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名人名言 > 正文

帝国全面战争名言警句

时间:2017-05-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帝国即将溃败

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它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素材。作者显然做了大量的工作,提供的内容和角度大都是前所未见的。在这一点上,它超越了所有那些只是在翻译故纸堆的伪历史作品。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这本书也完全可以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书中的故事可以挑动你的谈论对象的兴奋的神经。

这本书的写作方式有些像欧美历史论文的风格,也有些像日本历史书籍的风格,对极度尊重信息的来源,无论是历史事件还是其他人的相关评述,必定会指明出处。当然,这种做法在提高作品的可信性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可读性。相比之下,作者的另一本书《蒙古帝国》在这方面似乎做得更好些。但是,从史料价值来说,这本书肯定要超越《蒙古帝国》。

马嘎尔尼的预言准确了一次,恐怕还会继续准确下去。在一群前赴后继的疯狂的舵手的掌控下,巨轮的沉没是它的宿命。

按照书中结尾的引述,马嘎尔尼在两百年前是这么说的:

“中华帝国(The Empire of China)是一艘破旧而疯狂的军舰。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幸而接连有几位能干而谨慎的船长,才能使它继续漂浮在水面上。她仅凭巨大的外观就足以震慑邻国。但是,只要碰巧由一位不称职的人来掌舵,这艘船的纪律和安全就将荡然无存。她可能不会马上沉没。她可能会像一艘失事船那样在海上漂浮一段时间,然后冲向海岸,撞得粉身碎骨。她绝不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被重建。” 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作者提供了多少有趣的故事,而在于通过西方人的叙述以及发生的历史故事让后人信服地了解信息封闭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是封锁信息和言论的信息审核制度——将导致一个国家溃败的简单的道理。

可悲的中国的历史还在重演。

全书以1793年英国外交大臣马噶尔尼访华开篇,全书通过西方视角讲述了西方人造访中国、鸦片输入、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革命党人的救国图存等重大事件,西方人眼中的清朝皇室、慈禧的传说、皇帝大婚在本书中亦有深刻描述。100多年的西方史料和照片,悉心挖掘出一段别样的晚清历史,深入剖析了专制独裁的清国政府如何因“闭关锁国”的天朝心理、“欺上瞒下”的官场文化而不断决策失误,最终导致不可收拾的历史悲剧。

书中首度披露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细节。例如在引述禁烟大臣林则徐等人写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两个版本的书信之后,该书摘录了当时的西方官员及媒体对这封书信的反应。1840年2月3日出版的《悉尼商报》将其称为“古怪的文件,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中国政府对外国人的一贯的傲慢与自豪”,并称“这封信在

很多方面都是空洞的形式,毫无用处,但是,对中国人来讲,他们的政府十分讲究形式和细节,他们会将在空洞的形式上的胜利看成是一场最重要的胜利。”根据鸦片战争时期的西方媒体的报道,这封书信最终并未送达英国女王手中。而在林则徐被贬职之前的几个月,英国《观众》杂志已经预言:“如果中国皇帝发现林则徐对英国采取的严重不正当的行为背叛了国家利益,他将会剥夺这位有过失的公仆的双眼花翎(peacock tail with two eyes)。”(祖薇)

