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励志 > 正文

关爱的作文 拿什么关爱你

时间:2019-02-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记得幼年听过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叫做《酒干倘卖无》。那是一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歌,儿时去听,只觉旋律悦耳,却并不明白什么叫做“酒干倘卖无”,后来大了才渐渐明白,歌词里说的是因为要抚养孩子长大,哑巴靠收破烂为生,所以就到处收酒瓶子,并且问别人喝光了的酒瓶子卖不卖。
  我也知道,在收破烂的人群中,靠捡拾瓶子、易拉罐等废品与旧货以供子女读书的人很多,但子女能考上大学、而又能承受得了昂贵学费的拾荒人却是少之又少。
  苏锦无疑是幸运的。在她朴实无华的文字叙述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她捡破烂的父亲那佝偻着却又是高大的身影。那份深沉的父爱,让她有机会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得到宝贵的读书机会。对于坚韧的父女俩来说,只要有心,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做到的。
  但这毕竟只是个个例,更多被贫穷所折磨却还在苦苦挣扎的人们,他们的子女还是距离大学的讲堂那么遥远。这样的镜头,就在我们周围,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再现。
  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和各高校已经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许多社会团体、知名人士,甚至一些普通公民也纷纷慷慨解囊给这些贫困大学生伸出了援助之手,种种资助为贫困生圆满完成学业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问题是仅凭对这些贫困大学生给予物资上的资助,是否真的就使他们能摆脱困境?是否真的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挺起胸膛,信心十足地坐在大学教室尽享知识的沐浴?恐怕未必,因为当前我们这些施助者对贫困学生的帮助方式与这些贫困受助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很大张力,甚至适得其反。
  这让我们深思,究竟,用什么来关爱贫困大学生?
  贫困大学生应该得到社会的关爱,我们也不能让原本有权利读书的大学生丧失深造的机会。但是对他们的关爱,不能仅仅局限在捐助上。理由很简单:大学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大学生应该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勤工俭学活动来解决学费和生活费。显然,帮助贫困大学生,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不少学生有考取高分的能力,但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高额学费,有些学生增加了心理负担,感到压力沉重,也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未来的生活。而媒体似乎也只是一味地倡导社会捐助,很少从自立、自强方面去引导他们自己创造完成学业的条件,以至于让有些学生以为社会捐助是理所当然的惟一。毫无疑问,这就暴露了大学生素质上的巨大缺陷。这一缺陷的产生,跟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存在的弊端有重要关系,也跟媒体片面倡导捐助有重要关系。换句话说,学校、家庭、媒体以及全社会,都有必要反思一下:我拿什么来关爱你?有时候,转换一下方式,对于造就大学生健康的人格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我想告诉所有的贫困大学生们,坚韧的品质是用任何金钱也买不来的。穷,并不是自身的弱点,也不是缺点。贫困不是一个人的宿命。“穷无根,富无梢”,那些被我们尊崇的人,最初都曾经受过贫穷的历练。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都应该有这样一个观念,贫穷是奠定美好德行和正直生活的基础。
  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都要有着不放弃的信念和决心,就像苏锦和她的父亲一样。在苦难面前,永不低头。如果可以这样,贫穷便不可怕,它就是一簇小小的温暖火焰,照亮前路。

标签:拿什么 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