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评论 > 正文

对杜甫的评论

时间:2017-05-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后人对杜甫的评价

后人对杜甫的评价

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唐]元稹 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

——[宋]秦观

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篇二:对杜甫的认识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他是现实主义诗人。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后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孟子的“仁爱”思想对杜甫的影响很深,使他具有一颗悲天悯民的爱民之心。在经历了各种生存体验之后,杜甫的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陷入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杜甫的诗歌无论是叙事抒怀,还是写景咏物,都是结合现实,其中充满着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贯穿他的一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晚年越是强烈、真挚。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春望》脍炙人口。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王朝陷入了战争的深渊,使人民坠人了沉重的苦海。诗人杜甫也被卷入战争的乱离漂泊之中,他亲眼看到了安史叛军的屠杀焚掠,亲身经历了与民同难的艰险流离,亲自感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他的心更贴近了劳动人民,忧患意识更加广泛深刻了。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的一、二两联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诗人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短短四十字足以表现了作者的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和热爱祖国之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漂泊西南时期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该作品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诗人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在青年时代创作的五言古诗,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在当今时代,作为社会栋梁的我们,我们应该学习杜甫的精神,积极进取,勇于面对困难。这首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不断勇攀心目中的高峰。今后,我们还要不断攀登人生的高峰,让我们以杜甫的这首诗自勉,奋勇登高望远,领略风光无限! 《石壕吏》是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劳动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痛苦的心情。“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体现了作者对官吏的厌恶之情和对百姓的同情。

晚年的杜甫过得生活更是凄惨,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是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后杜甫所作。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抒发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同时对沦落他乡不胜伤感。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杜甫一生饱经忧患,安史乱起,更是颠沛流离,但始终不忘爱国爱民,正视现实和人生。总之,杜甫诗歌体现了儒家文化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他的理想就是做一个贤臣,并希望通过辅助明君,来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正是由于儒家这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使得杜甫对整个国家、人民充满了忧患,体现了儒家的忧患意识,而且杜甫不仅对家人、朋友充满了仁爱之心,诗人杜甫也曾为自己深陷两难境地而感到无助和无力,但我们却从他的苦闷而无力的挣扎中看到了他包容乾坤的博大胸怀以及热爱祖国的精神力量。杜甫的一生是艰辛的也是伟大的,忧国忧民使他身心承受着无比沉重的痛苦折磨,却也使他的人格和灵魂放射出光芒,并成为人们心目中敬仰的圣人。

篇三:杜甫的生平与后人评价

杜甫

一 人物简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与李白、白居易、元稹人称“盛唐诗人四大家”。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被保留了下来。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所写的诗,全方位反应了唐由盛至衰的过程,又被人称为“诗史”。

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至乾元二年(759年)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畔的郑县亭子(今在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廋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

对杜甫的评论

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蔑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个《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乾元元年(758年)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邶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任内,共作诗30多首。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涴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开了奉节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诗人病死在衡阳湘江的一只小船中。在他飘泊西南的十一年间他虽然过着“生涯死众人”的生活,但却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岁晏行》等一千多首诗。杜甫的诗都收集在《杜工部集》中。

二 诗歌成就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已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痛苦。他的诗反应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

记录了唐代由盛到衰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语)。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堆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的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侍,15岁扬名,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虽然被后世称为“诗圣 ”,诗歌被称为“诗史”,可在唐朝当时并没有得到人门的重视。有一首《戏为六绝句(其二)》就是写“初唐四杰”的:“王杨卢骆当诗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其中不乏也有诗人的自比。

三 诗歌创作时期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可分为四个时期:

1 读书和漫游时期:

(三十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此期间的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胡马诗》、《赠李白》等。

2 困居长安时期

这一时期(三十至四十四岁),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说无人中举。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灸,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胃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钥匙的小官的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长安十年困苦生活后对朝庭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玄宗在751年正月接连举行了三个盛典。杜甫借此机会写了三篇《大礼赋》,玄宗使待制集贤院,但并未重用。

3 为官时期

杜甫(四十四至四十八岁)之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廘州,独自投肃宗,中途被安时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败再败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书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书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

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见闻真实的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4 西南飘泊时期

杜甫(四十八至五十八岁),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飘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燹州住两年,继又飘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衡州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四 家庭

妻子

杜甫于30岁时,暂时中断了漫游回到洛阳,在偃师县西北的首阳山下筑就陆浑山庄,然后迎娶了弘农县司农少卿杨怡之女为妻。遗憾的是杜甫没有为妻子立传,但杜甫诗中却多次提到她,虽然片言只语,我们对诗圣背后伟大女性还是肃然起敬。

子女

两子:宗文、宗武;另有一女名为:凤儿。

五 后世影响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应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一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造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题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六 作品名句

1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同上------------------------》

3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同上------------------------》

4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四首(其三)》

5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五言古诗《佳人》

6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

7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

9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10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登岳阳楼》

11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佳人》

12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13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 14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5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成都府》

16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17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18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19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20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两首(其一)》

21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2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3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24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5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下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6 细雨鸟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27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2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9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八首(其一)》

30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31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饮中八仙歌》

32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艺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 33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白草。《兵车行》

34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其六)》

35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36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曲江对雨》

37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38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咏怀古迹五首》

39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40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

41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

42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五首》

七 诗歌风格

1 沉郁顿挫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路,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已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

可跂及也”。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云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婯妇等普通白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浪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谒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吴沆《环绕诗话》评杜甫万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卫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

2 兼容并蓄

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慅,下该沈、宋,言朵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的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3 炼字对仗

杜甫的诗歌在歌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峨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杜诗炼字语对仗高超的体现。另外,在体裁上杜甫有许多创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

4 内容深远

杜甫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应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忧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的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唐,“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到宋时成定论,但诗文之义各有各说。人有以史事注杜诗,认为杜诗为记实的诗,可以补史证3,所以称·为诗史。这种说法只重史事虚实之真假,而轻视诗的情感特性。有人认为杜诗具史识史见,其笔法之森严,可媲美汉朝历史学家司马迁。而4有评人评事者,皆可“不虚美,不隐恶”,故号诗史。此说可取。另一说是,杜甫之所以号诗史,因其悲天悯人,感时伤事,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取的。但也有不喜欢杜甫诗者,杨亿就不喜欢杜甫,刘放《中山诗话》云:“杨大年不喜杜工部诗,谓为村夫子。”

八《旧唐书·杜甫传》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都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官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最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官。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屐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蜉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标签:杜甫 评论 杜甫的诗词 评论杜甫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