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感言感想 > 正文

莆田妈祖【莆田妈祖民俗舞蹈初探】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随着滚滚东逝的长江之水,随着渐行渐远的历史车轮,时代的更替使得千古风流人物大都已烟消云散。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林默这个聪慧善良、乐善好施的渔家女孩的地位被不断升格,由民间一女子到“夫人”、“妃”进而到“天妃”、“天母”,最后衍进到“庇民广济”的“天上圣母”,关于她的信仰内容也被不断补充扩大。这种由人到神的次第飞升既是朝廷褒奖册封的作用,又是百姓的民意使然,而她的神力在善良人们的美好愿望下,从拯救渔民于海难之中的海之神逐渐成为法力无边、尽善尽美、救苦救难的女神。一、妈祖文化
  (一)、妈祖信仰和妈祖文化
  妈祖信仰是妈祖美德的升华和传播,是人类的情感寄托。它是在一个长期复杂的特定历史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广大信众崇拜和追求的妈祖精神。妈祖的许多美好传说经过艺术的演绎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反映人类“真、善、美”追求的妈祖文化。《湄洲日报》曾发表一篇题为《妈祖文化》的文章,文中写道:“妈祖文化,是以妈祖信仰为本质特征、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巨大辐射作用的独立文化形态。”经过千年的传播演绎,妈祖文化已走出单纯的民间信仰殿堂而形成了一种影响广泛的民俗文化,涉及政治、外交、经济、军事、贸易、宗教、艺术等诸多领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和华夏文明的组成部分。她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涉及宗教史、民俗史、文学史、艺术史等许多学科。妈祖信仰及其形成的民俗活动也成为妈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妈祖祭典等。(二)、 妈祖文化与妈祖民俗舞蹈
  妈祖文化对莆田百姓的影响深远,它深入莆仙地区百姓的心中,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妈祖文化与社会生活诸领域的广泛联系,丰富多样的生活内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舞蹈。人们通过舞蹈的形式体现了他们对妈祖的敬仰虔诚之心。妈祖民俗舞蹈的研究对于莆田民俗文化艺术史,理解莆田民俗文化的基本特质,探究莆田人民的传统心理结构、审美倾向和美学思想都具有一定的贡献和意义。妈祖信仰在性质上属于民间信仰,与妈祖文化相结合的妈祖舞蹈,其性质是民俗舞蹈。妈祖民俗舞蹈是妈祖民俗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常常在妈祖的祭祀活动(如农历三月二十三的妈祖诞辰节、九月初九的妈祖升天节)和节日庆典(如正月十五元宵节)上表演。妈祖民俗舞蹈的历史久远,发展至今已有上千年,它的舞蹈种类多样,表现形式丰富,伴随着民俗活动的丰富而发展。各舞蹈的风格有所区别,各有特色,在妈祖活动中起着特定的作用,如为妈祖出游进行开道、护神、娱神等,因此十分重要。二、妈祖民俗舞蹈