信息不对称困境中的晚清变局

按照曾经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说法,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在市场中往往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尤其是在新经济时代,信息在市场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过去的“大鱼吃小鱼”将不再是一般规律,更多的情况是“快的吃慢的”、“信息充分的吃信息不充分的”,速度是新经济的自然淘汰方式。经济竞争如此,国家之间的竞争何尝不可作如斯观!新出版的《帝国即将溃败———西方视角下的晚清图景》一书,生动地为我们诠释了晚清帝国这个虚弱骄怯的庞然大物在信息不对称弱势中无可避免地走向崩溃的悲剧性图景。晚清一向被史家称作“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帝国已经不再像此前一样仍然可以沉酣于“天朝大国”的旧梦之中,而已经被卷入全球化的竞争之中。在作者看来,晚清局势犹如一场赌局。而令人郁闷的是,列强环伺之下,晚清的底牌———国情与民情,早已外泄无遗。作者从大量故纸堆中,梳理出了19世纪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进而从情报战争的角度分析了清朝败亡的原因。19世纪初,欧洲人已在广州创办《广州纪事》等报刊,刊载市场行情、政情民俗。欧美各国、欧洲国家殖民地创办的刊物与在广州所办刊物实现信息共享,为商人和政府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东印度公司更是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情报网络。比如它的内部刊物就刊发一篇《中国的革命》的文章,向国外透露中国政局动荡不安的消息。鸦片战争前,西方商人、外交官、传教士、记者等建立的强大的情报网络,对中国的了解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英国的《观众》杂志,准确地预测了道光皇帝对林则徐“对英国采取的严重不政治的行为背叛了国家利益”而被革职的命运。马嗄尔尼来华发生礼仪之争,但却从清朝官员那里获得了大量的情报,包括中国各省的人口数、财政收入、农作物产出、军费开支———包括各级军官、士兵的数量与开支。法、德的汉学家、传教士以详细的数据说明,中国兵力貌似强大,但“其胆怯及效率之低更为惊人”,“军队的士气与纪律处于不可思议的低潮”,以至于早在1831年,《亚洲杂志》上的文章就公开讨论说,“虽然中国的人口可能达到2.5亿,但是,2万名英军就可能从广州一路到达北京,不会遇到阻碍或干扰”。最离奇、惹西人笑话的情报误读事件是,1856年底,两广总督叶名琛上奏咸丰,认为英国人自知有错,会遭遇到美法等西洋国家的孤立。基于这种愚蠢的判断,咸丰皇帝向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下发两道密谕,要求诸省见机行事,不可被英国气势压倒,而完全可以“据理折服”。不可思议的是,密谕很快被英国驻宁波副领事拿到,并转给港督包令及其他驻华官员。不久,英法联军攻入京城。

不仅具体细节上的掌握与了解,西方列国通过情报系统,更有对中国这个国家在制度建设、精气神方面的精确把握。甲午战争前,《纽约时报》就发表《帝国的崩溃》的社论说,

“清政府是一个谎言、偷窃和勒索的系统”,“人们已经变得如此腐败,以至于爱国主义和荣誉在中国毫无意义”。美国特使薛斐尔对离散的中国局面说:“这个帝国的政治分裂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阶层。各个省份已经建立其自己的习俗,或者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或方言,使19个省中的每一个都不仅特点鲜明,而且彼此敌对。此外,每个省都由一位几乎独立于北京的总督管理??不可能让这些敌对的人们相信他们有任何共同的事业,也不可能通过让他们为任何共同的目的而奋斗来动员他们。”

在西方视角看来,颟顸的清朝政府,情报系统效率低下,政府毫无作为。作者在这里深刻地分析了其中的制度性原因:清朝官员作为代理人治理国家,但他的利益直接取决于主人———皇帝的评价。利益赏赐型的制度,使得情报提供者———官员习惯于报喜不报忧,最终造成最高统治者一直误以为四海升平。与此相反,西方主要的情报提供者———商人,与政府之间形成了分享型的利益共同体,因此总是尽可能提供准确真实的情报。

从情报战争的角度分析国家对抗,近年出色的作品有报告文学家胡平的《情报日本》(东方出版中心),深入分析了日本以情报立命的特征。而从情报战争的角度对晚清史进行另一角度的理解,《帝国即将溃败》是第一次的尝试。它给我们的震撼与教益,更在于一种历史深处的镜鉴和感于现实的省思。说到底,信息不对称是自己造成的。自欺欺人、关起门来自我欣赏,以及有意识地偏离世界文明的大道、拒绝对普世价值的了解与学习,当然不会迎来一个国家与民族的通途大道,而最终会导致不可收拾的历史悲剧。一部晚清史,几多伤心事,读来未免太令人欷歔!

