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西游记素食_西游记里的素食

时间:2019-02-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陈思呈 女,1976年11月生。我想了很久,如何才能在短短的简介里,貌似低调实则显眼地体现我的优势,体现我是一个文武双全、雅俗共赏的人。征求了身边很多人的意见,最后我决定这么写:文能写报纸专栏,武能带自家孩子;雅能读书,俗能上班。
  
   在周星驰的《大话西游》里,猴哥若能保持娱乐心态面对师父,也可以免于自杀。――娱乐心态,有时真的可以救命。
  
   现如今很多素菜馆,喜欢把素菜弄成荤菜的样子,再安个荤菜的名字,比如什么“假鸡翅”“素火腿”“爆炒虾仁”等等,这在我看来,是很没有骨气的行为,素菜就要有素菜的清高和风骨,何必在名字上去巴结荤菜呢?
  
   当人们捧出一碗胡麻饭或者别的什么饭,他们捧的,不是食物,是文化,是审美,是暗号,是灵感。
  
  宝林寺之夜
  
   实话实说,我挺爱看唐僧的?嗦。每当看到他煞有介事地把一件小事翻来覆去说上几遍,仿佛就能看到字后面吴承恩眨着一双狡黠的眼睛。唐僧,真的是一个很有娱乐性的人物。在周星驰的《大话西游》里,猴哥若能保持娱乐心态面对师父,也可以免于自杀。――娱乐心态,有时真的可以救命。
   孙悟空乍到宝林寺便问唐僧,这叫什么庙?如果唐僧简单地回答“不知道”,那岂非太平淡太简单太没文化?太没有为师的尊严?所以唐僧张口来了一通陈述:“我的马蹄才然停住,脚尖还未出镫,就问是什么寺,好没分晓!”
   孙悟空抬扛:“你自幼为僧,文理皆通,门上那般大字,如何不认得?”如果唐僧简单回答“我看不清”,那岂非太平淡太简单太没文化?太没有为师的尊严?所以唐僧张口又来了一通陈述:“泼猢狲说话无知!我才面西催马,被那太阳影射,奈何门虽有字,又被尘垢朦胧,所以未曾看见。”
   相比于这样的对答,周氏《大话西游》里那句“扔到小朋友多不好啊,就算扔不到小朋友,扔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嘛”,不算夸张。
   孙悟空把腰儿躬了一躬,长了二丈余高,用手搌去那门匾上的灰尘,看清了这座寺是“敕建宝林寺”。这时唐僧又有言论:“我进去。你们的嘴脸丑陋,言语粗疏,性刚气傲,倘或冲撞了本处僧人,不容借宿,反为不美。”这里如果拍成电影,我个人建议,可以安排唐僧手持一张光碟当镜子,借着月光顾盼自怜。孙悟空赶紧说:“既如此,请师父进去,不必多言。”猴子有点耐不住性子了,“不必多言”,呵呵。
   结果,借着敕建宝林寺僧官的眼光看来,唐僧的形象却是十分猥琐:光着一个头,穿一领二十五条达摩衣,足下蹬一双拖泥带水的达公鞋,斜倚在那后门首。哈哈,这是绝世高僧吗?很像一个游方骗子。僧官看了唐僧一眼,完全不放在眼里,破口大骂:“道人少打!你岂不知我是僧官,但只有城上来的士夫降香,我方出来迎接。这等个和尚,你怎么多虚少实,报我接他!看他那嘴脸,不是个诚实的,多是云游方上僧,今日天晚,想是要来借宿。我们方丈中,岂容他打搅!教他往前廊下蹲罢了,报我怎么!”
   我们那个自觉顾盼生辉、玉树临风的唐僧,被这一番抢白,还被安排了往前廊下蹲着的命运,自然是很滑稽的,按照国际惯例,唐僧当然就哭了,哭得鼻涕眼泪全出来了,糊在袈裟上了,一边哭一边还絮絮叨叨地回顾了一下生平,引用了诸多谚语俗话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文艺腔小资腔外加愤青腔,说他从小“不曾拜忏吃荤生歹意,看经怀怒坏禅心,又不曾丢瓦抛砖伤佛殿,阿罗脸上剥真金”。他这样遵纪守法,忠于佛祖,为什么好心没好报呢?他都要怀疑他的信仰了。
