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活动总结 > 正文

南山村 深圳市南山区南山村

时间:2019-02-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阮杰   1959年出生,曾用名阮仕魁,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作家协会会员,出版《山水一方》专著等,在全国省市级以上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30余万字,获奖10余次。现在中共宁陕县委某部任职。
  
  山对我来说再也熟悉不过,这些年因工作的关系,我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可以说无论是神秘的西藏,俊秀的黄山,还是七彩的云南都不能频繁的走入我的梦境,只有秦岭南山中的那个小山村――蒿沟在我心中一直是最美的地方,美得使我三十多年至今对她依旧留恋,依旧铭记,依旧牵挂。
  这里,没有奇峰险壑,也没有俊景佳木,有的是高低参差的山峦层层叠叠向远方涌去,连绵不断、逶迤相随。山色一律的绿,这绿是松、竹、灌木濡染出来的。油光翠亮,生机勃发,令人心醉。
  一场春雨过后,阳光明媚,莹白的雨滴熠熠闪光,将山村照得分外明澈,如果没有云朵漂浮,山顶就似雕刻在蓝色背景上的浮雕,凸起和凹陷的地方,显得格外的分明,关于阳刚之气的诠释,似乎是最好的注脚。
  似乎所有的山都是北坡平缓,南坡陡峭一样,秦岭南山的蒿沟村形成了一道道又高又深的峻岭和峡谷,这样的地貌对于村民来说,带来的是行路的不便,田地的沟坎,生活的艰难。但凡事有弊就有利,正是这种沟沟岭岭,使蒿沟村具有了独特的自然风貌。山上植物茂盛,有乔木、灌木,树种很多,最多的是橡子树和栗子树,也有梨树、杏树、核桃树、柿子树分布在山上或田间,春天五彩缤纷的花朵竞相绽放,蜜蜂、蝴蝶和一些不知名的飞虫会围绕着花儿歌唱,采撷蜜汁。
  大树的间隙里是灌木丛,它们有的是藤本,有的是草本,有的是介于两者之间,没有明显标志的植物、由于种类太繁多,很多植物连村上的老年人也无法准确叫出它们的名字。可是它们并不在乎人们能否叫出它们的名字,只要有适宜的气候就会按时发芽,开花,结果。若是春天从这些草丛中走过,身上会沾满花香,知名和不知名的小花,或红、或绿、或紫、或橙,芳菲不尽,香气醉人。到了夏天,花瓣没有了,在火辣辣的太阳照耀下,绿叶大方而沉静地在山坡上铺展,接受着蓝天的检阅,她们的绿是那样的深沉、凝重、庄严,把生命的意义书写得一目了然。
  居山为农自然是春种、夏忙、秋收、冬闲。春天,会去平整土地,或犁或耙,或吆喝着那头老黄牛将解冻的土地翻得松松散散,耙得平平整整。累了的时候,一屁股坐在田埂上,吸袋烟,看河对岸泛着绿意的杨柳,拨开脚边的枯草,寻找刚露出头的嫩草芽。夏天,是庄稼疯长的季节,田地里一天一个变化,一月一个模样。玉米、大豆生得水灵活现,在你面前拔节、开花、结果的过程中记录着山民锄草、施肥、守候的甘苦。只有秋天田园里男女老少忙碌着收获着,呈现一片收获的笑脸。农闲时节,有人这样形容:“娱乐靠手(打牌打麻将),治安靠狗,通讯靠吼。”真实再现了山民自得的生活方式。
  对于蒿沟的历史,村上人是说不清的,他们也不想说清楚,也没有人能说清楚,因为那些历史与他们似乎都没有多大关系。乡亲们能记得而流传至今的是入沟不远处有一块诗文石碑相传为曹操路过所书,可惜年久风化,碑文多已脱落,无可考证。再向前行,一深潭镶嵌在几块巨石之间,名曰“黄龙潭”,潭上方土山包上还建有一处“龙王庙”,相传潭内有修炼成仙的黄龙,能为凡人解除病痛,消灾祛难,于是招来许多香火。
  两叉河分道,左为铁牌沟,右为天府寨。就在两沟交汇处不远,有座“龙凭寺”遗址,据说该寺始建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曾几建几毁,僧侣最多时达五六十人,如今遗址上留有一座三层雕琢的石塔以及当年僧人使用过的石碾盘、沐浴石盆等。天府寨沟内,有怪石林立,形态各异的石阵。“铁板峰”山体陡峭峻拔,山顶上有宽敞的平台,传说这里是唐时西凉国军师铁板道人练功修行之地,如今平台山还留有一个铁制小庙宇,自平台向下垂直挂着一条铁链,悬崖万丈,令人可望不可即。这里也曾是唐兵马营遗址,“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便指此地,现有当年的拴马柱和一口供千人饮食的大铁锅,据说是铁板道人腾云驾雾从四川峨眉搬来的,当地采药老人在山里见过。锅的半截被泥土掩埋,锅里能躺两条大牛。
