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资讯 > 正文

课程-教材-教法 [以学生为主体的普通话课程教法与学法初探]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普通话课程实践性强,要积极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情境,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普通话课程的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在学习资源、学习工具的提供。人际关系、教学气氛的营造等方面下工夫。普通话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要在课堂内外一下工夫,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普通话 教学法 学生主体
  [作者简介]万洪莲(1971-),女,江苏洪泽人,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法和古代文学。(江苏 淮安 22300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131-02
  普通话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内容以讲授普通话语音特点及发音技巧为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普通话语音的特点及发音技巧,为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普通话课程的实践性决定了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有效的教学,应该让学生自始至终掌握主动权,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
  一、让学生成为教学“舞台”的主角,实现自主发展目标
  在普通话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能,运用正确的指导方法,把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普通话的学习,提高普通话学习的技能,以此达成学生自主发展的目标。
  1 使学生明确,学习普通话的目的在于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普通话来进行沟通交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需要人员大范围流动,需要人们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素质,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普通话不仅是一种语言知识,还必须把它转化为一种语言技能,这个转化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语言练习与实践的过程。
  2 要让学生意识到改变被动吸收的学习状态才能最终提高普通话的水平。帮助学生把握普通话学习的主动权,正确~Jd9,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普通话知识不能仅仅只通过教师传授来获得,而要靠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来获得。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普通话也是如此,必须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 要善于自我激励。学生普通话的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普通话学习中去。
  4 要保持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教育学生自觉地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总结学习过程中有效的学习方法,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成就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并最终在实践中运用自如。
  二、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主要特征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关系原则,这就需要从学生的学习环境入手。所谓学习环境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人际关系和学习资源的组合。要设计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1 创设主体学习情境,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精心设计情景教学使语言更接近学生,更接近生活,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从而丰富课堂教学,促使师生、生生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个过程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使学生更直接、主动地进行语言学习活动。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情境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发扬创新精神,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
  2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还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方面有的学生自主意识、自律能力、学习意识和自律能力较差,主动学习的欲望较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即使有主动学习的能动性但缺乏很好的学习方法,这些都无法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有的学生能力较强,也具备自主意识,但有时也会遇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学习任务,这时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从各个方面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做出指导,这种主导活动是有限的,要适可而止。如果发现学生有能力和意识从事自主学习时,就要立即放弃控制,使控制权重新回到学生的手中。
  3 普通话学习的实践性还要学生加强训练的强度。坚持不懈持续训练,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应努力发扬长期作战的精神,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意识到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并在学习活动中加以坚持。
  三、为学生多方位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
  普通话课程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还得在学习资源、人际关系、教学气氛的营造等方面下工夫。
  1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先进的学习工具。教师的任务已经由单向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帮助学生主动接收和理解知识,这时老师的作用是辅助的。从学习环境方面来说必须提供给学生不同类型的载体,比如经特定设计的教科书、视听媒体、计算机软件等。学习资源应该是丰富而且容易获取的,学生要能获取他想要的信息。学习资源如果不够丰富或获取有难度,学生将无法获得需要的信息。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学习环境应该提供给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学习工具。例如,多媒体设备在普通话教学中已经广泛运用,其任务是帮助学生获取信息、保存信息和处理信息,它的功能是帮助学生思考,而不是限制学生思考。
  2 教师做好引导工作。有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先进的学习工具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再讲授,但教师的讲授仍起着辅助作用,而且要特别注意时机,只有学生需要的时候才讲授。教师的讲授也是有讲究的,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提供方法,引导学生去找出答案。有些学生个性内向,遇到困难时也不愿意求助教师,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应通过观察,判断一下学生是否遇到困难并通过友好的交流诊断出具体困难在哪里,再给予指导。这种情况是教师主动些,学生被动些,但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最终还是要让学生使用某种策略去自主学习。
  3 丰富的人际交流。教育的本质是教育人,学习环境中的人际交流是不可缺少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际交流也是学习知识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讨论与协商的作用非常重要,是学习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活动。此外, 人际交流也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问题的主要手段。只要通过交流,才可能知道学生是如何思考的。错误在哪里。与学生交流最关键的一条是尊重他们,欣赏他们。平时多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给予理解和解答,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更多的是做学生的朋友。多鼓励、多表扬,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被别人注意,自己的成绩被别人肯定;多表扬,少批评或不批评应该成为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只有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欣赏学生,学生才会欣赏、信任教师,并喜欢教师的课。
  4 友好民主的教学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不能高高在上,以教学权威自居,并且要容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知识的世界是无穷的,教师也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不一定总是对的。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出现认知上的冲突,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他的错误所在,而不是证明他错了。当然有时是教师错了,教师也要大度地承认,并不失时机称赞学生,这也是培养学生不畏权威、求真求实的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有创造的潜力,但不一定具有创造意识,不一定知道表现创造力的思考方法以及如何承受失败。创造意识和支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友好民主的教学气氛。
  学习资源、学习工具、人际交流、教学气氛等因素具备得越多,就越符合“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
  四、课堂内外双管齐下,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普通话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课堂内外一样要下工夫,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 以学生为主体,快乐学习普通话。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的兴趣、快乐,培养学生自信、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课堂上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安排学生感兴趣、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如朗读、朗诵、演讲、辩论、命题说话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心学生,欣赏学生,鼓励学生,坦诚平等地与学生交流。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而非被动地等待学生评议,对于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要及时采纳,主动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学生需要的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兴趣、习惯、自信的培养。普通话的学习不是一日之功,老师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的内容是有限的,而有了足够的兴趣与自信、良好的习惯,学生就会很主动去学习,用自己最有效的办法学到知识,更自信地应用知识。有的学生对普通话的学习不感兴趣;有的学生说是感兴趣,但学习起来却无精打采。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找到动力,对这些学生来说,普通话的学习过程将是痛苦、乏味和枯燥的。所以要帮助学生找到兴趣,找到快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变被动为主动。
  2 让课堂成为学生表现能力的场所,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老师在课外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能在课外做的尽量不占课堂时间。学生尽量自主地学习,学生自己能做的老师不包办代替。比如词语练习是学好普通话的关键,也是难点,发音方法和发音规律占了课堂的大块时间,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依赖老师、依赖课堂的习惯。而实际上词语练习应该是也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但很多学生不了解词语练习的有效方法,缺乏恒心,需要老师给予指导。进行必要的督促。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词语练习情况进行不定期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给学生提出词语练习的目标,并介绍和演示词语练习的有效方法。老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学习的任务,比如每天词语练习的量不少于500组,并不定期进行检查。许多学生在大量的词语练习中纠正了以往的难点音,普通话水平得到了提高。这样做的直接好处是有限的上课时间可以更系统地用来安排学习内容,而不是在基础的词语练习中花费太多时间。很多老师抱怨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不爱参与,但实际上老师很少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在普通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比如“一分钟演讲”“小笑话”“电影片段模仿”“小品片段模仿”等,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天赋,让大家笑一笑,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提高普通话的学习兴趣。这些都是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

标签:教法 初探 为主体 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