的内容是2010年经济热点问题,物价结构性上涨问题。通过这一组数据,学生很直接地看到了我国的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上涨,我国当前投资与消费发展的不相协调。在试卷讲评时我们围绕价格上涨问题复习了书本价值规律的知识、联系了当前社会现状,既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也让学生了解了社会热点提升了自己的知识结构,还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现在社会资讯发达,学生接触到的资讯虽然多,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面对漫布的信息,高中生总是有选择的。这时离不开老师为主体进行引导,选择凸显时代主题的内容,一方面满足学生欲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的兴趣,另一方面,达到我们政治课的落实知识提升技能的目的。比如我们分发的《时事》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学生乐看,也收获不少。课前安排几分钟让学生讲评时事,学生们兴致很高。讲读唱时间我们通过网络收集播放类如《新闻周刊》《世界周刊》的节目,既有新闻事件的综述,也有专家的点评,是学生最最喜爱的形式。没有强制没有说教,但学生们的知识面在拓展、技能得以提升,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
  
   三、具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分清主次。
   即处理好书本基础知识与时事的关系,书本知识为主,时事为辅。虽然现在的高考都以重大时政热点为载体,强调能力。但面向高中生的能力测试,一定是以书本知识、书本的逻辑为纲的,而不可能脱离书本知识的完全来源于社会热点的题目与答案。从这几年高考题目的变化就可以得知,现在的考查更多地强调学生利用书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复习的重心还是在于书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但为了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提高书本知识的运用能力,我们必然离不开一定的时事热点为载体进行训练。所以时事热点的补充一定是处于辅助的地位。
  
   第二:适度原则。
   即处理好时事热点的数量与深度问题,不能流于形势,一谈而过,也不宜超出学生能力讲地过深过难。时事热点讲多少,我认为不必讲太多,但一定要讲到点子上,要理解国家的意图、要理解问题的实质。就像前面提出的例子,有不少同学并不知道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在于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在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为不知道问题的核心,回答时当然不能围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展开。而一旦知道的话,我们经济学中可以运用的知识就非常多了,如经济发展方式、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调整、正确的消费观等等。我觉得时事的内容是讲不完的,但认清了本质,抓住了核心,其形式再怎么变,我们也可以掌握在心了。但是讲时事时,我们又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讲地过难过深。比如针对09年经济形势,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央行大量地运用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央票三种手段。我就针对学生实际,重点讲利率的作用原理,补充了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原理,但对于央票我就只做我自己的知识储备了。
  
   第三:教师自己要厚积薄发。
   教政治的老师都说自己可怜,因为我们的内容在不断地变化。但这也是我们的幸运,因为这样,才让我们永葆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地充实自己,站在时代的前沿。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作为政治老师,对社会热点理论创新要保持高度的敏感,对于自己的理论功底要敢于提出挑战,通过各种电视媒体、网络等形式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它不仅承载着知识传授的任务,也承载着分析社会问题能力的任务,更承载着传达党和国家大方针,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的任务。作为政治老师不管是什么时候,都应牢记这样的教育宗旨,指引我们的政治课教育完成我们的使命。

标签:凸显 成效 复习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