  妈祖民俗舞蹈,顾名思义就是与妈祖文化相结合,在妈祖活动中表演的民俗舞蹈。妈祖民俗舞蹈虽然历经千年,但是在历代人的不断努力掌握和传承下,它还是较完整的被保留下来,在大体上也保持其原始面貌和风格。只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些细节被人们所忽略了,一些要求已不那么严格,程序也不那么繁琐了,并且吸收进了新东西以促使其具有生命力,否则会被新一代人所抛弃。目前,只有一些老艺人和少数文化干事在关注妈祖民俗舞蹈的传承。很多熟悉舞蹈的老艺人已经过世,知道细节方面的人越来越少,因此对它的研究是必要的。对妈祖民俗舞蹈的研究可以记录下它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保持原有的风貌,有了文字的记载,为今后的流传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障。妈祖民俗舞蹈的整体风格特征是粗犷有力,舞姿神气威武,跳和跑居多,动作灵活。它的审美追求与一般舞蹈以“美”为目的所不同,例如耍刀轿舞、皂隶摆舞。由于它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在祭祀活动中开道、护神的作用使它必须要给人威严、肃穆凛然的感觉,让观众对其产生敬畏之情,因此它的舞姿较其它舞种来说并不很优美,还带有一些“巫祝”的色彩,通过舞蹈来达到驱邪除恶的目的。妈祖民俗舞蹈有耍刀轿、棕轿舞等,舞蹈皂隶摆在有接驾的妈祖宫庙前也可以欣赏到。(一)、耍刀轿
  耍刀轿是莆仙地区特有的舞蹈形式,它扮演陪神,是表现陪神驱妖辟邪的举动,主要功用是在妈祖主神出游时为其护神,而出游的队伍由妈祖主神像、各种陪神像、乩童和卤簿队伍组成。乩童就是耍刀轿的表演者,代表神,扮演的是陪神的替身。由宫庙中的长老从年轻力壮的青年人中挑选出来,表演前要先沐浴净身。
  1、外形特征
  刀轿的外观与旧时的坐轿很相似,两旁有粗长的轿杠供轿夫抬轿。奇特之处在座椅上插满了锋利的刀。靠背有三根竖插的刀,左右扶手处各放置两把相互交叉的刀,呈“×”状,椅面上和脚蹬的地方也各有三把刀。刀刃全部向上,朝着表演者。扮演乩童的表演者上身穿红色肚兜,下身着红色短裤,腿上束着绑腿,赤足,双手持三角令旗。人坐上刀轿以后,底座、背靠、脚踩的都是刀。表演之前还要将这些刀磨得很锋利,越锋利越好。此外,在刀轿的靠背和扶手的两端都雕着龙头,轿上还插着三角令旗。
  2、表演内容
  表演前先在刀刃上贴上从宫庙中求来的“神符”,表演者进庙里请出妈祖神像,然后坐上刀轿,由数名精壮青年轿夫抬着。一行人、神像浩浩荡荡开始出游。在出游途中,表演者是一直坐在刀轿上的,双手挥动令旗,一路“驱妖辟邪”。当队伍行至接驾广场时,乩童下刀轿开始表演。右手持剑,左手拿旗,脱下头上的将军冠帽。铜锣、鼓、钹齐奏。广场中央放置着卤簿道具,表演时以它为圆心进行表演。
  表演有三个内容:(1)、轿夫前倾后仰的一个个抬出众陪神像,上下晃动,左右摇摆,绕着场中央奔跑,乩童随其后舞动。(2)、乩童坐在刀轿上,抬轿的人上下摆动轿身绕着场中心奔跑,乩童还要前倾后仰,起身重重的坐下,随着刀轿的来回颠簸让刀在身上割出一道道血印。(3)、年轻人再抬出妈祖神像上下摇晃着绕场两周奔跑,乩童随其后舞动。其中第1、3部分是在地上蹈,第2部分是在轿上舞。
  3、动作形态
  走步前准备动作为原地右脚踏地两次后迈出,身体为欲前先后,即走步前身体先后仰再往外走。脚上动作是两步一跳,右脚起步,走两步吸右腿,左腿为主力腿往上跳。抬右脚上跳的同时两手上举交叉旗,置于头部前上方。当走步时,两旗交叉放下。也有两步二跳,即走两步左脚连续快速跳两次。三角旗可交叉,可两手同时顺时针或逆时针绕,也可单手顺时针或逆时针绕。
  4、音乐节奏
  节奏为四拍子:昌 昌 昌 昌┃昌 昌 昌昌 昌┃,表演时鼓点快速敲击,一组表演完以后鼓点减速变缓慢。(二)、棕轿舞
  棕轿舞是莆仙元宵节的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一般都在妈祖庙前或妈祖出游时暂时驻驾的那户户主门前的场子上进行。它分为两部分:18个壮汉抬棕轿摇摆而舞,9名男童穿插其中跳山后花。棕轿舞虽沿袭千年,但摆棕轿形式与舞步变化不大,此舞源于古代中原地区。
  1、外形特征