   既然在徒弟面前夸了口,只好再去求那僧官。说“古人有云,庵观寺院,都是我方上人的馆驿,见山门就有三升米分,你怎么不留我呢?”僧官干脆也拿一句古人的话回他:“老虎进了城,家家都闭门。虽然不咬人,日前坏了名。”“老虎”是指一些行脚僧,这寺里曾接待过一些行脚僧,一住就是七八年头,还干出许多不公的事来:“闲时沿墙抛瓦,闷来壁上扳钉。冷天向火折窗棂,夏日拖门拦径。番布扯为脚带,牙香偷换蔓菁。常将琉璃把油倾,夺碗夺锅赌胜。”
   唐僧一听又哭了,一边又扯起衣角来擦眼泪和鼻涕了,一边在心里用文艺腔将自己的生平再次回顾了一遍之后,硬着头皮走回去。这结果对孙悟空他们来说不意外,孙悟空也表现出格外的宽容,没有马上讥讽师父。
   轮到孙悟空上场了。僧官见孙悟空长得可怕:“就像属螃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吓得赶紧关门,孙悟空打破门窗,还声称他要一千间房子睡觉。
   于是剧情从前倨发展为后恭了:宝林寺里所有的和尚全体出动,打扮整齐,列队欢迎,有的披了袈裟,有的着了偏衫,有的穿着个一口钟直裰,十分穿的,没有长衣服,就把腰裙接起两条披在身上。孙悟空问,和尚,你穿的是什么衣服?和尚忙说爷爷不要打,等我说――这是我们城中化的布,此间没有裁缝,是自家做的个一裹穷。
   我们知道,上级领导来访,底下人就要把面子工程都摆出来。全体员工穿上制服在烈日下等待几小时,结果领导过门而不入,领导很忙,临时改变访问计划――这样的事情也是有的。但这些负责接待的同志们,比起宝林寺的和尚,那就稀松平常了。
   宝林寺的和尚们列队跪在地上不敢起来,声称跪一个月也没什么,只要孙悟空不打。孙悟空说不打,他们这才起身,“抬着唐僧,驮着八戒,挽着沙僧”,一齐进去,“抬着唐僧”倒也罢了,为什么是“驮着八戒”呢?那么胖的八戒,驮?真不敢想。
   唐僧是很有素质的,就说大家都是佛门子弟,都是同事,不要那么客气,僧官――就是前面那个把唐僧惹哭了两次的僧官发言了:“老爷是上国钦差,小和尚有失迎接。今到荒山,奈何俗眼不识尊仪,与老爷邂逅相逢。动问老爷,一路上是吃素?吃荤?”
   这僧官真是令人折服,那一句一路是吃素吃荤更加厉害。唐僧说吃素,他还不相信,说你吃素,但你徒弟应该吃荤吧?确认了人人吃素之后,就以最快速度安排茶饭。
   住宿部那边也没闲着,唐僧这一夜入宿环境是这样的:只见那里面灯火光明,唐僧坐中间,灯下,两班儿,立五百个和尚,都伺候着,不敢撤离。三藏说你们回去吧,我要睡了。众僧绝不敢退。僧官上前,吩咐大众:“服侍老爷安置了再回。”三藏道:“即此就是安置了,就都请回。”大家才依依不舍地散了。
   眼见这样的情形,猪八戒特别不受待见地说出了真理:师父老大不济事,你长那么帅有什么用,只会被别人气得直哭。师兄怎么就有此獐智,教他们这样高规格来接待!唐僧这时没力气?嗦了,用比较简洁的话,概括了一下人间的真理:呆子好不晓礼,鬼也怕恶人,懂不懂?
   宝林寺这一章还有另一些妙趣横生。一开始,话说唐僧在发愁西天真难走,说走了四五年了还没到。孙悟空便答,早哩,早哩,还没有出大门哩。还在堂屋里转呢。回头对猪八戒和沙和尚解释:这青天作屋瓦,日月作窗棂,四山五岳为梁柱,天地犹如一敞厅!
   孙猴子这比喻真大气,《世说新语》里刘伶说,天地是自己的衣服,刘伶的说法带着酒气,略嫌轻佻。孙悟空虽然一向狂妄,这一次却真是有诗意的豪情。
   取经团还各自对月吟诗,唐僧和八戒都有经典之作,这在敝作《那些诗不是白吟的》里面有具体阐述。总之,《西游记》里这些闲章最是好看。宝林寺这一夜,看点多多,从唐僧的笑话,到僧侣人心势利,再到取经团的诗才和哲思,实在是信息密集的一夜啊。
  
