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国外生活 > 正文

对于版画规则界定的一些思考:欠清晰,欠规则怎么界定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版画艺术虽然是四大画种之一,但是它又区别于其他三个画种有其相对特殊的创作方法以及评判标准。一种艺术门类在求变的同时会有一段低谷,但是如果失去一些既定的规则能迎来更广阔的空间,这也不能不说是件好事。任何一门视觉艺术都有其发生和发展的条件,但是如果评判标准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彻底被改变,那么版画也就失去了最基础的门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失去了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独特魅力。文章探讨了版画规则界定的一些问题,使我们关注如何变,变的尺度在哪里。
  关键词:版画规则界定 复制性 印刷 媒介 拓展
  
  任何一位中国当代艺术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都无法否认,今日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在艺术风格、样式、题材、体裁、媒介材料、创作方式、展出形式、传播途径、收藏鉴定程序等诸方面诸层次具有的潜在发展可能与现实生成事实,人们在承认并参与这丰富多彩而又纷繁复杂的艺术景观的时候,正在自觉不自觉地经历着如何认识艺术边界与艺术手段的问题。在当代重提艺术的边界这个问题似乎是很不符合时宜的,因为众所周知,自当代艺术产生以来,突破传统的艺术概念,使艺术的边界不断拓展已经成为现当代艺术的一条法则,好像没人会更多地对艺术表现和手段的拓展最终持有异议,但既然艺术的边界问题涉及所有的艺术创作活动领域,那么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就绝非易事。在以前,具体说是在中国当代艺术产生之前的时间里,国、油、版、雕这些画种之间都是各行其道,分工明确的,坚守着各自的规则界定。
  国际造型美术学会于1960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的第三届会议上对于版画的定义做了下列三项规定:1.为了版画作品的创作,美术家本身用石版、木版、金属版、丝网版或其他任何版材,参与制版,使自己心中意象借此版转印于画面上;2.美术家自己动手,或在其亲自监督指导下,自其原版直接印制而得的作品;3.在这些完成的版画原作上,美术家得负有签名的责任。[1]
  以上为目前世界各国举行国际版画展所定的三项决议,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版画参展的作品逐渐衍生了许多含混不清的问题,为了更清楚地区分版画与其他复制媒体截然不同的基准所在,又增加了新的三项条件:1.单刷版画将不被接受;2.复制版画有别于原版创作版画;3.版画原作品,除要有作者签名外,另外还得附加试作(A/P)或限定张次之签名记号。
  以上的国际规定凸显了版画的特殊性,第一,版画必须通过某种媒介物,通过转移印刷到纸张或其他承载物上,具有可复制性,而且这种复制性有一定的限制;第二,版画作品必须由艺术家本人亲自制作并签名,作品的原创性才能得以确认。从文字表面上看,规则本身的设立,就是一种限定范围,虽然同当下开放的、多元的、画种界限淡化的艺术格局有一定的相悖之处。但是对保证版画的血统纯正,让版画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当代艺术的持续火爆,一些名家大师或是在拍卖会上画价走高的一些艺术家,把自己的架上作品请各种版画制作机构翻成版画(以丝网版画居多),限量印刷,艺术家本人签名,于是进入市场销售。最初,笔者没有注意到这种方式有什么不妥,甚至还津津有味地站在画作前细细品味其技术细节。时间一久,慢慢发现这种现象无论是对藏家还是版画艺术本身来说,是一种概念上的混淆和误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个纯粹市场需求下诞生的先天发育不全的畸胎。
  首先,版画在画稿阶段就应该把形式、题材,包括媒介、材料、制作方法涵盖其中,也就是以版画的创作思维介入,而不是一张油画稿,只考虑形式、题材、色彩、明暗,这也是版画作品地道与否的关键。版画媒介手段的灵活自由,能极大地调动版画家的原始创作热情,使面对的各版种和材料得到新的活力和生机,使机械复制手段变成主动的绘画手段,并极大地挖掘出版种规则内的潜在因素。画稿中哪些局部需要什么效果?什么材料能达到这种效果?这种材料需要什么样的制作过程才能达到这种效果?这都需要在画稿阶段艺术家要提前介入的思维。[2]现代版画的混合技术(石版、丝网、腐蚀、手工上色、拼贴)之所以越来越多地被版画家综合使用,就是因为其融合、涂染、晕染、零碎造型、断面组合、重复叠压、与化学品发生反应等自由造型手段,也呈现出混合媒介的物质性特征,传达出画面“真实”与“图画”的关联,寻找到呼应绘画的版画转化。这是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优势,版画的魅力就在于媒介在使用过程当中部分地展现出那种不经意的效果。说到这里,顺便说一说版画收藏者的关注点,成熟的版画收藏者首先就应该关注版画作品的“出生”,它到底是不是一张纯粹的版画,应该去了解作者本身的出发点,这张作品从诞生之初是不是作者从画稿根源去思考的,之前我们提到的翻印油画出来的版画作品,按这条线索来看没有什么收藏价值。
