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工作总结 > 正文

诗词中的思辨 在思辨中寻找独特视角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作者简介] 苏永奎,中学高级教师,广元市骨干教师,广元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所谓思辨能力,就是思维和辨析事物的多重属性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我们会把问题考虑得更全面一些,分析得更透彻一些,选择得更精当一些,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写作是一种高级的语言活动,虽然不一定要永远求新求奇,但必要时应努力避免人云亦云,避免浅尝辄止,这样才能写出新意,写出深度,写出力量,才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给读者以全新的视角感受。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这是201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拿着这个题目,我们不用去考虑“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话谁对谁错,或谁更有道理,因为材料已经言明它们的出处,而且强调两句都是“有深意的铭文”。我们要做的工作首先是分析这两个人物是在什么心境下说出这种话的,是针对什么事件发出这般感慨的,然后再结合自己的人生遭遇、感受和对现实世界与人生的思考去分析、挖掘和合理取舍。“一切都会过去”可以让我们想到很多:天灾,人祸,贫病,创伤,隔阂,失败,以及其他种种不如意。勉励自己,勉励别人,不好的东西终会过去,关键是自己要坚强,要能撑得住,站得起。“一切都不会过去”也可以让我们想到很多:战天斗地的决心,自强不息的精神,幸福的感觉,感恩的心……告诫自己: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不会过去,都不该过去,要让它永驻心底。当然,对这则材料的解读也不是唯一的。我们完全可以反过来思考,所有美好的东西也“一切都会过去”,它让我们感慨,让我们思考,让我们珍惜,如朱自清写《匆匆》,王羲之写《兰亭集序》,还有古诗词中摧折心肺的妇怨闺思……所有不好的东西也“一切都不会过去”,如民族仇,家国恨,像伯夷、叔齐的“饿死不食周粟”,诸葛亮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拿着这类非唯一题材、唯一观点的作文题,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认真阅读和分析材料,尽量打开思路,尝试多角度思考,并有意识地把惯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区分开来,在眼熟上发现眼生,在大同上寻求小异,然后看看哪种观点更好,哪种视角更新,从而为后面的写作做好必要的思路准备。
  
