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大纲 > 正文

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有什么特点【必须强化中职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中职教育要突出强化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潜在的人文教育因素,并采用有效的教法,使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真正为学生的生活和就业服务。   关键词:职教;人文教育;挖掘课本;教法灵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96-02
  
   一、语文是人文精神的载体
  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毋庸置疑。从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能清楚明了地看出:文学对人的精神修养有着非常直接的陶冶作用。例如《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它把人类最激动人心的情景表现出来:一个男子对心爱女子的追求,但却表现得有分有寸,恰到好处。正如后人所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正是暗示人们在恋爱这件事上,万不可陷得太深。老祖宗在2000多年前就告诫:爱情止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千万别太过,而当你得到心上人时,也不要放荡任性,而是“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二人一起说说笑笑、唱唱和和而已,至于婚前同居,则没有。现在河北大学生庞娇娇倡议绿色恋爱,婚前不同居似乎与这个观点不谋而合,或是对它的发扬光大。
  又如《古诗十九首》,诉说了思妇对远在边疆服役的丈夫的思念,“衣带日已缓”,盼君归来令人衣带渐宽了,“思君令人老”,对丈夫的牵挂让红颜都憔悴了。所以作者最后两句说: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既然痛苦的思念不能唤回丈夫,又徒伤身体,为什么不抛弃如麻的思绪,投身厨房小资一下,搞点儿清口爽目的小餐点,慰劳一下疲惫的身心,愉悦一下久已未见欢颜的心情,好好地活着,努力地活着,等待丈夫归来的那一天,呈现他一张健康富有光泽的脸呢?多深刻的道理,有着现代心理学疗伤效果。
  《古诗十九首》被誉为魏晋南北朝时的“五言之冠冕”,它用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个多么健康而又实用的修身之理呀!
  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一直是滋润人类人文精神的不尽的源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曾警醒了一代又一代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要在年轻时努力,方不辜负一生的时光。《三字经》《弟子规》等等,字字珠玑,无一不使人如含英咀华,身心得以宽泰。
  中国现当代的名篇佳作,读之心有戚戚焉,掩卷深思,无不包涵深刻的人生哲理。一部《阿Q正传》令无数人思古论今,指点江山,阿Q精神时而被人唾弃,时而又仿佛可小用,姑且自欺欺人一下,忘却现实的烦恼。冰心的《繁星》《春水》令人耳目一新,至今犹记这首小诗: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是多么善于从一个细微之处发现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必然走过一条充满血汗的路,人前的荣耀是以人后的无限艰辛换取,没有风雨,怎能见彩虹?
  文学作品无一例外,都有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如母亲的手轻抚我们年幼的心灵,一点一滴地告诫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亲近大自然!
  二、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的原因分析
  语文学科承载了众多的人类精华,它始终不忘让人在含英咀华时,轻轻敲击心灵自问。那种润物细无声的触动,是语文教学神圣的使命,是语文得以生生不息的支柱,也是语文让那么多人爱不释手的根底所在。
  然而,为什么,一提起语文,有时却变成了干巴巴的背诗,分析课文……索然无味,面目狰狞,令人望而却步呢?
  痛定思痛,语文教师的责任不可推卸。
  三、如何强化语文的人文精神
  我们强调要强化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但是如何强化呢?在职业教育中,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才是它最实用,最让学生受益,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它不应只是在学完生字、分析完文章主旨后的点题,而是从上课开始到最后一以贯之的灵魂。课堂的组织与安排应围绕这个中心,采用多种形式,灵活配置各种教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使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得到发挥,并且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的身心成长,道德完备,人格完美。
  正如生活中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样,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也不是凭空而来,它是蕴藏在每一个汉字里,每一首诗里,每一篇文章里的,它需要你寻找、挖掘、探索、品味、揣摩、联系、应用、实践。不是有人说过,一个“钱”它的繁体,一边是金子,一边是两个戈,就是两个兵器,道出了战争与金钱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思之品之,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余光中的一首《乡愁》简短,只有四节,朴素,只是把乡愁喻为邮票、船票、坟墓与海峡,却令人读之双泪涌出,欷?不已。语文的深藏不露之功,却令我们有了广泛研讨的天地,大可旁征博引,触类旁通,由课本联系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现实生活亲密结合,使学生产生切肤的感受,有恍然大悟一下子把书本与五彩斑斓的生活相联,发现书中真正有我所需。而这个引导与联系的过程,对于见闻很少、人生经验视界极狭窄的学生来说,没有教师的点拨、启发,是难以让他们愤悱的,他们被动地接受着几十年不变的答案,记着,背着,眨着自欺欺人的眼睛,和灿烂的文化失之交臂。
  老师对教材的深入探究、思索决定了他的学生人文精神的接受程度,受益深浅,以及人格的完善质量。例如:《寻隐者不遇》――小学生都能背的一首小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故事情节简单,但朱光潜评价说“平淡中有至味”,为什么呢?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让学生在小纸条上写个人对至味的理解,在分析评价优劣后,教师勾起了学生对真理探寻的兴趣,即此诗到底有怎样的人生智慧。清华大学附中的赵谦翔老师拿出了一幅阐述此诗的画,作者贾岛一身红衣,显然是红尘装束,而远处高山近处松柏皆是黑白灰色,冷色。显然,红代表了俗世的思想观点,黑代表了隐者,即雅世,脱离红尘的另一境界,二者,即,滚滚红尘与超凡脱俗的雅世,怎么能相遇呢?所以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那么怎样才能找到隐者呢?其实俗世与雅世只隔了一道门,只有心灵的置换才能使俗世转变为雅世。意即只有俗世的我有了隐者的情怀,不用找就和隐者心灵相通了。诗联系到了现实,引用了海德格尔的名言“人生是诗意的栖息”,文学的诗便是生活的诗。现实中的我们这些学子,正在清华读书,清华,其实是一种境界――追求与自强不息的境界,没有这种精神,你身在清华,也只是在松下,在山中,而真正的隐者,即真理,你是追寻不到的。身在清华,而没有清华的精神与追求,是认识不到清华的精髓的。如此的阐述,学生如醍醐灌顶,一句话警醒了梦中人。学生的学习劲头儿一下子提了起来。应该说赵老师的课使学生真正得到了人文的教育,身心真正受到了先辈思想的影响,这是一节成功的语文人文素质教育课。
  而在教法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能只是应付改革的应景之词,而是切实做到花样不断翻新,样式总有突破,不断刺激学生麻痹的神经,厌学的情绪,使学生不断地在被动中前进,在前进中体会到求知的乐趣,慢慢被动为主动。教师注重自身思想的变革、求索、创新是保障教学方法改变的前提。

标签:中职 强化 语文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