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求职信 > 正文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威尼斯商人》] 接受美学期待视野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接受美学将传统研究的中心从文本转向读者,强调读者的能动性,其核心概念是“召唤结构”与“期待视野”。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莎士比亚不朽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从而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剧中的人物。
  关键词:接受美学 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名剧之一,历来褒贬不一,争议不断。大多数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述都是从文本的角度出发,本文将从读者的角度出发,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来重新审视这部作品以及剧中的主要人物夏洛克与鲍西娅。
  一、何谓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是上个世纪60年代产生于德国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其代表人物是伊塞和姚斯。伊塞提出了他最为重要的接受美学概念“召唤结构”。所谓“召唤结构”是指任何一个文本必然会留下巨大的空层,并且这个空层必定在被阅读的过程中被填补,读者不再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获得了和作者相同的地位,成为了文本的创造者。也正是因为这种创造,所以一个文本才能够不断地流传下去。姚斯提出了接受美学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是指读者对于文本会存在一个预判,但是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会修正这种预判,但是这种预判的整体框架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个期待结束了,另一个期待又出现了。即便是同一个文本在不同的时期阅读也会产生不同的期待。读者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深入理解文本。
  二、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主题差异
  《威尼斯商人》作为莎士比亚最脍炙人口的喜剧很早就传到了中国,特别是1914年9月起,美国来华新教女传教士亮乐月在《女铎》连载,题名《剜肉记》,最早以剧本的形式如实地翻译。但是由于读者视域的差异,对于该剧的主题历来争议不断。当代一些学者认为这部作品是一部赤裸裸地反犹主义作品。这种评价并非全然没有理由。反犹主义是欧洲文化的传统,在莎翁之前作家的作品中,犹太人的形象一直就是冷酷与唯利是图的。莎翁在创作夏洛克这个人物形象时由于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考虑到公众对于犹太人形象的视域,因此必然将夏洛克描写成自私、冷酷、刻薄、吝啬。如果不这样描写,公众就无法接受这个人物形象。然而,对于我们这些非西方文明的读者而言,反犹主义并不是我们去理解这部作品的最佳视域,由于受到某些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我们的视域一直停留在阶级斗争的层面上,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对于这部作品是从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这个视域出发来理解这部作品的。诚然这种理解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纵观整部作品,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斗争并不是该剧的主线,而是一条暗线。该剧的主线显然是围绕鲍西娅追求爱情而展开的,因此我们要理解这部作品应该从人文主义出发,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从善恶之间的斗争出发。因为,这才是全人类共有的视域。莎士比亚的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广受青睐,正是因为他在创作的过程中选择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视域。而我们如果简单的从反犹主义或是阶级斗争等视域出发去理解这部作品,那么必然会得出极为狭隘的观点。接下来,我们将围绕鲍西娅这个人物,对这部作品展开全新的分析。
  三、鲍西娅人物形象中的“召唤结构”
  鲍西娅借助三个誓言、三个盒子和三句短诗的阐释体现自己内在的机智。读者借助阿拉贡亲王之口知道:“我已经宣誓遵守三项条件:第一,不得告诉任何人我所选的是哪一只匣子;第二,要是我选错了匣子,终身不得再向任何女子求婚;第三,要是我选不中,必须立刻离开此地。”第一批被筛选的人是不敢冒险的人;第二批被筛选的人是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经过两轮筛选而无怨无悔的人才可能是意中人。鲍西娅巧妙地让求婚者知难而退,或者愿赌服输。她的本意并非拒人于千里之外,或者贪图求婚者的贵重的见面礼,而是想通过这种方法找到不慕荣利、不贪美貌,而是喜欢她的内在美的人。通过选择盒子成婚,这是一项实验,需要足够的耐心;这是一项巧计,需要足够的智慧;这是一项冒险,需要足够的勇气,而鲍西娅就是莎士比亚所塑造的完美无缺的人物,她的完美无缺不是外在的、静态的、思想的,而是内在的、动态的、行动的。读者焦急地等待鲍西娅会选择哪个王公贵族,鲍西娅最终与巴萨尼奥成婚是偶然的,但是按照她行动着的智慧而能够找到心仪的永结连理的意中人是必然的。读者的心情是矛盾的:既为鲍西娅巧妙地拒绝了不学无术的贵族而拍案叫绝,又为她选择一个债台高筑的穷光蛋而怅然若失。
