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看图作文 > 正文

【关注学生的品德与心理问题】应重点关注的学生心理问题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有各方面原因,其中心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分析了学生品德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帮助班主任转换工作思路,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立场、观点重新审视教育工作,形成有效应对心理问题发生机制的全新的德育工作观。
  关键词: 大学生 品德问题 心理根源 班主任工作 心理关注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知识的爆炸性增长,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也越来越复杂,“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更有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的适应问题,对选择专业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和未来对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得当,无疑就会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种种压力,甚至形成心理障碍,引发心理危机。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进身心健康,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就成为各类高校共同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院学生存在着众多应该引起重视的品德缺陷问题,如心中无德、唯我独尊、意志薄弱、行为不检、品行较差、屡教不改、不良习惯很多、好习惯很难养成等。部分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简单地把这种种现象归结为政治思想教育范畴的问题。其实,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也许很多,但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是形成学生品德问题和品德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学生品德问题的心理根源
  品德是个体将社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品德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内在机制,其所遵循的轨迹大体上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积极互动中,主体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和影响,通过主体自身的作用,逐步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一个人品德的养成与其心理状态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从对众多学生不良品德形成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导致学生出现不良品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还是自身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只是外部条件,内在的心理因素才是品德变化的主观依据。那么,目前我院学生品德培养的环境和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是什么样的呢?
  (一)易引发心理问题的社会环境
  首先,我院学生多是在中考、高考中被淘汰的落后生,学习上长期的失败与挫折使他们自信心丧失,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本身既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又不具备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其次,我院地处城市中心,校园周边都是闹市区,学生与社会各方面的接触较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也较多,社会上众多不良文化、不良现象、不良思潮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再次,网络的普及,在给教育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掺杂着负面的效应。网上信息量大,鱼龙混杂,不免有不良的垃圾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导向产生不利的影响,使得学生在接受新信息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地接触到不少消极、错误的东西,容易导致学生价值观念的偏移和道德法律观念的淡化。
  最后,学生正值青春期,随着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心理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年龄段正是主观需求比较多、欲望比较强烈的时期,而家庭、学校和社会又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和要求,于是必然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抑郁、暴躁,容易形成逆反心理,从而在行为上带着偏激、盲目的色彩,甚至以极端方式发泄,采取与积极向上相对立的行为方式等,这些都给学生思想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易引发心理问题的家庭环境
  孩子最初的教育是由家庭提供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接受什么样的教养,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家庭的环境因素、家庭的教养态度和家长的教育方法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进而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发现,学生与家长的亲疏关系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很多家长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意识和有效手段;有些家长对学生放任自流,把孩子的任性当坚强,说谎当聪明,打架当勇敢;有些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疏于管教,这使得学生残缺了应有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偏离正常轨道的学生,大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有着程度不一的不良习惯和恶劣行为。事实表明,我校不少“问题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里,或家庭关系不和谐。
  (三)易引发心理问题的学校环境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因此,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是伴随着学校学习生活而产生的。学校教育中预期的品德不可能是学生与生俱来的,更不可能是教育者单向灌输的结果。学校对学生较高的德育要求与学生知行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师的传统引导方式与学生自觉践行能力之间的差距,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此外,学生之间在校日常生活中的相互接触与摩擦、集体生活的约束性与个人行为习惯的散漫性之间的矛盾与碰撞、新环境下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协调等问题,也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压抑、厌学逆反、我行我素等不良心理。
  二、强化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关注的一般性思考
  心理关注首先要求班主任跳出传统德育的狭小天地,转换工作思路,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立场、观点重新审视教育工作,形成有效应对心理问题发生机制的全新的德育工作观。具体说来,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提高师德修养
  首先,班主任自身的师德修养,为人师表的风范,本身就是一种最贴近学生的教育范本。班主任要时时事事严于律己,思想作风端正,外表端庄得体,言行一致,举止大方,在各个方面为学生充当表率和榜样,使学生通过观察班主任的言行举止而习得自己的行为,从而将班主任示范给学生的优良品质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品质。这种榜样的力量会随着班主任与学生的反复接触,发挥其他德育方法所无法取得的效果。
  其次,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只有对学生付出真情实感,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学生才有可能接近班主任、信任班主任,品德教育才有可能收到实效;而对于学生来讲,同样的教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它是来自与之情感相通的师长还是来自与之毫无感情的说教者,其效果往往大相径庭。对前者的教育,学生会表现出关注、认可、赞赏、接受等积极态度。在对不良品德学生的矫正过程中,以情感促认识,以情感动人心,可以引起其内心震动,增强其告别过去,重塑新我的动力,激发其积极上进的动机。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对学生先下工夫投入感情。这种投入不能是虚张声势,而必须是润物无声的,要使学生不知不觉间在感情上接纳班主任。
  (二)实施人性化教育
  人性化教育指的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主体,在关怀人、尊重人的前提下进行教育和引导,使校园、教室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实施人性化教育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从物化走向人化。从物化走向人化,就是首先要承认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有精神追求的人,也是有创造性的人。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精神的关怀者,注重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关注学生的精神发展、关心学生道德品质的自然生成。表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力,认可学生的个体差异,摒弃那些违反人性、千人一面、一刀切的做法。例如,我们可以将预期的德育目标作为一种远景规划,将其化整为零,分解成学生可以争取到的近期目标,循序渐进、逐步推进,最终实现德育的目的。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可以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调节学生的心态上,通过改变学生的心态达到育人目的,运用一定的方法与手段,使学生的心态产生预期的变化,完成我们所期待的学生的自我塑造过程。
  其次,从灌输走向对话。由灌输走向对话,是指学生从被动接受德育走向自主性德育的过程。道德教育中的对话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自我的对话等。班主任的职能不仅仅是宣传德育知识,更多的是利用班会、团会和其他一些校内外活动,巧妙地创设对话情境,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体验师生之间的平等、自由和民主的氛围,感受班主任给予他们的尊重、宽容和肯定,并因此受到激励、鼓舞,自觉自愿地接受班主任的指导、忠告和建议,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自主性德育立足于学生自己认知、自己体验、自己感悟、自己抉择、自己践行。这种自主性德育不否定教育者的引导,而是要求班主任在尊重、理解、爱护学生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学识、言行、境界、风范启发、引导、帮助他们,而不是代替他们思考,强制他们接受。
  最后,从限制走向解放。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班主任要关注社会生活中与学生相关的讯息,及时传达给学生,引发学生内省。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活动,让他们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吸收知识,感悟时代精神,并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中培养个人能力,提高个人素质,形成规范的品格。
  总之,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只有对学生心理有准确的把握,并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育收到预期的效果,才能引导其积极发展,才能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
  
  参考文献:
  [1]上官凤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陈云恺.人性教育:人文教育的“课程方法”.高等教育研究.
  [3]罗桂进.培养学生自主性素质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班主任.

标签:品德 心理问题 关注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