  捧出几碗胡麻饭
  ――西游记里的素食
  
   我有一个创业灵感:开一家菜馆,可以叫《西游记》素菜馆,复现《西游记》里出现的菜式,有清之古风,更有民间的诗意。
   菜名就用《西游记》中的原名。现如今很多素菜馆,喜欢把素菜弄成荤菜的样子,再安个荤菜的名字,比如什么“假鸡翅”“素火腿”“爆炒虾仁”等等,这在我看来,是很没有骨气的行为,素菜就要有素菜的清高和风骨,何必在名字上去巴结荤菜呢?这看似给自己增加卖点,其实是以己之短去攀人之长。何况,也太六根不净了。
   我有这个创业灵感,实在是因为《西游记》里的素食看起来很诱人。大概是由于猪八戒贪吃,我觉得《西游记》中对食物还是很重视的。第七十七回,大鹏怪要把唐僧师徒四人调到狮驼国去,还特意准备了三十个会烹煮的,一路上“精米、细面、竹笋、茶芽、香蕈、蘑菇、豆腐、面筋,着他二十里,或三十里,搭下窝铺,安排茶饭,管待唐僧。”也不知咱是否受了猪八戒的感染,光是这些食物名称的罗列,便让人有食欲,两颊生津。
   《西游记》里的素食,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豪华精致型的,一般是皇室或者有钱百姓招待取经团的,也包括资产深厚的妖精的款待,这一类都是“吃一看十的珍馐”。另一类,是质朴原始型,一般是山间猎户、乡野村民的招待,也包括一些和尚道士的工作餐,它们都很简单朴素,但是胜在原汁原味,风味独特。
   设想中,我的镇店招牌套餐菜谱之一,是“朱紫国套餐”。这是属于第一类豪华精致型的。第六十九回朱紫国国王为答谢孙悟空治好他的恶疾,大摆宴席款待师徒四人,其中的素菜是:“几样香汤饼,数次透酥糖。滑软黄粱饭,清新菇米糊。色色粉汤香又辣,般般添换美还甜。”
   这几样素菜看起来第一感觉是很好吃,第二感觉却是迷惑。什么叫香汤饼?又是汤又是饼,这两种物质形态完全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我们简直无法想象是个什么形状了。又什么叫“数次透酥糖”?也许“数次透”是指一种制作过程,用于形容其“酥”的程度?或者是有一种糖就叫“透酥糖”?那么“清新菇米糊”呢?“菇米”应该是某种“糊”的材料,清新是形容它吧?总之,都是闻所未闻的食物。在我的素食馆开张之前,这些食物具体怎样大可不求甚解,但它们的美味和风味,却似乎是毋庸置疑的。
