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文综 > 正文

2016重庆高考文综历史

时间:2017-03-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重庆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考试(文综)

class="txt">地理试卷

人口重心及其变动轨迹可以反映人口分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图1示意20世纪某国人口重心的变化。该国1900年人口重心靠近其东部地区的几何中心,在20世纪人口总量有较大增加。读图1,完成1 -2题。

1.人口重心的变化表明该国20世纪

A.东部人口迁入量更大B.西部人口总量增加更快

C.南部人口迁出量更大D.北部人口出生率最高

2.该国家最可能是

A.美国B.印度C.俄罗斯 D.澳大利亚

图2是某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该国经济落后,粮食不能自给。读图2,回答3-5题。

3.该国夏季的盛行风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东北风

4.该国河流水文特点是

A.流速较慢 B.年径流量较大C.水位较高 D.流量季节变化小

5.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该国适宜大规模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玉米 B.水稻、高粱C.小麦、玉米D.小麦、高粱

oo藏东南高原边缘森林生态功能区(26N -29N)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带类型多

样。据此回答6-7题。

6.在该区基带以上出现的第一个自然带最可能是

A.高原寒冷半干早草原带B.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高山寒带灌丛草甸带D.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

7.该生态功能区自然带类型多样的原因是

A.经向跨度大 B.纬向跨度大 C.地形高差大 D.水热条件丰富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指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所积累的有机物数量。某学者研究显示,2001-2012年我国内蒙古地区纬度相近的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处典型性草地

2 22生态系统NPP年平均值分别为487 g C/m301 g CIm和76 g C/m。据此完成8-9题。

8.东部草地生态系统NPP年平均值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A.草地面积广 B.温室气体少C.年平均气温高 D.光合作用强

9.造成三地NPP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日较差不同B.年降水里不同 C.日照时间长短不同 D.降水季节分配不同 某帆船爱好者在北京时间215年7月5日驾船从上海出发,沿图3所示航线航行,最终到达南极长城站。读图3,完成10-11题。

10.帆船行驶到某航段时,受洋流影响航速较慢,该航段可能是图3中的

A.①B.②C.③D.④

oo11.该船于北京时间2015年10月25日上午6点从图示甲地(54N,158E)出发,经过

oo8天8小时30分后到达乙地(54N,1660)。到达乙地时,当地区时是

A. 11月1日7点30分 B.月1日19点30分

C. 11月2日7点30分 D. 11月2日19点30分

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2月全线通车的贵广高铁全长约860千米,建设难度大,被称为“穿越喀斯特的超级铁路”,特别是贵州省境内的三都隧道长达10余千米,穿越了14条大断层破碎带和3条褶曲构造带,如图5a所示。高铁开通使居民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某学者研究了某高铁开通后对沿线城市民航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如图5b所示。

(1)指出贵广高铁东端所在区域的地形特点及成因。(4分)

(2)分析三都隧道施工难度大的自然原因。(10分)

(3)据该学者的研究结论,指出贵广高铁开通后对桂林民航和广州民航的影响程度有何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8分)

37.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雾霾是当前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雾霾的形成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地形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图6所示甲区域以农业为主,是全球雾霾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1)指出甲区域大气污染颗粒物的主要来源。(4分)

(2)从地形的角度分析甲区域雾霆形成的原因。(10分)

(3)推测冰面降尘增加对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的可能影响,并说明理由。(6分)

(4)提出甲区域治理雾霆的主要措施。(4分)

42.(10分)旅游地理

那拉提风景区地处天山腹地,平均海拔1800来,牧场广阔,居住的主要民族为哈萨克

族。近年来,该风景区旅游方兴未艾。图7是那拉提风景区地形示意图。

根据那拉提风景区的旅游资源特色,指出该地最佳旅游季节,并说明原因。

43.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8所示区域地处四川西部山区(等高距为10米)。某乡村危旧房改造拟迁建居住小区,需对图示区域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有专家认为图8中甲、乙两地虽然没有滑坡的威胁,但可能受到其它地质灾害的影响。

读图8,分别判断最可能影响甲、乙两地的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理由。

44.(10分)环境保护

近些年来,有人将成千上万只圈养的孤狸运到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放生,但是放生的孤狸在冬季大量死亡,对长白山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分析在该区放生狐狸大量死亡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篇二:重庆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

p class="txt">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瓷器的原料高岭矿或高岭土中普遍含有铁元素。青瓷的烧制过程就是将含有氧化铁 的色釉在氧化火里烧成黄色,再经过还原火成为青色。而烧制白瓷则必须清除原料 中的铁成分。北齐河南安阳范粹墓和濮阳李云墓出土的瓷器,虽然含有某些青瓷的 余韵,但已经初步具备了白瓷的特征。这说明