反思一:追根溯源,探寻学科本质。 历史是一门史证的科学,此种说法诚然不错。但仅仅局限于此,就远为不够。众所周知,历史既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又指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复原与解释。因此,历史同时又是一门解释的科学。史料需要考证,史实需要解释。而考证和解释就必须凭借方法,依据逻辑。 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说:“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借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因今日所得见之古代材料,或散佚而仅存,或晦涩而难解,非经过解释及排比之程序,绝无哲学史之可言。”

因此,在处理材料时,教师不可不作鉴别,不能依据孤证,亦不能进行简单的堆砌。史料浩如烟海,学者都力所不逮,何况是年少学生?更且,历史事物复杂异常,仅仅列举其单方面的史料,从而造成片面的印象,不啻于用史实来撒谎。教师应精心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史料,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过程中,锻炼学生丰富的想象和严密的逻辑。

反思二:正本清源,明确教学目的。

为什么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为了证明教师所言甚确、知识渊博,还是为了注解教科书?都不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最根本的方法,其目的应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探究,而非灌输。如果是灌输,无需呈现史料,更无需费力进行史论结合。既是探究,则必须有探究的空间,有讨论的余地,有真理与错误的交锋。英国人约翰8226;密尔在《论自由》一书中认为,“从真理与错误冲突中”能产生出“对于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而在欠缺讨论的情况,“不仅意见的根据被忘掉了,就是意见的意义本身也常被忘掉了”。不仅如此,充分的讨论还能增长人的智慧,“一个人之能够多少行近于知道一个题目的全面,其唯一途径只是聆听各种不同意见的人们关于他的说法,

并研究不同心性对于它的观察方式。一个人之获得聪明,除此之外绝无其他方式。”

如果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中,我们选择的史料能反应真理和错误的冲突,能呈现多元的视角,能激发学生热烈的讨论,那么真理将会越辩越清,而学生也将越来越聪慧。

反思三:系统规划,构建方法体系。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方法体系,而非具体方法,绝非一节课所能完成。在教学设计中,很多老师爱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这样的目标空而不当,教师心中无数,难以操作,亦难以评价。

作为方法体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呢?

首先,要学会区分史料和史实。史料不等于史实。史实是指对史料进行考证、鉴别后,提炼出来的客观事实。如梁启超对戊戌政变的记录是史料,而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则是史实。

其次,要懂得鉴别史料的基本方法。一些史料有很强的主观性。引用时要考虑其时间、背景和作者(立场、动机、倾向)等因素,剥离史料中的主观因素。此外,史料可分为一手资料和转手资料;原始史料和非原始史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口碑资料、实物资料和遗址遗迹;等等。史料形式不同,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不一样,其证据力也有所不同。

再次,要学会区分史实和结论。史实是经过考证的,毋庸置疑。结论是思辨的结果,见仁见智。秦始皇统一六国、巩固统一、实施暴政,史实清楚,可二千年来对秦始皇的争论不绝于耳。误把结论(如名人的结论、伟人的结论)作史实,再去推导结论,实际上是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

再次,知道孤证不立,由若干证据组成证据链方可成立。

再次,知道一个史料可能支撑多个结论,甚至是相反的结论,比如上述肯尼迪的言词。 最后,知道常常是史无定论。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提出初步的假设,或者提出进一步寻找史料的方案。懂得随着新史料的出现,结论往往会发生重大变化。即使是面对相同的史料或史实,不同素养的人、不同立场的人、不同史观的人、不同时代的人得出的结论差异很大,甚至尖锐对立。

构建出方法体系之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社会阅历,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师有计划、有梯度地逐步实施,方能培养出具有“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良好素养的学生。

平常教学如何进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教学常用的方法,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有:

