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工作计划 > 正文

不高兴表演的节目是什么 “不高兴”们的滑稽表演

时间:2019-02-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饱满的激情孕于笔下,流淌出来的是平和与理性,这样的文字方可耐读。如若一不小心,把文字当成了泄愤的工具,对读者难免不敬。近日,拜读《中国不高兴》,就多少有点碰了火药桶的味道。用两个词来概括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忽悠”和“谩骂”。所谓“忽悠”, 企图煽动一种盲目排外、仇视西方文化、排斥人类文明、妄自尊大的民族情绪,企图向世界推销一个优良种族的强硬姿态;所谓“谩骂”,骂的是谁?谁批评中国,他就骂谁,尤其是那些批评中国的中国人,以及那些在外国人面前没有给中国人“争脸”的中国人,他们是没有“民族骨气”的人。这些人被称作“精神上的侏儒”,或者“洋奴”或者“走狗”。对那些平常爱说“坏话”的中国人,作者们靠着语言的软暴力,终于从“意淫”过了把嘴瘾。
   据说,这本书还挺受欢迎,我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此书切中了当下大众的两种心理需求:一为爱听好话,二为弥补弱势心态。当然,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对于难听的话,总是心理上排斥的;而现实中,国人普遍有种弱势心理(载2010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收入差距加大致国民弱势心理蔓延”,其实并不完全赞同文中归纳的这种蔓延的原因,但确如调查得出的结论,“国民弱势心理”蔓延是个不争的事实),这部书就是迎合这两点,第一,它不批评你,他说你好,你以及你的祖祖辈辈都很好,至于怎么个好法,他也没举出什么具体的论证来,总之,好就是了;第二,他告诉你,你以及你所在的民族,是英雄的,是强大的,中国是个经济和军事强国吧,这样一个强大的民族足可以弥补你个人现实中的弱势心态吧,有这么一个强大之物站在你的身后,你还有什么可弱的呢。的确,这本书受到了很多人的吹捧。其实,从当年风靡中国的海灯法师到前段日子重庆那个引无数白领竞折腰的李半仙,再到致绿豆、茄子脱销的张悟本,在我们这么一个容易被忽悠的社会当中,这本书受欢迎也不足为奇。能够自我麻醉和自我陶醉的优越感,远比那种保持着独立清醒与判断,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理智与理性要更能迎合大众口味,再树起民族主义的大旗,不赢得普罗大众的喝彩,实在是对不住该书的那几位作者。
   书中不满足于煽动那种优良种族的情绪,在这个民族之中,作者们又抬出个“高尚集团”来。高尚集团就是要在道德上为国人树起来一副标杆,国人尽管向这幅标杆看齐,这样道德都高尚了,这个民族就可以净化了,那离我们做英雄国家就不远了,我们就可以实现“大目标”了。这群作者们不管不问,装作不知道人性的多样性,硬是要给十三亿人炮制出个道德高尚的集团来领导国人,这种“卫道士”的嘴脸简直滑稽透顶。是不是我们就真的那么健忘,我们这个民族被所谓“高尚道德”祸害的还不够惨吗?如果不是先验的认定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是自私理性的,他们是为民做主的,但凡我们没有被道德外衣所欺骗,但凡将他们降到普通人的地位,以一般的人性要求他们,或许我们还可以少走些弯路。作者们狂热地崇拜“道德”,为了论证“道德高尚”之必要性,他们还抛出个范美忠个案。只可惜他们一贯就是不懂得尊重人,这毛病让他们在论证始终不使用主人公的姓名,而是人云亦云的冠以“范跑跑”这个绰号。他们在“道德”上大加指责范,批判范所谓的“自由”是个过了气的老版的自由理论。我以为,没有过汶川地震经历的人,是没有资格指责一个自然人在那样巨大的自然灾难面前所出现的本能反应的。作者口中的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不是个真问题,而范的基于人性的自由理论是不是就过了时,都是需要读者认真思考的。要求一个人放弃求生的本能而去维护一个职业的所谓道德,这怎么听起来都是荒唐的,这种本能就算是书中所谓的“动物性”吧,那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何况,所谓职业道德这个东西本身就是整个社会伦理的一部分,请问警察和官员的职业道德又如何呢?凭什么拿那么高的标杆来要求一名教师呢?在我看来,一个教师如果敢于向他的学生讲述一个真实的历史和现实,能够启迪他的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的妙用,能够让他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立人格的意义,能够传授一些真正有用的知识,那他就是恪守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至于维护和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那是教师不能承受之重的。