A.白瓷是由青瓷发展而来

B.白瓷与青瓷制作工艺相同

C.白瓷与青瓷的烧制原料不同

D.南北朝是我国瓷器的繁荣时期

25.隋朝杨尚希上奏日:“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 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所谓民少官多,十羊 九牧。”据此,杨尚希最有可能提出的建议是

A.扩大郡县面积 B.整顿冗官

C.裁减郡县数量 D.减免赋税

26.顾炎武弟子潘耒为《日知录》作序:“凡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艺文之属,一 一疏通其源流,考正其谬误。至于叹礼教之衰迟,伤风俗之颓败,则古称先,规切 时弊,尤为深切著明??异日有整顿民物之责者,读是书而憬然觉悟,采用其说, 见诸施行,于世道人心实非小补。如第以考据之精详,文辞之博辨,叹服而称述焉, 则非先生所以著此书之意也。”由此可知,顾炎武著《日知录》旨在

A.精详考据 B.博辨文辞

C.借古讽今 D,明道救世

27. 1861年,曾国藩攻占太平军军事重镇安庆之后,立即兴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枪 弹、火轮。他在日记中说:“欲制洋人??欲求自强之道??但使彼之所长,我皆 有之。”据这段日记可知,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是为了

A.剿灭太平天国,以平内乱 B.学习西方科技,以求自强

C.实施军事改革,以强国防 D.兴建近代工业,以谋国富

28. 1923年10月9日,胡适在致高一涵等的信中说:“二十五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 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 是——,而《民报》与《甲寅》还算不上。”文中省略的杂志宣传的核心思想最有 可能是

A.君主立宪 B.民主共和

C.三民主义 D.民主与科学

29. 1924年2月,北京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国立大学校条例》规定:“国立大学以教授 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由此推断,“国立大学,,的主要职 能是

A.培养人才 B.教授高深学术

C.启迪民智 D.适应国家需要

30.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提出了新时期中国人民的任务是“巩固国内团 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 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这一任务提出的理论依据来源于

A.《论联合政府》

B.《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31.图4是1957~1960年中国全国职工总人数变化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期间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这一时期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八字方针的实施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2.希腊半岛的地理特征对于其居住者的生存提出了很高的挑战:山多、石多,土地贫 瘠,巴尔干山脉更是阻碍了人们的出行和交流。所以,城邦时代希腊社会的发展主 要依靠

A.农业生产 B.海外殖民

C.奴隶贸易 D.海外贸易

33.鹿鸣馆是位于日本东京的一所欧式风格的类似于沙龙的会馆,建成于1883年。由 于来客大都是日本近代化的栋梁型人物,很多重要的政策都出自于鹿鸣馆,于是人 们把这一时期称为“鹿鸣馆时代”。据此,“鹿鸣馆时代”的内涵应该是

A.针砭时弊以商开国大计 B.推翻幕府以建立近代国家

C.学习西方以助文明开化, D.尊崇天皇以推行军国主义

34.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通过的《卢萨卡宣言》指出:“(超级大国)对别国内 政的干涉,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使用武力和进行颠覆的威胁,这些做法都达到了 令人吃惊的程度,并成为经常的危险。”这段材料表明不结盟国家反对

A.殖民主义 B.霸权主义

C.恐怖主义 D.极端主义

35.“如果说美国单枪匹马就能决定共产主义的命运,并能很快让苏联政权垮台,未免 夸大其词。但是,美国的确能够对苏联的政策施加极大的压力,迫使克里姆林宫的 行为比近年来的所作所为更加温和与克制,从而最终导致苏联政权逐渐软化,或者 垮台。”根据材料中提出的观点,美国政府应该

A.与苏联结成同盟 B.对苏联推行遏制战略

C,与苏联搞“缓和” D.对苏联实行绥靖政策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 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0.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的封建统治思想中,法家思想占着主导的地位。汉初,由于秦朝的速亡,给封 建统治者以极其深刻的教训。他们在?反秦之弊,与民休息?的口号下,以黄老思想作 为政策的指导思想,从而使这一思想居于统治地4。汉武帝统治时期,由于国内形势有 了变化,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当时的汉王朝为了长治久安,亟需建立一种适应于 封建大一统政治的思想体系.于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置五经博士,设弟子员,并以董仲舒的新的儒家思想体系作为专制统治的理论.根据,从 此儒家学说定于一尊。