   镇店招牌套餐菜谱之二,是“刘太保家宴套餐”。这是属于第二类质朴原始型。唐僧被刘太保邀请到家里去后,声称自己吃素,为难死刘太保了。幸好刘太保有个深具生活智慧的老妈,她伺弄一通之后,捧出了这么几道菜:“将些山地榆树叶子,着水煎作茶汤;然后又将些黄粱粟米,煮起饭来,又把些干菜煮熟,盛了两碗,拿出来铺在桌上。”并声称这些都是“极洁极净的茶饭”。
   这几样菜式的诱人之处,也跟当时大难过后的平安气氛有关。其实,山地榆叶是什么味道,我们并没有尝过,但是它首先肯定十分天然、清香。家中的干菜亦然。而“黄粱粟米”,光是那黄澄澄的颜色便足以叫人心驰了。
   《西游记》中有两个盛宴特别难忘。第一个是,唐僧被艾叶花皮豹子精捉进“隐雾山折岳连环洞”里去,绑在后园树上,他的“难友”是一个樵夫。说到家中老母无人奉养,樵夫与唐僧相对落泪。后来,孙悟空救了唐僧,就顺便把樵夫救出来,樵夫是知恩图报之人,盛情款待了他们一餐。
  尽管樵子说“山间实是寒薄,没什么香蕈、蘑菇、川椒、大料,只是几品野菜奉献老爷”,但罗列在眼前的,却是这样丰富的山珍野味:
   嫩焯黄花菜,酸?白鼓丁,浮蔷马齿苋,江荠雁肠英。燕子不来香且嫩,芽儿拳小脆还青。烂煮马蓝头,白漉狗脚迹。猫耳朵,野落荜,灰条熟烂能中吃;剪刀股,牛塘上,倒灌窝螺扫帚荠。碎米荠,莴菜荠,几品青香又滑腻。油炒乌英花,菱科甚可夸;蒲根菜并茭儿菜,四般近水实清华。看麦娘,娇且佳;破破纳,不穿他;苦麻台下藩蓠架。雀儿绵单,猢狲脚迹;油灼灼煎来只好吃。斜蒿青蒿抱娘蒿;灯娥儿飞上板荞荞。羊耳秃,枸杞头,加上乌蓝不用油。几般野菜一餐饭,樵子虔心为酬谢!
   乖乖不得了,若把这一份菜谱抄在我的素菜馆的墙上,琅琅上口,芳香留颊,定有一股山野风情直扑面而来。有顾客推门而入,声称要一份“油炒乌英花”,另一个随脚而进,说那我就要一份“菱科甚可夸”。这一个说,上一份“猫耳朵,野落荜,灰条熟烂能中吃”,那一个说,我要“羊耳秃,枸杞头,加上乌蓝不用油”……啧啧,这里容我沉默一下,设想一下那个繁荣场景。
   另一个盛宴是“半截观音”金鼻白毛老鼠精的款待。具体如下:垒钿桌上,有异样珍馐;篾竹盘中,盛稀奇素物。林檎、橄榄、莲肉、葡萄、榧、柰、榛、松、荔枝、龙眼、山栗、风菱、枣儿、柿子、胡桃、银杏、金橘、香橙、果子随山有,蔬菜更时新:豆腐、面筋、木耳、鲜笋、蘑菇、香蕈、山药、黄精。石花菜、黄花菜,青油煎炒;扁豆角、豇豆角,熟酱调成。王瓜、瓠子、白果、蔓菁。镟皮茄子鹌鹑做,剔种冬瓜方旦名。烂煨芋头糖拌着,白煮萝卜醋浇烹。椒姜辛辣般般美,咸淡调和色色平。
