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改革 > 正文

【贫困山区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障碍与对策】贫困山区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但是极不平衡。表现在: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迅猛,绝大部分学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达到“校校通”、“班班通”、“教师人人通”,信息技术课成为中小学生的课堂必修课。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事例、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为学校带来最优化的教育资源和最新的教学手段,从而促进这些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突破性、遗址性的提高;另一方面贫困山区发展滞后。特别是地处农村的初级中学和小学,情况好者,靠争取上级投资,购置几十台计算机,但未能统一联网,配套建设跟不上,使之成为摆设。更有甚者,偌大一所中小学连一台办公打印文件的微机都没有,更谈不上给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实践课,现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依然是一本书、一根粉笔、一面黑板、一张讲桌、一个腔调。这种落后现状与经济发达地区形成巨大反差,从而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状况不容忽视,它将成为影响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需要在较短的时间,以较快的速度,解决这一问题,弥补这种差距。使同在一片蓝天下的青少年,共同感受现代教育的气息、享受先进教育的培养。要达到这一目的,探究贫困山区信息技术滞后的原因,寻找制约其发展的障碍,拿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是真正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二、 贫困山区住处技术教育的三大障碍
  (一)教育思想观念陈旧,是贫困山区信息技术没事找事的思想障碍
  1、在领导观念方面,习惯和运用多年的教育模式,未尝到现代教育技术的甜头,未看到其广阔的美好前景。认为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是大城市和有钱地方办的事,对贫困山区来讲时机未到。从而导致丧失机遇,无决策、无措施、无办法,形成山区教育信息化的政策空白。
  2、在教师观念方面,不了解国内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信息楷对教育的影响和教育信息化的前景,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浅尝辄止,有畏难情绪,缺乏机遇意识与使命感、责任感,导致山区住处教育缺乏推动力量。
  3、在社会观念方面,学生家长会产生种种疑虑:普及网络技术需要投入多少?这些投入从何而来?是否要学生家长承担网上有那么多的教育信息吗?网络与国外联通了,信息鱼龙混杂,让教师和学生接受合适吗?实行网上教学,教师做什么?等等。形成发展山区信息教育孤军作战,缺乏配合与支持。
  (二)、基本设施不到位,是贫困山区信息技术滞后的行动障碍
  这里的基本设施不到位,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于校园网、计算机、学习软件等设施的大量资金投入,难以落实,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本。以我们学校为例,截止2010年,我校总共配置计算机二十余台,且是2004年一次性配置,至今还没有更新过。可想而知,今后的发展和普及何其不易;二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所需的人才不到位。它包括讲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和其他各科教师两类人员。前者数量不足,且计算机网络专业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后者多数对新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在思想和技术上准备不足,对软、硬件的驾驭能力普遍偏低。这种情形下的信息化建设,只能是低层次、低水平、缺乏行动动力与活力。
  (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机无收费规定,是贫困山区住处技术没事找事的政策障碍
  2000年秋经省计算机培训中心和各市县教育部门的努力,省上出台了凡开设计算机实践的沉疴,高中每生每学期允许收取60元、初中40元上机费的规定。但时隔半年,到了2001年春我省初中和小学统一执行“一费制”收费,再不允许其它收费。至此,能否向初中、小学学生收取上机费是否佥,又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而中小学每学期实行的“一费制”收取中,除过书本费,仅余不足50元作为供全校师生的生活及办公经费,根本无法支付向学生开放的信息技术实践课所需要的上网费、电缆等必要支出,面地方政府因财政困难,又不能向中小学拨付政策规定的生均公用经费。至此,导致已购置微机的学校更是望而却步。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因政策所限,何谈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工程?
  三、贫困山区实现中小学技术教育的对策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每一个角落,为现代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产劳动和学习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必将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也必将改变学校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必须学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里,信息技术学科将成为一门基础学科,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获取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学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已经成为学校的重要任务,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乃大势所趋,尤其是尽快解决贫困山区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是刻不容缓。那么途径在哪里,以下是我的一些拙见。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领导重视,是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任何一件新的事物的诞生和发展,都有一个被人们认识和接受的过程,推进贫困山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同样如此。它是一场现代教育替代传统教育的变革,要达到尽快被人们认识和接受的目的,应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自上而下地、大张旗鼓地逐级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认识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意义、前景、作用、使党政领导、教育行政部门、教师队伍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深刻感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二是抓住机遇,果断决策。这里的机遇,指的是通过宣传所创设的良好氛围以及行政领导认识提高、思想重视的机遇。信息技术是制高点,教育是前沿。各中小学校长应积极主动抓住这个机遇,争取淀部门对学校教育科研的倾斜,并制定政策,采取配套措施,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三是重点推进,示范引路。面对山区的实际,不宜搞齐头并进,应把握重点,先建成一批重点学校,并投入使用,做好示范,人们在住处化的环境中,尝到了现代技术教育的甜头,运用、推广信息教育的工作自然会很好地开展起来。
  (二)挖掘潜力,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根本
  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投入的配置的引进。对经济落后的贫困山区来说,这是困扰各项工作运转的一大难题。为此,推进贫困山区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单纯依靠一方力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挖掘各种潜力,采取多种办法,全力促进此项工作。我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筹措资金,达到配置到位的目的。
  1、国家的义务教育工程规划中对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拨款;
  2、各级政府的资金筹措以及财政的转移支付;
  3、通过政策规定允许的学生上机有偿收费,实现事业的持续发展;
  4、学校内部向教师的借贷资金,以后逐步由财政倘不
  5、社会力量的捐资、融资、投资等。
  (三)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保障
  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水平在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教师本身都不了解信息化的本质、内容、目的、那么信息化建设只停留在表面,而无实际内容,信息化也不能真正发挥效益。据调查,在贫困山区能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并改革传统教学的教师不足5%。为此,全面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迫在眉睫。培训工作应重点突出以下方面。道德要使教师明确国内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和教育住处化的前景,确立机遇意识与使命感、责任感,使教师在教育信息化浪潮中成为勇敢的博击者;其次抓好技术培训。如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及优秀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与剖析、二维动画制作技术、使用、简单教学课件的独立制作等;再次多种培训方式有机结合。做到全员培训,以学校为主制定具体的计划、时间、任务,抓好落实;提高培训,县、市组织的教师培训积极派人参加;重点培训,聘请专业人员对骨干教师,重点内容的无意识 岗位培训,教师自修,学校压担子、定任务、搞考核。通过上述工作,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建立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逐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四)健全机制,不断丰富信息教育资源与软件开发,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源泉
  推进中小学信息教育,转变观念、培训队伍、购置基本配备,这只是一个开端。要推进这项事业的持续发展,还必须紧紧抓住两个环节。即健全机制,学校要建立健全规范严明的管理机制,保障设施的政党运转。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教职工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秀多媒体课件、科研成果、论文等,应给予奖励,并和年度考核、评职挂钩,使教育信息化形成气候;第二个环节是不断丰富信息教育资源,重视软件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软件设施效益,实现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校教育。
  习方式。缩小东西部教育的差距,其出路在于教育的现代化。实现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应用先进的信息手段,深

标签:信息技术 中小学 对策 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