——摘编自赵吉惠主编《中国儒学史》 材料二

经学形成于西汉.汉武帝即住后,实行学术统一,独尊儒术,儒家经典完全超出了 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神圣的法定经典,经学的本质在于,它是(汉代) 儒家学者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研究先贤圣哲们的修齐治平体系以及他们对这一体系的主 观认识和评价,力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哲学和历史的依据。

——摘编自吴雁南主编《中国经学史》 材料三

据凤凰网报道,2015年10月31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教授 在?中国经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国际高层论坛上说,当代中国正在兴起一个经学热。在当 代中国,不仅仅是学术界、教育界,应该说是整个思想文化界,开始出现了一个对中国 传统文化的关注、重视中国经典学习的思想潮流,中国传统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理性、 人文价值、人文信仰最集中体现.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秦汉时期封建统治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经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20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国传统经典的当代意义。(5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观?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 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 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从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此一转

型至少亦非二百年以上难见肤功也,换言之,我民族于近代中国所受之苦难,至少需至 下一世纪之中期,方可略见松动。?唐先生将这二贯穿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惊涛骇浪的 大转型?,?名之日‘历史三峡,?.

一宋月红<细论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观?》 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历史三峡观”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对“历史三峡观”予以肯定或否定,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或提出新 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 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材料

清政府传统的中央权力机构主要是军机处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庚子事 变之后到I905年,在新政过程中,清政府陆续设立了外务部等几个新机构,其中,1901 年7月,清政府谕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成为清末办理外交 事务的专门机构。外务部的设立首先由西方列强提出,既是适应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需 要,对于清政府而言,也有被迫无奈的意味.1906年9月,清廷设编制馆于恭王府,编纂 官制的根本宗旨是?参仿君主立宪国官制?.然而,11月6日,清廷公布新的中央官制,宣 布中央设十一部:外务部、吏部、民政部、度支部、礼部、学部、陆军部、法部、农工 商部、邮传部、理藩部,新官制没有采用责任内阁制,仍然保留了旧的内阁和军机处。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I)根据材料,指出清廷官制改革出“新”的表现,并说明清政府将外务部“班列六

部之前”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清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背景,并对清廷

官制改革进行评价。(9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团结问题,在整个抗战时期,主要反映在如何对待?统一?问题上,这一点,中间 党派在抗战期间表现出不同的认识。抗战初期,不仅社会一般舆论认为决心抗战的蒋介 石?今天是代表全军全民,代表一切党派?,就连?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也提出?完全信 赖政府?,?一切军队属于国家,统一指挥,统一编制?,到了抗战后期,国民党消极 抗日,积极反共,政治、经济、军事腐败不堪.相反,共产党在坚持敌后抗战中迅速壮 大。直到此时,第三种力量才仿佛醒悟到,原来?统一?并不是只能统一于国民党政权 之下,而应是包括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在内的全国各抗日力量的大统一。正是有 了这样的认识,中共关于建立联合政府的建议才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响应.

——摘编自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中间党派在“统一”问题上认识变化的

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5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当肯尼迪总统在1962年到1963年间决定大大增加美国(在越南的)军事力量的时 候……他脑中想着两个问题:假如赫鲁晓夫在1961-1962年的柏林危机中不相信他,那 么会有什么后果?假如赫鲁晓夫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不相信他,那么结果又会 是什么样呢?

我想,我们犯了一个错误,认为中国人大概不会在1950年介入朝鲜战争,这影响 了美国不入侵北越的决策.军方说,虽然他们不相信中国会介入越南战争,但万一中国 介入的话,核战争就有可能发生,这导致美国决定不入侵北越,

——摘自【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62~1963年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决策及其依据。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核武器与世界和平之间的关系。(7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被一些西方历史学家称为?杰出怪物?的德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在国际史学界是 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是德国历史上煌煌盛世的年轻君主,现代化一工业化时 代的大潮正把德国推入现代强权发达国家的行列;另一方面他推动了国内的诸多?改 革?,利用现代f.工业化的巨大成功而积累起来的扩张势能,争霸欧洲和世界,时代 转折所带来的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威廉二世的活动,不仅关系到德国前途,而且影响到 欧洲和世界局势的发展,威廉二世不像他的前任老宰相俾斯麦那么幸运,俾斯麦的活动 是成功了;而威廉二世的活动是失败了,进而被国内的十一月革命打落了皇冠,逃到国 外当?寓公?,最后客死他乡。

——摘编自【英】约翰·洛尔<皇帝和他的宫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在俾斯麦时期“成功”与威廉二世时期“失

败”的具体表现以及威廉二世“颇受争议”的原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廉二世时期德国崛起对欧洲和世界局势的重大影响。(7分)

