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状元 > 正文

新疆、西藏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_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我国青少年大都在学校接受学科教育,学科教育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具有教育性。无论是教给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或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科教学都可以进行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
  关键词: 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 民族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许多,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学科教学、社团和班级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等等。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互相帮助,需要经济上的互相帮助,而且需要精神上的互相帮助,需要心理上的互相帮助。
  一、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的特点
  民族意识不仅可以保存、弘扬各民族群体久远而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而且可以增强民族自强意识和民族发展意识。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民族意识可以为他们最大限度地融入现代化发展进程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现代社会提供的教育、技术、学识和大众传媒实现自我发展的追求。目前,随着我校对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的民族构成日趋多元化,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更加频繁。为能够更好地针对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探索一条有效提高高校集聚区民族学生统战工作的新途径,我对我校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进行了调查。
  此次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98份,回收率为99.3%。男生占35%,女生占65%;理工科生占65%,文科生占35%;维吾尔族占70%,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侗族共占30%,虽然民族成分复杂,但以维吾尔族为多。
  1.有较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问卷调查表明:对本民族文化比较了解的占80.5%;了解本民族文化的途径是受家庭影响的占60.6%,从周围环境了解的占50.5%;对本民族产生某种文化或习俗的原因很了解的占23.7%,比较了解的占52.6%;对本民族的文字能读能写的占75.8%;表示会主动向周围汉族同学传播本民族文化习俗的占59.1%;对新闻媒体报道中关于本民族的表述感觉恰当的占70.3%,维吾尔族学生认为与汉族区别较大的占66.2%,其他少数民族学生觉得自己与汉族在有些方面区分很大的占19.7%,没什么区分的占14.1%。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有自觉的民族归属感。
  2.权益意识比较敏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呈上升趋势,对本民族的权益能否得到维护极为关注,对民族身份背后维系的利益因素日益为他们所重视。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地方政府对国家少数民族政策执行状况好的占94.5%;认为国家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政策性照顾有利于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占51.5%;大学毕业后想回新疆、西藏工作的占52%。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性,他们潜意识中都存在寻求小集体认同以求保护的问题,并且通过越来越强的民族认同表现出来。
  3.民族忠诚感和归属感比较强。忠诚是一种执著的归属感,既是一种境界,又是一种行动。尤其是维吾尔族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自己民族宗教的角度观察问题、体验人生,甚至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问卷调查显示:维吾尔族学生中保留有本民族特殊风俗习惯的占96%;参加民族风俗活动是遵从民族风俗习惯的占75.3%,遵从宗教信仰的占11.6%,跟随长辈的占13.1%;非常了解本民族宗教信仰的占60.6%,了解的占35.9%;对本民族宗教特别信仰的占62.1%,信仰的占32.9%;同意“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慰藉”观点的占84.5%。此外,对汉族同学的失言、口误,维吾尔族学生也特别敏感,说明他们民族意识很强,表现为对家庭的依恋和归属感扩展到了对本民族的依恋和归属感。
  二、对当前贫困新疆、西藏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容易使人们简单地把主要原因归结于经济上的困难。然而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实际是与社会贫困阶层的生活状况相伴随的“贫困文化”现象遗传到青少年身上的综合性反映。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体系和心理定势等,这些方面组成的贫困文化会影响到下一代。正如英格尔斯所说:“落后和小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当我们说贫困文化现象伴生的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和遗传性时,显然是相对于中国正在迈向现代化,从而要求通过教育形成的国民心理素质也具有现代化特征而言的。
  高等学校目前培养的大学生将成为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而我国社会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由于收入差距拉大所形成的在校贫困大学生现象在较长时间内将必然存在,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逐步实现,在校贫困大学生的绝对数量还会继续扩大。因此,高校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教育方式就不仅仅是担心学生在校期间出什么事的问题,而是具有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目标和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意义。既然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那么与之适应的教育也不应该采取单一性的方式。只就问题呈现的表象讨论问题或解决问题,不会有很好的效果。高校首先应充分认识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是具有可塑性的,其次应认识到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具有教育意义,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绝不应仅仅限于心理咨询,而应该形成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和经济帮助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高校应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帮助贫困学生建立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经济保障线,从而使贫困大学生从根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绝望性心理焦虑。与此同时,高校应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如果一所大学倡导和营造一种求真求善、平等和谐的文化氛围,特别是能有效地抵御当前社会上“一切向金钱看”的负面影响的话,那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对贫困大学生来说,高校文化环境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班级和寝室这一类小群体的组织人际关系的改善问题,对贫困生来说,正是这种小群体内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的学生干部应重视在班级和寝室的同学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沟通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情绪,降低抑郁性和增强外向型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应当使他们自己充分意识到,虽然经济上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关键是使贫困大学生树立起自尊自强的意识。贫困大学生应当在自己的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努力,而且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不止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克服困难,从而树立自己的尊严和信心。因此高校不仅应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广泛的勤工助学的渠道,而且应对此予以精神上的激励。在这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的格言,如“贫贱不能移”、“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都是很好的心理动力资源。
  三、实施民族预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加强民族预科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把握其规律。
  目前,就民族预科学生心理健康理论研究而言,应首先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通过心理测验、问卷调查、文献分析和个案剖析准确把握研究生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现状;(2)讨论其原因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包括内容、途径);开展分层研究,可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分层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切实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系列教育和活动。
  (1)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选(必)修课。每学期开设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恋爱(婚姻)、心理适应与情绪调节等密切相关的心理卫生问题的课程。
  (2)建立民族预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建立专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仅能有力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拓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3)对民族预科学生进行心理测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开展多种形式咨询与活动。“多种形式”是指除了常见个体面谈式咨询外,应着力开展电话咨询、网上咨询和团体咨询。
  (4)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是一种可贵的心理状态,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调动起来,让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但学生的自信心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和其他各种活动中。如:分层设计练习,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在练习设计中,根据每个学生思维的不同水平和跳跃能力,可设计不同程度的作业要求,尽量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解答某些问题。
  四、利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任,深入钻研教材教法,讲课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就会获取全体学生在心理上的认可和配合,促使学生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情绪振奋,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教师上课时精神抖擞、声音洪亮,带着极大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将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他们的学习心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言,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学会悦纳自我,从而增强自信。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感染和打动他们,选择难度适当的问题让他们解决,要善于挖掘他们的优点,适时加以表扬,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让他们伴随着快乐的情感体验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大学生,包括贫困大学生来进行,以促进健康人格发展为主线,使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信心得到增强,使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得到改善,能及时排除成长中的一些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使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获得相对于自身而言进一步提高的目的。总之,只有通过综合性的多种教育方式,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3,(4):120-122.
  [2]任斌,李焰.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C].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第六届年会论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251-253.
  [3]廖桂芳.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建构研究.理论界,2008,(11).
  
  本文为2011―2013年吉首大学校级年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新疆、西藏籍预科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及研究性、合作性学习探讨――以湖南省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吉首大学为例”的成果。

标签:西藏 新疆 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