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散文 > 正文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学设计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鉴赏的常识,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学习,加深对诗歌鉴赏的常识了解。   2.结合诗歌文本《虞美人》深入把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技巧。
  3.通过诗歌训练题的设置掌握应试能力,提升审美品位。
  教学重点、难点:诗歌应试技巧与能力的掌握与提高。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预习认标:
  老师:请同学们听我范读李煜的《虞美人》,结合我们已学过 的一些诗歌鉴赏的经验以及多次考试出题的角度,试着去思考,这首词我们学习的重点是什么,交流总结。
  学生听老师范读,交流汇总
  本节课学习重点:
  1.巩固诗歌鉴赏常识。
  2.训练诗歌解题方法技巧。
  (老师结合本词做简要补充、点评)
  二、 观察学习:
  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诵《虞美人》,看谁背诵得又准又快。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背诵一下?
  生甲:春花……东流。(掌声)
  生乙:春花……东流。(掌声)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凭你们的直感,你们认为该词重点是写景,还是抒情?请说明观点及理由。给大家3分钟,分小组讨论,一会儿各组选一代表回答。
  生丙:我认为重在写景。因为文中写了很多景物,如“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一江春水”等等,所以我认为重在写景。
  生丁:我不同意生丙的看法。我认为本词重在抒情。虽然此词中写景较多,但“一切景语皆情语”,而且“诗言志”,是用来抒发感情的,所以我认为重在抒情。
  师:非常好!同学们能够根据已学的一些知识形成判断的理由,说明我们会思考,会迁移。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认真品读作品,再结合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的创作背景就能准确判断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些材料。
  (多媒体展示一些相关材料和图片)
  师:李煜,史称南唐后主,一位亡国之君,但多才多艺,工于词律。降宋后,被软禁于汴京一座小楼,过着以泪洗面的日子。相传李煜在七月七日晚,命歌使作乐,唱《虞美人》词,被宋太宗知道后赐死。其词以亡国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多描写宫廷奢侈豪华的生活,风格柔靡,后期多抒发亡国之痛和怀旧伤今之情,风格沉郁。总的来看,他的词思想性一般。艺术性却很高。本文是他的经典之作,也是他的绝笔词。据此,我们便可打开理解这首诗及他的一系列诗的“门”,这就是常说的“知人论事”。请同学们再次含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词,思考本词是怎样抒情的?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思考并讨论,形成较完整的答案发言。
  (5分钟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师:时间到,请各组派代表发言。
  生1:本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抒情的。
  生2:我认为本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来抒情的。
  生3:我认为本诗运用了反衬手法。
  ……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非常好!那么请同学们结合原文举例说明一下,怎样使用这些手法的?
  生1:词开篇写到“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都是实写,写出了词人此时此刻所处的生活环境,“雕栏玉砌”“朱颜”等则是虚写,想象着词人自己的故国及亲人应该是“物是人非”了吧!虚实结合的写法,表达了对昔日生活的怀念。(掌声)
  生2:我认为词尾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修辞手法,将词人内心的愁苦、怨恨比喻成滚滚东逝的“一江春水”,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内心深处的愁之深,愁之长,愁之无法排遣。(掌声)
  师:以上两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不仅分析了如何使用,而且分析了表达效果。请生3分析一下“反衬”手法的使用及效果。
  生3:词开篇“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应是良辰美景,可是词人却紧承“何时了”“不堪回首”,不正是希望这“美好的一切”尽快结束吗?从中不难看出词人希望早日结束这痛苦的囚禁生活。
  师:好!这就是反衬中的“以乐景写哀情”,其情更哀。以上我们几位同学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这是诗歌鉴赏的重点,下面我们就来做个练习。
  三、 练习转化:
  师:请同学看多媒体,一起来读这首《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齐读)
  师:请同学们看这两个问题: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2、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表达这一主题的?给同学们3分钟讨论,形成答案并回答。
  生4:我认为这首诗是写一个瓦工辛辛苦苦地为别人盖房子,自己的屋顶上却连瓦都没有,而那些两手干净,不劳动的有钱人却住进了瓦工们辛苦盖起的大楼房。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者的深切同情,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痛恨。这一主题是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对比之中,爱憎情感更加鲜明。
  师:很好,条理非常清晰。现在我们再用一个例题来考考同学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表现手法这一类考题的答题思路及步骤。
  四、测评调控:
  师:请同学们一起看幻灯片,齐读一下《题城南都护》: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
  旧笑春风。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齐读)
  生5:我认为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和对比的手法。前两句,写回忆,虚写的是就在去年这个时候这个地方,一位娇美的佳人与桃花相互辉映,无限美好;后两句,是实写,写诗人故地重游,来到此处,依旧是这样的良辰美景,却再看不到那位美丽的佳人,只看到艳丽的桃花在春风中依旧妖娆多姿。在物是人非的感慨中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师:好,经过几次答题训练,我发现同学们已经能较准地把握一些简单(内容)诗词的鉴赏技巧及答题思路,那么我们便将这些实践中点滴经验形成一些答题规律,来指导我们今后的诗歌鉴赏活动。完成“理论→实践→理论(规律)→实践”的良性循环。
  五、 梳理反思:
  师:请同学回过头来,思考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了关于诗歌鉴赏的哪些内容?
  生1:知人论事。
  生2:表现手法多样性。
  生3:分析表现手法、修辞时,要指出其表达效果――对中心思想的作用。
  师:好,也就是说分析、鉴赏一首诗必须要关注题目、作者生平、注释(写作背景)以及一些关键词、典故神话等,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鉴赏一首诗(词)必须完成三步。
  (一) 写了什么 ?即内容(意象、事件)
  (二) 怎样写的?即运用了哪种(些)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
  (三)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即对表达思想情感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是我们鉴赏诗词应该反复思考的一些内容,也是我鉴赏诗词的一些规律。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作业 :1.背诵柳永《雨霖铃》
  2.试着用今天所学内容简单思考、分析这首词。

标签:虞美人 教学设计