  轿为木色,轿顶饰棕片,扎有棕丝,故名棕轿。轿杠只有一根,由两人前后手抬。棕轿舞有跳棕轿和摆棕轿两种。9位男童身穿蓝衣,手执9支三角小旗,18位壮汉裸着上身,穿着短裤,下腿扎着红色的绣有各种图案的脚令(护套),腰扎宽带。男童所执三角小旗,为红面黄边加一条白带。其中有一面为领头旗,领头旗上写着大大的“令”,其他令旗写着“军令”。
  2、表演内容
  表演时,在广场上,将木柴堆成三鼎足或梅花形,点起火堆,堆旁有几个人敲锣打鼓。摆棕轿的表演是每把棕轿有两位壮汉高抬于头上,随一持红旗的壮汉,由慢而快,边跑边跳越火堆。在锣鼓声中,一对对青年抬着一把把棕轿沿火堆穿梭,将棕轿左右摇摆,不时上下翻动,穿梭的花样也有变化,较常见的有草绳形、菱形。
  跳山后花的9名男童是从当地自愿参加的孩子中挑选出来的。它的表演种类有12种,每换一次都要将旗子靠近篝火喊一声。表演的队形有好听的名字,如五角火坛剪、六坛亭、六角跳火坛(剪)和乌龟脱壳等。这些丰富多样的队形图,据岛上百姓从前流传下的说法是妈祖托梦给生人的图谱。
  3、动作形态
  跳山后花:两人跳时围着篝火越跳越近,换方向之前两旗需交叉打一下。当表演结束时,所有的旗子伸向篝火相互拍打一次。
  舞蹈动作为四拍子。第一个四拍是:第一拍右腿往外跳,双手竖举着令旗靠在右肩上。第二拍左脚跳到右脚外,两脚呈交叉姿势,双手竖举着令旗置于面前。第三拍是右脚屈膝原地并腿跳。第四拍原地不动。第二个四拍是:第一拍左腿往外跳,双手竖举着令旗靠在左肩上。第二拍右脚跳到左脚外,两脚呈交叉姿势,双手横拿着令旗置于头顶。第三拍是左脚屈膝原地并腿跳,令旗由横拿到竖拿置于右肩上。第四拍原地不动。整个舞蹈动作重复进行,配合着队形变化,整个队形要持续两个小时左右。
  摆棕轿的舞蹈形态夸张灵活,跳山后花的舞蹈形态轻快活泼,队形丰富多样,动静结合。小孩举小旗在前面摆、跳、舞,壮汉抬着棕轿按节律在后面翻、倒、举。表演者需配合默契,并且手脚配合协调,随着鼓点节奏整齐一致。
  4、音乐节奏
  舞蹈节奏型为四拍子:哐 哐 哐 哐┃哐 哐 哐 哐。(三)、皂隶摆
  皂隶摆舞属于中国古代民间一种驱妖除邪的舞蹈,古称“乡人傩”,是一种武舞。《左传》曰:“士臣兴、皂臣兴、兴臣隶”。后来通称役于官署,出司呵殿,执杖而立者为皂隶,后演变成为民间传统元宵节目。以太师、大人等武身之类的神祗出巡排列呈十警?八班?皂隶之仪仗。与耍刀轿、棕轿舞所不同的是,它并不属于妈祖文化所独有的。原先只为敬武神所跳,后来在出巡中路过每个宫庙,有接驾的就有跳,因此我们在妈祖庙前也能看到这个舞蹈。此舞源于何时已无从可考,清代至民国时期较为风行,50年代在乡村元宵节出现,60-70年代被禁止,80-90年代又出现了。
  1、形态特征
  扮皂隶为四个人(古时为八人)。其装饰是:头戴平顶将军帽,扎上红布巾,插一副一尺长金色纸花,脸罩假面具,制作为眼睛大、鼻孔小,蓝?绿(黑)?红?黄的四种颜色,分长舌、歪嘴各两个面具。身着蓝衣红裤,足穿草鞋,扎腰绑腿,手执刑杖(毛竹片),威武神气。指挥的旗牌官头戴满清帽(帽带孔雀尾),身穿满清服,手里拿着令牌。
  2、表演内容
  每于出宫入衙或接驾场面必四人列队,左右对仗,手舞足蹈。在神驾之前四人扮皂隶,作两对而行。起舞之时,各人右手平举竹片,左脚踩地,低头弯腰,吸气丹田,随即挺身举首,大眼翻动,鼻孔冒气,俱各相对作揖,继而转身相背,移步前进,表演动作整齐一致。在行进中,每对在左方的将右手齐腰向后弯曲,左手持木棍伸出头上,将身向内一摆;在右方的将左手齐腰向后弯曲,右手持木棍伸出头上,将身向内一摆,摆时两人相对而视,喊“耀武扬威”。接着两人成背对背,在左方的将右手抵达左手,左手挨右手,身向外一摆而喊;在右方的将左手抵达右手,右手挨左手,身向外一摆而喊。全队就这样且行且摆且喊,约二三十步而止,算是舞了一次,以后可反复多次。舞蹈开始、结束、起驾都由旗牌官指挥。
  3、动作特点
  舞姿粗犷有力,舞态神气,肃穆凛然,整齐一致。这些特点能令观看之人生畏回避,纷纷让开通道。
  4、音乐节奏
  皂隶摆无音乐鼓点伴奏,全凭表演者的熟练掌握和默契的配合。

标签:妈祖 莆田 初探 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