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广告词 >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生怎样培养创新能力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了如下探讨: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让课堂教学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趣性。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创新。我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带着自己的真情和真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来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1.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和道德的典范……”所以面对正在成长、需要正确教育、引导的学生,不能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对待他们,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他们。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理解,我们要以平等的心态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并尊重他们的个性。
  2.面向全体,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在班里,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教师都要真诚地去对待,尤其是后进生,不能因为他们的成绩不好,就不闻不问。我们要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前途的,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的过程,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我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提出:“卖火柴的小女孩是谁?她有多大?为什么会去卖火柴?她的火柴卖得怎样?小女孩最后怎样了?”这样几问,学生大脑中产生了悬念,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兴趣就油然而生。
  三、给学生创造问的空间,促使学生“想”问
  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创新。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鼓励学生敢想、敢疑、敢问,从而发现事物的奥妙。如在教学《鲁宾孙漂流记》一文时,教师应给学生大胆质疑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讨论、提问。如生1问:“全船的人为什么只有鲁宾孙一人漂流到了孤岛?”生2问:“难道孤岛上就只有他一人?”生3问:“鲁宾孙真的可以教‘星期五’学文化?”问题一提出,教室气氛沸腾了,学生的眼睛“亮”了,于是学生和教师一起毫无顾忌的辩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多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强调实践性是新课程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础,离开了实践,就无法发现问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在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同时得到锻炼和提高的,丰富的体验和经验是创新的基础。因此,创造力是一种获得性或实践性的能力。也许学习一些专门的创造理论或技法是必要的,但是创造的无限丰富的机会埋藏于亲身实践的沃土中。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从这种意义上讲,创新教育应当渗透于学科教学及各种实践活动之中。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首先,课堂教学要开放,促进空间和时间上的灵活性,为学生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
  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参观、调查、实验、创造发明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社会、对科学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是无处不在的。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促使他们爱学习,会学习,进而使学生全面发展。

标签:创新能力 中学生 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