  其次,印刷是版画由版转化为画的必要环节,艺术家一定要亲自参与制作,而不仅仅是签个名。上面讲到纯正的版画从画稿阶段就要进入,只有艺术家本人才能把握整个制作过程的轻重缓急,不是通过简单的技术操作或由机械化带来的版画结果,这里的技术性成分并没有减少艺术价值的含量,恰恰艺术家的参与增加了其艺术价值的含量,是艺术家心性与机械性的完美结合。在制版印刷的过程中,艺术家承载着一种心境的变化,有时可能是喜悦的、有时可能是遗憾的,这种心情跌宕起伏是随着画面的戏剧性变化而改变的,可能会随时调整位置、可能会调整腐蚀液的浓度、可能会调整机器的压力,印刷是版画艺术表现的本质特征,它不仅是版画的行为过程,同时又是艺术家的艺术观念、版种体验视觉形式的延续。所以版画强调艺术家的亲自参与、亲自签名,如果一开始画稿阶段就没有这种思维的介入,那么就可以直接拿给版画制作机构,进行简单重复的制作,画面的效果只需要一个熟练的技师就可以完成,这样的版画作品和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画报没有什么区别,没有丝毫艺术生命。
  以上所谈到的是版画的纯粹性和规则的界定,不是说保守到丝毫不变,也不是对其他艺术门类的排斥,版画艺术走到今天,所要面临的挑战正是版画艺术的拓展和延伸。“变”是一个有度的过程,在保留版画几千年的独有规则的前提下,丰富的融合过程会更显现出版画的魅力,而不是变得面目全非,毫无独立性,之所以要保留相应的判断规则,这也是一个独立的画种所要坚守的底线,这对于版画艺术代代相承、版画人才的有序培养、版画市场的良性发展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怎样去变?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是版画界一直探讨的问题。其实每一种艺术门类都面临这样的问题,艺术本来就是一种体验和探索的过程,这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作为版画创作者,笔者认为,在探讨着版画规则界定的同时,首先需要改变的就是“钻牛角尖的工艺化”。之前的版画艺术衡量除了上述所说的基本规则界定之外,很大程度上都看某张版画作品的“印刷技术”好不好。技术好固然好,但是过分强调技术,大大束缚了艺术家的手脚,重了技术,轻了创作,机械复制代替了艺术创造,于是产生了艺术家委托制作的风气,甚至于优秀的艺术家成了别人的制作工具。实际上版画艺术会出现这些现象,应该说不是语言的陈旧,而是精神上的失落。
  其次,要改变的是所谓的精英版画创作。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是自由精神,为什么当下的版画创作氛围那么的小众,是因为那些标杆式的作品牢牢占据着版画的图式和流派,成了不可动摇的权威,创立了国际版画基础规则之外的“规则”,“规则”之内就赢得了市场,赢得社会,赢得话语权。这种现象对于年青一代想致力于版画创作的艺术家来说,真的很茫然、很痛苦。想要得到认可,有些艺术家都做的是违心的创作,这就关乎于“站队”的问题。适当的规则会把版画推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人为的“潜规则”则会让版画艺术走向死亡,成为彻底边缘的为他人服务的工具。版画艺术要良性地发展必须要有良性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一个“度”的问题。
  当代版画的媒介、手段、观念、技术都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发展着,凹、凸、平、漏这几种基础分类也不断被充实和延伸着。从平面到立体,从单纯的印刷到手段更加丰富的拼贴再到立体塑形,版画的概念在不断地拓展和延伸,作品的体现方式虽然与版画的基本规则有相违之嫌,版种的界限在模糊,相关性在增强,但对版画艺术的实验性在扩充,前卫性更明显。这是一个可喜的、大家也愿意看到的现象,这和我们之前所说的基础规则并不冲突,版画如果空前地活跃在当代艺术中,慢慢有了认可度,让大众觉得原来版画的概念不是以前所认为的那样,不是随随便便由一个技师、一台机器就解决的,那么这才是版画艺术的更好发展的前提,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包括老生常谈的市场问题,很多藏家一部分是不太了解版画,还有一部分是知道不规则前提下很多“非版画”作品是怎样大批量生产出来的,而不敢收藏。所以今天这个议题也阐明了,如今赋予版画宽阔的视觉空间和开放的体现方式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样的版画才是真正的版画作品,这非常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廖修平,董振平.版画技法[M].台湾雄狮美术图书公司,1987:13.
  [2]杨劲松.重叠肌理――版画教学讲座[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76.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王敏)

标签:版画 界定 规则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