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发言稿 > 正文

[谈有效教学之阅读兴趣的有效激发]有效教学使教学真正有效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的兴趣源自于具体情境,课堂教学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中,作为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有意识地自觉培养自己的语感,加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达到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目的。
  一、教师主动参与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自身应加强阅读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做出示范。在课堂上,教师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惟妙惟肖的表情进行朗读,能把学生凝聚到自己的周围,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的亲身示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个初夏下午的第一节语文课,天气闷热,教室里四把吊扇都开到了最大,学生们享受着徐徐凉风,无精打采地坐着,一个个昏昏欲睡,这个样子怎样上课呢?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灵机一动,大声地说:“同学们,老师给大家朗读一段课文。”学生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以前可都是我们读给老师听的!我调整一下情绪,声情并茂地把将要讲的课文《鸟的天堂》的中关于“近看榕树”读了一遍,学生都被我的朗读吸引住了,全班一片寂静,我大声地说:“来点掌声!”学生先是一愣,接着全班响了热烈的掌声,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我说:“其实你们可以读得比老师更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学生都跃跃欲试,个个精神饱满地跟老师朗读课文……
  二、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学习的第一场所,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效果。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应牢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要永远怀着爱心进课堂,面带笑容进课堂,满怀热忱地组织教学,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教师的言行举止,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眼神,都可能影响课堂气氛,对学生的阅读产生影响。有一位严厉的教师新接了一个班级,第一次上课,他定了一个段落让学生朗读,话音刚落,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手,甚至有个别学生站起来,还有不少学生大声嚷道:“我,我,我……”“我来,我来……”“我读,我读……”这位教师眉头一皱,大声呵斥:“吵什么吵,还有没有课堂纪律?坐下来举手,老师点谁谁朗读。”学生吓了一跳,都愁眉苦脸地低下了头,坐了下来,课堂安静了,教师严厉的目光又把教室巡视了一圈子,才点了一个学生朗读。接下来的课,这位教师都不断强调纪律,严厉要求学生。不久,教师的威信树立起来了,可这个本来十分活跃、喜欢阅读的班级却变得一片沉寂……
  三、创设竞争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布鲁纳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学生的特点是争强好胜,渴望表现自己。因此,在阅读训练中,针对学生,教师可适当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提供竞争机会,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己,以激发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指定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男女之间进行阅读比赛,看看谁读得好。另外结合教材内容,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搞一些课外知识延伸小竞赛,如朗读、朗诵、演讲、讲故事、猜谜语、背格言警句、介绍名胜古迹等等,看看谁讲得好。把竞争带入语文课堂,利用学生好胜不服输的心理年龄特点,在教师的引导调动下便可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适合学生的竞争气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竞争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四、选择阅读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分精读和略读,精读就是重要内容重点读,是阅读的主体,精读要“细嚼慢咽”,要多动脑筋,要反反复复地读,加上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独立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略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主要靠学生在运用精读文章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用较快速度进行阅读,了解大致的内容,并在读中渐渐学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无论是精读还是略读,都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许多学生的阅读是“快餐式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注重于书中的故事情节,完全忽略了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句段,读完后收效甚微。所以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回过头来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再次朗读,用心体悟,并学以致用。长此以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大有帮助。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适于学生心理的教学情境,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能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课文内容及情感,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只要教师有心而为之,课堂阅读将精彩纷呈。
  (责编 张敬亚)

标签:激发 兴趣 教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