篇三:重庆一中2016届高三上入学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5年重庆一中高2016级高三上期开学摸底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卷2015.9

第I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东汉会要》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汉代选官制度的这一调整

A.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 B.奠定了九品中正制的基础 C.有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

D.使考试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

25.“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B.中枢机构设置调整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26.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马,但边民却将铜钱铸造成铜兵器,到处侵扰。为此,宋实行茶马互市,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药材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可用来说明 A.边疆地区有较强的军事实力B.北宋时期经济模式大大倒退 C.经济政策制定在于维护封建统治 D.守内虚外导致北宋积贫积弱局面

27.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右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注重精耕细作 B.减少犁耕依赖 C.生产日趋专业化 D.经营更趋市场化

28.“东洋分沪有银行,亿万金钱进出忙。钞票流通皆信用,与英与法并争强。”此竹枝词反映出 A.社会生活发生巨变C.实业救国蔚然成风

B.传统重农抑商已然破产 D.资本输出竞争激烈

29.1943年6月7日,上海某报刊登《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主□(注: 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民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因此,上述 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文章宣传了当时在上海、武汉等地推行的经济统制政 策,这种政策

A.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 C.利于市场繁荣和民生的改善

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D.限制利润符合节制资本思想

30.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十条第四款所做修改,其背景是

A.进行建国后土地改革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D.开展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1.美国《时代周刊》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反映着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右图是1983年9月该刊的封面人物:邓小平。这表明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的热点问题是 A.抛弃“左”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和经济开放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32.1920-1929年,美国工厂生产率增长了55%,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3/5由占总人口2%的人拥有。上述材料反映出当时的美国

A.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B.供需矛盾逐步加深C.自由放任导致生产萧条D.金融市场投机严重

33.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欧洲经济复兴,并向西欧提供了大量贷款。但1948年以后, 世界银行的贷款重点转向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向它们提供长期开发资金。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因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34.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年,

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人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这表明

A.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代价沉重 C.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石油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财政基础 D.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

35.“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与此相符合的历史现象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

D.亚太经合组织的运行

40.(25分)国家财政收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英关税、土地税及其在财政收入所占比率》(单位:白银万两)

——刘昀:《14—17世纪中英财政收入与支出结构比较研究》

材料二(清代)关税收入总额直线上升,至清末已比鸦片战争前夕增加了近百倍,所占财政收入比重也由清代前期的10%左右猛跃为晚清的30%左右,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清政府借用外债活动可以光绪二十年(1894)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此之前,其国外借款共计4626万两,每年收入平均仅占财政总收入的4%左右;晚清时期共借外债12.04亿两,每年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30—50%。

——申学锋《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变化述论》

材料三 1921年3月,列宁提出:“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常地和安心地进行经营,应当以实物税代替粮食征收制。税额应当比粮食征收制少。”

1928年7月,斯大林指出:“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这是一种类似“贡(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 网:2016重庆高考文综历史)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通过这种办法,农民一半的收入交给国家。

——摘编自陆南泉等著《苏联真相》

材料四

1965~1980年美国进口关税率(%)

(1)据材料一,比较1490—l602年间中英两国关税收入、土地税收在本国财政收入中比重有何不同,(4分)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清代晚期财政收入构成的变化,(4分)据此分析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农民征税问题上,列宁和斯大林主张的不同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这一不同的主要原因。(4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60-80年代美国进口关税率的变化情况,概括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6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

通过十字标尺测量,航海者可以确定维度

美洲一些植物,被欧洲人所熟悉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以上图片所反映史实间的内在联系。(12分)(要求: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42.(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汉以来,若干家族借经济兼并,官位世袭和学术世传等种种关系,形成了支配一时的士族,中枢和地方政权,都在他们把持下,风气日薄,政令日败。由于战乱,饥馑,疾疫,人口急剧减少,除死亡外,大量人口被豪强招为私户,租赋大量流入豪家大姓,国库收入萎缩,力役也无从征发。在这两重恶劣环境的交迫下,曹操进行了改革。他禁止士族结党连群,用屠戮手段削弱大族势力;他变易了选拔人才的标准,“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建安元年开始,他实行民屯制度,利用政府手中掌握的无主公田,授与屯民耕种,政府收其租赋。通过民屯制度,向世家大族争夺人口,使荫庇户自动归还为国家领民。曹操的改革成为他克服群雄,平定北方的基础,但他未能截断汉末百余年来所形成的颓风败俗的延续,则是无可否认的。

——摘自蒙思明《曹操的社会改革》

(1)根据材料,归纳曹操改革的历史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曹操改革。(7分)

标签:高考 重庆 历史 2016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2016高考文综历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