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孔子的教育思想看当代教师职业素养_孔子的教育思想

时间:2019-02-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 育的质量。新世纪新挑战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日益增长,而优质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点。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第一人,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作为孔子言行的记录,其中记载了很多为师所应具备的德、业、学、识、品、行等诸方面的要求,如“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等等,这些传统理论和实践经验是今天的师德建设中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传统师德的精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我们启示与借鉴。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格,是一种崇高的修养和精神境界,也是孔子对为人师者所提出来的第一要求。“学而不厌”要求教师要有谦虚好学的品格。古人非常重视广博的知识对一名好教师的重要性,知识的不断积累与更新是为师的先决条件,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常言道: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要教给学生丰富的、有用的科学知识,教师自身必须具有真知灼见、真才实学,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本领。因而,教师要锐意进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正如孔子所提出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此,学识才会广博,智慧才可明达。
   “诲人不倦”是教师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的写照。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这尤其需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孔子本人就是敬业的典范,孔子一生的清贫尽人皆知,凭他的学识和声望,完全可以谋得大富大贵的生活,可他却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立志从教40载,其“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对传承孔子学说做出了重要贡献。孔子晚年整理“六经”,把其全部的学识和 才能无所保留地奉献给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事业,文化生存的悲情与个体生命的感受合而为一,维持和延续“斯文”,已成为孔子生命价值的全部。这是一条多么艰辛的漫漫人生之路啊!但孔子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对文化教育事业的追求与忠诚,这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境界,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师德风范。他的弟子子贡称道夫子:“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对此孔子还谦虚道:“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 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问学求实的探索精神。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并勇于钻研,开拓进取。做学问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学问是 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对于一位教师来说,他必须耐得住寂寞和清贫,能够抵住外面浮华的世界,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做学问,不能浮躁,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毅 力和坚韧,两千年前的孔子难道不是我们今天“为师”之人的典范吗?
   关爱学生,爱护和关心学生是传统师德的重要内容。孔子最早提出“仁爱”原则,孔子认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心中一定是充满爱的,反映在师生关系上,就是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孔子本人就是这样的典范。孔子之爱首先表现在不隐其学。他倾其所能全力教育学生,对知识毫无保留,正如他所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之爱还表现在对弟子的尊重与严格。孔子从不吝啬对弟子的赞美,也从不掩饰对弟子的批评,总是一语中的地指出弟子们的优缺点,鼓励他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弟子们寄予厚望:“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孔子之爱还表现在有教无类上。他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认为,人有贵贱之分,但不能因为鄙贱而不教,应该一视同仁。
   孔子与弟子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孔子的弟子冉伯牛生病了,孔子亲自去探望他,他的得意门生颜回死了,他痛哭不已,并说“天丧予!天丧予!”。正因为孔子爱护学生,真诚无私地对待每个学生,才使得师生之间情深意笃,赢得了弟子们深深的敬意:“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同样是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教育是爱的共鸣,鲁迅先生曾说:“教育根植于爱。”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那就是空洞的说教。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 动过程,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智育的发展关系极大。只有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师生之间才能进行心灵的沟通。师爱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一种鞭策和激励,都会给学生带来希望和信心。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着宽容厚爱之心,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教书育人实际上就是一门用爱谱曲、用心描画的艺术。能否打开学生的心扉,取得学生的信任,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的结果,爱是首要条件,这种爱源于教师的心灵深处。只有热爱学生和尊重学生才能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善于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真诚地赏识他们。但爱不等于迁就,不等于纵容,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严格地要求学生,严慈相济,严中见爱,才会被学生理解和尊重。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不分远近亲疏喜恶偏好,对所有的学生充满仁爱之心,并竭尽全力,使学生成为有用之才。
   修己安人,为人师表传统师德非常注重教师个人的德性修养,强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关于学习,孔子曾说过这么一个原则:“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之学阐明了学习的第一要义在于培养个体人格,而不是为了追求富贵名利,沽名钓誉。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唯有成己,方能成人、成物,“修己以安人”。作为老师,姑且不论你的学问水平有多高,首先就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出表率,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的就是若想正人必先正己,“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态度,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留下痕迹,因此,教师的言行、品德非常重要。
   为人师表,贵在自觉,孔子一直强调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强调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多宽容他人,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以躬身反省的精神为依托,才能自然表现出谦敬的待人接物的态度。
   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注意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最好途径,在教学中变教师被动教为学生主动学,积极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孔子可以说是我国古代首创启发式教学法的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在教学中必须使受教者先发生困难,有求知的动机,然后再去启发他,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会好。孔子对学生循循善诱,或提问、或讨论、或品评人物事件,适时诱导,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能“闻一以知十。”他的学生颜渊赞叹他:“夫子循循善诱人”,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欲罢不能”之势。
   不仅如此,孔子还非常注意因材施教。孔子对其弟子的特点了如指掌,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将其弟子们按其特长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类,因人而异,分别施教,弘扬个性,最终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用之才。如孔门弟子子路以好勇耿直,性急直言而著称,颇有治理政事的才能,所以在孔子师徒居卫时,子路做过卫国的蒲邑大夫,治蒲三年,井然有序,深得孔子的赞赏。孔子说交给子路一个大国,他也可以使这个国家富裕起来。
   这一点给教师的启示就是要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开放式教育。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 功近利,只看眼前,不顾将来,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而忽视学生人格培养。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从群体型到个性型的转变,从权威型向民主型的转变。现代教育理念应立足于学生的成长,不必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而应着重学生有差异的发 展,把学生的个性多样化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孔子一生不仅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渊博的学识赢得学生的钦佩,并以其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赢得后人的敬重。《论语》留给后人的为师艺术也在不断地 浸润着教师的心灵。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一个道德高尚的贤者,一个知识渊博的智者,一个讲究艺术的能者,一个心中有爱的仁者。作为贤者,要讲奉献;作为智 者,要讲学习;作为能者,要讲创造;作为仁者,要讲人和。教师,做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应该努力朝着贤者、智者、能者、仁者的方向前进。

标签:孔子 素养 教师职业 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