1、首先利用课本。“近水楼台先得月”,课本里小字内容有一些本身就是史料,既方便学生阅读,又有利于学生理解正文。如:《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课,,要想让学生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性质,就必须让学生阅读有关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而课文里就有,学生阅读后,老师结合内容点拨讲解,效果很好。还有课后的史料。课后有些“活动与探究”和《自由阅读卡》内容,很好很详细有趣。如果和课文重点结论相一致的,不妨先让学生阅读,然后再讲正文内容。如:九下《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课,要想让学生理解美国的霸权主义,可以让学生在讲完课后在阅读课后探究题内容,从而理解什么是霸权主义,由此对“科索沃战争的影响”之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这个结论有了再次的理解。

2、结合时政新闻。如: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延续至今,在讲到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影响时可以用到。威胁世界的安全因素有哪些,

篇二: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

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

1.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怎样?

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经济上也加紧对中国的掠夺。

2.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及他在辛亥革命前建立的两个革命团体的名称? 孙中山 ;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3. 孙中山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名称和口号各是什么?兴中会 ;振兴中华

4.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及成立的时间和机关刊物各是什么? 中国同盟会 ; 1905年, 《民报》

5.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什么?后来概括为哪一指导思想?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6. 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及其爆发的时间和领导人: 武昌起义 ;1911年。 孙中山

7.辛亥革命后,在南京成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及成立的时间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年;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8. 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

9.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 1915年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10.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11.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高举的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

12.率先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是谁: 胡适

13.新文化运动中,对旧道德、旧礼制的批判最为猛烈是谁 : 鲁迅

14. 第一篇白话小说: 鲁迅的《狂人日记》

15.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6. 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17.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中,南陈北李指的是谁: 陈独秀、李大钊

18.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成长;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9.中共一大的召开时间、地点: 时间:1921年7月, 地点:上海,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

20.中共二大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2. 南昌起义的时间和领导人: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

23.南昌起义的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我国解放军建军节是8月1日)

24. 八七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1927年8月7日, 汉口。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 25. 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的形成过程: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了秋收起义,后率部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26.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内容:

大会通过了反对帝国主义和打倒军阀的主张,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确定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

27.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意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2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

创办了黄埔军校,在短时间里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干部,他们成为国民革命军的骨干。

29. 北伐开始的时间和总司令: 1926年, 蒋介石

30.北伐战争的目的: 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31.北伐的主要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三大军阀势力

32.北伐战争首先击溃了吴佩孚的主力,后来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接着攻占了南京

33.北伐战争中,叶挺领导的以共产党员为主的第四军独立团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34. 九一八事变 :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沈阳发动,后占领了东北三省 ,这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35. 一二·九运动的时间: 1935年12月9日。

36. 西安事变发动的时间、发动者: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

37.西安事变的结果: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3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9. 七七事变 : 1937年7月7日,又称卢沟桥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40. 南京大屠杀 :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军制造了长达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至少30万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杀害.

41.日军犯下的罪行: ①南京大屠杀;②组建细菌战秘密部队—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③对我国后方城市进行轰炸封锁;④对占领区的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

42.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进行抗日战争 。

43.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取得的大捷。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指挥者:李宗仁). 百团大战 :彭德怀领导,给日军沉重打击,也振奋了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44.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9月3日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日本侵占50年之久的台湾也回归祖国。

4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抗战,②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③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上对日作战,④人民战争的力量,⑤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大力援助,⑥国际友人和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援,⑦日本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46. 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1945年4月底到6月初,延安。

47.中共七大的内容:

①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要竭尽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反对黑暗的前途。②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48.抗日战争胜利后,时代的主题和人民的渴望: 和平、民主

49.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原因: 迫于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也为了争取更多时间准备内战,

50.重庆谈判:1945年8月底,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赴重庆与蒋介石举行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也称《双十协定》。(946年初,双方又签订了《停战协定》)

51.有人认为,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等人就不应该冒险去重庆谈判。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

答:毛泽东有必要赴重庆谈判。有利于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教育了广大被蒋介石假象所蒙蔽的群众,使共产党赢得了民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赢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52.解放战争的进程:

①1946年6月,蒋介石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内战全面爆发。解放军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②1947年2月,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延安,中央红军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采取“”,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③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④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⑤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

53. 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淮海战役

54. 三大战役的意义:

三大战役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

55.解放战争中共产党就由弱变强,彻底打败国民党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国民党腐败统治,失去民心。

56.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1949年3月, 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58. 为什么我们今天的国歌仍然采用《义勇军进行曲》?

