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英语 > 正文

【功能翻译视角下的翻译批评研究】 功能目的视角下外宣材料英译研究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翻译的历史几乎和语言一样悠久,翻译批评更是如此,但是客观地研究翻译批评活动长期被限于一个很肤浅的水平,从而阻碍了整个翻译研究的发展。不同的学派都在通过建立潜在可行的模式,努力地提供此问题的解决办法。翻译评价是否客观、科学,取决于评价标准。建立起标准,翻译批评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阐释翻译批评研究的动向,并对该学科发展提出建议,分析了功能性视角的特点。
  关键词: 翻译批评 功能性 翻译研究
  
  一、引言
  谈到“批评”,人们通常将它当做攻击别人或者找出缺点或错误的一种行为。“翻译批评”一词被认为是旨在找出和纠正翻译作品中错误的行为。就像“文学批评”一样,这里的“批评”意思是判断和评价――判断或者评价翻译作品或者翻译策略对于一个确定的标准来说是否是合格的和合适的。翻译批评是翻译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Peter Newmark (1988)的观点,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一个基本的纽带。在季羡林看来,翻译批评承担着提高和引领翻译在正确方向发展的责任。(王宏印,2005)但是,学者们对于翻译批评的定义并没有达成共识,下面提到的一些定义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接受。
  《中国英汉字典》(1997)指出,翻译批评是一个综合的评价,提供了确切的标准来评价翻译过程,质量和翻译作品的价值。黄琼英(2002)认为,翻译批评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译者可以使用相关的理论研究翻译批评的理论,运用确切的标准分析和评价翻译理论、翻译过程和翻译作品,从而提升译者的水平和译作的质量。彭甄(1997)认为,翻译批评指的是译者根据审美观念和批评标准、语言转换和文化差异来判断和评价翻译现象的一种行为,重点在于翻译作品中目标语言的创建、接受和批评。
  即使这些定义都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两个重要的因素是相同的,一是它们都认为翻译批评是对于翻译作品、翻译过程和翻译行为的判断和评价。二是它们都承认在翻译批评中翻译批评标准的必要性。
  在众多的翻译标准中,最有影响力的要数中国严复的“信达雅”和西方Eugene Nida’s的动态对等理论。随着翻译研究中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的飞速发展,在以前特定时期所产生的评价标准不能够适用于目前的翻译批评中。
  功能理论的形成与翻译批评息息相关。Reiss 写的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一书被当做是功能理论的基础工作。功能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的学者Katharina Reiss,Hans Vermeer,Justa Holz Manttar和 Christinane Nord 提出的,他们通过介绍跨文化研究的概念和功能交际翻译研究做出了许多突破,其中之一就是对于翻译批评的合适的评价标准,表明了通过判断完成翻译目的程度的多少来评价翻译活动。当翻译评价从传统的对等观念中解放出来时,这种标准在翻译批评实践中获得了很广泛的应用。功能理论是德国最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之一,在世界翻译研究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功能理论的框架下,翻译批评标准囊括了依据由目的论所引导的合适的标准和标准体系。结合大量的翻译实例和现象,本文提出和阐释了翻译批评标准的四个特点,即动态性、多面性、多层性及自我约束行,目的在于核实查证在现存的条件下这种标准的适用程度。
  二、文献综述――翻译批评在中国和西方
  很久以前,翻译批评在中国的翻译研究中就占有一席之地。在东汉时期,由印度传来的佛经被大规模地翻译,中国的译者和学者就翻译批评和翻译技巧方面提出了许多实用的想法和原则。支谦记载了当时对翻译原则的讨论,许多学者认为这是最早的翻译评价体系。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处于动荡时期,翻译应社会的需要而蓬勃发展,这段时期之内主要的问题是直译和意译、忠实和平顺、翻译和再翻译的困难等。鲁迅、郭沫若、郑正铎、茅盾、郁达夫等众多学者对于翻译批评做出了一些评论,他们的观点经常与自己的翻译理论观混在一起。这一时期的翻译批评不是非常专业,翻译批评还远远没有形成一个公平的氛围。
  董秋斯指出,翻译批评有两个难点,一是缺乏完整的理论系统,二是对于翻译批评没有一个客观的、可以被普遍接受的标准。焦菊隐先生指出任何翻译批评在翻译实践完成后给予评价的时候都应该考虑到当时的条件和情况。
  在当今的社会,翻译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大量引进外国作品来到中国,更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随着翻译的发展,翻译批评似乎也繁荣起来了。胡德香认为,翻译评价中,应该考虑到原文化和目标文化,翻译批评不免会走向跨文化的道路上去;翻译不是文字的复制,而是文化和社会问题,所以翻译批评系统应当包括文化因素在内。
