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竞聘书 > 正文

音乐课上的节奏游戏【探究“喜欢音乐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原因】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材的内容应根据大纲、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选择。音乐教师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是组织者,而且充当了导航员的角色,要让教学朝正确的方向前进,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适当地在“选择”上下工夫,理性思维,紧跟专家方向满足学生需求。
  关键词: 教材 音乐鉴赏课 心理需求 科学选择
  
  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材的内容应根据大纲、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选择。我们现在使用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编的,内容紧扣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多角度、多渠道地从各个领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在聆听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践中体味音乐鉴赏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实现新课改的各项目标。从编写者的角度看,选择的教材内容顺应了新课程的正确导向,也是学生眼中“最新”的教学内容。
  “但愿这些或美妙动听、或博大宏远、或亲切柔婉的乐曲能给你带来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升华。”这是教材的最后一页“后记”中的一句话,它是编写者对教材实效的一种美好意愿,我认为它其实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种标准。学生通过音乐鉴赏课真的能“心灵共鸣”、“灵魂升华”吗?在学生眼中,这些内容真的是“最新”吗?可能答案会让所有从事音乐教学的老师失望。作为学生,特别是高中生,他们有较重的学习负担和高考压力,对于“不好好学就考不好”的学科他们必须认真对待,可是对于“不好好学也没关系”的学科他们首先在思想上就不重视,如果老师的教学无法吸引他们,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
  从学生们热衷流行通俗歌曲来看,他们是喜欢音乐的,但是课堂上没精打采,毫无兴趣,不喜欢上音乐课。有同仁曾经在学生中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不同的感受,他们认为教材选择的内容很“老”,很多歌曲听不懂,在一些配器、曲调、版本等方面都缺乏吸引力,大多数都不好听,他们也想寻找音乐中的“情”和“美”,但实在没有“兴趣”。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这绝不符合常理,必定有它的原因,音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探究。
  音乐教师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是组织者,而且充当了导航员的角色,要让教学朝正确的方向前进,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适当地在“选择”上下工夫,要理性思维,紧跟专家方向调节学生需求。
  一、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需求
  (一)在流行音乐中,学生可以找到他们的需求。
  时尚旋律美,是学生音乐鉴赏的首要需求。在《沈心工与李叔同》单元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甚至认为其旋律“老土”,没有新意。课后,我认真反思并做出了修改,将“学堂乐歌”和“校园民谣”结合起来,课堂上简略地聆听“学堂乐歌”,重点是欣赏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民谣”。比如《明天会更好》、《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自然地进行了同类音乐的拓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明星表演美,是他们内心的“榜样”需求。在欣赏某些歌曲时,选择由学生喜爱的明星偶像翻唱的版本,会提高同学们的兴趣。因为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偶像,都有自己的“明星梦”。所以,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找到不同明星的多个版本的音乐给同学们欣赏,以便使学生产生共鸣。
  浪漫意境美,是他们放飞心情的需求。在钢琴音乐单元,我们欣赏了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两首音乐都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杰作,但学生更喜欢《爱之梦》,因为《爱之梦》更让他们觉得“浪漫”,更适合高中生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从他们的兴趣入手,由浅入深,选择一些诸如《神秘园》、《天空之城》等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逐步过渡到对他们来说较“难”的音乐,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动听配器美,是他们体验音乐魅力的需求。在流行风单元,我们欣赏的是毛阿敏在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思念》,学生反映普遍较差,随后我立即播放了同样是毛阿敏在“同一首歌”上演唱的《思念》,学生马上兴奋起来。因为音乐家对这首歌曲进行了重新配器,在音色、和声等方面更富于流行美。
  由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高中生对“流行美”的需求还很多,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用“心”发现,用“行”实现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挖掘出时尚、经典的音乐作品。
  (二)在简单、直观、直接的感受中,学生可以找到他们的需求。
  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音画结合。例如:在欣赏《西出阳关无故人》和《高山流水致家园》两个单元时,我们可以根据音乐蕴涵的意境,选择《唐之韵》等视频音乐文件进行播放,使学生在听觉中领悟意境,在视频中理解音乐。这样就让较难的音乐变得直观简单、一目了然。
  音舞结合。例如:在欣赏《非洲歌舞音乐》单元时,由于其音乐和舞蹈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忌讳对他们进行孤立的欣赏,而要让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非洲歌舞音乐的相关知识。
  音画舞结合。例如:在欣赏《爵士乐》时,我找到了著名爵士舞的视频片断进行欣赏,让学生一边聆听,一边哼唱,一边模仿舞蹈,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使课堂得到了良好互动。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一切从实际出发,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适当的辅助内容进行教学,既能活跃教学课堂,提高学生兴趣,又能增强音乐鉴赏教学效果。
  二、音乐教师应理性地找准方向,进行科学的选择
  “选择”代表方向,“努力”代表付出。教师应科学看待“努力”的力量,明白“努力”需要技巧,需要“选择”。相信专家,但不要迷信专家,因为专家不一定都对教学实际情况了解得特别到位。相信学生,他们在某些方面并不是“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思维,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能够为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因为他们代表自己,愿意为自己负责。改变观念,借助“选择”的力量,选择一些时尚、积极、动听、影响力强的作品,使学生在课堂上充满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充满乐趣。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找到自己的方向,既不“左”又不“右”地探索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之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了方向,“努力”付出,探究方法,才能找时间要效率,找时间要效果,也才能使高中生在一年时间里对音乐鉴赏有名副其实的突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将课上好,还需进行不断的探索。让学生从不喜欢音乐课上升到喜欢音乐课到渴望上音乐课应是音乐教师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编.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教学与评价指导[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2]冯季青.高中音乐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海南出版社,2004.
  [3]音乐课程标准.
  [4]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合编.音乐鉴赏[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标签:音乐课 不喜欢 探究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