  从一开始,莎士比亚就为读者设置了一个巨大的“召唤结构”,鲍西娅是在向全世界征婚,任何一个没有看到结局的人,其实都参与到这场征婚之中。每个人都能够从三个盒子中读出不一样的东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停地反思。为什么不是金色的盒子?为什么不是银色的盒子?为什么是一只铅质的盒子?而且,为什么只有巴萨尼奥选择正确了?鲍西娅的设计是否太多余冒险了?同时,巴萨尼奥是否得到了某种暗示?否则的话,为什么他就获得成功了呢?正是这些“空白”与这些问题牢牢地吸引住了读者,如果整部作品是完整无缺的,从一开始就把所有的问题都交代清楚,那么对于读者而言有什么意思呢?作品正是因为存在不合理之处,存在着“空白”,才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才能够引起读者的争议。鲍西娅的征婚固然是很巧妙的,但是也并非是天衣无缝的。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够有发挥想象的空间。这是莎士比亚最为成功之处。
  四、鲍西亚人物形象中的“期待视野”
  鲍西娅牢牢抓住契约中规定的安东尼奥一旦无法履约就要在“他的胸部”“附近心口的所在”割“一磅肉”,一开始欲擒故纵,坚持从契约本身来解读契约的做法已经给夏洛克挖好了一个大大的陷阱,只等着夏洛克往下跳,夏洛克欣喜若狂:“公平正直的法官!”“博学多才的法官!判得好!来,预备!”而安东尼奥的朋友们都无比沮丧:“请堂上运用权力,把法律稍为变通一下,犯一次小小的错误,干一件大大的功德,别让这个残忍的恶魔逞他杀人的兽欲。”鲍西娅的伶牙俐齿带着极大的蛊惑力,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旁听人士,包括读者,都随着鲍西娅的话团团转,像一只只被彩衣魔笛手的笛声诱使的老鼠一样翩翩起舞,其中表演得最起劲的当属夏洛克,他丑陋的嘴脸也在鲍西娅别有用心的言语蛊惑下暴露无遗,鲍西娅却出乎意料地给了夏洛克致命一击:“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夏洛克听了,只得请求撤诉。可是鲍西娅乘胜追击:“威尼斯的法律规定:凡是一个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手段,谋害任何公民,查明确有实据者,他的财产的半数应当归受害的一方所有,其余的半数没入公库,犯罪者的生命悉听公爵处置,他人不得过问。”公爵就势命令夏洛克改奉基督教,并且没收财产。夏洛克只得灰溜溜败诉而回。
  莎士比亚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观众的“期待视野”,对于观众而言,犹太人是令人厌恶的,因此他们必然期待着犹太人没有好下场。同时,观众对于鲍西娅这个人物十分喜爱,也期待着她最终能够惩恶扬善。如果莎士比亚没有考虑到观众的“期待视野”,让夏洛克获得最终的胜利,那么当时的观众必然不会认同这部作品。撇开反犹主义,让夏洛克这样的人获胜,也是我们所无法接受的。对于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读者而言,内心总是期待着看到正义战胜邪恶。因此,莎士比亚在塑造夏洛克时着重突出的并不是他犹太人的基因,而是其作为一个人在道德上的罪恶。同时,在塑造鲍西娅这个人物时,莎士比亚又赋予了她人世间最为美好的品格。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我们重新审视了《威尼斯商人》这部作品。我们发现莎士比亚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时的观众对于犹太人固有的成见,但是他并没有用简单的脸谱式的手法将夏洛克最终的失败归结为其犹太人的身份,这是莎士比亚最为伟大的艺术成就,他超越了前人,而是用更为丰富的人物形象加深了观众对于夏洛克这个人物的憎恨。其次,莎士比亚也满足了观众期待夏洛克式的人物最终恶有恶报,通过塑造了鲍西亚这个人物,弘扬了正义战胜邪恶、自由赢得爱情等。这些对于观众而言,都是可以接受的。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作者在创作文本时必须明确写作的对象是谁,在写作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读者的期待,否则文本就无法被理解、被接受,更谈不上审美了。
  
  参考文献:
  [1] [英]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M].陈敬?,沈漠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
  [2] [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 [古希腊]荷马.伊里亚特[M].成玉良译.通辽: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
  [4] [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M].周红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省略

标签:美学 威尼斯 视野 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