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道歉信 > 正文

[到田野中追寻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征] 民间文学作品大全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民间文学作为口头文学,就一个“口头”,笔者想谈谈自己就这方面的理解。
  关键词:民间文学 口头性 表演
  关于什么是民间文学,《中国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这样解释到:“它指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钟敬文在其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中认为:“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1]对于大多数民间文学的学者来说,此定义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李惠芳在《中国民间文学》中论到:“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它运用口头语言叙述故事,展示生活,塑造形象,抒发情感。它是广大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他们认识社会、寄托希望、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之一。”[2]刘守华认为:“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该民族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关于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3]关于各种民间文学的定义,大多都与钟敬文给予的定义为基准,所以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万建中认为这种对民间文学的理解、界定是纯文学化的,即把民间文化看作是与作家文化并行的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但是两者呈现的方式并不完全一致。作家文化等于文学作品,而民间文学不是文学作品。他认为:“民间文学是一个区域内广大民众群体创作和传播口头文学的活动,它以口头表演的方式存在,是一个表演的过程,即由声音、表情、动作以及现场的其他符号形式共同构成。”[4]关于钟敬文等学者给予的民间文学的解释,笔者认为主要是本着与作家文学相区别的出发点出发的,笔者比较倾向于万建中的“民间文学是一个表演的过程”,田野调查就具有一定的表演性。例如我们做一次田野调查作业,就一个调查对象与被访谈者之间的谈话就是一个表演的过程,只不过观众是我们彼此。我们的谈话都是一个互为表演的过程,当然,说到田野调查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就需要有一定的技巧,笔者认为表现自然就是最好的技巧。
  民间文学作为口头文学,就一个“口头”,笔者想谈谈自己就这方面的理解。口语是民间文学创作和传播的主要载体,在尚无文字的远古社会,人民可凭借的信息手段主要是口语,人们只能以口头方式创作和发展自己的文学,口语创作是当时文学创作的唯一形式,即使在文字产生以后,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口头语言仍然是他们从事文学活动的唯一方式,因为文字被统治阶级所控制及其垄断,广大劳动群众没有享受文化教育,使用文字的权利。所以,“口头性”作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之一,钟敬文说:“在文艺学中常常把区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民间文学称作‘人民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就是因为它有口头性这个明显的特征。”[5]刘守华这么定义口头性:“民间文学又通常被称为‘人民的口头创作’或‘口头文学’,因为它是一种活跃在人民口耳间的特殊的语言艺术。人民大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将这种创作传承下来,由此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民间文学的这些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叫口头性。”[6]这两种关于口头性的解释,他们都是本着区别于作家文学的书面特征提出来的,口头性是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显著区别的特征,他们认为民间文学的明显标志,正是那些活在人民口头上的语言艺术特色,只有口头创作与流传才是民间文学必须得方式。李惠芳把口头性称为“永不凝结的优质载体”,她认为,“民间文学的载体,是民众的口头语言,就是这个永不凝固的优质载体,不但赋予了口头文学以物化形态,同时,也源源不绝地给它输送着新的内容,使它永不枯竭,永不凝固,称为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学。”[7]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同时又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并且大部分作品都保存在民众口头上,正所谓“口耳相传”、“口传心授”。正是民间语言有着生动明快,简洁传神,极富有形象性,立体感,具有一种流畅活泼的动态美,因此,更加增添了民间文学的独特魅力。万建中认为,“民间文学作为口头文学,其传播和表演的特点是结合在一起的,民间文学并不是具有表演性,它本身就是表演的,其艺术魅力往往是通过表演传达出来的。”[8]叶舒宪主编的《文化与文本》中认为:“民间文学的表演和创作是同一个过程,创作是以表演的形式来完成的,表演的那一刻伴随着创作。”他认为,“没有表演,生活中就没有民间文学,只有在表演中才能真正的展示民众的文学才能。”[9]鲍曼(Richard Bauman)所说的‘表演’,是交流实践的一种模式(one mode of communicative practice),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技巧和能力的一种展示(display)。[10]在其表演理论中的‘表演’,是为了与以文本为主的方法相对,把表演看成是民间文学生存的必要环境。它侧重于探究在表演进行时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给表演者、听者、研究者带来的影响。[11]例如不同批次的同一调查对象的访谈,受访者对于同一问题的回答就是在表演,就好像现实生活中的单位的面试,面试者不同,而考官却不会变,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表演的过程。
