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广播稿 > 正文

[巧显信息时代性,妙提课堂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前言   幼儿数学教育具有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较强的特性。用传统手段教学,既呆板单调又机械乏味,教师操作、演示、讲解都很不方便,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求知欲差,往往是老师拨一拨,动一动,在课堂上不能突破重难点,完全达成活动目标,导致幼儿缺乏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幼儿也因较难理解其实际意义而收效甚微。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课件视听结合,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单调为丰富,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大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力度,实现多媒体信息化数学教学,拓展幼儿的思维,促使幼儿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培养幼儿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深化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现实要求。
  因此,将教育信息通过多彩的图、文、声、像等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作用于幼儿的感觉器官,使幼儿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刺激下,产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活动中灵活的巧用多媒体课件时代性,将课堂有效性最大化,也是势在必行的,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策略来实施。
  二、多媒体课件在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一)突破重难点,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个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育心理学家调查证明,幼儿园的孩子由于抽象逻辑思维远不如具体形象思维强,年龄越小这种特征越明显。要孩子理解知识,明白算理,变抽象为形象,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好的事情。但简单地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这样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布鲁纳曾经说过:任何知识都可以用合适的结构传授给任何年龄的孩子。多媒体技术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它突破时空限制,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并提供人机交互功能,使静止的图文视听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抽象的思维过程可视化,知识的发生过程动态化。同时,它还利用演示功能将许多抽象的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那些原本需要老师费劲口舌,花费许多时间讲不清楚的知识变得一目了然。
  如数学活动《按2分群计数》中有关“群”的知识,用传统手段教学,既呆板单调又机械乏味,教师操作、演示、讲解都很不方便,幼儿也因较难理解其实际意义而收效甚微。采用多媒体课件后,动感的画面使幼儿了解了“群”的变化:一大群蚂蚁分成两群走向大树,幼儿通过直接的画面就能讲出每一群的个数及整群的总数;此外,在分群后用闪烁的线框将每群圈起,引起幼儿的注意,使“群”这一概念进一步在幼儿的脑海里得到巩固。通过以上两点,同时运用多种形式,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童趣,整个活动的重点、难点得到了充分的演示,幼儿也比较容易地接受了相应的知识。
  2. 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灵活化
  在数学活动《小兔子回家》中,这是掌握“按规律排序“这一知识点。小兔子要回家,但必须走在有规律的彩色石头路上,先让幼儿了解规律是什么,从简到繁、从易到难,让幼儿不断巩固图形及其排序。操作起来也极为方便,走错位置了,就会出现“再来一次”的语音,提醒幼儿退回到正确的石头处,从新再走一次,幼儿感到既有趣又好学,掌握了按规律排序,其思维的深刻性大大提高。
  3.使枯燥的问题生动化、趣味化
  幼儿的形象思维活跃,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好奇、爱动;抽象思维较差,而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推理无明显反应。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注意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生动化、趣味化。而多媒体课件恰恰具有这种功能,以帮助幼儿排除思维障碍,深入理解知识点,促进知识内化,能力提高。
  例如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时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幼儿对这个知识点掌握不好,理解不清。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认识钟表,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充分体现了多媒体的教学辅助作用。
  (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能力
  幼儿的求知欲望是对新异事物进行积极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幼儿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考问题的强大内动力。在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
  1.故事化情景,更有逻辑性
  例如数学活动《小狗骑单车》,即让幼儿学习用等距物体进行测量,认识远近。如果教师单纯出示若干路线,并机械重复演示给幼儿看,幼儿会感到索然无味,从而失去兴趣。于是,制作《小狗骑单车》的课件,画面上有三个地方,它们分别是公园、小熊猫家、小兔家,小小狗要骑单车分别到达这三个地方。当鼠标点击到某个地点,该地点强调放大,请幼儿找出去该地方需要几个圈圈。如果找对了,就会发出小狗欢快的叫声;如果找错了,小狗会发出“你找错了,请再想想!”的声音。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形态活泼可爱的小动物,配上色彩鲜艳的背景及活泼动听的声音,整个过程清晰、生动、形象、逼真,有效地刺激了幼儿的听觉、视听,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为完成活动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生活化情景,更具体验性
  俗话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分碗时数数碗有几个?吃水果时,看看香蕉有几个?家里每人一根香蕉,还剩下几个香蕉?逛超市,看看价格牌,是多少钱?等等。只要留心,随处都可以和孩子进行数学学习。如在学习《按事件排序》,在课件中设置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小朋友搭积木,先有几幅小图编号分别是1、2、3,然后由幼儿进行讲述,按照幼儿的讲述,老师输入相应的编号“321”,如果顺序正确的话,则会将“小朋友搭积木”的情景演示一遍,最后以“你好棒”进行表扬评价幼儿。
  3.游戏化情景,更有挑战性
  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愿意参加的一种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比赛等形式创设情境,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愿望。从而让幼儿在做游戏的活动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理解数学。
  如数学活动《比较数的大小》,小猴子要吃东西,可不知道能吃什么,要求是在它旁边有两个数,走大的那个数的方向,最终到达终点,所显示的水果就是小猴能吃的水果。每一位幼儿都能参与,从右侧的一竖排的五角形中选择其中一个,即抽取相应的题目,然后请幼儿扮演小猴子,进行答题,每对一步,可继续往前走,答错了,语音“不要气馁,再来一次!”,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都有锻炼机会,最终的结果“小猴吃到水果”,同时也奖励幼儿相应的水果贴,让每一位孩子积极参与游戏,挑战困难,突破关卡,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这样一来,将原来科学化的数学内容转化为幼儿喜欢的游戏,是幼儿对所学知识更加喜爱。正是由于将知识游戏化,才使本来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格外生动,有助于幼儿得到成功的喜悦和增强自信心,也有助于锻炼幼儿克服困难,探求知识的毅力。

标签:时代性 课堂 有效性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