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答案 > 正文

浅谈教育_浅谈自己对教育的理解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古罗马教育学家普罗塔克认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所以,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尊重儿童的天性,把自己当孩子,把孩子当孩子,触动儿童心灵的教育。
  从教育史上看,主要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并相互对立的学生观。一是,“外塑论”学生观,这一观点突出了教师的作用,强调教师的权威否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作完全消极被动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它以英国教育家洛克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洛克(J.Locke)的“白板说”鲜明体现了“外塑论”学生观,他坚信儿童的天性可以比喻为没有痕迹的白板或柔软的蜡块,可以任人随心所欲地涂写或塑造。这就是有些教育者所信奉的“儿童是一张白纸可以在上面画最美的画。”这意味着学生的后天发展与遗传因素无关,学生的差异取决于教育,取决于能够画最美图画的教师。在赫尔巴特看来,儿童生来就“有一种处处驱使的不驯服的烈性”,有一种“盲目冲动的种子”,在教育上应该特别注意儿童的管理,竭力防止儿童独立自主意识的发展,压制儿童创造性,使他们绝对服从儿童的权威。赫尔巴特认为,对儿童进行管理是教学的基本条件,管理并非要在儿童心灵中达到任何目的而仅仅是要创造一种秩序,这样教学工作才能够顺利地进行。
  另一种是“内发论”学生观,其代表是20世纪初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其实将儿童提到教育中心地位的教育家不是杜威,而是法国的卢梭。在西方学生发展历史中,卢梭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被称之为“儿童的发展者”。他首先扭转了把未成年学生当作成人对待的学生观。卢梭认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自然和自由,要非常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行程。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应根据儿童的需要、能力与兴趣。他坚决反对传统教育的死记硬背、压制儿童个性等错误思想,认为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应围绕儿童这个中心进行组织。在教师作用的问题上,他认为教师应该放弃向导和指挥官的角色,而只充任一名看守着和助理者,教师不应站在学生前面的讲台上,而是站在学生的背后去,并认为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20世纪60年代后,“儿童中心论”又为人本主义教育家所继承和弘扬,认为学生具有一定的内在能力,不借助外力就能达到一种和谐的社会行为,强调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让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自我实现,坚决主张以学生为主题,而教育者只是咨询者。
  这一学生观的重要意义在于,否定了教师、教材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而极为强调儿童在教学中的地位,并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了知识的霸权,强调儿童接受自然教育和社会教育,让儿童亲身体验生活。这对于调动儿童在教育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儿童自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学生观至今在美国和西方国家还很受影响。
  但从我国的教育史上及现实来看,基本上是第一种“外塑论”学生观。尽管杜威的儿童观也影响我国的教育理论以及实践领域,但并未真正融入我国教育实践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全面学习苏联,凯洛夫的教育观受到独尊,他强调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这种观点对我国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近代以来科学知识走进了人类的生活,并逐步取得了统治的地位。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提供了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一方面又使教育活动中的工具主义和主知主义盛行,其典型表现是科学知识一直被看作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这种工具主义的价值取向将教师视为“工具”,学生是教育批量加工出来的产品,师生关系主要围绕知识而展开,填鸭式、注入式的教育随处可见。知识对学生来说只是冷冰冰的事实和无情的规律,他们只有接受的义务而没有争辩的权力。学生缺乏基本的知识话语权而沦为知识的奴隶,也难产生理智的探险和精神的愉悦。所以,针对我国教育现状我想讲的是:一种引导、启发式的儿童教育。
  德国有位哲人说过:“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魂交流活动。”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有原先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国内学者也明确指出:“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就不称其为教育。”由此可见,教育不再仅仅停留在经验的传授与传递,不再停留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的交流了。而是一种回归本性的教育,一种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的教育。这种教育主要分三步:
  1.引导、启发,放飞思想自由。想办法把学生引到校外那个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知识苹果,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过去我们常说的“深宫探险”“嫦娥奔月”等等。这些话题对于过去的人都是一种思想的放飞,但现在这些大胆的猜想都在一步步实现。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想,只有敢想,后天通过努力才能实现。对于启发这种教学是相对于过去的注入式教学而言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现在好多教师都知道启发式教学,但真正掌握这种教学方法的并不多。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教学客观规律,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掌握知识。他与注入式教学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不同。注入式教学是“填鸭式”教学。教师是传授知识,但学生不是接受知识而是考多少分。教师告诉学生知识点,学生背过就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分低能”“纸上谈兵”。而启发式教学更注重能力教学,在重点或疑点、难点处进行启发而不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大胆想象的能力。这样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培养能力。作为学生既学会知识,又会学、愿意学。其次,是教学方法。注入式属于教师单向教学,学生被动接受,重视记忆力。而启发式教学要求双向交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多向交流,在疑难处引导启发。对于学生更注重个性的培养,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强调记忆,而重视“举一反三”。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所以作为教师应当启发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鼓励学生思考,敢想、敢干勇于创新。
  2.对话、赞扬、承认以及鼓励。要充分相信学生,又要尽力展现自身的教育智慧,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教学不再是教师独霸讲台滔滔不绝的独白,而是师生基于共同话题的相互分享及交流;课堂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传道授业解惑”的领地,而是师生思想交锋的场所;教材也不再是要求学生学习的死板知识,而成为师生对话的话题。
  教师不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努力,去赞扬和承认孩子们自己思考的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的创造欲望和尝试。鼓励孩子们去创新,让他们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不再是煞费苦心地求他们学习,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去思考,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
  3.培养创造力。创设一个自由的课堂,让学生放飞思想去想象,让学生感受世界的奇妙又对这个世界充满求知欲、创造欲。鲁迅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日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景,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们想飞上天空,想潜入蚁穴。”对于孩子们的创造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在课堂上的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去哪里寻找所需要的比它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就是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我认为,死记硬背既不能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能让人更聪明。
  以前看过一则小笑话:现如今青少年儿童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人,他们有很强的创造能力、破坏能力及模仿能力,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但是这很强的创造能力,可以磨灭吗?不能。美国约翰?霍特说过:“学校生活往往不适合那些善于思考的学生。”学校的那些考试和测验的方法,大多会偏向于那些投机者――不惜采取任何方法获得正确答案的学生。那些靠自己思考来解题的学生却得不到帮助。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创设一个自由的课堂,让学生没有思想的负担,放飞思想去想象,大胆去验证。
  作为教师如果没有“上至宇宙之大,下至苍蝇之微”这样一些切合实际的知识是绝对难以胜任的。“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波,影有万变。”客观事物如此多的变化,人也存在千差万别。学校教育更是包罗万象,面对各不相同的学生,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立足课本,又跳出课本,克服“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的弊端。如果只采取一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视野,不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来满足学生各个层次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学,融入师生的共鸣,充满魅力的想象迸发人类智慧的火花,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天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灵性,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活力,继而使学生的生命绽放出动人的色彩。
  (责编 闫祥)

标签:浅谈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