  五彩缤纷并不意味着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并不意味着无所适从。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我们总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唯一,寻找自己最理想的归宿。写作也一样,比较、鉴别之后,选择最佳题材和最新视角,并不意味着要否定其他,而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你必须把自认为最亮丽的一面凸显出来,呈现给读者,才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选择最精彩的一面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排除惯性思维,寻求创新思维。所谓惯性思维,就是我们的思维根据习惯就能轻易达到的层面。这里有一种“一目了然”的功效。“夷以近,则游者众。”反过来也一样,众人能至,一定平坦而邻近。这其实就是惯性思维的结果。排除惯性思维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浅尝辄止,要学会跟进思维,学会转换角度思维,学会在人所不能见处觅出佳境。有些东西已经被别人反复说过了,最好不要再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欲为师,重要的不是“温故”,加深对“故”的印象,而是能“知新”,善“知新”,能从“故”中悟出新东西,发现新境界,获得新感受。201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我们最容易涉及的层面就是从“天灾”“人祸”“贫病”“创伤”“隔阂”等消极的方面去谈 “一切都会过去”,慰藉人心,振奋精神,激发斗志;从“战天斗地的决心”“自强不息的精神”“幸福的感觉”“感恩的心”等积极的方面去谈“一切都不会过去”,把光明和感动永留人间,永存人心。这其实就是一种惯性思维,因为一般人都会这么想,这么写。尽管这样写也能写出好文章,写出时代精神,如汶川、玉树的抗震救灾和灾区人民的感恩之心。但换一种角度,换一种思维,如果我们尝试着从它们的对立面立论、着墨,言及美好的事物会过去,警示我们珍惜;痛苦和耻辱不会过去,提醒我们铭记。这样不但同样能写出好文章,写出时代精神,而且能激活人的思维,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从而给读者以另一种境界的人生思考。
  二是选择自己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的方面写。独辟蹊径不等于向沙漠进军,最好的景点常常是那些自己已经了解并且最渴望去的地方。卖油翁让陈尧咨信服的不是射箭,而是“酌油”;王叔远赠友的精美礼品不是国画,而是“核舟”;庖丁的高超技艺不是种树;郭橐驼的拿手好戏也不是解牛……对于写作者来说,见得多,想得多,感受最深的往往是自己的写作强项,也最容易出彩,千万不可避其易而就其难,避其熟而就其生――当然,这里的“生”与“熟”不再是思维的问题,而是生活、思想与情感的问题。不管什么类型的题目,命题也好,材料也好,最终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人对生活、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思考与感受。
  三是彰显时代精神,表现社会大主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做。”时代精神和真情实感永远是文章最重要的审美价值。一篇文章好与不好,除了看语言、结构这些外在的特征外,最重要的就是看它是否彰显时代精神,是否具有真情实感。文章是作者分析事物、表现生活、揭示社会、抒写人生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和心境下,面对同一事物,又总有不同的表达角度和精神需求。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的,最能说的,又最具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就是你应该选择的一面。比如上海考题,写个人的失意远不如写国家多难让人感动,写小我的幸福远不如写感恩的心、写民族的仇恨让人警醒。在可能的情况下,能把两者结合起来,那也别有一番滋味:该忘记的,淡然抹去;该铭记的,永存心底。思维因为辩证而愈见灵活,境界因为拓展而更显开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真正的思辨是须要在“洞明”和“练达”两个词语上下工夫的。如果只见其服饰,未见其筋骨,只见其形貌,未见其神气,就谈不上有思辨性和震撼力。别人说“开卷有益”,我们就要想想为什么“开卷”一定有益;别人说“开卷未必有益”,我们又要想想“开卷”到底有哪些坏处;别人说“近朱者赤”,我们应该想想近朱而“赤”的道理;别人说“近朱者未必赤”,我们又要想想近朱却“未必赤”的道理。凡事有道理存在,才叫深入到了事物的本质。
  在我们的阅读和写作中,追求本质、把握深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训练和培养。
  把文章作为写作探究的源泉。“诗无达诂”,每一首诗都有一个阅读者的鉴赏视角。我们读一首诗、一篇文章,总会读出自己对诗情、对事理、对作品人物的理解和把握。这个时候,对文章进行必要的分析、探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会逐步学会从文章的文字表面深入到本质,开展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活动。比如,读了《失街亭》,就尝试探究“街亭之失谁之过”;读了莫泊桑的《项链》,就尝试评价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读了《鸿门宴》,就结合相关史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项羽的性格缺陷……总之,即使仅仅是教材中的文章,能提供给我们探究分析的东西也很多,如果每篇文章都能找一个切入点作一些必要的分析与探究,思维的深度就能得到有效的训练,思辨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开展辩论活动训练寻求事物之“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婆理论”能够成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二者所站的角度有所不同,所以结论也就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大相径庭。无论是对文章还是对生活,我们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思维深度和宽度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就一个话题从不同角度展开辩论,十分有利于激活思维,有利于进一步探求事物的本质。比如“中学生看课外书籍是否有利于学习” “中学生早恋利多还是弊多”等。不“争”不成理,无理难求“真”,辩论活动是培养和训练思辨能力的最方便、快捷和有效的活动。有时候,辩论活动也不用正正经经地开,找一个好话题,三五个人、七八个人自由争论,各抒己见,必然也有所得。当然,必要的时候,也可收集一些诸如国际大专辩论会的经典辩论看一看,拓展一下思维,感受一下气氛,同时也增长一些见识。
  编写寓言故事激活写作思维。寓言的特点就是通过简洁的故事揭示深刻的道理。每一个人都有读寓言的经历,尤其《伊索寓言》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产生的影响最大。如果我们能学会把自己想出来的道理融入简洁的故事中,通过编写寓言故事来阐释社会、人生的道理,那既能得到有效的写作训练,也能得到有效的思维训练,尤其能逐步尝试透过事物的表象去探求本质。
  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思维的灵感。“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里的“文章”,一定包含着一种思维特质,因为没有“思维”的运行,就没有“文章”的产生。一个学生写他走玉米地,这样写道:
  “这块田离我家不算太远,但要穿过一片玉米地。我漫不经心地往前走,不一会儿工夫就来到那片玉米地前。这时我不由自主地停下来了。面前这片玉米,又密又茂,宽大的叶片上,密生着坚硬的细毛。叶边很锋利,像是一把把横生的刀刃。谁都知道,如果从这里走过去,手上、脸上准会留下横七竖八的血口子。其实那滋味我早已尝过了,又辣又痛……想起妈妈的嘱托,无奈,我只得忍痛从这里经过。但我有点所谓的经验,即俯下身子,四肢着地,有空就钻,遇难而避,像动物一样灵活地爬过去。
  我用这种方法顺利地穿过了玉米地。看了水,我便坐在田埂上休息。回想起刚才过玉米地的情形,我似乎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写到这里,我们也会想,这样的生活体验能让我们明白什么样的道理呢?最一般的思维是: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只有勇敢面对,才会有最后的胜利。深入一点,我们也可能这样去想:成功是有方法的,面对困难,我们不要盲目跟进,要学会思考,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再深入一点,就是从中悟出为人处世之法:大丈夫能屈能伸,“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但小作者没有这样思维,而是把视角投向了当今的领导干部群体:
  “我们有些当干部的,他们为了避难避险,贪安图逸,无论工作上还是生活中,也常常像我钻玉米地那样,总是害怕挺直身子走路,伏地而行,藏头露尾,甘当他人的走狗!”
  讽刺与批判用意明显,出人意料。最后,他给自己的人生发展也定下一个调子:“但愿今后我能大起胆子,直着身子去闯一回玉米地。”既是自勉,也是共勉,给读者以启示和警醒。
  生活处处有道理,生活处处有哲思。小作者在认真地观察、体验、思考生活之后,从独特的视角透视生活的本质。眉头一皱,“悟”上心来。
  
  总之,人间万象,观之者但凭双目,悟之者全赖一心。慧眼独到,入木三分,才是生活中的大收获,思辨中的大境界,当然也是写作中的最亮色。

标签:思辨 视角 独特 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