  口头性,这是人们不断传播和接受的常识,它的真意即“口耳相传”,“口头讲述者却直接与听众发生接触,说话总是和对话互动的。一位演说者总是会被打断。从某个角度来看,说者与听众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谁都可以是说者,谁也可以是某一类听众,始终存在着交谈,常常是说不完的句子,也几乎是未完成的叙述。”[12]口头性是一种表演模式,笔者认为还源于口头性的特征使得民间文学具有“活态性”。民间文学作为一种“活”着的文学,与静态的历史文物不同,始终保持着新鲜生命力的文化现象。对于民间文学文本的“活态”性,孟慧英的《活态神话》(1990年),李子贤的《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王国――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深化研究》(1991年),邓敏文《没有王国的王国》等开始注意到民间文学作为动态文学的特质,注意到此文学现象的产生、存在、变化在于其表演过程。关于口头性的表演模式,笔者认为具有唯一性,不可模拟性,就如同我们无法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每一次表演都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即便是在同一地区,同一个表演者面对同一场景、同一受众,由于具体语境,心理感受的差异,他的两次表演也不会完全一样。归根结底,源于民间文学的“活态”性。关于“活态性”,笔者理解为民间文学作为活态的运动艺术,它的时间、场景、气氛,由讲述者、听述者共同构成,其创作产生、传承沿袭、发展演变在于其表演的过程,那么什么是“活态性”呢?贺学军在《从书面到口头:关于民间文学的反思》中是这样解释的,“所谓‘活态’,是指与雅文学、俗文学等书面文学相比,它的‘活’具体表现为4点:1、‘底本’(民间传唱本)是活的――有基本的主题和程式,但没有固定的文字文本;2、表演是活的――每一次都有特色的心境,都有即兴的发挥,都是一种新创造;3、受众是活的――每一次的对象都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对象,在不同的现场,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和创造;4、场景是活的――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变化,至少在时间上的不同,不同的场景对表演者有不同的影响。”他认为,在这四要素中,“演唱(讲)者作为创作主体,最具有才能性,居于核心地位,以他的表演为中心,多维多向,全场联动,形成立体生命场。而民间文学的创作、生存和传承,都是在这个生命场中进行的;离开生命场,它就会损伤、变形,乃至枯萎凋零。”[13]“活态”作为民间文学的本然形态,也是其生命线。董晓萍在《现代民间文艺学讲演录》中提及,“在民俗志环境中,民间文艺特征的静态和动态呈现是不会再同一时期投射在一个社会事实平面上的。”因此,要进行动态和静态的综合研究。
  按照“活态”观念要求我们在做田野调查时对现场要忠实记录,对象不止是表演者,还有受众和场景,关于忠实记录,刘魁立在《民间叙述机理谫论》中感叹道:“口头语言是民间叙事交流的一个根本手段,如果连语言部分也为完全保留,被我们部分的弄丢了或者改造了的话,那我们接触到的这个具体的文本就已经不是原来的文本,而是另外一个文本了。用我们现在常用的话说,实际上是一个格式化了之后的文本。”[14]因为经过那些加工、润饰,大部分文本似乎来自同一个口头传统,甚至根本看不出是来自哪个口头传统。
  归其原委,民间文学是口头文学,笔者认为我们更应该到民间去,在田野中去领会原汁原味、土生土长的民间口头文学,去追随那些民间演艺组织和艺人,对其纯生态的口头演艺程式、习俗等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并根据调查现场区别民间口头文学和作家书面文学,从而真正追寻口头文本的语言程式和时间结构,真正进入民间文学的原生语境,相反的是,现如今,我们更多的是在课堂上研究那些用书面保存的口头文学,从而无法领会口头文学的独特魅力。
  
  
  注释:
  [1]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2]李惠芳:《中国民间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3]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4]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5]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32页。
  [6]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7]李惠芳:《中国民间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8]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9]叶舒宪主编:《文化与文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转引自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杨丽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转引自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1页。
  [12]【英】杰克?古迪:《从口头到书面:故事讲述中的人类学突破》,户晓辉译,《民俗学研究》,2002年第3期。转引自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贺学军:《从书面到口头:关于民间文学的反思》。
  [14]刘魁立:《民间叙述机理谫论》,《免俗研究》,2004年第3期。转引自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参考文献:
  [1]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李惠芳:《中国民间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作者简介:范慧莉(1985―),女,汉族,陕西延安人,硕士,云南大学人文学院10级民俗学专业。

标签:民间文学 田野 口头 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