今天,这歌声仍然传递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时刻鼓舞着中华儿女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国家。其深远意义在于,它让我们警钟长鸣。即便在和平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年代,它仍然提醒我们,居安思危。

59.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愿望最为强烈的是德国。当时的德国外交大臣曾说:“??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这段话说明德国渴望重新瓜分世界。

60.欧洲军备竞赛中,德国和英国的海军竞赛最引人注目。

61.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

62. 一战前列强争夺的焦点:巴尔干半岛,(“火药桶”)。

6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57. 渡江战役的结果: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其残余势力退守台湾

6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因素有:抢占殖民地、极端民族主义、军备竞赛、军国主义

65.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历时4年。以德国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败。

66.《凡尔赛和约》: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67. 1922年,墨索里尼夺取意大利政权,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意大利最早建立法西斯专政)1934年,希特勒建立了专制独裁的法西斯专政,德国成为主要的和最危险的欧洲战争策源地。意大利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的组成部分。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1937年,德、意、日三国结成轴心国集团。随着德、意、日三国结成法西斯国家的轴心,以德国进攻波兰为开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68.不列颠之战:是希特勒发动世界大战以来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69.莫斯科保卫战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70.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71.1941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联合声明《大西洋宪章》, 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72. 1943年,墨索里尼政权被推翻,新组建的意大利政府对德宣战,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73.《开罗宣言》: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开罗宣言》是台湾及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的国际法律依据。

74.开罗会议:美、英、中三国,主要是对日本作战问题。德黑兰会议:苏、美、英三国,主要是对德国作战问题 。雅尔塔会议,苏、美、英三国,就战后成立联合国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75.诺曼底登陆: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役。

76. 雅尔塔会议助记:一九四五年,胜利在眼前,二月雅尔塔,苏美英相见,内容三大件:共同打败德,苏联对日战,联合国要建

77.对德国的最后一战是柏林战役。柏林战役的时间:1945年4月

7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战争浩劫。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深深地改变了世界格局。③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④曾经是世界一流强国的英、法受到严重削弱,⑤美、苏两个大国崛起,世界历史在战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79.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80.举例说明法西斯的暴行:①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的狂潮,②日本在中国的南京大屠杀

81.两次世界大战的特点:世界大战、规模大、范围广、十分残酷

82.两次世界大战的不同点:①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对外侵略扩张引起的。②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83.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②都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③两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都发生了改变。

篇三: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同步练习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

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一、选择题

1.墨索里尼曾经说:“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上去,我就不得不在一个星期内撤出埃塞俄比亚。这对我将是无可估量的灾难。”这段话意在说明( )

A.石油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重要性

B.入侵埃塞俄比亚是一次成功的军事冒险

C.意大利侵略得逞是由于英法的纵容

D.英、法对意大利的侵略实施了制裁

解析:墨索里尼的这段话从侧面说明了国联对意大利的侵略采取了纵容的政策,这才助长了墨索里尼的胆量。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是导致意大利侵略得逞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2.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

B.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

D.欧亚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英、法、美等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侵略势力。 答案:B

3.西班牙内战时,英国统治者说:“如果让现在正在西班牙和法国流行的共产主义传染病传播到其他国家,那么已经在自己的国土上消灭了传染病的两个政府——德国和意大利政府就会是我们最有益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

