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经典话语 > 正文

【让孩子学会用音符去涂鸦-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创作教学的培养】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意识是教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和面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从教育创新入手,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入手,建立新型育人模式,其中重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开发,包括音乐创作的培养,是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这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音乐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那么在教育改革大潮中,如何既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当前校本教研的重要课题,有待认真研讨和解决。然而,音乐课教学,由于作为时间艺术的一些特质的,在给予人们心智模式的印记上和接受习惯上,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是很难具有创造性的。如儿童随意的涂鸦是一种创作,甚至可以给艺术家以启迪。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有被誉为儿童的音乐创作。下面笔者结合小学低年级音乐学科的特点,谈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通过音乐课改的不断深化,让学生感受创新的乐趣。
  1、始点:感受音乐的旋律,创编歌曲速度、情绪
  音乐学科的特点在于它具有情感性与形象性。音乐教育是依据审美感受来进行的,而这种审美感受是在轻松自如的情境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用音乐进行情感交流方式来完成的。而这种情景的设置与质量是培养孩子音乐创作的基点。作为音乐教师应鲜明的意识到这是培养孩子音乐创作的前提。
  音乐作为情感艺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是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如音符的高低、节奏的变化、速度、力度的对比和丰富的音色等使人心灵产生共鸣,再通过联想,想象间接地表现客观世界。所以说音乐是以审美为主要特征的。如我在进行小学二年级上册《大家齐动手》的唱歌教学时,为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速度与情绪的变化,便采用教师作歌表演这种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学生随着我的动作歌唱。在唱第一段“一个人一双手,搬块石头两边扭,两个人两双手,抬根木头慢慢走……”时我根据歌词的意思模仿很困难地、慢吞吞地搬石头,抬木头的动作,学生随着我的动作很自然地放慢速度,用很沉重、费力的声音和表情演唱。当唱到第二段“三个人三双手,搭好大门装窗口,大家来齐动手,平地盖起一座楼……”时,我的动作逐渐加快,很轻松的模仿搭建门窗和盖房子的动作。同学们的歌声也随着我的动作把演唱速度逐渐加快,情绪也变得轻松、欢快起来。使歌曲两段快慢对比很鲜明。学生通过对教师形象动作的感受和理解,创造性地把歌曲“人少力量小”、“人多力量大”用不同的速度、情绪表现出来并体会到合作劳动的快乐。这就是由于音乐表现手法丰富且多变,由于音乐的情感性、形象性决定的。这是音乐学科与其它各学科最大的也是根本的区别,也是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学内容及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比较,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音乐分析、比较认识到音乐的丰富、变化、发展离不开创新。通过音乐教学,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给学生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这种情景的设置与有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的音乐创作意识和热情在兴趣中渐渐显现出来。
  2、感受音乐形象,尝试创编形体动作
  想象是人脑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感知过的形象进行加工,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创造的重要条件。事实上,小学音乐“创作教学”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领域,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创作精神和创作能力的一种音乐教育过程。它的首要任务乃是激发学生创作音乐情感,启发、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绝非同一般音乐实践中的音乐创作,但这却是未来走上真正音乐创作之路的基础,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更是有益于培养多方面广义的创新意识。