  传说归传说,现存的遗址可以证明这里曾经有过喧嚣的历史,因为这里不仅山奇林深是练功习武、修身养性的最佳去处,而且距十三朝古都西安近在一山之隔,如此思考就可以信以为真了。
  其实村落是在山的包围之中。三山一岭三道河组成了这里独特的环境,民房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春夏天气常常是云蒸霞蔚,淡淡的炊烟笼罩在小村之上,使山有了几分朦胧,使林有了几分神秘,使人有了几分仙气。云雾缭绕的山野深处,山就有了漂浮的感觉,云就有了海阔的意味。鸡的鸣叫与狗的狂吠是鸟群合唱中最突出的点缀。大雨过后,山峰如洗,太阳像风铃挂在天的中央,摇响着弯曲乡道上欢快的脚步。
  蒿沟村就在这样的大背景里隐现,没有什么例外,霜降过去,山这边风飒飒吹,雨萧萧下,村庄笼罩在一片静寂之中。金黄色的玉米棒挂满房前屋后,大豆秸秆堆成了山,地窖里储满了山药蛋(洋芋)。后院的柿子树一个个火红的柿子裸露在树枝上,引来了无数山鸦雀的叽叽喳喳的欢叫声,逗得猪啊牛啊猫啊东张西望,满院子充满了收获的气息。山上红叶虽比不上香山枫叶那满山红遍,但也有大片大片的红焰在熊熊燃烧,印红了山村姑娘小伙的脸庞。原来是花朵的地方,经过一个夏天的蛰伏,硕大的果子会突然跳出绿叶的重重包围,露出她们亮丽的脸蛋,开始还带有几分青幽的羞涩,一天两天再看时,青幽骤变,竟成了堂堂正正的金黄色,那时她们的眸子就会发现一种期盼,那是少男少女成熟时的期盼,等待着辛勤的人们把他们采摘。
  正因为这里有美好的故事、神秘的传说和山水森林奇妙的风景,如今成了古都西安人休闲的去所,开发的旅游乐土。也打破了山村的寂静。通往村里泥泞的山路被宽敞的水泥路取而代之,村里的民房也洁净起来,长得狗头狗脑的黑蛋、狗娃换了布鞋穿上皮鞋也人模狗样了。他们当中有的丢掉了斧头锄头,买了汽车拉上游客疯跑。不仅兜了风,口袋里还赚了钱,晚上在床上说梦话,嘀咕着这辈子开了眼,早上起来还直犯迷糊,猜测西安市的人咋了,这么靓的妞往山沟里钻,还大把大把地往山里甩钱。办起了避暑山庄,建起了峡谷漂流。从此每到周末,来到村子的游客愈发多了起来,当地的山货特产也值钱了。村支书脑子灵,花样多。带领乡亲养纯种土鸡,开办农家乐。一盘木耳炒土鸡吃得游客云里雾里,难忘一辈子,走时翘着大拇指说:“下次再来!下次再来!”
  村子通了电,开通了手机,开办农家乐的家家买了电视机,装了电话,信息灵了,也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知道这村子虽是山沟野洼,却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近在咫尺的城里人在那钢筋水泥修筑的高楼大厦里,许多压抑的工作和烦恼的气息,直逼着他们去寻找一块朴素纯净的自然环境来放松自己。这大概就是城里人追求返璞归真的道理。村里人了解到这些,胆子大将起来,开发出一道道山珍野味,餐桌上也多了一些花样,还从外地引来特别的鱼种名曰虹鳟金鳟,因为只适宜在海拔一千米以上,水温在二十度以下养殖,成了村民致富之道,又为农家乐增加了一道美味。当地的旅游业越来越兴旺,去年“深山老林”和“冰晶顶”旅游开发项目落地生根,投资十多亿,省上主管旅游的副省长包抓这个村,蒿沟的发展前景就可想而知了。
  一位游客来到这村子住了一夜,回到省城西安,在自己的博客上这样写道:“久居都市的人们终日被钢筋水泥所包围,被污染噪音所困扰,每天压在身上的工作已经够多了,再不出去走走,很容易崩溃。星期天我去陕南,经过宁陕‘秦岭漂流’,这里名叫铁桥,距西安八十七公里,沿一个石拱桥拐弯处的一条便道进入当地人称为蒿沟的深山沟里。进沟后我们所看到的是秦岭的巍峨与葱郁,听到的是啾啾鸟鸣和潺潺的水声,感受到的是山里人别样风情和小山村独有的平和、宁静与休闲。如果你有兴趣,弃车下乡,步行到柳影婆娑、翠竹拥抱、山溪作响的村野山庄,那种怡然自得的感觉无与伦比,沿着人工修砌而成的简易便道向东南方向行走,映入眼帘的景象好比东晋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中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落英缤纷’之景象,放眼四周大树参天,鸟语花香,越走越让人感觉到无比的沁人心脾。”
  这座养育我的村庄,自然之美令我陶醉;人文之谜令我回味。无论是过去那静谧的村野山谷,还是今日那热气腾腾的开发之地,都证明这里的神奇和魅力。每当我回想故乡这两个字,无论从嘴里说出来,还是从笔尖上落下来,都很重,很泥土、很浑厚、很绵长,容易让人眼眶发热,思绪万千。

标签: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