   白鼠精这场素宴是用心良苦,怕洞中水不洁净,特意命小妖到山头上取“阴阳交媾的净水”,这一素宴就是成亲宴,当然白鼠精是没法遂愿的,这个先不表。
   可以这么说,隐雾山樵夫那场山珍素宴是男性的,而无底洞白鼠精这一宴是女性的。前者很有乡野的原始风貌,后者呢,你看“镟皮茄子鹌鹑做,剔种冬瓜方旦名”,都是属于精工细作的,一道菜里有几种材料几道工序,做法十分曲折。另外,水果繁多,也有女性特点,清雅。
   隐雾山樵夫的素宴比较偏向北方风味,像“烂煮马蓝头,白漉狗脚迹”,简单里带着豪爽,烂煮!无底洞白鼠精的素宴则偏向南方风味,“烂煨芋头糖拌着”,比隐雾山樵夫那个“烂煮”,一个“煨”字多了几分绵延婉约。
   说到女性特点的素宴,想到西梁女儿国国王的宴请。那一宴,最令人难忘的不是食物本身,倒是餐具酒杯。确实,好马还需好鞍配,器皿是很重要的,普通无奇的食物装在美丽的餐具里,也会显得诱人。白骨精化成的那个姑娘,左手提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一个绿瓷瓶儿。青砂罐儿里是香米饭,绿瓷瓶儿里是炒面筋。香米饭和炒面筋不是什么稀罕物,但这么一包装,就显得余韵无穷。
   西梁女儿国的酒器就很极致了,“鹦鹉杯、鸬鹚杓、金叵罗、银凿落、玻璃盏、水晶盆、蓬莱碗、琥珀钟”,琳琅满目,金庸估计在这里得到过灵感,所以他在《笑傲江湖》里借祖千秋之言,大讲酒浆和酒具之间那许多讲究:喝汾酒当用玉杯,喝关外白酒用犀角杯,葡萄酒用夜光杯,高粱美酒须用青铜酒爵,上佳米酒当用大斗饮之,百草美酒须用古藤杯,梨花酒用翡翠杯,玉露酒当用琉璃杯,而饮绍兴状元红则用古瓷杯,最好是北宋瓷杯,南宋瓷杯勉强可用,但已有衰败气象,至于元瓷,则不免粗俗……
   中国文化里的审美精神,往往在食物和食具里体现出来。简简单单一道菜,中国人有奇多的说道,这个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常常在食物里,也有身份的象征,比如第二十一回“苍头献茶,茶罢,捧出几碗胡麻饭”,胡麻饭其实就是芝麻饭,胡麻饭常为道教人士所看重,逐成为仙家佳品。这里的“捧出几碗胡麻饭”,含义其实是说明孙悟空一行遇到的是仙人。果然,那一家庄院,是护法伽蓝点化的。
   当人们捧出一碗胡麻饭或者别的什么饭,他们捧的,不是食物,是文化,是审美,是暗号,是灵感。
  