   其实,本书真正的矛头指向的是那些公共知识分子。作者们认为,坏事的就是这些“精神侏儒们”(类似于“侏儒”这种用语,透视着这群作者严重缺乏人文关怀精神,那种只见“国家”和“民族”这类大物,而看不到“以人为本”的个体价值),这类“洋奴”拿着西方的,进一步说是美国的文明这把剪刀,来裁剪中国的现实,把中国这个本来优秀的民族的自信心,裁剪的体无完肤,一无是处。“洋奴”们对内政的愤懑,被认为是“部分知识精英的自虐”,是“热衷于以愤懑制造绝望,陷入虚无主义,恶念膨胀”。在书中看来,第一,你不能开口批评;第二,你更不能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来批评。那种必要的批判与警醒,在作者们看来简直就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更有,我们的改革,改到了这个阶段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就是因为学习美国,学坏了,就是因为当局听信了这些“亲美派”的谏言导致的,改革出现的问题都应该推到这些人身上。如前文,抬出一个“高尚集团”,这里再找出一堆替罪羊,又从反向上保住了这个“高尚集团”。再看看我们现在综合国力这么强,物质生活很丰富,大家都是一片和气,一片和谐,怎么就是那些少数“洋奴”,在那里哇哩哇啦讲怪话,遭人嫌。书中的第三部分“放下小菩萨”就专门针对这些爱挑毛病的知识精英们。第一篇“知识精英们如何营造活地狱”出自王小东之手,作者从头骂到尾,看的我都惊呆了,在讲述那个“艾滋爱情”故事时,纷纷用到了以下字眼:“贱”,“太贱了”,“恶心”,“滥情”,“别有用心”,“弹丸小国”,“王八蛋公民”,“日本鬼子”,“小国恶棍”,“艾滋病王八蛋”。这样的词汇再难让人产生阅读的愉悦之感。接下来连续几篇文章都是接过王小东手里的“枪”,对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南方报业轮番攻击,这几个作者自以为绑架了国人的情绪,凡是让我不高兴的就是敌人,你南周擅长质疑,说些让人不高兴的话,那你就是别有用心,那你就是亲美派,就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如此上纲上线的逻辑,我们这个民族并不陌生,这些东西和斯大林时代拿起“阶级斗争”的大棒,肃清政治异己,实施思想专制似乎是近亲。正如同书中不允许说中国坏话一样,也见不得说西方好话,否则就是汉奸。书中为了证明“崇洋”之恶,引用了“法大弑师案”,认为那位老师之所以引来杀身之祸,进而造成了至少两个家庭的惨剧,完全是因为他昔日留学法国,接受了法国文化熏陶所致,在这里,作者不见凶手血淋淋的屠刀,把责任和罪过硬是加到了西方文化身上,这种没头脑的论证是多么匪夷所思。
   正如本书的题目“不高兴”这样情绪化的字眼,除了宣泄情绪,难见理性的表述,全书的空洞浮躁是不可避免的。这群作者意图通过这本书向当局献媚,只可惜他们除了有骂人的功夫和侃爷的嘴皮子,实在是看不出还有什么可称道的技术含量,却还要急于做出那么一份为国家为民族大声疾呼之状,不免滑稽之极。谁都看得出来,真正陷这个民族于危险的,不是什么崇洋媚外,更不是被作者们恶语相对的知识精英,同样,真正能让民族健康发展的,也不是文章这种故意做出不高兴,摆给别人脸色看的姿态。如果具备了书中忽悠的那种情绪,中国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就解决了,制度顽疾与体制弊病就可以消失了,血拆和自焚就不在了,食品安全就有保障了,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就有着落了,制度性腐败就不再愈演愈烈了,一亿五千万农民工就可以过安稳的日子了,那谁不愿意掩耳盗铃呢!
   更令人忧虑的是,书中弥漫着着强烈的好战情绪。如果一种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与对外的耀武扬威结合起来,如果这样一种情绪挟持着中国,那么我们将走向何处?
   “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秘诀就在于不被戳穿,不允许戳穿。而通过谎言的灌输加之恐怖就是通往极权的不归路。及时戳穿或者自觉抵制这些谎话空话,是我们每一个现代公民的责任,而这才是所谓“道德”的底线,所谓“高尚”的基础。

标签:不高兴 滑稽 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