  同中国的翻译研究类似,西方的翻译研究是基于译者的哲学思想和翻译经验。Munday (2001)指出直译和意译的区别是由西塞罗、贺拉斯和圣杰罗姆提出的。直到20世纪的后半叶西方还处于直译和意译的讨论之中。当时的翻译批评主要是根据一部翻译作品中对的部分和错的部分的比例来评价它的质量,翻译批评标准是原文的意义。换句话说,忠实是至关重要的标准。奈达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方法,介绍了翻译理论中的动态对等的概念,他主张:翻译包括原语言对于读者语言所自然对应的再生,首先是意义,其次是形式。
  三、功能性翻译的视角――四种合适标准体系的特点
  1. 动态性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依赖于一个静止的、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和判定所有种类的翻译和翻译的多样性是不可能的。翻译多样性的意思是不仅仅只是通过一种静态统一的标准,还要将这种合适的批评标准作为一条普遍的规则,使其对于特殊的翻译问题可以总结出不同,从而推出合适的次级标准。这种特别的批评标准应根据特别的翻译类型、目的来制定,也可以根据不同种类和不同目的的翻译来提供一致的次级翻译批评标准。
  2.多面性
  根据功能理论和文化翻译的研究,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被许多额外的语言因素所影响的功能性的和文化的交流。依照这种翻译的新定义,额外的语言因素必须在翻译批评中得到足够的考虑,以便评论家可以解释和评判译者的选择。在功能理论中,翻译的目的是对于翻译过程和翻译批评的一个评判性的概念。当发起人提出了翻译目的,为了确定翻译的适合性,他们必须将所有影响翻译成功的语言因素考虑其中,例如文化、道德、信仰、受众、社会环境和市场。另外,翻译目的的成果也影响着这些额外的语言因素。
  3.多层性
  多层性意思就是批评标准不仅考虑到翻译的每一个等级或者实际情况,而且必须针对翻译目的对每一个等级提供具体的次级批评标准。“甚至在通常情况下,翻译的目的就是将原语言无删节、无扩张、无特殊变化地转换成第二种语言。毋庸置疑,在翻译中传达原文的每一个元素是不可能的”(Reiss,2004:17)。所以在众多的翻译事实中做出最佳的选择,决定使用合适的翻译策略来处理不同情况和等级是译者的责任之一。
  4.自我约束性
  功能理论废除了原语言和原文作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功能理论的核心目的论把翻译目的放在了很高的位置。翻译目的可以决定在翻译过程和翻译评判中的每一个选择,目的论规则给予译者自由,从而达到翻译目的。他们可以应用任何翻译策略,这引来了许多学者的批评。他们认为译者也许可以根据顾客甚至是他们自己的意愿利用例如自由来改变原文,把翻译目的作为辩解他们译作不合格的理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功能理论提出了一些规则限制译者和约束翻译目的。
  四、结语
  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翻译批评标准也有不足之处,新的标准还没有达成共识,得到足够的应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引领,当今的翻译批评会处于一个混乱的,难以信服的局面,这将限制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总的来说,翻译批评不仅提供了翻译实践的方法和标准,而且打开了一扇通往更远探索翻译领域的大门。翻译本身是一个整体,翻译批评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如果翻译批评理论不发展,翻译研究将不会完整。
  
  参考文献:
  [1]董秋斯.“翻译批评的标注和重点”.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25-29.
  [2]黄琼英.近十年来的翻译批评[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3]彭甄.文学翻译批评:结构与功能[J].北京大学学报外国语言学专刊,1997.
  [4]胡德香.文化语境下的翻译批评――现状与反思.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52―54.
  [5]焦菊隐.“论翻译批评”,《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353.
  [6]Bassnett,S.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7]Munday,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Applications[M].London&New York: Routledge,2001.
  [8]Newmark,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New York: Prentice Hall,1988.
  [9]Nida,E.A.,Charles,R.T.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10]Reiss,K.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 Limitations[M].trans.Rhodes,E.F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作者系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标签:翻译 视角 批评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