  后记:
  
  关门读西游,家中岁月长
  
   总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西游记》来写?大概很多人认为,《西游记》的读者对象多数是儿童或男人,前者看的是动画片、连环画、六小龄童版的电视连续剧,后者看的倒是原著,但经常从阴谋论、政治学等角度去看。
   说起来确实要托儿子的福,孙悟空是他人生第一个偶像,作为慈母界劳模,我重读《西游记》之余,还将妖怪们使用的兵器整理成儿歌形式,如:黑风山黑风洞里的黑熊怪,他戳一杆黑缨枪;黄风岭黄风洞里的黄风怪,戳一杆三股钢叉。黑水河里的小鼍龙,拿的是竹节钢鞭;通天河里的金鱼精,持个九瓣赤铜锤。金兜山金兜洞那个青牛怪,一把点钢枪;清华庄清华洞那个白鹿精,一根蟠龙拐。祭赛国的九头虫,一把月牙铲;朱紫国的赛太岁,一对紫金铃。猱狮精抡一根铁蒺藜,雪狮精使一条三棱锏。……*&%&……¥……&#
   古人诚不我欺,《西游记》的读者,确实是从八个月到一百零八岁,就是传说中的“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啥啥啥”。有人从中看出儒道释的抑此扬彼,有人从中看出权势相争、职场规则,有人看到取经过程其实是一个天大的阴谋,也有人看中华文化,有人看宗教超越,有人看俗世智慧,有人看神圣激情……甚至文盲如我儿子者,都可以从中看兵器种种,看妖怪变脸变形。
   很多《西游》迷很反感“《西游记》是一部优秀的儿童读物”这种说法,但我认为,说它是一部优秀儿童读物,并不是贬低之语,就如吴承恩自己所写:“漫说些痴话,赚他儿女辈,乱惊猜。”(《送我入门来》)――也许这正是《西游记》诞生最初的原因。想想春日迟迟,或者夏夜悠长,再或冬晚围炉,对儿女辈讲述一个亦幻亦魔的热闹世界,让他们去乱惊猜,忘记今夕何夕,真是想呼一壶小酒来配的大好心情。
   我甚至觉得很多伟大小说,诞生的最初都不外乎于此,只是一种娱乐的儿童的心态,想塑造一个与“此时此地”大不相同的世界,让你去乱惊猜,忘记今夕何夕,而在那儿童式的创造里,伟大产生了。
   但它确实不仅是一部简单的儿童读物。觉得这部小说太简单的人,也许是受了那些无厘头的人物形象的误导。另外,也因为其情节模式看起来很雷同,总是师徒遇了难,然后又脱了难,然后继续遇了难,然后继续脱了难……如是者八十一次。
   台湾学者龚鹏程写过这个问题。他年轻时参加古典四书改写工作,初以为《西游记》文甚平浅,改写起来很容易,后来才知大不然。“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情节段落,照着原书的大体架构去改写,却越写越气馁。文字之转折、情节意象之变换,要到这个时候才翕然叹服,觉得原作真有鬼神不测之妙。我们勉强追蹑,犹如在地上追着天空苍鹰的影子在跑,步法散乱,气喘吁吁。好不容易才写完,觉得受益匪浅,功力大进。”
   我与龚先生深有同感。这本书中的文章,我几乎每篇都写了两次。第一次是两年前写的,在报上开了个“大话西游”的系列;两年后结集前,一一重看,有不少“悔少作”处,于是多数又重写一遍。这个过程,像龚先生所言,内力的增进是一收获,深入探索的快乐,更令我流连。西游记的曲径通幽处,正是奇妙所在。
   在我看来,西游记中的很多人物都有隐喻的意义。比如唐僧,这个形象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可以怎样表演,以慈悲为名义,置真理于度外。比如孙悟空,他是重名不重利的、崇尚“能者多劳”规则的工作狂;而猪八戒与孙悟空相反,他是一个懒人。逞强者让人害怕地走远,示弱者却让人愉快地走近,所以猪八戒的人缘比孙悟空好。比如哪吒,他的“剔骨还肉”隐喻的是与父母关系的彻底破裂;而红孩儿,从独立门户到被观音收服,隐喻的是一个叛逆赌狠的青春少年如何变成一个靠谱的成年人。又比如沙僧,我说他是现在流行的“三不男人”,不过不是情场上的,而是职场上的。“真假美猴王”讲的是一个“山寨”的故事;猪八戒对高翠兰的爱情呢,可以看作某一类“中用不中看”的感情的象征;高太公则隐喻某一类典型的“丈人心理”……
   所以,我这样看《西游记》:看那些妖精神仙们充满凡人气息的一场场争闹,他们时时彰显我们所熟悉的人性,让我觉得,这位像你,那位像我,那那位又像他。有时,漫画式的趣怪让人在失笑之余又隐隐心酸,有时,无厘头的吵架里其实有大智慧,又有时,夸张的情节里大有民间的诗意。
   我爱看猪八戒和孙悟空吵架,唐和尚出丑,沙和尚和事。也爱看老妖怪糊涂,女妖怪机巧,小妖怪憨痴。更爱看山林野味,明清俚语,西行路上各地风情。
   如此这般,有了这本小书。但愿你打开它时,能重现江湖心情和静好时光的交叠。
   (全文完)

标签:西游记 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