  如:我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小拜年》歌表演的创编时,我通过语言引导学生:“过年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的?我们能不能把过年的各种场面伴着音乐用动作告诉老师?”这时放《小拜年》的录音让学生边想象边编动作。同学们有的模仿放鞭炮、打灯笼;有的两手合在一起做拜年的动作;还有的模仿欢庆时敲锣打鼓的动作等。虽然他们的动作很简单,甚至有些动作还不很优美,但他们能够伴着旋律的节拍把想象中的场景,通过自身加工用身体动作展现出来,这已是很成功的创编了。敢做就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同时我在这时总是启发他们任何伟大的作品,任何有创作意义的事情(如科技,建设,发明)都是始于这样一个开端,这样一个始点,使学生们受到很大的启发。
  二、消除创作的神秘感,大胆参与音乐创作活动。
  虽然音乐学科在进行创作教学方面具有自身特有的优势,但还是常常会有人这样问:让缺乏技能的孩子去进行音乐方面的创作,能行吗?我认为,产生这种疑问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对音乐教育中的“创作教学”具有神秘感,对这一特定概念的内涵及其意义缺乏认识:二是人们(甚至包括一些音乐教师)对学生音乐创作潜能估计不足。其实,开展音乐创作可以从基础的简单的地方入手。而且进行音乐创作的途径很多,如:歌表演的创编(根据歌词内容、歌曲旋律)、打击乐器伴奏的创编,节奏创编,短小乐句创编等等。所以,我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上注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音乐知识积累。
  音乐是创造的产物,无论是创造者、表演者还是欣赏者都蕴涵着创造的诸多因素,累积着丰富的知识要素。音乐本身的特殊性,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音乐教学中,首先要教学生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如:拍号、节奏、音符、等。之后把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不断在教学中熟练运用。如:我在给学生进行听音练习时,就加入了创作教学。在给出标准音后,学生听出了教师弹奏的单音是1(do)、3(mi)、5(sol),然后让学生给这三个音加上日常礼貌用语编成一句歌词唱出来:
  2/41 3 ?5?‖3/4 5 ? 3?1??‖2/435?1?‖
  早上好。对不起。 再见
  等等。我认为这就是简单的音乐创作,不仅有乐句的创作、歌词的创作,还有节拍、节奏的创作,虽然稚气十足,类乎于绘画的涂鸦,但毕竟是他们创造真情的体现。再加上教师的鼓励,学生都会对音乐创作产生兴趣,打破它的神秘感,并使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为启发学生的音乐创造意识,我常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大量在中外音乐史上,那些在儿童时代就能谱写美妙乐章的音乐家的故事,尤其是他们创作第一个作品时候的细节。如肖邦七岁就创作了《波兰舞曲》,理查?施特劳斯五岁时开始作曲,十岁前就创作了《节日进行曲》等。特别是告诉学生任何过程都起于一个始点,这些对孩子们参与音乐创作不仅有很大的启发,也增强了参与创作的信心。
  同时,我开始涉猎一些有关创作教学在欧美诸国早在本世纪初就倍受重视的资料。既给自己以知识的充实和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意识的信心,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大胆开创教学活动,并为音乐创作提供佐证。同时在课堂上引用,可以让孩子们知道儿童不仅有创造的需要,而且有创作音乐的可能,只不过我国开发较晚,但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目的是要孩子们进一步消除创作的神秘感,充分认识和理解音乐创作对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2、精心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心理、生理特征,自觉运用音乐教学审美规律,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创作教学,也是音乐创作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创设良好的音乐创作教学情境,目的是唤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注意,熏染学生的创作心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进行小学三年级音乐课《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歌曲教学时,我是这样为学生创设情境的。首先将一幅美丽辽阔的草原水彩画展现在学生面前,结合图画并把歌词编成小散文,并请同学配着《我是草原小牧民》悠扬的旋律进行朗诵,把学生慢慢地带进教师创设的草原牧场的情境当中,使他们在音、诗、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仿佛他们就是草原上的小牧民,正手拿皮鞭,在草原上放羊。同学们面对湛蓝的“天空”、雄伟的“群山”、清澈的“小溪”、辽阔的“草原”唱起了《我是草原小牧民》之歌。抒情优美的情绪随着乐曲,歌声自然地流露出来,甜美的歌声流畅起伏。这就是情境创设的效果。它把学生听觉、视觉所感受到的变成了自己的一种情感,融入到歌曲演唱的情绪中,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完成了歌曲艺术表现的创作。于是,一种与音乐审美注意相伴的音乐创作学习和特定的教学情境就随之形成,从而为创作的有效开展作了铺垫,最终起到了十分良好的效果。w

标签:会用 浅谈 音符 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