A.英国资产阶级政府与法西斯主义没有利害冲突

B.英国统治者企图利用法西斯削弱社会主义力量

C.英国实际上是西班牙内战的幕后操纵者

D.英国实际与法西斯国家形成了反西班牙联盟

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之一,英国统治者实际上仍在推行绥靖政策。

答案:B

4.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

A.割占苏台德地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B.吞并奥地利 D.进攻波兰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可知,在1939年初,而且是在《慕尼黑协定》的基础上有所扩大,联系相关史实,应该是指1939年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 答案:

C

5.右图是一幅讽刺1938年某一历史事件的漫画。漫画中张伯伦和哈里法克斯抬着空担架问狼:“打扰,请问你们是否听见一声尖叫?”狼前面的地上写着“捷克斯洛伐克”字样。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违背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 )

A.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

B.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C.大国推行强权政治

D.禁止当事国出席会议

解析:据“1938年”“张伯伦”“捷克斯洛伐克”等信息可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慕尼黑会议,该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署了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的协议。这严重违背了国际惯例。

答案:D

6.“那里的宁静气氛令人惊讶。驻守在莱茵河畔的炮兵悠闲地观望着德国运送弹药的列车在河对岸来往行驶,我们的飞行员从萨尔区工厂冒烟的烟囱上空飞过也不投掷炸弹。很显然,最高统帅部最关心的是不要打扰敌人。”在战地采访的法国记者多热莱斯描绘的这一情景发生在( )

A.第一次世界大战阵地战期间

B.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时

C.《慕尼黑协定》签订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解析: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后,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但是英、法对德宣战后并未在西线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而是坐视波兰灭亡。材料反映的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英、法对德的“静坐”状况。

答案:D

7.1937年初,海明威以记者身份来到被围困中的马德里,借了钱买救护车支援共和国政府。1940年他写成《战地钟声》一书,指出:“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这里他所说的“为你而鸣”指( )

A.西班牙内战

C.法国投降 B.波兰战败 D.奥地利遭德国吞并

帝国全面战争名言警句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这里海明威主要针对西班牙内战有感而发,是对英法“不干涉”政策即绥靖政策的谴责,所以“你”指的是英法。A、B、D三项都是绥靖政策的受害者。 答案:C

8.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时讲道:“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你们问我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这里所说的“我们的政策”是指( )

A.绥靖政策

C.中立政策 B.抵抗政策 D.结盟政策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三点:一是材料的时间限定是1940年5月;二是材料的内容;三是教材中的1940年的史实。结合这三点可判断出正确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

——张伯伦1938年9月27日的广播讲话

材料二 必须静待敌人进攻,并在由堡垒和壕堑构成的无法突破的延伸线前遏制住敌人。

——英法联军司令的命令

材料三 在英法对德宣战后的一年时间内,没有同德国发生过一次真正的战争,史称“奇怪战争”。

材料四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请完成:

(1)材料一所指的是什么事件?最终结局怎样?你认为英国所顾虑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用以遏制住敌人的“延伸线”具体指什么?是否起到了这一作用?

(3)材料一体现的是什么外交政策?结合材料一,分析其实质。材料四与材料一的观点是否相同?为什么?

(4)材料三中的“奇怪战争”与材料一、材料二有什么关系?造成哪些严重后果?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参考答案:(1)德国企图割占苏台德等地区,进而吞并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9月,德国通过《慕尼黑协定》占有了苏台德地区,并于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英国怕引火烧身,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为代价,与希特勒达成妥协,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2)马奇诺防线。没有起到作用。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进入法国境内,并很快迫使法国投降。

(3)绥靖政策。牺牲他国利益来保全自己。不相同。材料一反映了英国推行绥靖政策,材料四反映了丘吉尔要与德国法西斯血战到底的决心。

(4)材料三中的“奇怪战争”,是材料一、材料二绥靖政策的具体表现。坐视波兰灭亡,失去有利战机,致使英法联军在德军的进攻面前损失惨重,法国投降。任何纵容侵略以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者,都将自食其果。

标签:全面战争 警句 帝国 关于战争的名言警句 战争与和平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