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答案 > 正文

小学阶段开展剪纸教学的思考_幼儿剪纸阶段特点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剪纸是中国传统的的艺术,如何结合小学生学习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剪纸教学活动?笔者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探索出情感参与、课堂示范、自主发现、游戏贯穿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兴趣小组、假日小队等形式进行了课外的延伸和拓展,发现实践体验、学以致用、利用网络等方法,能给剪纸教学给力的延伸和补充。
  关键词 剪纸教学 课堂 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3-0079-02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广受大众所喜爱的艺术形式,也是小学艺术、美术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它制作材料、工具极其普通,制作方法方便简单,集审美与实用于一身,深受学生的欢迎。
  在剪纸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对剪纸活动有天然的兴趣。学生乐于剪一些“自己喜欢的”“经过努力能剪成功”的作品,但如果碰到难度过高或者题材远离学生生活的剪纸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受打击。因此,剪纸教学中老师提供的剪纸图案必须和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剪纸能力相适应,剪纸内容不能繁、难、偏、旧。
  一、立足课堂,启迪智慧
  我将各种较抽象的概念和方法贯穿于具体形象的操作之中,注重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让他们去发现、探索,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剪纸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1.情感参与法
  新课程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提高到了突出的地位,调动学生情感参与,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四年级《喜气洋洋》一课中,我组织学生利用生活实际,通过记忆和观看图片,体会在我们身边的,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喜庆场面。思考:在这些喜庆的日子里,什么东西被我们中国人广泛使用,烘托喜庆氛围?当然,大红的“?”字被学生纷纷脱口而出,结婚的情景也历历在目了。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氛围下,学剪“?”字当然也水到渠成了。
  2.课堂示范法
  为了使学生快速学会剪纸的操作过程和方法,我从简单常用、趣味性强、装饰味浓的范品中着手:(1)对称式,如剪“?”字;(2)自由式,如第八册教材的《孙悟空》;(3)花边式。
  剪纸的关键在于反复折叠剪刻,图案形象美主要在于“对称”和“连续”。如一朵简单的小花只要连续反复多次折、叠、画、剪,即可成为一条漂亮的花边图案;《花篮》和《小女孩》上的装饰也是用不起眼的波纹经线,经过对折、画、剪,就成为美丽的图案。而在示范过程时,我们也用比学生大三、四倍的示范纸在黑板上将“说”(方法)、“折”(折纸方法)、“画”(轮廓画法)、“剪”(剪刻方法)、“贴”(贴在对比强烈的纸上)等五个具体操作过程一一示范,让每位学生都看清剪纸的方法技巧,并一环扣一环地跟着画剪。这些方法既直观又简练,学生看得见,印象深,产生较强的感受与共鸣,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3.自主发现法
  剪纸教学活动要还给学生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提供创造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尽情的抒发对艺术的感受。如在《巧折巧剪》一课中,教师只需将剪好的作品提供给学生观察,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自己去发现剪纸作品对称的奥秘。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对称剪纸的折法和剪法,这样“四两拨千斤”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能力。
  4.游戏贯穿法
  小学生好奇心强,玩性大,集中注意的时间又很短暂,沉闷不变的课堂只会令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如遇比较平淡的教学内容时,就要在教学的形式上求变,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充满乐趣,不感到苦,真正由“苦学”变为“乐学”。
  (1)趣味联想法:三年级的《黑白撕纸画》《彩色撕纸画》中,我将撕碎的纸片,让学生在不同角度观看或拼摆图形,再展开想象,完成剪纸作品。实践证明,此法重在奇思妙想,这类剪纸构图新颖,自然巧合,形象生动,造型夸张,在“再创造”的过程中,会让人或惊或喜,学生能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与快乐,体验艺术创作的喜悦。
  (2)巧折巧叠法:我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发现折叠剪纸的有趣,学生们在我不断地将纸折叠一次或多次,剪出相连的动物、人物、花边时,学习情绪高涨,也学着叠叠、折折、剪剪。从而使学生很自然地完成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剪纸作品。
  (3)添加装饰法:这样可以使作品更具有美感,在动物、人物作品的空白之处添加花纹,使之更美,在形象外侧加上团花外框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5.归类变化法
  将同一系列剪法的物体归类集中起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剪纸技能,随意剪贴,自由想象变化,从而创造出同一系列新的剪纸作品。这种方法较适合在学生掌握了基本规律后使用,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同一系列剪法的规律,如对称剪纸法,折叠后的图案设计及连接要点位置的选择等等,给学生创作的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创造出新的图案,有利于提高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二、走出课堂,融入生活
  剪纸和生活紧密相联。来源于生活,充实了生活,剪纸以它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思念,对国富民康的期盼。
  1.走出课堂,体验实践
  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带着学生走出教室的教学活动,特别受学生的欢迎,每每都会引起学生欢声雀跃的身影。我们提倡带领学生走出室外,到校园中写生,到社会中发现。把学生身边的景和生活中的事作为素材创作剪纸,这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具挑战意味。结合假日小队活动,我们的“阳光爱心小队”进社区、赴敬老院、孤儿院,送上我们亲手制作的一幅幅剪纸作品,在体验到人文关怀的同时,也让它成为我们创作剪纸作品的源动力。
  2.学以致用,融入生活
  剪纸既可以欣赏,又有它的实用功能,可直接应用到生活中,它与生活联系的很紧密,很亲近,对学生能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如将剪纸张贴在窗户上就成为了窗花,贴在门上又变成了门联,既可以用它来装饰墙面、版面,又可以作为礼品、藏书票等,每一种形式和学以致用的实用性都将有力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创作冲动。每当圣诞节前夕,是我们班的孩子最欢欣鼓舞的日子,因为他们利用剪纸的特长,剪出了大大小小的雪花图案,甚至还有圣诞树、礼物和圣诞老人!形式多样的窗花把我们的班级打扮得格外热闹和漂亮。利用剪纸做成独特的书签、贺卡,使我们的同学屡屡在学校的美术制作类比赛中夺魁!
  3.利用网络,拓展视野
  我们利用学校校园网和各式各样的班级博客、学生博客把学生的剪纸作品贴在网络上,并设立了剪纸知识、剪纸小明星、教你一招、老师点评等栏目,互相欣赏,互相点击,实现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更为密切地交流,使静态的剪纸彰显出动态的魅力。
  剪纸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发展了同学们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保护并继承了中国的传统艺术。一张纸,一把刀,小小的剪纸,于方寸间展现的是我们精彩的大世界。
  
  
  参考文献:
  [1] 席冬生. 执行新的课程计划――开设剪纸课[J]. 江西教育:管理版,2003,13:27-27.

标签:剪纸 阶段 思考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